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空诱变育种研究是利用太空搭载等综合技术进行的诱变育种研究工作,是集空间技术、现代化农业技术以及分子生物技术于一体的跨学科的交叉新技术,是近几十年来产生的一种崭新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式相比,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抗性,创造出大批优质种质资源,是缓解植物及农作物种质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生物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现对太空诱变育种的概念特点、生物学效应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孙振元 《花木盆景》2006,(4):F0005-F0005
航天诱变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太空诱变育种(以下简称航天育种),是利用卫星、飞船等返回式航天器将植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在太空诱变因子(微重力、宇宙射线、重粒子、高真空和交变磁场等)作用下,使植物材料发生有益遗传变异,进而经过地面繁殖、栽培、测定试验,筛选出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综合了航天技术、太空生物学和现代遗传育种学等学科的高新技术,是航天技术与生物技术、传统农业育种技术有机结合,是植物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的崭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太空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诱变因子、育种特点、研究现状等方面对国内外太空育种研究进行综述,并就中国太空育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阿宁 《西北园艺》2013,(3):48-49
1什么是太空育种太空育种,也叫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等)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它是集太空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农业育种新途径,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太空育种具有有益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较杂交育种缩短  相似文献   

5.
蔬菜航天诱变育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蔬菜航天诱变育种的初步探讨邓立平(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哈尔滨)太空是当今世界竞争激烈的新领域、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标志着人类开始进人跨越天疆的万里长征。升入蓝天的生物卫星,拉开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序幕,随着返地卫星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生命科学...  相似文献   

6.
航天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航天育种(SpaceflightBreeding)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将农作物种子或其它材料搭载到距地球20-40km的高空,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超洁净等太空诱变因子的作用下,使其发生遗传性状变异,利用有益变异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它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探索利用空间环境条件来进行作物遗传改良,并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和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航天诱变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其在扩大遗传变异,创造农作物新种质,解决常规育种中某些特殊问题和培育新品种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开辟了一条农作物育种的崭新途径。该研究综述了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特点及在我国甜瓜育种中的应用进展情况,对航天诱变育种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总结探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落叶果树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发展和辐射诱变的方法,介绍了通过辐射诱变创造的落叶果树新种质。作为杂交育种的补充,辐射诱变是有希望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航天搭载菌株(Cr-O4-DZ、H7-DZ)与对照菌株(Cr-04、H7)的同工酶酶谱和子实体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H7-DZ的酶带数少于对照H7,而C4-04-DZ的酶带数多于对照Cr-04;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表明,H7-DZ的酶带数少于对照H7,而Cr-04-DZ的酶带数与对照Cr-04相同。栽培试验表明,太空环境对香菇子实体产量、菌盖真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菌柄长度等农艺性状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从出发菌株的选择、诱变因素和诱变材料的选用、主要食用菌类的辐射敏感性和适宜诱变剂量及突变株筛选与鉴定等方面综述了食用菌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食用菌诱变育种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1.
农业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报道了国内外空间诱变育种的情况,着重介绍了自1987年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9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及5次高空气球搭载了60多种植物500多个品种的种子,经地面多年的选育,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航天诱变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是一种利用航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常规育种技术等相结合而成的新兴技术。本文从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与方法上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成就,并就我国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其在辣椒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食用真菌空间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研究将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灵芝等食用菌材料进行了卫星或高空气球搭载,随之进行地面实验。结果表明,搭载材料在拮抗反应、菌丝生长速度、出菇形态等方面出现明显变异。RAPD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一些搭载菌株在DNA水平上发生了变异。以上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可能为食用菌的遗传育种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利用返地式卫星搭载哈密瓜种子"早皇后",对其诱变后代花性型的分离进行了观察,并经田间多代自交,选育出哈密瓜完全花株系材料,为甜瓜育种及其性别分化的作用机理研究奠定一定的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02-2009年,通过航天搭载茄子种质资源,利用空间环境诱变作用,对所搭载的材料进行地面筛选,得到了2份可以用于育种的新资源航龙和航R22并进行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绣球菌的诱变育种和深层发酵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绣球菌301、302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以生长速度为指标进行初筛.再通过深层发酵进行复筛。综合分析菌丝体的生长量和胞内外多糖的产量.选出301—3、302—2为优选菌株。研究不同碳、氮源对诱变株301—3菌丝体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认为淀粉、麦芽糖是较为合适的碳源:玉米粉和麸皮是较为合适的氮源。对碳氮源正变试验.确定最佳的培养基组成为:淀粉2.0%、麦芽糖0.4%、玉米粉0.6%、麸皮0.6%。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广昌县白莲科学研究所与东方红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子莲第三次航天搭栽诱变育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航天处理的白莲种子,其SP1代在单株现蕾数、有效蓬数及每蓬实粒数等方面变异较大,并筛选获得2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子莲单株,分别比对照增产19.4%和5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