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显微解剖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羽叶满江红、蕨状满江红和小叶满江红以及它们的无藻萍的茎尖、叶腔和腺毛。对蕨状满江红和小叶满江红正在萌发的大孢子果和胚的微形态也作了研讨。在满江红的茎尖或胚即有腺毛发生,未分化的鱼腥藻或厚垣孢子总是有选择地附着于腺毛上。每片叶片至少有两个初生分支腺毛。它们是鱼腥藻由茎尖进入叶腔的桥梁。腺毛除了具有运输的功能外,很可能是蕨体用来吸收和识别共生藻的主要结构。  相似文献   

2.
1992年,从小叶满江红(A.microphylla)与墨西哥满江红(A.mexicana)的有性杂交后代中得到育性正常的大小孢子果,采用光学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来自亲本和子一代杂种大孢子果的孢囊外周壁和浮膘表面形态以及小孢子果泡胶块上的钩毛形态和钩毛横隔数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满江红分类及杂种鉴定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高空条件对不同品系满江红孢子果诱变的效应 ,结果表明 :高空处理对不同品系满江红孢子果的萌发率有明显的影响 ,但未出现遗传变异的突变体。经生育期观察 ,高空处理的 19号满江红品系生长速率明显提高 ,且表现出一定的耐荫性。可望利用高空诱变作为满江红品种改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高空条件对不同品系满江红孢子果诱变的效应,结果表明:高空处理对不同品系满江红孢子果的萌发率有明显的影响,但未出现遗传变异的突变体。经生育期观察,高空处理的19号满江红品系生长速率明显提高,且表现出一定的耐荫性。可望利用高空诱变作为满江红品种改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满江红产生孢子果如同高等植物产生种子一样,都是生物体用来抵抗不良环境、保存自身、繁衍后代的重要方式,可是满江红不同品种产孢的条件各不相同,在福州的自然条件下,只有少数满江红品系能够结孢。目前,满江红产孢诱导条件尚未掌握,人工诱导产孢技术尚未形成,所以,想要把满江红有性繁殖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如资源保存,有性杂交等),则必须用最有效的贮藏方法把有限的孢子果贮藏妥当,以供利用。然而,目前人们普遍采用的贮藏方法为水介质贮藏法[1],在实际工作中已发现该法贮藏时间短,发芽率降低很快。为了获得贮藏满江红孢子果的合适方法,本试验采用不同温度和介质组合6种贮藏方法进行处理试验。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高空条件对不同品系满江红孢子果诱变的效应 ,结果表明 ,高空处理对不同品系满江红孢子果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1] ,在生物学观察测定的基础上引入生化测定方法 ,探讨不同光照条件下经高空处理与留地对照满江红 3个品系体内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变化趋势。其结果再次表明 ,光照影响各满江红品系的生长速率 ,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 ,各品系的生长速率都下降 ,但在低光照下 ,经高空处理的 19H品系其体内PPO活性明显高于其它品系 ,同样的也比留地对照的同一品系 19CK高 13.8% ,充分说明经高空处理后的 19H品系耐荫性得到明显提高 ,初步论证了以高空诱变作为满江红品种改良手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始新世满江红在地球气候从“温室”效应向“冰室”效应转变的过程所起的作用入手,指出满江红具有在未来生态农业应用的潜力,包括作为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原料、作为控制农业生态环境和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作为外太空开发的先行植物等。并提出要加强满江红在节能、环保和有机肥源、外源基因导入和满江红孢子果生产技术的研究以充分发挥满江红在未来生态农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红萍在绿肥中的重要地位,近年国内外正加紧对它进行各方面的研究。但有关红萍的形态学资料,目前仍多参照smith(1955)的细满江红(Azolla filiculoides)手绘模式图。对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有性繁殖器官孢子果和固氮机构共生腔的细微形态构造,尚未见于文献。尤其是我国普遍存在的萍种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Nakai)资料更缺。本文报道用扫描电镜和透视电镜对满江红小孢子果与背叶及其共生腔构造的观察结果,可供研究红萍有性繁殖和固氮生理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2种蓝藻的生长对不同环境pH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静态实验法研究了满江红鱼腥藻和固氮鱼腥藻在不同pH环境中的生长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pH5~9的环境中,2种藻都可以正常生长,且生长的过程中还改变了生长环境的pH值,酸性环境pH值都发生上升,碱性环境的pH改变不大。在pH3和11的环境中,2种藻的生长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敲除鱼腥藻PCC 7120的alr0267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克隆获得鱼腥藻PCC 7120 alr0267基因部分片段,通过构建敲除载体,使其与目的基因发生单交换同源重组,从而将鱼腥藻PCC 7120中的alr0267基因敲除,并对敲除体进行纯化和PCR鉴定,然后对alr0267敲除体和野生型固氮异形胞进行形态观察和统计,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培养不同时间(0,3,8,24h和10d)检测野生型和alr0267基因敲除体中与异形胞功能相关基因all0813、all2736、alr2887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鱼腥藻PCC 7120 alr0267基因被成功敲除;在缺氮条件下培养6~12d,敲除体异形胞营养细胞数的均值明显少于野生型;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野生型中all0813、all2736、alr2887基因表达量均在培养24h达到最大,敲除体中这3个基因最大相对表达量的出现时间均有所延迟。【结论】alr0267基因敲除导致异形胞分化频率增加,同时影响异形胞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1.
报道满江红三膘亚属(Euazolla)4个种——蕨状满江红(Azolla filiculoides)、小叶满江红(A.microphylla)、墨西哥满江红(A.mexicana)和卡洲满江红(A.Caroliniana)小孢子育性特点;卡洲满江红2个品种,其它3个种及种间杂种F1代小孢子育性特点。影响小孢子育性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外界环境条件和遗传因素。讨论了小孢子育性研究对满江红物种划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1873年在红萍叶腔中发现有鱼腥藻共生以来,人们对各种红萍叶腔中的鱼腥藻是否相同有争议,许多人在血清学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由于用常规方法制备的抗红萍鱼腥藻血清为多克隆抗体,它与不同种红萍鱼腥藻之间总是出现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结果不一致。 为此,我们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卡洲  相似文献   

13.
九膘红萍大孢子果的形态解剖扫描及其系统发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要的绿肥和饲料作物——红萍,属槐叶萍目(Saluiniales),满江红科(AZollace-ae)。红萍的分类主要以外部形态为基础,但由于萍体很易随不同环境而变化,如不同的季节、发育时期、群体密度或营养状况等,都有很大影响,故分类问题仍有不少争论。人们也曾利用小孢子果泡胶块钩毛的横隔作为分类的工具,但在同一种内,横隔的数目常会变动;因此,以横隔作为分类的标准也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4.
为缓解网箱养鱼对承载水体造成的污染,以漂浮植物大藻(Pistia stratiotes L.)和满江红[Azolla imbircata(Roxb.)Nakai]为研究对象,设置满江红、大藻及混养三组生态网箱以及传统网箱,探究种植水生植物对网箱养殖长吻(?)氮磷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组生态网箱(满江红、大藻、混养)和传统网箱氮的回收率分别为38.43%、36.20%、36.14%和34.18%,磷的回收率分别为30.09%、29.01%、28.18%和27.00%,三组生态网箱的氮磷回收率显著高于传统网箱,而大藻生态网箱的氮磷回收率与混养生态网箱无显著性差异,满江红生态网箱的氮回收率与大藻及混养生态网箱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三组生态网箱间磷的回收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四组网箱之间的氮磷利用率无显著性差异。通过比较,满江红对氮磷移除效果优于大藻和混养,当网箱面积与满江红种植面积为1:24.64左右时,养殖长吻(?)网箱的氮和磷为零排放。  相似文献   

15.
观察了五唇兰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结果表明,五唇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完全同步,小孢子四分体有四面体型、左右对称形、交叉形和T形等多种类型,它们形成花粉小块,并由花粉小块聚集成花粉块。小孢子进行不对称有丝分裂形成1个小的生殖细胞和1个大的营养细胞。随着花粉发育,生殖细胞进入营养细胞的细胞质中,花粉成熟时为二细胞型。  相似文献   

16.
在鹿角海萝Gloiopeltis tenax藻体生育期内,观察了大连沿海鹿角海萝的自然生态及藻体生长过程;在繁殖期内定期采集种藻进行孢子放散,测定了藻体生长、孢子放散量与水温的关系;使用培养皿、贝壳等附着基采集四分孢子和果孢子并在室内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鹿角海萝在大连沿海的生育期为10月至翌年7月,藻体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长最快,此阶段水温为6~9℃。2)鹿角海萝的繁殖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6~12℃),其中果孢子体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水温6~10℃)放散,放散高峰为5月上旬,最高放散量为0.9×10^6个/g;5月上旬至6月下旬(水温9~12℃)四分孢子体开始放散,高峰期为6月上旬,最高放散量为1.65×10^6个/g。3)四分孢子和果孢子附着后均可萌发形成盘状体,盘状体直径达250um左右时形成直立枝,盘状体和直立枝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干露2h条件下,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直立枝经在室内培养成为鹿角海萝幼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及发育途径。[方法]以中国萝卜品种山东花叶心里美为试材,研究其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细胞核分裂特征及发育途径。[结果]离体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出现2种细胞核分裂特征的差异:①进行配子体发育的不均等分裂,即分裂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营养核和生殖核,该类小孢子形态与正常发育中双核期的小孢子相同;②进行孢子体发育的均等分裂,即形成2个大小相等的营养核。对小孢子发育进一步进行观察发现,均等分裂的细胞继续发育形成四细胞结构、多细胞团、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及子叶形胚。[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及发育途径(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及发育途径。[方法]以中国萝卜品种山东花叶心里美为试材,研究其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细胞核分裂特征及发育途径。[结果]离体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出现2种细胞核分裂特征的差异:①进行配子体发育的不均等分裂,即分裂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营养核和生殖核,该类小孢子形态与正常发育中双核期的小孢子相同;②进行孢子体发育的均等分裂,即形成2个大小相等的营养核。对小孢子发育进一步进行观察发现,均等分裂的细胞继续发育形成4细胞结构、多细胞团、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及子叶形胚。[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芝麻(SesamunmindicumL.)小孢子发育进行了研究。在减数分裂前,小孢子母细胞含有丰富的细胞器。核膜有很多核孔,且有较大的通道。各小孢子母细胞之间通道明显,有强烈的物质交换作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国四分体小孢子中质量位于一侧,高尔基体含量增加。有丝分裂形成的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由胼胝质壁隔开。生殖细胞中无高尔基体,少量质体呈退化状态。游离后生殖细胞由两质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γ-射线辐照对水华优势藻种——鱼腥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蓝藻水华暴发的防治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60 Co衰变产生的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鱼腥藻,分析γ-射线对鱼腥藻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辐照剂量(0,3,5,7,9,11kGy)、溶液pH及外源物质(H2O2、抗坏血酸)对辐照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辐照剂量γ-射线对鱼腥藻细胞内含物、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γ-射线辐照前后鱼腥藻细胞表面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经γ-射线辐照处理后,鱼腥藻的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且抑制效果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经剂量11kGy的γ-射线辐照处理后培养5d,培养悬浮液中Chl-a质量浓度为0.18mg/L,较未辐照前明显降低。酸性环境和H2O2促进了γ-射线辐照对鱼腥藻的抑制作用。11kGyγ-射线辐照处理后鱼腥藻细胞内光合色素和总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与未经γ-射线处理鱼腥藻的百分比几乎降至为0。γ-射线辐照后藻细胞内SOD、POD和CAT活性随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细胞内丙二醛含量随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加。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γ-射线辐照处理后的鱼腥藻细胞严重萎缩,细胞内类囊体溶解消失。【结论】γ-射线辐照对鱼腥藻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是一种高效、无二次污染,能有效防止鱼腥藻暴发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