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褐纹病菌粗毒素对茄子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胚根伸长法、幼苗浸渍法、叶片针刺法测试了茄子褐纹病菌粗毒素对 8个茄子品种的致病性 ,结果表明 ,茄褐纹病菌粗毒素对胚根伸长有抑制作用 ,对茄幼苗有致萎作用 ,对离体叶片有显著的致病作用并产生典型病斑。电导率测定表明 ,粗毒素破坏茄子根部细胞膜 ,从而影响其渗透性  相似文献   

2.
茄子褐纹病菌粗毒素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从茄子病株上分离获得的褐纹病菌接种于小麦粒培养基、茄子茎秆培养基、茄子果实培养基上 ,均能生长良好 ,用不同浸提液提取粗毒素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粗毒素蛋白含量 ,结果表明 :以小麦粒培养基在 2 8℃恒温箱中黑暗培养 2 8d ,85 %乙醇作浸提液提取的粗毒素含毒素蛋白较多。  相似文献   

3.
小麦雪霉病菌粗毒素的提取及其致病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以粉碎的玉米粒扩大繁殖菌种,其产抱量最多;雪霉病菌粗毒素对小麦离体叶片、种根及芽均具有很强的致毒作用;其强弱视粗毒素溶液的浓度、作用时间的长短及品种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经生物检测发现,用带顶部2片叶(含穗)的穗节插入盛粗毒素溶液的三角瓶中进行测定,是鉴定粗毒素对小麦叶组织致害作用的一种较好方法,测定用的粗毒素溶液浓度以25%左右为宜,调查时间以插后第4天为宜.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用改良的Richard培养液培养花生叶腐病菌,滤液经活性炭吸附,甲醇洗脱,旋转蒸发得到粗毒素。对粗毒素进行生物活性检测,发现粗毒素在花生叶片上能形成花生叶腐病典型症状,并可抑制花生胚根的生长。经检测发现该毒素对花生细胞膜有破坏作用,并能降低花生叶绿素含量。毒素的化学成分含有蛋白质和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5.
6.
用甘薯青枯菌液及其粗毒素在温室内测定甘薯幼苗的抗病性,结果表明青枯菌菌株侵染甘薯幼苗的病情指数与其粗毒素的致萎度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58(n=88),达极显著水平;用5个不同致病力(强、中、弱)甘薯青枯菌株及其粗毒素分别接种抗、中、感甘薯品种华北48、广薯15、惠红早,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对不同致病力青枯病菌菌株及其粗毒素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9992-1.0000之间;以不同致病力甘薯青枯菌混合菌株及其粗毒素接种抗、中、感甘薯品种97-10、广薯15、惠红早,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甘薯品种病情指数与致萎度之间也存在极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57-0.9651。说明在室内用粗毒素检测甘薯幼苗的致萎度,能够反映甘薯对甘薯瘟病的抗病或感病水平。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番茄叶霉病菌产生的糖蛋白毒素粗提物对不同番茄品种种子萌发,胚根、胚芽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叶片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针刺处理,叶片可产生褪绿斑;浸渍处理,叶片褪绿,边缘变褐,对幼苗有致萎作用;不同品种对毒素粗提物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差异;同一品种毒素浓度越高,对种子的萌发抑制率,胚根、胚芽生长抑制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8.
探讨有机溶剂萃取法和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提取菘蓝根腐病原菌毒素的具体方法,并用浸苗法进行了病菌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对该毒素的热稳定性也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菘蓝根腐病菌毒素为极性较强的大分子物质,应采用强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不能提取该毒素,说明该毒素不是蛋白质类物质;经生物活性测定,该毒素能使菘蓝幼苗发生病变,病变的程度随毒素稀释倍数的增大而减弱;毒素经120℃高温处理后仍具有很高的活性,说明该毒素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粗皮侧耳粗毒素的提取及杀线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粗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物能产生杀线虫毒素.用乙酸乙酯从该菌丝麦粒培养物中提取的粗毒素具有杀线虫活性,稀释10倍,击倒95%的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仅需4.5h.该菌产生的毒素可溶于水及各种有机溶剂, 对热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对线虫的活性具有一定的广谱性.  相似文献   

10.
以超声辅助的水酶法/水代法提取工艺为基础,利用牡丹籽油和牡丹籽粗蛋白的乳化作用和牡丹籽粗多糖的水溶性,初步分离牡丹籽油和牡丹籽粗多糖.采用冷冻解冻破乳法得到了牡丹籽油和少量牡丹籽粗蛋白;牡丹籽粗多糖的水溶液利用D101大孔树脂层析和DEAE-52纤维素柱层析联用,脱色纯化分离,得到偏中性和酸性的牡丹籽多糖.实现了牡丹籽油、牡丹籽粗多糖和少量牡丹籽粗蛋白的提取分离,并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苯酚硫酸法、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其含量.结果表明:综合提取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得到的牡丹籽油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分别为199~216、178~182 g/kg;牡丹籽粗多糖得率为100.1~123.4 g/kg,牡丹籽粗蛋白得率为65.8~66.2 g/kg.  相似文献   

11.
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原菌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毒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用抗感不同大豆品种的切根苗进行了毒素生物活性及最佳浓度的测定、筛选。结果表明:毒素的提取采取弱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比较理想,尤其是用乙醚萃取;用稀释100×浓度的毒素处理抗感不同的大豆品种的切根苗可以产生与病原菌下胚轴接种法相同的症状,同时也证明该毒素是一种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相似文献   

12.
以大蒜白腐菌粗毒素为材料,采用GC-MS分析研究大蒜白腐病菌毒素的化学物质组分.结果表明,粗毒素主要含有有机酸类、醇类、酯类、甾体类、杂环类化合物,其中月桂酸和邻苯二甲酸是致病毒素的有效成分,月桂酸的毒性强于邻苯二甲酸.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大蒜叶枯病菌培养的最佳产毒条件,从田间发病的大蒜叶片上分离、鉴定得到大蒜叶枯病菌菌株,利用大葱种子发芽法研究培养条件(培养基、培养温度、光照、振荡、培养基pH值、培养时间)对大蒜叶枯病菌菌株产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叶枯病菌的最佳产毒培养条件为:Czapek-Dox液体培养基、培养温度24℃、培养基pH值6.0~7.0、连续黑暗振荡培养,在以上条件下培养20 d时大蒜叶枯病菌产生粗毒素的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稻曲病菌粗毒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稻曲病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有毒物质,本文研究了稻曲病菌粗毒素的制备及生物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以PD为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21d后经离心、过滤、高压灭菌制得的粗毒素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及愈伤组织的生长具有毒害作用。其可以作为抗性突变体筛选的选择压力进行抗稻曲病育种。  相似文献   

15.
稻瘟病菌粗毒素在水稻稻瘟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稻瘟病菌(Pyriculoria oryzae Cav.)非致病性菌系89-44-1和致病性菌系89-10-3,89-7-3,89-42-3和89-12-1的培养过滤液对寄主作毒力测定,研究了粗毒素在水稻稻瘟病害中的作用初步确定瘟病菌粗毒素为致病性因素,在病菌侵入寄主体内时起作用。不同菌系对寄主植物的毒力存在差异,金属元素Zn、Mn、Fe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苜蓿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致病性和毒素化学型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苜蓿镰孢菌根腐病病原的致病性差异和致病机制,本研究对分离自河北省黄骅市和张家口市宣化区部分苜蓿种植地苜蓿根腐病样品的150株镰孢菌(Fusariumspp.)(2015年分离获得72株,2016年分离获得78株),采用平皿法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所分离获得的镰孢菌菌株是否具有产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雪腐镰刀菌烯醇(NIV)毒素的潜力进行了检测,并对获得的粗毒素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镰孢菌对萌发的苜蓿种子均具有致病性,但致病性强弱存在差别,除三线镰孢(F.tricinctum)和大部分木贼镰孢(F.equiseti)菌株致病性较弱外,大多数镰孢菌菌株表现出较强致病性;在所获得镰孢菌菌株中,菌株KD3(F.oxysporum)、菌株QD3-2(F.oxysporum)、菌株N6-1(F.equiseti)、菌株N9-2(F.acuminatum)、菌株NT1-1(F.acuminatum)和菌株QD10-1(F.acuminatum)共6株镰孢菌具有产NIV毒素潜力,未发现具有产DON毒素潜力的菌株;将NIV毒素化学型菌株QD3-2发酵培养后经有机溶剂萃取获得粗毒素,对其进行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粗毒素对苜蓿种子的萌发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探讨苜蓿镰孢菌根腐病致病机理、有效防治苜蓿根腐病和保障苜蓿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主要通过对烟草野火病菌菌株(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abaci)致病力与其粗毒素毒力的相关性的研究,评价了烟草野火病菌毒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①野火菌毒素毒力与其菌株的致病力呈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达0.928;②高感和中感品种K326,云85对病原菌的感病性与对菌毒素的敏感性在P<0.05的水平上有相关关系;③从病斑处可以分离到该毒素,再接种能重现野火病症状;④抑菌物质对病原菌和病菌毒素的抑制作用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辣椒褐斑病菌粗毒素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辣椒褐斑病病原菌(Cecospora capsici Heald.et Wolf)毒素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极性大的有机溶剂萃取效果最好,萃取产生沉淀,分别对上清液和沉淀进行生物测定,具有致病作用的物质基本都在上清液中,说明辣椒褐斑病菌在液体培养基中所产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物质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利用枯萎病菌粗毒素筛选香蕉抗性突变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香蕉(Musa AAA)组织培养过程,将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粗毒素添加到组织培养基中。结果表明,毒素对香蕉组培芽的分化和存活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粗毒素的添加剂量与组培芽存活率成反相关,致枯萎50%的粗毒素为36.3038μg.mL-1。添加粗毒素的多种筛选法均获得了香蕉抗枯萎病突变体。突变体再生苗用病菌分生孢子接种结果表明,其相对抗病性均显著高于亲本组织培养再生苗。本研究中,多步正筛选方案Ⅱ是利用粗毒素筛选抗香蕉枯萎病突变体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西瓜种传尖孢镰刀菌致病性及其粗毒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浸胚根法和浸根法对京欣一号西瓜种壳分离得到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从接种后发病幼苗上分离得到的分离物与最初接种所用的镰刀菌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等性状基本相同,采用相同的引物对rDNA进行PCR扩增获得的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说明这二者为同一种菌,从而证明西瓜种子上所携带的尖孢镰刀菌具有致病性,在国内首次报道了西瓜种传尖孢镰刀菌具有致病性.西瓜种传尖孢镰刀菌培养滤液和粗毒素提取物处理西瓜种子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其中发芽势下降了16.7%~29.0%,发芽率下降了14.4%~22.3%,发芽指数下降了19.1%~37.1%,说明培养滤液和粗毒素提取物可影响西瓜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