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王红艳 《农村.农业.农民》2005,(1):12-13
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农村现代化诸方面互相关联。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必然导致农民阶层分化.从而影响农村社会的政治;同时,农村社会政治现代化的程度也会反作用于农村经济现代化.固化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 相似文献
2.
3.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它对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积极影响是主要的。但是,分化后的各个阶层毕竟是具有不同利益的群体,随着农村社会的分化,原来的利益格局和社会秩序被打破,也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因此,科学分析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前提。 相似文献
4.
农民的阶层结构分化是一个社会成员结构宏观变动的社会化过程,是由传统农业领域向工业、商业等其他社会活动领域的渗透转化过程.新时期中国农村阶层结构分化呈现其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关中桃村为例,从经济生活、仪式生活和政治生活三个角度探讨了村庄的阶层关系,发现在市场化冲击下,村庄内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分化,但尚未出现明显的阶层分化,阶层间的关系仍然保持着以价值理性为主的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6.
结合新时期农村地区的现状,对农村阶层的分化标准及农村阶层分化的类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民阶层在我国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本文在概括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农村工作中,有关加强对农民组织领导的思路,对如何做好农村非公有制经济阶层、农村劳动者阶层、中间阶层以及“农民工”阶层工作都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是社会发展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徽省国营敬亭山茶场为例,并结合中国社会和国营农场的发展历程,进而分析国营农场这一特殊社区的社会分化和整合的现象,并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平衡才是农场社区现代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郭玉亮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5):4-6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社会出现了阶层分化现象。本文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的现状出发,把农民分为八个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阶层,并对这一时期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这既有利于政府对农村社会的科学认知与有效整合,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已分化为传统农民、农民工、失地农民、经营性农民。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已不能适应农民分化的现实需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严重滞后,"新农保"试点以及新《社会保险法》也没有根据农民群体的不同进行分类设计。构建一套既能保障全体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需求又能满足不同农民群体的特殊养老要求的法律体系,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社区组织是推动社区发展的基本力量。社区组织是多种多样的。最简单的有家庭及家族组织,进一步有合作组织及自治组织,再一步还有党团组织和行政组织。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功能,在社区发展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社区发展离不开社区组织,无论是传统社区,还是现代社区。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农村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农民可以自主择业并参与市场的竞争,使其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开始了另一种的分化:由于他们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等原因,使他们获得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也不同,造成了他们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巨大差异,贫富差距日益严重。因此必须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并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12):74-75
健全的社会发展,离不开完整的社会结构。而社会结构的调整,也代表着社会形态的日益成熟。群众体育公共政策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小型分支,总系统的更新,子系统必然随之改变,因此群众体育公共政策的发展方向,势必会受到社会结构调整的影响,从而由点及线,群众体育公共政策也将会受到社会调整所带来的各项挑战和机遇。那么,如何确保群众体育公共政策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坚持自身正确方向,并且能够扬长避短,汲取正确思想,明确公共政策取向,将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杨晓晖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0(3):79-80
所谓中等收入阶层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收入水平处于中等、生活比较殷实的一个社会群体。它具有经济、历史、地域、社会等多重规定性。在现阶段,我国中等收入阶层是指有稳定的工作和能维持其社会中等生活水平的收入的群体。中等收入阶层具有的共同特征是:①具有合法而且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是社会发展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徽省国营敬亭山茶场为例,并结合中国社会和国营农场的发展历程,进而分析国营农场这一特殊社区的社会分化和整合的现象,并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平衡才是农场社区现代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试论城镇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认为城镇化水平低导致城镇部门的市场需求对农业部门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以及十分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限制农业环境的改善。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可以形成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刺激商品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发展,从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提出了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点的城镇化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福建农村改革30年来在农村经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所取得巨大成就,分析了福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如农民增收缓慢、体制性障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留守农民素质较低等,从农村改革的指导思想、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促进福建农村发展的政策路径,以期继续解放思想、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农村社会政策和农村环境政策关系到今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包括人口政策、劳动力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和农业环境政策,通过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为未来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来自城市空间各个方面的屏蔽却规制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这两个异质群体之间的社会交往。于是,取决于广泛的群际之间交往状况的社会整合就受到极大挑战。笔者以美国社会学家布劳的社会交往理论为依据,探讨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会对中国社会的整合提出怎样的挑战,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