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正红菇母种进行培养试验,同时设计了5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进行对比试验,CPDA培养基比较适合于正红菇的母种培养,小麦琼脂培养基比较适合于正红菇的菌种保藏。  相似文献   

2.
以灵芝、猴头、黄伞、真姬菇为供菌种,研究了8种母种培养基和8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对4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配方中,灵芝在PDA综合培养基中长速和长势较好,猴头为PDA培养基或PDA加富培养基,真姬菇为PDA加富培养基,黄伞为5号配方;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中,灵芝适宜的培养基为木屑合成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或麦粒培养基(原种培养基),猴头和黄伞为木屑合成培养基,真姬菇为麦粒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黄伞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9种母种培养基配方和11种原种培养基配方,研究了不同的菌种培养基对黄伞菌丝生长的影响;经过预备试验,观测黄伞菌丝的生长情况,以期筛选适合黄伞生长的母种和原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母种、原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存在显著差异,黄伞菌丝生长要求较低的氮浓度和较高的碳氮比.其中最适合黄伞菌丝生长的母种培养基为配方2和配方4,在生产上,配方2、4、1均可选用.适合黄伞菌丝生长的原种培养基为配方1、5、6.其中,配方1为麦粒培养基,成本较高,其中的菌丝老化较快,在生产上急需菌种时可选用.最适合生产上推广的原种培养基为配方5,不仅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而且菌丝生长速度快,老化慢,较耐贮存.  相似文献   

4.
以PDA培养基为对照,观察在含有不同比例荞麦秸秆粉培养基上平菇、金针菇和鸡腿菇菌丝生长状况,并对培养的母种使用效果做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从母种菌丝生长状况来看,平菇、金针菇、鸡腿菇均在配方2上菌丝生长最好,长速最快;从供试7个配方母种使用效果看,平菇、金针菇以配方5最好,鸡腿菇以配方2最好。  相似文献   

5.
王增术 《食用菌》2011,(5):31-31,45
近年来,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发展迅速,在生产中菌种质量成为企业生产发展的"经济命脉",是制约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健康发展的要素之一。因此,采用合适的母种培养基,培育优质的金针菇母种是关键。笔者通过近两年在福建益升食品有限公司对白色金针菇母种培养基进行筛选对比试验,目的筛选出最佳的金针菇母种培养基配方,以供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6.
平菇菌种由于转代次数多、保存时间长等原因,导致老化而影响产量。多年来,我们在菌种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几种防止菌种老化的分离、复壮方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更换母种培养基 ①用加富PDA培养基转接: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蛋白胨5g、玉米粉10g、酵母膏5g、小麦煮水1000ml(麦粒制作原种),分装试管,灭菌后制成斜面,用常规法接入保存的母种和培养,挑选生长健壮者用于生产。②用麦粒培养基转接:小麦淘净,清水浸泡过夜,煮沸30分钟,捞出控水,拌入1%石膏粉,装入试管,装量为试管的2/3,灭菌后接入母种,室温培养,菌丝满管后按常规法挑取麦粒菌种接入PDA斜面上,每支试管接一颗麦粒母种,培养7天左右菌丝满管,可作为母种使用。  相似文献   

7.
杨树木屑栽培黑木耳常因接种失败而影响产量,这与培养基的配方有关.为此.我们进行了杨树木屑不同配方比较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 黑木耳菌种为省农科院提供的黑9208,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麦粒97%浸泡煮熟,将石膏1.5%,蔗糖1%,碳酸钙0.5%拌匀,装瓶,灭菌).  相似文献   

8.
母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栽培的成败,优良的母种是获得高产的根本。笔者多年试验表明,用棉子壳煮汁加富培养基培养的菌种,菌丝萌发快、长势旺、洁白、生命力强。 (一)供试培养基 ①加富培养基:配方A.棉子壳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麸皮50g,蛋白胨2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pH值自然;配方B:将配方A中的麸皮改为玉米粉50g,其他成分相同。②PDA培养基:按常规配方作为对照。 (二)供试菌种 平菇西德33、SP-23,引自清苑职校;冀微2号、3号、凤尾菇,引自河北省微生物所。灵芝,引自河北省微生物所。草菇GV_(3(?)),引自河北省微生物所,QV_(54),引自清苑职校。黑木耳冀杂3号、香菇Cr-02、猴头均引自河北省微生物所。 (三)试验方法 棉子壳处理法设a.b两工艺。a.  相似文献   

9.
周颖  周巍  卢东升  杨文川 《食用菌》2011,33(1):22-23
通过室内比较试验,对大型亚灰树花(Meripilus gigantetas)母种及原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研究表明,此菌株在供试的各种培养基上均可生长,但生长状况存在差异,试验最佳母种培养基为配方②(PSA培养基)和④(PDA综合培养基),较好的原种培养基为配方②(小麦粒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以冬虫夏草、姬菇、木耳、大球盖菇、白灵菇、茶树菇、杏鲍菇7种菌种为试材,比较研究了马铃薯、滑菇菌糠配制成的不同浓度梯度的培养基与常用的PDA培养基对供试菌种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各菌种生长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滑菇菌糠对茶树菇、冬虫夏草、木耳、大球盖菇、白灵菇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对杏鲍菇、姬菇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杏鲍菇适宜以比例为滑菇菌糠15%、马铃薯5%的配方来作为母种培养基;姬菇适合以比例为5%滑菇菌糠与15%马铃薯的配方来作为母种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对保藏两年的杏鲍菇母种用四种常用的母种培养基进行培养复壮,观察不同母种培养基上杏鲍菇菌丝生长情况,并进行转接二级种试验。试验结果,鲜菇(杏鲍菇)培养基对杏鲍菇菌种复壮效果最好,马铃薯+玉米培养基次之,PDA培养基和综合马铃薯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鸡腿菇菌种培养基配方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  田景花  王梅  杨喆 《食用菌》2003,25(1):20-20
鸡腿菇 ,又名毛头鬼伞。近年来由于生料栽培的成功 ,促进了鸡腿菇生产的发展 ,但在菌种生产上仍存在菌丝长速慢、长势弱等问题。为此 ,笔者进行了鸡腿菇不同的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的比较试验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 鸡腿菇 1号 ,本校分离。1.2 母种培养基配方试验 试验设A、B、C、D、E 5个处理。A .PDA培养基 :马铃薯 (去皮 ) 2 0 0 g,葡萄糖 2 0g ,琼脂 2 0 g ,水1,0 0 0ml,pH自然 ;B .PDA综合培养基 :马铃薯 (去皮 ) 2 0 0 g ,葡萄糖 2 0g,磷酸二氢钾 3g,硫酸镁 1.5 g ,VB12 0m…  相似文献   

13.
五种鸡Zong 菌的分离培养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5个野生鸡Zong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以4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及4 种不同的原种培养基培养。实验结果表明,5个不同的菌种在母种斜面培养基上形成5种不同的菌落;同一菌种在4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及生长速度均无明显差异;5个菌种在4种不同的原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速度缓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查尔琦 《食用菌》1994,16(2):30-30
阳畦栽培平菇,畦四周产量较高,而在南方普遍都在畦中间留丰产埂。为了探讨平菇高产栽培措施,我站从1991年起对平菇进行覆土栽培试验,有效地解决了平菇栽培中畦间、四周与中间的产量差异问题。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菌种:糙皮侧耳,引自市农科所。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栽培种均以棉子壳为主料做培养基。②培养料配方(重量比):棉子壳95%,玉米  相似文献   

15.
为了大力发展灵芝生产,提高灵芝产量,本文对灵芝菌种培养基质进行研究,并提出高产管理要点供读者参考。一、材料和方法 (一)菌种:由南京药科大学生物系植物园微生物组引进。 (二)菌种培养基配方 1.母种培养基配方:(1)PDA培养基(ck):马铃薯200克(煮汁),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自然。(2)马铃薯200克(煮汁),葡萄糖20克,MgSO_41.5克,KH_2PO_4 3克,维生素B_1 1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自然。(3)马铃薯  相似文献   

16.
<正>香菇菌种是香菇生产的基础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香菇生产的成败与效益。香菇菌种按级别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按培养基种类可分为斜面试管种、固体菌种、液体菌种等。笔者根据近20年的生产经验,对以木屑为主要原料的固体香菇栽培种生产的几个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培养基配制1.1严格按配方配制香菇栽培种的培养基常规配方为杂木屑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的母种培养,通常是采用马铃薯培养基。但这种培养基在常温下和置于冰箱里培养和保存食用菌母种均不够理想,究其因有这三方面:①菌种培养和保存的时间若稍长时,培养基易干缩、龟裂、脱离管壁;②菌种的菌丝生长不旺且易老化;③菌种需多次转接培养,会严重影响菌种种性之稳定,甚至易使菌种出现生理退化。为了克服上述培养基在培养和保存母种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些弊端,笔者于1992~1993年开始探索研制及应用桑木粒与胡萝卜混合培养基,进行培养和保存凤尾菇、平菇、姬菇母种试验,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桑木粒的制备 选取无霉变、无虫蛀、曝晒干粗1~2cm的桑枝条,用利刀削去表皮,然后把枝条切  相似文献   

18.
对 5个野生鸡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 ,以 4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及 4种不同的原种培养基培养。实验结果表明 ,5个不同的菌种在母种斜面培养基上形成 5种不同的菌落 ;同一菌种在 4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及生长速度均无明显差异 ;5个菌种在 4种不同的原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但生长速度缓慢 ,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两段出菇也叫覆土栽培,它作为一项增产措施,在平菇栽培中已广泛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有关金针菇的覆土栽培,目前尚未见有报道。本试验就覆土栽培对金针菇增产作用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菌种:杂交19,引自南阳农校菌种室。②培养基: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采用麦粒培养基;培养料为棉杂质98%,石灰2%。 (二)试验方法 母种和原种均按常规方法进行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发满菌丝后备用。栽培料投料50kg,按上述配方调含水量为65%,装入12×50cm聚乙烯袋中,每袋装干料500g,每袋打4个接种  相似文献   

20.
以五指山野生灵芝1号、2号、3号、4号、5号和对照7号灵芝为材料,研究4种母种培养基配方和4种原种培养基配方对野生灵芝菌种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不同灵芝品种中灵芝蛋白、多糖、三萜的含量。结果显示,在4种母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的差异极显著,生长速度最快和生长势最强的是培养基配方B(PDA+木屑),最差的是配方D(PSA);在4种原种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和生长势强弱的先后顺序为配方3配方4配方2配方1;在5种野生灵芝中,灵芝多糖、蛋白质、三萜含量最高的分别是5号(0.732 mg·g~(-1))、2号(0.088 mg·g~(-1))、5号(1.193 mg·g~(-1)),3种成分综合含量最高的是5号。该试验为五指山野生灵芝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