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蔡远 《中国茶叶》2020,(3):58-61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茶叶生产历史源远流长,地理环境和气候独特。蕉城茶文化与蕉城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畲族文化、海洋文化、旅游文化等交相辉映,形成了具有蕉城特色的茶文化内涵。探讨利用蕉城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地方茶文化发展历史,打造以旅带茶、以茶促旅、茶旅互动的"茶旅融合"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杜豪楠 《中国茶叶》2023,(6):67-70+75
在产业跨界融合、体验式经济等新时代背景的动态引领下,茶旅一体化逐渐形成,消费者逐渐开始通过情景体验来享受生活。以“江北第一名茶”——青岛崂山茶为例,在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扶持下,崂山茶效益和品牌影响力连年攀升,茶文化在茶旅活动中得到传播和传承,“验客”群体大批涌现,崂山茶文化旅游产业得到高质量发展,但体验式茶文化旅游的项目趣味性、推广力度、文化内涵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文章探究出崂山茶茶旅集主题体验型、资源依附型、休闲生态型、文化创意型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提出优化茶文化旅游项目、细化茶文化旅游宣传、深化茶文化旅游内涵的发展路径,从而助推青岛崂山茶茶旅一体化趋于成熟,以期促进地方茶旅一体化的跃升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蒋敏  章传政 《茶叶通讯》2021,48(4):785-790
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发现,潮州地区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并在茶叶非遗保护、茶文化品牌传播、茶旅融合发展和茶文化培训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同时潮州茶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借助互联网媒体平台进行数字化传播,推动潮州茶和茶文化"走出去";"动态传承"非遗茶技艺,多举措保护珍稀古茶树资源;挖掘、整合"潮茶"文化资源,打造潮州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推进茶旅真融合、深度融合,拓展茶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培养本土高素质专业化茶文化人才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茶文化不仅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正因为如此,茶文化具备了成为旅游资源的先天条件,能够在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的过程中发挥出不容忽视的作用。各个地区有必要对当地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从而在展现茶文化魅力的过程中提升当地旅游产业具有的文化内涵。本文在对区域茶旅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对茶旅资源开发利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茶文化旅游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新旅游形态,学界至今没有形成茶文化旅游的标准定义。湖南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叶资源丰富且知名度高,具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势。湖南发展茶文化旅游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扩大对湖南的宣传范围。在新时代背景下,湖南发展茶文化旅游应当从加大茶旅融合力度、创新茶文化旅游的形式、凸显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6.
祖国茶文化乃民族优秀文化之代表。她以茶为媒、以茶为载体,传承与传播着华夏文明,其涵盖着丰富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洗礼茶文化的内涵及展示形式正逐步的拓展、延伸,渐渐的趋向于多方面的创新与发展。新时代的茶文化溶入更多的现代科技、文化的菁华,使茶文化的价值愈加凸显。新时代茶文化在传播方式,方法上正朝着大型、现代、社会、网络与全球化的趋势前行,其内涵渐渐丰满,为世人惊诧、影响很大。基于茶文化的远程教育平台及资源建设在祖国茶文化的传播事业中的作用非凡,意义巨大。故,本文将茶文化的远程教育平台及资源建设问题展开探索研究,希冀为祖国茶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我国的地域又极其广阔,因此,我国具有丰富的茶文化遗产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茶树、茶场等自然资源和茶俗、茶礼等人文资源以及茶诗、茶社等文化资源。如此丰富的茶文化遗产资源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同时,茶文化独特的文化内涵也给旅游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现存茶文化遗产资源和利用旅游发展促进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以及茶文化遗产资源适度开发与合理保护相关问题的讨论,为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8.
岭南茶艺的发展需要我们深度挖掘茶文化的内涵,更正茶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偏差,做好文化的正确传播,开设更多的茶文化传播点,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将茶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茶与多种文化相结合,设立"岭南茶文化交流中心",加强沿线茶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旅游合作,寻找符合中国特色的茶文化推广模式,建设岭南茶文化网络平台,共同推动岭南茶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圣陆羽著的《茶经》是中国茶典籍中的代表作《,茶经》一书有着丰富的文化专有项,其英译对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极其重要。本文在文化专有项理论的指导下,对《茶经》的英译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翻译策略,旨在最大化保留茶文化内涵的同时畅通文化交流,以此为茶典籍以及其他中华文化典籍的英译实践提供有效借鉴,从而促进我国茶文化即其他传统文化的译介和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0.
传统茶文化的价值,借助文化教育得以传播,在这过程中更是展示了茶文化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使得茶元素与文化融汇贯通,茶礼仪作为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立足于茶理论之上,具备全面而系统的价值内涵。并在茶礼仪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社会各个方向的元素与内容相结合,包含精神、思维的融合还包括对其他元素的融入,这使得茶礼仪系统更加完整和丰富,将茶礼仪与英语文化教学相结合,可以提升英语文化教学的内涵,促进其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又能够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运用湘茶文化推动湘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文化资源丰富。本文论述了如何把内涵厚重的湘茶文化融人到湘茶品牌建设、营销传播、终端促销、产品包装等营销实践中,以此促进湖南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4月21日上午,湖北英山第四届茶文化旅游节开幕。本届茶文化旅游节以"茶名天下·花香世界"为主题,以茶兴旅、以旅促茶,旨在深入挖掘该县茶文化内涵和旅游亮点,展示茶乡风貌,推介茶叶品牌和旅游资源,放大茶文化旅游业效应。节会期间,开展了"相聚茶乡·花海欢歌"文艺演出、美模茶谷秀、畅行中国·走进大别山——全国交通广播脱贫攻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国的一种特色饮品,茶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也突破了时空限制,影响着世界茶文化的发展。本文结合中国茶文化的历史背景,总结一些茶文化的跨地域传播途径,然后分析中国茶文化传播在各个层面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提升中国茶文化跨地域传播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是一定时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茶文化生态旅游成了当今人们外出旅游的趋势与方向.采用文化分层的方法研究安化黑茶文化资源整理与利用,即将安化黑茶文化资源放入文化的四层次(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进行解析与梳理,根据茶文化资源的文化层属性,提出针对性的安化黑茶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举措:整合物态文化层的安化黑茶文化资源,构建一体化茶旅文化空间发展格局;挖掘制度文化层的安化黑茶文化资源,引导茶文化健康发展;梳理行为文化层的安化黑茶文化资源,传承茶文化的深度内涵;凝聚心态文化层,升华茶马精神.  相似文献   

15.
周野 《福建茶叶》2009,32(1):49-50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茶作为中国的国饮,而书画则是中国传统国粹文化艺术。几千年来,茶一直与书画艺术交融在一起,茶书画所反映的内容以及传统艺术特征无不与茶文化密切相关,茶书画是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书画艺术丰富的艺术内涵。增添了茶的文化魅力,提升了茶事的文化品位,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可以说书画艺术对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及文脉建构、现代茶文化的更新和重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茶旅融合是茶文化开发的热点问题。陕西紫阳县是著名茶叶产地,茶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针对其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体验视角,从茶文化内涵挖掘、资源整合、体验旅游品牌创建、体验式旅游开发模式等方面探究紫阳茶文化体验式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刘艳珊  李靖 《福建茶叶》2024,(2):141-143
茶文化以茶为载体,涵盖了茶史、茶诗、茶道等方面的人类精神财富。它源于中国,传于世界,属于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茶文化负载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传播中,其翻译活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文章从生态翻译学的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出发,以《茶经》及《续茶经》的英译本为例,探讨了茶文化负载词英译时应当采取的三种翻译方法:灵活加注法、等效套译法、移植释义法,旨在促进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为茶文化负载词英译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8.
茶是我国具有传统特色文化传承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文化传承是我国一项瑰宝,我国蕴含了丰富的茶文化,对其进行深度研究和翻译,具有很大意义的传播作用。对茶文化进行翻译和传播,应该尽可能地将源语文化作为翻译导向,以一种恰当、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文化翻译,可以使茶所具有的深厚内涵,以最优质的程度展现出来,进而起到优质的文化传播和传承作用。本文就当前图式理论所呈现的概念和形式分析,研究在图式理论具体影响下开展茶文化众多翻译时应使用的方法,以实现更高质量茶文化和内涵的翻译。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饮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特征,即茶文化。中国作为茶之故乡,不仅包含几千年的饮茶历史,还进一步通过茶文化将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反映了出来。以茶为载体是茶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也通过这个载体实现各种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传播。在英语教学翻译中,需要结合优秀茶文化十分丰富的内涵、特征,有效做好英语教学的茶文化翻译工作。采用将茶文化与英语教学结合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感受其中的茶道思想以及文化精神等,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茶旅融合视角为基础,提出将永泰的茶文化结合庄寨文化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对永泰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发展永泰茶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挖掘地域文化因素,把永泰茶旅二者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为提升永泰茶文化旅游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加深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层次,助推永泰茶产业与旅游业的提质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