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梨眼天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1981~1985年甘肃省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果树主要蛀于害虫梨眼天牛的结果。用梨眼天牛幼虫或初蛹为寄主,在试管内繁殖管氏肿腿蜂,在室温22~28℃、相对湿度65~80%条件下,35天左右出蜂,在苹果园按每1活天牛虫孔放蜂2.9~4.4头,平均寄生率可达55.5~60.8%,放蜂量减少,寄生率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3.
朱福成 《植物保护》1965,3(5):184-184
梨眼天牛(Chreonoma foretunei Thomson)在兰州果区分布普遍。幼虫蛀入果树枝干,穿成遂道,蛀孔直形向上,深4—6厘米,蛀孔外排出一堆如烟丝状细长的虫粪,主要为害直径约1—1.5  相似文献   

4.
实践表明,在丘陵及海拔较低的林区,天牛肿腿蜂Scleroderma sp.对粗稍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r Gressitt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我国南方有一部分杉林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区,杉木受其为害相当严重,如广东省信宜县大雾岭林场约有90%的杉林(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为害。拮西县大北山林场的杉林(海拔700~800米左右)被害率达22.4~55.7%。在这些海拔较高的山区,温度较低,湿度较高,是否可利用天牛肿腿蜂来控制粗鞘双条杉天牛的为害?我们从1979年起在拮西县大北林场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丘玲 《植物保护》1986,12(3):48-49
应用肿腿蜂防治杉天牛是我国林业防治蛀干害虫的新技术。据广东省林科所森林保护研究室测定,用肿腿蜂防治粗鞘双条杉天牛,0.0667公顷(一亩)防治费只需0.26元,仅为药物防治费用(7.20元)的3.6%,  相似文献   

6.
通过林间释放管氏肿腿蜂研究该天敌防治松墨天牛效果。结果显示,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效果与放蜂量密切相关,随着接蜂量增加,对松墨天牛幼虫的寄生率提高;7月初在赣中地区放蜂防治效果最好,随着时间推移防效明显降低。林间以10 000头/hm~2释放量防治松墨天牛,校正寄生率为24.71%~29.17%。这些结果说明:释放管氏肿腿蜂能有效降低松墨天牛虫口密度,可以作为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的辅助措施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的行道树中悬铃木占80%以上,在公园绿化中是一个骨干树种,但由于天牛的危害,尤其是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有的树被蛀得千疮百孔,影响树木健康生长。 1978年上海共青苗圃从广东引进肿腿蜂(Scleroderma Sp.),经多方试验用雄性蓑蛾(Crypt-othelea Varieg ata Snellne)作为转换寄主解决了肿腿蜂的繁殖关,现已能试验性生产,并大量投入野外、果园实验应用。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利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天牛类害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天牛等蛀干害虫在三峡库区杉木、松树、柏木、经济林木林区的危害面积不断蔓延扩大,危害程度越来越重,对库区已有和正在发展的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至今尚无既无公害,又能有效控制灾害的防治措施。1994年我们在长江上游泸县林场粗鞘...  相似文献   

9.
管氏肿腿蜂防治桃红颈天牛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青杨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黄斑星天牛,杨小天牛等钻蛀性害虫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果树蛀干害虫——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还未见报导。为了探索生物防治蛀干害虫的新途径,1983年我们  相似文献   

10.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一种重要的常用中药,清热解毒,山东临沂地区生产的称为“东银花”,颇负盛名。咖啡虎天牛(Xylotrechus grayii White)是当地金银花的主要蛀茎害虫。1983-1984年在平邑、费县、苍山等金银花主产县对咖啡虎天牛的发生与为害作了调查,咖啡虎天牛为害率普遍都在85%以上,并随金银花生长年限,有逐年  相似文献   

11.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我国重大的森林害虫,对我国造林绿化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由于其为蛀干害虫,隐蔽性生活,难以防治。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是控制天牛的重要措施,作者研究探讨了利用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测定了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1~3龄幼虫的室内控制作用,研究了林间防治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在室内试验条件下,管氏肿腿蜂由于是抑性外寄生性,其产卵之前的刺蛰可造成天牛幼虫直接死亡,对1、2、3龄幼虫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100%、92.10%和87.29%;可寄生3龄天牛幼虫。在管氏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小幼虫的林间试验中,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小幼虫的致死率为27.79%~37.87%,平均为32.51%,放蜂比例以蜂虫比8~10:1的寄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管氏硬皮肿腿蜂防治广西罗汉果愈斑瓜天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管氏硬皮肿腿蜂防治罗汉果愈斑瓜天牛研究结果表明:愈斑瓜天牛适合管氏硬皮肿腿蜂寄生;肿腿蜂喜欢在老熟的天牛幼虫上产卵、羽化成蜂;按照蜂虫比为2:1在田间放蜂防治天牛,10月份防效好于9月份,防治效果可达到65.3%;肿腿蜂在桂南、桂北田间均可寄生该天牛幼虫。  相似文献   

13.
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粗鞘双条杉天牛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粗鞘双条杉天牛是为害杉树的主要蛀干性害虫,在广东化州市杉林应用管氏肿腿蜂对其进行防治,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放蜂量在2500头/hm^2,一个月后天牛幼虫寄生主可达62%以上,但放蜂量超过3000头/hm^2时,寄生率反而下降,在放蜂后的1 ̄3年间,杉树受害率从对照的39%下降到1.7% ̄2.1%,天牛幼虫密度从3.7头/下降到0.02头/株。持续防治效果可达3年以上。  相似文献   

14.
在前几年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rGressitt)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林间放蜂效果,于1978年底,从山东省移来寄生在青杨天牛幼虫上的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与本省的管氏肿腿蜂进行交配。交配方式分两种:一种是广东的雌蜂与山东的雄蜂进行交配;另一种是山东的雌蜂与广东的雄蜂进行交配。两地蜂在蛹期就连同茧囊逐个分开,每支指形管放一只茧,羽化后分别按上述方式进行雌雄配对,及时接上寄主,并将繁出的后代蜂与本省的肿腿蜂在林间大面积放蜂对比试验,取得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黑跗眼天牛的生物学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黑跗眼天牛Bacchisa atritarsis(Pic)对油茶Cameilia oleifera Abei.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此虫两年完成一代,以幼虫越冬,氧乐果涂干有理想的防效。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低温下松褐天牛肿腿蜂雌蜂的最佳储存时长,本试验在10 ℃条件下储存松褐天牛肿腿蜂雌蜂,研究不同贮存时长后成蜂的子代发育历期和数量。结果表明:松褐天牛肿腿蜂雌蜂死亡率随储存时长增加逐渐增加,60 d时死亡率较低,其累积死亡率为6.90%,至120 d时,累积死亡率达42.46%,雄蜂寿命明显比雌蜂短。不同储存时长对松褐天牛肿腿蜂的子代发育历期影响显著,短期储存雌蜂可以缩短松褐天牛肿腿蜂的产卵前期。松褐天牛肿腿蜂子代发育历期随着成蜂储存时长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其中卵历期差异较小,平均为3~4 d,幼虫历期、蛹历期和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差异显著。随着成蜂储存时间的增加,松褐天牛肿腿蜂子代总数和子代雌蜂数呈下降趋势,不储存的子代总数和子代雌蜂数最多,平均59.96头和57.92头;至150 d时,子代总数和子代雌蜂数均显著下降,仅30.52头和26.04头。松褐天牛肿腿蜂子代雄蜂数和雄性比在储存150 d时显著增加,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以上研究表明:10 ℃下,储存60 d为最佳储存时长,最长不宜超过120 d。本试验为松褐天牛肿腿蜂的储存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99年 3月 ,一种在欧洲广泛分布的重要林木害虫———暗褐断眼天牛Tetropiumfascum(Fabricius)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市的一个公园内首次发现。 2 0 0 0年春 ,北京机场检验检疫局也从来自法国的针叶木质包装内截获到该虫。另外据报道该虫也已传播到日本和土耳其。哈利法克斯市地处北纬 44°3 9′,与我国吉林省纬度相近。从以上情况分析 ,我国极有可能也是该虫的适生区。本文对光胸断眼天牛Tetropiumcastaneum(L .)和暗褐断眼天牛这两个近缘种的成虫、幼虫及蛹的形态特征、寄生、分布和…  相似文献   

18.
林明光 《植物检疫》1992,6(6):437-438
切缘裂眼天牛Dialeges pauper Pascoe是在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梢原木上经常截获的一种我国尚未分布、经济意义较为重要的林木害虫。现将该天牛的成、幼虫形态特征、分布、寄主植物、为害与生活习性等情况记述如下,供同行们在鉴定时参  相似文献   

19.
白蜡吉丁肿腿蜂过冷却点和其防治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膜翅目Hymenoptera:肿腿蜂科Bethylidae)是防治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幼龄幼虫的优秀天敌。为了明确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幼虫的最佳虫期和放蜂比例,我们首先在室内研究了不同放蜂比例对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然后研究了林间白蜡吉丁肿腿蜂对栗山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并测定了该肿腿蜂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最佳虫期为栗山天牛1~2龄幼虫期,其寄生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在栗山天牛为害较重的林区,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的最佳虫蜂比为1:3,其寄生率最高,而且白蜡吉丁肿腿蜂雌蜂在补充营养过程中会直接致死较多幼虫,其产生的子代数量也最多,有利于白蜡吉丁肿腿蜂在林间建立稳定的种群。在栗山天牛为害程度较轻的林区,按虫蜂比1:1释放即可。经测定,白蜡吉丁肿腿蜂林间种群的成虫过冷却点平均为-26.2℃,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能够在东北林区栗山天牛发生林分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天敌昆虫寄生松褐天牛以此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效果,本研究采用松褐天牛疫木就地隔离,同时加上人工助放管氏肿腿蜂的方法,开展了控制松材线虫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低龄幼虫的致死率最高达68.50%,对中老龄幼虫的致死率为44.58%。3月和4月释放,松褐天牛死亡率分别为57.11%和65.64%,而5月份释放幼虫死亡率只有14.57%。将疫木劈为4开的情况下时,天牛死亡率最高,达71.33%。单边放蜂,松褐天牛的死亡率最高达67.18%。铁丝网、渔网和聚丙烯布隔离疫木对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中铁丝网隔离后,健康松树死亡率下降到2.5%,渔网和聚丙烯布隔离后,松树死亡率为12%,均显著低于对照的80%。表明隔离松疫木加上施放管氏肿腿蜂能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流行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