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氮素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植株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两种氮素水平对直、弯穗水稻品种植株生长、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条件下两品种的朱粗度和叶片性状均优于低氮条件。增施氮肥能提高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延长叶绿素含量缓降期,使植株在生育后期能保持较高的绿叶面积;同时能提高剑叶的全氮含量,延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增加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在同一氮素水平下,直立穗型品种的植株粗度、剑叶活力、籽粒灌浆速率、千粒重、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均略优于弯曲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2.
氮肥运筹与耕法对水稻籽粒增重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学模型Richards方程研究氮肥运筹与耕法对水稻籽粒增重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用氮肥,以粒肥对籽粒增重过程的促进作用最大,而且影响的程度为源限制型品种大于库限制型品种,弱势粒大于强势粒;粒肥施用量(氮素)在0~103.5kg/ha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起始灌浆势、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活跃灌浆期和生长终值量增加,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缩短,灌浆速率曲线趋向左偏;采用浅、免耕,籽粒在灌浆前期生长比率较大,中、后期生长比率较小,常耕则相反。  相似文献   

3.
通过3个氮素梯度(0 kg/hm~2、112 kg/hm~2、225 kg/hm~2)设置,对两个不同氮反应类型的玉米品种进行籽粒灌浆期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氮素梯度提高,氮敏感型品种TY58产量增加显著,氮迟钝型品种ZD958中高氮水平增产不显著;2.氮素梯度变化对籽粒干质量影响趋势基本一致,于授粉后16~25 d达到籽粒灌浆速率最高水平。低氮条件下氮迟钝型品种灌浆快速期提前;3.对籽粒脱水速率、籽粒品质指标影响不大,但对氮素积累影响有差异,表现为氮敏感品种低氮处理下(N0)氮素积累速率前高后大幅降低,下降幅度大于中高氮处理水平(N1、N2);氮迟钝型品种灌浆前期,氮积累速率为中高氮水平大于低氮水平,灌浆后期速率为低氮水平大于中高氮水平。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灌浆持续期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粒重和灌浆速率影响较大,低密度处理粒重最大,最大灌浆速率也最高。茎秆、叶片对籽粒的贡献率不同处理不同品种均为茎秆大于叶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减小,而中密度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化肥施用水平对夏玉米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化肥施用处理对夏玉米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干物质积累过程呈S型曲线,可用logistic模型进行模拟,相关系数均达0.99以上.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最大灌浆速率的持续时间延长,灌浆进程延长,千粒重提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钾用量配比对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供水稻直播栽培合理的氮钾配施技术,研究了120,165,210 kg/hm2 3个施氮水平以及90,150,210 kg/hm2 3个施钾水平的不同配比对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以N2K3配比最高.不同氮钾配比对直播稻产量影响显著.氮肥用量以165 kg/hm2适宜.相同氮肥用量下,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增施钾肥提高有效穗和每穗粒数.要获得高于9 000 kg/hm2产量,施氮量需160~180 kg/hm2、氧化钾需180 kg/hm2以上.在低氮水平下,增施钾肥有提高籽粒最大灌浆速率的趋势,中、高氮水平下,增施钾肥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呈下降趋势.N2水平的活跃灌浆期最短、籽粒最大灌浆速率最大.粒质量与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和活跃灌浆期呈正相关.增施钾肥降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胶稠度有随着氮钾施用量增加而下降、碱消值随氮钾施用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胶稠度和碱消值与籽粒灌浆特征和稻谷产量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氮肥失衡对玉米灌浆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氮肥失衡对玉米灌浆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量氮肥处理相比,无氮肥处理的干物重受氮肥影响很大,吐丝后15 d,干物重比其低37.8%,后期相差更大;除穗行数外,其他因素及产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比其低68.3%,子粒氮素累积量比其低76.5%,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减小,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提前,活跃灌浆期缩短13 d左右;而与常量氮肥处理相比,高量氮肥处理的干物重受氮肥影响较小,可增加的干物重有限,产量仅比其高4.2%,子粒氮素累积量比其高19.5%,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有所提高,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提前,活跃灌浆期缩短。  相似文献   

8.
氮肥追施时期对强筋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以强筋小麦新麦26为材料,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其籽粒灌浆过程并计算有关籽粒灌浆参数,探讨氮肥追施时期对强筋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追施时期处理下,强筋小麦籽粒千粒重呈"S"形增长;在相同的施氮水平下,灌浆持续时间、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以及灌浆进程的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长短等灌浆参数随氮肥追施时期的变化而有差异;孕穗期是较适宜的氮肥追施时期,可以保证在灌浆后期有充足的氮素供应,延长缓增期的灌浆持续时间,进而有利于粒重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山9818为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与追氮时期对高产、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山9818生理指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氮肥用量及氮肥后移技术可使小麦群体叶面积指数下降幅度减小、维持较高灌浆速率、灌浆时间相对延长,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性状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以及蛋白质含量、吸水率、湿面筋含量等也得到了提高;不同处理间的面团稳定时间变异最大,其次为面团形成时间,这表明不同氮肥处理对这些指标影响较大,而沉降值和吸水率变异系数最小,湿面筋变异系数均较小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氮肥用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深入了解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穗部籽粒发育变化规律,为小麦高产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5~2006年,以大穗型小麦品种矮早8和多穗型品种周麦18为供试品种,设3个氮素水平,分别为180、2403、00 kg/hm2,研究了2种不同穗型的小麦品种籽粒结实粒数、小穗粒重、小穗单粒重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供试品种在3个不同氮肥水平下小穗粒重、结实粒数随穗位的上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中下部小穗粒重、结实粒数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中上部与上部小穗;平均单粒重随氮肥水平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小穗单粒重最大的穗位低于小穗粒重最大的穗位。对于大穗型品种,小穗粒重和结实粒数表现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对于多穗型品种,小穗粒重表现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小穗结实粒数的影响呈现出不明显的趋势。增施氮肥对提高大穗型品种小穗粒重、结实粒数的效应更明显。[结论]籽粒在穗部的位置决定了小麦穗部籽粒结实与物质积累的空间分布特征。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量化小麦穗部籽粒产量的调控途径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来源和批次饲料原料营养成分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不同来源和不同批次的饲料原料,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化验分析,以比较不同来源和不同批次饲料原料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不同来源的豆粕间CP和总A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17种AA中,除蛋氨酸、亮氨酸和甘氨酸差异显著外(P0.05),其它A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不同来源棉粕而言,棉粕1的CP和总AA含量极显著高于棉粕2和棉粕3(P0.01),棉粕2和棉粕3的CP和总AA含量差异显著(P0.05);在17种AA中,除蛋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差异显著外(P0.05),其它A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来源石粉中的钙含量,最低为32.98%,最高达36.06%,相互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同一来源不同批次石粉的钙含量,变化范围在34%~36%之间。不同批次之间玉米DDGS的真蛋白含量在24.53%~31.81%之间波动,粗蛋白在27.26%~29.89%之间波动;不同批次间玉米水分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波动范围在10.1%~16.3%之间。  相似文献   

12.
不同石榴品种及器官多酚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月季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3个不同果色表现型(白皮、紫皮、红皮)为试材,通过Folin-Ciocalte-us比色法分别测定了其叶片、花蕾、果皮、果汁和果籽的多酚含量(FW)。结果表明:石榴的叶片、花蕾、果皮、果汁、果籽中均含有多酚,且叶片、花蕾、果皮中的多酚含量(64.90~91.35 mg/g)显著高于果汁和果籽中的多酚含量(0.93~1.43 mg/g);不同品种同一器官的多酚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叶片中白皮石榴与紫皮的多酚含量(91.57~95.78 mg/g)较高,花蕾中多酚含量较高的是白皮石榴与红皮石榴(67.90~69.25 mg/g),在果皮、果汁和果籽中白皮石榴的多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77.37、1.08和1.60 mg/g。石榴多酚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器官及品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5种除草剂对不同品种玉米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以玉米株高和根长为指标,研究了除草威、乙草胺、玉草锄、新玉水、2甲4氯等5种除草剂对3个玉米品种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以上5种除草剂中,新玉水对玉米最安全;3个玉米品种中,以农大108的耐药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天气条件下南瓜苗期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4个南瓜品种为材料,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不同天气条件下各南瓜品种苗期的净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子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南瓜苗期无论晴天还是阴天,4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单峰型变化.晴天均于中午12:00达到高峰,阴天均于下午14:00达到高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大值均是印度品种旋复;此外,无论晴天还是阴天,4个品种的胞间CO2浓度均呈"U"型变化,叶温均呈倒"U"型变化,且同一时间各品种的叶温几乎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5.
不同等级和储藏时间白茶香气组分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不同等级白茶香气组分的差异,研究贮藏时间对白茶香气组分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提取香气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白茶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等级白茶中共鉴定出51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14种,占香气总量的38.60%~42.84%;醛类8种,占总量的24.26%~45.94%。其中以白牡丹香气总量最高。在5个年份白茶中共鉴定出56种香气化合物,其中醇类12种,占香气总量的20.96%~39.84%;醛类9种,占总量的11.78%~30.82%;碳氢化合物16种,占总量的3.38%~21.04%。1993年白茶中酸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年份白茶。研究结果有利于了解不同等级白茶的香气特征,明确在存放过程中白茶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为指导企业合理存储和引导消费者客观认识白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态地区烤烟主要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研究不同烤烟种植生态区与烤烟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关系,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H892和K326的香味物质含量和组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对烟叶中的致香成分影响较大,不同生态区总的致香物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河南、广东、湖北。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间致香物质的含量差异比较大,H892的总香气成分含量远高于K326。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地虹鳟鱼肉风味物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北京、新疆和青海3个地区养殖虹鳟鱼背肉和腹肉中基本营养成分、呈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成分的不同,结果表明:青海虹鳟鱼的水分显著低于北京和新疆(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北京和新疆,相同产地虹鳟鱼背肉和腹肉的基本营养成分差别相对较小;新疆和青海虹鳟鱼背肉中IMP含量显著高于腹肉,不同产地间AMP、IMP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均表现为:新疆北京青海;电子鼻分析表明北京和新疆虹鳟鱼气味较为接近,而和青海虹鳟鱼有明显区别,且其背肉和腹肉也有所不同;GC-MS检测分析表明虹鳟鱼中挥发性物质主要以醛酮类和醇类为主,青海虹鳟中醛酮类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北京和新疆,而醇类显著低于其他两地。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在等氮(12 mmol/L)条件下不同铵硝比对富贵菜、人参菜、紫背菜3种野菜的生长、安全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铵态氮的降低,3种野菜地上部鲜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富贵菜、人参菜在铵硝比为25∶75时鲜重达最大值,紫背菜在铵硝比为0∶100时鲜重达最大值,人参菜、紫背菜在铵硝比为25∶75时干重...  相似文献   

19.
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不同经营类型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氮、磷、钾、钙、镁等5种营养元素的质量分数和林地土壤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钙、镁等5种营养元素在不同经营类型毛竹的不同器官中质量分数大小均表现为叶>枝>秆;在叶中各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氮>钾>镁>钙>磷;在枝中为:钾>氮>镁>磷>钙;在秆中为:钾>氮>镁>钙>磷.毛竹叶、枝、秆中部分营养元素质量分数与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集约经营下,毛竹林地上部分5种营养元素贮藏总量为519.60 kg·hm-2,粗放经营下为422.44 kg·hm-2.表4参13  相似文献   

20.
研究糖在不同饱和蒸汽压以及4℃储藏温度条件下,对喷雾干燥法制取的双歧杆菌菌粉的保护作用。分别以含有海藻糖、山梨醇和蔗糖的脱脂乳粉为喷粉基质,在进风温度为(140±2)℃、出风温度为(80±2)℃条件下,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含有双歧杆菌的菌粉,根据不同饱和蒸汽压下菌粉活菌数的变化情况来评价3种糖对菌体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海藻糖为保护剂,11.4%饱和蒸汽压作为储藏条件对菌体的保护作用最好,其菌粉的水分含量为4.55%,喷粉后菌体的存活率为4.3%,储藏40 d后菌落下降不足一个数量级。制备的菌粉在上述条件下有良好的储藏稳定性,为高稳定性菌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