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东半岛苹果园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胶东半岛红富士苹果园土壤和果实的重金属镉(Cd)、铅(Pb)、铬(Cr)、砷(As)、铜(Cu)含量进行测定,采用Nemerow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样区土壤普遍存在镉轻度污染现象,铅、铬、砷、铜元素为安全等级,土壤综合污染程度均为轻污染;化工厂附近果园土壤砷含量高于其他采样区,果实样品各元素含量均符合无公害食品重金属含量标准;苹果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果实重金属含量之间相关性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重庆东北部脐橙主产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东北部脐橙主产区除As(砷)、Pb(铅)含量明显低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和三峡库区元素背景值外,其余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高于上述土壤背景值。表明该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特别是其中Cd(镉)的富集系数最高,是造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表明该区土壤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根据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与土壤分级标准相比较,该区土壤总体尚清洁,仅部分地区受到Cd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遵义播州区石板镇水旱轮作的石灰性水稻土为试材,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了土壤中重金属Cd、Cr、Cu、Zn和Pb的含量,研究了碳酸盐岩地区水旱轮作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垂直分布、淋滤迁移特征以及生态危害,以期为碳酸盐岩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地下水安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规定范围内,土壤重金属Cd超标率达80%,重金属Cr、Cu、Zn和Pb样点达标率为100%;研究区土壤除了Cr之外,土壤pH、有机质、重金属Cd、Zn、Cu和Pb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各土层重金属淋失率呈现Zn>Cu>Cd>Cr>Pb的特征;5种重金属各形态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无明显变化,且5种重金属在各土层中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地累积综合污染指数法中,研究区各土层均无污染,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中,研究区各土层均为轻微风险等级,其中Cd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元素,其次是Pb。  相似文献   

4.
葫芦岛市工业废弃地中植物对重金属的利用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葫芦岛市杨家杖子钼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探讨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活性特征,研究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特性以及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特征,以期为治理钼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采场周边山地可交换态Cd、Cu、Zn含量最高;排土场周边耕地可交换态Zn、Mo、Cu含量最高;尾矿库周边耕地可交换态Cd、Zn、Mo含量最高,对植物的有效性和毒性最大.通过对土壤中重金属可利用态与作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中Zn、Cd的有效态含量和作物籽粒内的5种重金属含量间有着极显著的或弱的负相关关系,其余元素间的相关性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蔬菜保护地长期定位渗灌、沟灌、滴灌处理0~80 cm层次土壤Cu、Zn、Cd、Cr、Pb 5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和全量的剖面分布特征,以同一试验区棚外露地大田土壤样本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棚外露地大田与保护地棚内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变化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棚内0~40 cm土层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明显高于棚外土壤.棚内3种灌水处理0~40 cm土层土壤间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差异明显,Cd、Cr全量以沟灌处理含量最高,Pb、Zn全量以渗灌处理含量最高;而Cu、Cd、Cr、Pb的有效态含量均以沟灌处理最高、渗灌处理最低.土壤Cu、Zn、Cd、Cr、Pb有效态含量与其全量间呈正相关关系,重金属全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有效态含量随pH值降低而增加.灌溉和施肥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变化,进而影响到土壤重金属全量及其有效态含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6.
上海作为全国特大型城市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设施蔬菜园艺场相继建立 ,蔬菜的质量与安全性倍受市民的关心 ,因而其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本文着重对上海市郊各主要设施蔬菜园艺场生产基地的土壤、灌溉水进行了环境质量监测、分析及评价 ,以期为城郊优质绿色蔬菜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1 上海市郊主要设施蔬菜园艺场土壤、灌溉水中污染物含量现状及评价1.1 市郊不同设施蔬菜园艺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现状及评价 从市郊不同设施蔬菜园艺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计算出的平均值和含量范…  相似文献   

7.
以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温室连续种植12年的温室土壤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9座设施园区,对比园区种植前后各项土壤数据,比较pH、有机质、大量和微量元素以及重金属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日光温室土壤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的pH明显下降(P0.05),有酸化的趋势,而土壤有机质在种植前后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全磷、速效磷和全钾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全氮含量随着种植时间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速效钾含量变化并不明显;铁(Fe)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而镁(Mg)含量呈上升趋势,锌含量变化不明显;重金属元素铅(Pb)、砷(As)、汞(Hg)、镉(Cd)含量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均未超标。其中Pb、As和Hg的环境质量等级均评价为一级,为清洁;总镉的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为尚清洁,说明该园区温室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是符合国家标准,土壤耕层没有受到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忻州市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忻府区某典型污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了风险评价且对土壤剖面的重金属含量和形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环境治理及科学灌溉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长期污水灌溉已导致农田土壤表层土壤中的Cu、Zn、Ni、Cr、Pb、Cd、Hg、As含量相对背景值不同程度的累积,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1.21、0.71、1.23、1.73、1.38、4.62、3.59、1.00倍,只有Zn的平均含量低于土壤的背景值。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限量值作为污染评价阈值,在25个采样点中,2个采样点的土壤综合污染指数高于0.7,属警戒水平,其它均属于安全水平。8种重金属元素中,表层土壤中的Cu、Zn、Cd、As含量最高,Cr、Hg在80~100 cm含量最高,Ni、Pb在不同土壤中无明显差异。Cr、Zn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u、Ni、Cd、As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Pb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Hg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为主,Hg的迁移风险大。  相似文献   

9.
对采集自我国大宗露天蔬菜产区41个试验站59个采样点共133份土壤样品,进行Cd、Pb、Cr、Zn、Cu、Hg、As等7种重金属含量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所有采样点土壤Cd含量平均值为0.2 mg · kg~(-1),其中有14个采样点的土壤样品Cd含量高于风险筛选值,占总采样点的23.7%;Cd污染超标严重采样点主要分布在华中长沙、华南南宁、西南攀枝花等地,超标土壤的Cd含量最高值为1.3 mg · kg~(-1)。除云南昆明某地区1个采样点土壤Cu含量以及北京海淀某地区1个采样点土壤Hg含量高出风险筛选值外,其余采样点土壤的Cu、Hg以及Pb、Cr、Zn、As含量均处在安全范围内。我国露天菜地的Cd污染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安顺市煤矿区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赋存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顺市城郊某煤矿区菜园土壤样品进行采集,测定样品中Pb、Cd、Cu、Zn、Hg 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评价土壤污染水平及各重金属的生物活性及迁移性。结果表明:安顺市城郊煤矿区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为轻污染级别,Pb、Cd、Zn、Hg、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7.20 mg/kg、0.42 mg/kg、56.70 mg/kg、0.31 mg/kg和28.50 mg/kg,Pb、Cd、Hg污染较为严重。土壤中重金属赋存形态特征存在较大差异,Cd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态比例都明显高于其他重金属,除Cd外的其他4种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d的生物活性系数为0.33,迁移系数为0.11,都明显高于其他4种重金属。生物活性系数的大小顺序为CdPbZnHgCu,迁移系数的大小顺序为CdHgZnPbCu。  相似文献   

11.
伴随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废弃物的肆意排放进大环境系统,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不断增高。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改良已迫在眉睫。土壤改良剂是能够改良土壤性质的一种物料,它能使土壤环境更适宜植物生长而其本身不担负养料作用。土壤改良剂能降低土壤p H值,提升土壤耕作效果,同时相应的增强土壤环境系统与土壤中重金属的各类物理化学作用。本试验以高岭土为改良剂,探索其对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初步发现高岭土在污染土壤的钾和铁的含量以及在土壤电导率和有机质上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辽宁海城设施蔬菜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集于辽宁省海城市典型设施种植基地1~10a土壤及周边陆地大田种植作物土壤进行营养元素、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并对该地区设施蔬菜土壤采用《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及《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等标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含量之间多呈正相关关系,其中Hg、Cd、Cu元素之间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除As、Cr元素外,其它重金属含量均与大棚使用年限呈正相关关系;与棚外露地土壤相比,棚内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高于自然背景值,部分年限的蔬菜大棚土壤Hg、Cd、Cu元素含量出现超标的现象;超标的重金属Hg、Cd、Cu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证明了大量施肥可能是导致蔬菜大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交通干道两侧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哈尔滨市公滨路、香成路、哈-腰堡路3条交通干道两侧的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土壤中重金属Cu、Cd、Pb、Zn、Cr、Ni含量,采用松嫩平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作为参比值,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以研究公路交通引起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以及潜在的生态危害。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u、Cd、Pb、Zn、Cr、Ni的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值。Cd和Pb为中等污染,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ZnPbCdCrNiCu。污染源主要为机动车燃料、轮胎、机械中所含微量重金属成分。  相似文献   

14.
土壤酶对环境污染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土壤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系统安全受到巨大的威胁。土壤酶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稳定性,同时对污染物的响应也比较灵敏,因此,土壤酶作为土壤生态毒理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活性变化可以指示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该文在总结了国内外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开展了土壤酶对重金属、石油烃类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农药的指示作用的综合分析和论述,以期为土壤酶在土壤生态毒理学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泊头市重金属元素空间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IS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泊头市表层土壤(0~20 cm)全量Zn、Cu、Pb、Hg、Cr、Cd、Ni、As 8种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相关系数来看,8种重金属中除Hg以外,其它重金属在研究区内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数据中除了全AS属于正态分布,其余元素数据经对数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通过元素的块金效应分析,元素Ni和Cr在研究区的空间相关性最为强烈;用Kriging内插法对8种重金属进行最优估计,从空间插值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某些地区重金属含量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出局部的异常性,中东部大于西南部,主要集中在洼里王镇和王武庄乡、郝村乡,其它乡镇相对含量较低,这一方面受河流影响,重金属在水中难存留,另一方面就是东部工业发达,因此受到的重金属污染可能较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江夏区、洪山区、蔡甸区、东西湖区、新洲区的24个蔬菜基地土壤的pH值、EC值、有机质含量,以及铜(Cu)、锌(Zn)、镉(Cd)和铅(Pb)4种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24个土壤样点重金属含量均在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量标准以内,为蔬菜安全生产基地。但从无公害蔬菜生产角度出发,应采取多种措施控制重金属污染源,对土壤酸化严重的部分蔬菜基地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以13种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污染物分析及安全风险评价。结果显示,13种野生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在种类间存在显著差异,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表明老人头、谷熟菌、黑虎掌、青头菌和干巴菌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复合污染指数较高,存在明显的复合健康风险。对19种农残污染物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与最大限量值进行了比较,其中须重点持续关注监管溴氰菊酯。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镉在厚皮甜瓜植株体内的分布规律,筛选适合中度以下重金属污染区种植的甜瓜品种,通过大田镉污染土壤栽培,对厚皮甜瓜不同部位的镉含量和果实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10个不同类型的厚皮甜瓜果实镉质量分数均低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的镉质量分数0.05 mg·kg-1,其中...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柑橘园土壤环境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三峡库区4个区(县)柑橘生产果园土壤环境质量分析评价的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柑橘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要求,适宜发展绿色果品生产。0~30cm土层全镉、有效态镉的含量显著高于30~60cm土层,说明该区域柑橘园的土壤已受到镉污染;柑橘园0~30cm和30~60cm土壤重金属含量总体无显著性差异,从而说明该区域柑橘园土壤中的重金属源于成土母岩。柑橘园紫色土中有效态镉占全量的百分率高达30.39%,黄壤中有效态镉占全量的百分率仅为2.30%。  相似文献   

20.
不同柑桔园土壤和果实砷含量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As)主要以矿物的形式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砷污染的特性与重金属相同,将其纳入重金属污染物)。随着人们对砷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矿井中地下水与选矿水的农田灌溉,含砷的化学产品、农药及化肥的使用,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从而对土壤造成污染。受砷污染的土壤不仅会影响作物、果树的生长发育,降低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的生命和健康。随着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在发达国家,已将柑桔生产中的重金属含量控制纳入果园的管理范畴,最大限度地减少重金属可能带来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