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e.)是我国东北区东部原始森林的优势林木和重要用材树种。解放以来,红松林的采伐有力地支援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目前,皆伐迹地人工更新的大面积红松幼林,业已茁壮成长起来。如何通过撫育管理,使之达到优质、速生、高产,是当前生产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红松生长和生态特性的了  相似文献   

2.
该文调查了20年前在辽东山区次生林林冠下栽植红松幼苗而长成的群落,分析了红松在群落中的地位,检测林冠下栽植红松的成效,并以基盘分析20年期间红松径向生长规律,从而探讨首次透光伐的适宜时间。结果表明:20年后红松植株高均小于4 m,大于3 m的植株仅占13.9%,平均高为1.8 m,树高年平均增长量为0.078 m/a;大部分红松仍位于灌木层,这说明在无法保证光照的环境中红松生长十分缓慢,应实行透光伐。红松径向生长规律为:先有一个2~3年的缓慢生长过程,随后加速增长并持续一段时间,然后锐减并稳定在一个极低值;林冠下栽植红松后4~12年是红松快速生长时期,这9年期间平均径向生长量为3.06 mm/a;第8年平均径向生长量达到最大值,为3.45 mm/a;第13年红松径向生长量急剧下降,在1.32~1.83 mm/a之间。根据受压判断公式测得在12年后应进行首次透光伐。   相似文献   

3.
红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前言 红松(Pinus koraiensis)在我国进行人工栽培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但大规模发展红松人工林是在解放后才开始的,现有红松人工林多处于幼龄阶段。如何更好地经营管理红松人工林,使其达到速生、丰产、优质,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用单木生长模型模拟林分生长的方法(简称为单木法)对研究森林的经营管理特别有效、为了使单木法在我国也能得到充分应用,本文以红松人工林为对象初步对单木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樟子松嫁接红松生长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不同红松接穗储藏方式(沙柜、沙藏)及不同生境条件(黄壤土、沙壤土)进行樟子松嫁接红松试验,分析其对红松接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2014和2015年沙柜储藏方式下红松接穗的基径、新稍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沙藏储藏方式,沙柜储藏方式下的接穗总高度极显著高于沙藏方式。黄壤土生境条件下的砧木高度、嫁接成活率、接口直径、新稍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沙壤土条件。方差分析表明,储藏方法对红松接穗生长的影响最大。[结论]该研究为干旱及土壤瘠薄地区发展红松果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 GA、NAA 及三十烷醇分别喷洒一年生红松幼苗的地上部,结果三种调节剂对红松幼苗生长的影响部位和效果各不相同。GA 和 NAA 对红松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三十烷醇对红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显著。100ppm 左右的 GA_3水溶液对红松幼苗地上部分枝有明显的促进效果,100ppm 左右的 NAA 水溶液对红松幼苗的根部生长及发根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林下光照条件与红松幼树生长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东北林业大学的凉水林场经过3a(1986年—1988年)的生态因子观测、红松幼树生长量调查及红松幼树的模拟遮光试验,表明林下光照条件与红松幼树生长的关系极为密切。生长在林下的红松幼树对光照的要求比其它任何生态因子都具有更大的依赖性。在其它环境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人为降低光照使红松幼树生长骤然减慢。光照条件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不仅在于生长季,也在于非生长季,且后者比前者的影响效果更显著。红松幼树的生长随年龄的增大其需光量逐渐增强,因此,在经营红松人工林及杨、桦等次生林时,应遵从红松这一生物学特性,及时抚育,逐渐加大透光疏伐的强度,以满足红松幼树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周佳  王会仁  侯丹  夏德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715-10716,10723
[目的]探究红松早期选择的适宜年龄.[方法]对小兴安岭5个种源25株红松天然林个体进行了调查.[结果]红松天然林个体的生长变异随年龄增大而减小,40年是个体生长从激烈分化转为相对平稳的转折年龄.根据变异系数、相关系数和选择效率3个指标的分析,初步确定红松天然林早期选择的最佳年龄40年.可用40年的树高和胸径平方预估150年的材积.[结论]为红松选择优树、确定遗传改良试验鉴定年龄等育种手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露水河红松种子园9个红松无性系种源的各个生长指标,确定了种源9为最好的无性系种源,可在今后的植树造林中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辽宁省东部山区进行红松林修枝试验,分析了修枝对红松生长及结实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剪枯死的侧枝和较少数量的活枝对红松胸径生长影响不显著,剪去大量的活侧枝则明显减少了红松胸径的生长量;剪侧枝对树高生长量无显著影响;修剪后的试验林红松结实量较不修剪的对照林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异砧嫁接红松生理指标与生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异砧嫁接红松生理指标测定,针叶生物量调查及异砧嫁接幼树生长规律的研究发现,异砧嫁接红松苗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都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针叶生物量的增加和生长期的延长,促进了异砧嫁接红松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从而初步揭示了樟子松嫁接红松的生理机制,进一步丰富了异砧嫁接红松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疏伐与修枝对人工红松果材林生长与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强度的疏伐、修枝处理,以期找到合理的人工林改建果材林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红松的蓄积量和结实量均为不进行疏伐(CK)<20%强度疏伐<35%强度疏伐<50%强度疏伐;结实品质50%强度疏伐明显优于其他强度的疏伐;修枝可以促进红松的生长结实。适当强度的疏伐、修枝有利于红松人工林的生长结实。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竞争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树轮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是否存在影响,利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建立红松单木树轮年表,比较不同竞争压力下树轮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竞争对树轮生长作用特征。研究表明:红松单木径向生长与6月份降水呈正相关,与6月份和当年生长季的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呈负相关。相关分析表明:竞争会加剧红松树轮生长与6月份降水响应的敏感性,而对树轮生长与温度关系影响不显著。进一步把红松按照不同径级划分后发现,竞争对不同径级红松树轮生长气候响应与降水关系的影响存在差别,其中竞争对小径级(D,D30 cm)红松树轮生长与降水响应影响最显著,对中等(30 cm≤D50 cm)径级的红松树轮生长与降水响应影响其次,对大径级(D≥50 cm)红松树轮生长与降水响应影响不显著,而竞争对不同径级红松树轮生长与温度关系影响不显著。总之竞争主要对红松幼树径向生长与水分条件关系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应对气候变暖条件下的红松培育应该更注重对红松幼树生长环境中水分供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红松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地带性顶级植物,其分杈特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该文就红松分杈进行了分析探讨,红松杈干的实质是由于顶芽枯萎甚至死亡,去除了顶端优势,其下的侧枝得到快速生长,进而形成杈干。调查研究表明,顶芽枯萎的主要原因包括:因结实引起各种机械伤害,营养元素供应不足,病虫害以及其他不良气候条件和抚育时的碰伤等。该文认为主要从5个方面控制和减少红松杈干的形成,以提高红松的木材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老爷岭地区红松和胡桃楸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采集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生长轮样品,建立年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松和胡桃楸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存在差异,红松径向生长与当年生长季和6月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相同时间段降水呈极显著正相关,径向生长还与上年9月的最高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胡桃楸径向生长与上年秋季、冬季和上年9、11月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1980年开始的快速升温,导致红松生长减缓,胡桃楸生长加速。快速升温后,生长季和当年6、7月温度对红松生长抑制作用增强,降水对红松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强;上年秋季和上年9月温度对胡桃楸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强,降水对胡桃楸的促进作用减弱。研究表明,升温加剧造成的干旱胁迫抑制了红松生长,而升温导致的胡桃楸光合能力增强和生长季延长促进了其生长。  相似文献   

15.
红松人工林季节周期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提高红松人工林的生长量,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增加有机物质,应不断揭示红松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发育规律,以运用这些规律解决生产实践问题。 红松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很多方面,本文根据实际观测资料只从人工林生长的昼夜周期和季节周期来探讨,文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是根据李世达付教授提出而计算的。 红松树种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是通过不断重复的昼夜周期、季节周期来完成其生活史的,而且显示出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选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人工林实验站苗圃地培育的同种源同批次红松(Pinus koraiensis)裸根苗木,于2013年春季,将苗木分别定植于全光下的皆伐造林地(王家沟)、老山实验站的苗圃地(老山站)、容器中(容器基质使用苗圃地原土);3种栽培条件的红松苗木均按株行距1 m×1 m进行配置,培育过程中均不施肥;2021年,测定相应指标,以土壤养分、树高、地径、胸径、针叶形态、根系形态、幼树生物量、幼树养分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土壤养分条件对红松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栽培条件,土壤养分状况明显存在差异,苗圃地土壤养分相对充足;造林地土壤养分相对不足,土壤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只有苗圃地的75.0%、82.8%;容器中土壤养分极度缺乏,土壤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只有苗圃地的40.9%、17.1%。苗圃地红松幼树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苗圃地红松幼树胸径生长量比造林地、容器中的,分别高出64.3%、207.1%;苗圃地红松幼树根系表面积比造林地、容器中的,分别高出20.8%、53.9%;苗圃地红松幼树生物量比造林地、容器中的,分别高出115.7%、279.3%。苗圃地土壤氮、磷养...  相似文献   

17.
原始红松林群落结构对红松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分析和对比了原始红松林群落结构对不同发育阶段红松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适宜红松生长的群落结构特点,指出:随着红松个体的发育,影响其生长的群落结构因子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长白山地区不同透光抚育强度下"栽针保阔"阔叶红松林中红松的生长情况,揭示透光抚育对"栽针保阔"红松林中红松生长过程的影响规律,旨在为阔叶红松林的恢复、经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研究5种透光抚育(未采伐对照、低度择伐、中度择伐、强度择伐及上层皆伐)对红松生长的影响。[结果]红松在群落中的地位随着透光抚育强度的增大逐步得到提升,同时透光抚育能够显著提高"栽针保阔"红松林内红松优势木(63.4%~146.5%、64.6%~158.6%)、平均木(57.9%~271.1%、42.5%~261.7%)和被压木(56.5%~182.6%、95.5%~245.5%)的树高和胸径,且呈现出随透光抚育强度的增大而递增的规律性。[结论]透光抚育能显著提高红松树高和胸径生长。  相似文献   

19.
适宜地温播种指标是开发红松苗木精准培育技术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开发优质高产苗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苗圃分期播种试验方法,研究了地中5cm不同地温条件下播种对表征红松播种苗苗木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中5cm温度3~5℃播种时,红松新播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干物重、出苗率、保苗率、物候期等质量指标均优于6、7、9、10~11℃播种时的相应指标,适宜的地温播种可延长苗木生长期,增加地温和气温的利用率,提高了出苗率和保苗率,促进了苗木的质量和产量;尽管地温3~5℃播种时红松新播种苗可能承受霜冻冻害风险稍高,如果施以适当的田间管理,霜冻的危害概率和程度将会减轻。红松最佳播种适宜温度为地中5cm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揭示竞争是否对红松干旱适应性及生长衰退存在影响,为森林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小兴安岭南部天然林中取样,通过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比较不同竞争强度的红松径向生长变化率和树木生长对极端干旱的适应性,采用的指标包括抵抗力(Rt)、恢复力(Rc)和恢复弹力(Rs)。  结果  小兴安岭南部地区红松树轮宽度指数和树木径向生长变化率反映出在1980—1990年、1990—2000年、2002—2017年期间树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生长衰退;不同竞争强度的红松发生生长衰退时间和强度存在差异,中、低竞争强度红松发生生长衰退的时间相对一致,在1990—2000年快速升温期间,高竞争强度的红松没有出现生长衰退,而低竞争强度的红松生长衰退最为严重,最低值达?40.28%;3组不同竞争强度的红松标准年表与上年6月至当年8月的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基本呈正相关关系,高竞争指数组在上年9月至当年2月均达到显著水平(P < 0.05)。高竞争强度的红松对干旱的抵抗力和恢复弹力较弱,尤其在严重干旱年,竞争加剧了树木对干旱的敏感性,竞争指数越高(竞争压力越大)的红松对干旱的抵抗力和恢复弹力越弱;不同竞争强度下的红松对极端干旱的恢复力在2000年前快速升温期间均呈下降趋势,2000年左右伴随着升温减缓红松对干旱的恢复力出现反弹。  结论  未来极端干旱事件频率增加,红松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生长衰退。竞争影响树木对干旱的适应能力,高竞争强度下的树木对干旱更加敏感,适应能力更弱,但没有导致更加严重的生长衰退。进一步研究还需要结合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深入分析,以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树木对干旱响应的相关研究,对森林管理与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