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芳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3):378-382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劳动供给理论,要么无视现实,提出C-形劳动供给曲线,要么面对现实,承认S-形劳动供给曲线,但却简单地解释为贫困文化决定的非理性行为.本研究则在穷人是理性的、与富人有同样偏好、对劳动力价格敏感、还面临维持生存约束的假设下,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阐释了S-形劳动供给曲线.理论模型预测,主要劳动力劳动供给的自工资弹性和交叉工资弹性都为0,次要劳动力则都不为0;经验分析的结论除主要劳动力的交叉工资弹性不为0之外,其他都与理论预测相符.  相似文献   

2.
生产和消费行为交织在一起是农户的重要特征。农户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是否可分成为众多农户行为模型的基本假设前提,直接影响农户行为分析的结论和政策建议的合理性。通过构建农户模型,从农户农业生产劳动投入水平与家庭人地禀赋关系的视角切入,分析不同要素市场条件下农户行为可分和不可分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2015、2019年对中国南方稻农地块层次调研的混合截面数据对农户行为可分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南方稻农行为呈现出可分性特征,在处理了内生性、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替换被解释变量,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越完善,农户行为可分性特征越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户行为由不可分性向可分性发生转变。与前期关于农户行为可分性检验从劳动力配置视角切入不同,从劳动力投入强度和要素禀赋之间的关系来验证农户可分性,并利用一手调研的地块层面数据进行验证,为基于要素市场识别农户行为可分与不可分的具体情境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农产品供给是农户以利润最大风险最小为经济目标农户的理性行为,它既受到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成本、风险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政策法规、中介组织、社会舆论等社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利用对湖北省三个县市1037个农户开展的实地调查数据,从农户信息获取工具、农户各类农业信息需求程度、农户各类农业信息提供的主体和供给方式以及农户对信息供给的满意度等方面考察了湖北农户农业信息供给与需求状况。  相似文献   

5.
以苏北泗阳县为样本,对随机抽取的202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在系统分析农户的信贷需求特征和全面考察江苏省苏北农村金融服务和农村金融制度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现阶段苏北农村金融制度与农村金融需求不匹配的现象和原因,为探索构建适合江苏省的能够满足农村金融现实需求的科学合理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云贵鄂渝世行贷款/欧盟赠款水土保持项目社会经济影响监评终期调查的农户数据,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对农户农业生产劳动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果林和养殖措施实施过程中,男性偏重于投入更需耗费体力和技术性的劳动,女性偏重于参与较为轻松且技术性较低的劳动;绝大部分农户认为基础设施、沼气池和节柴灶项目措施能够减少农户农业生产的劳动量投入,而大部分农户认为养殖措施会增加农户劳动量投入。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业科学》2019,(17):273-277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迫使我国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作为替代化学农药的生物农药引起安全低毒高效的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河南省农业大市南阳市为例,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对生物农药的施用意愿。结果表明,农药信息来源渠道越多、对生物农药越了解、对农产品生产安全性评价越低的农户越愿意施用生物农药,政府对农产品进行检测、提供相关技术培训时,农户愿意施用生物农药。此外,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儿童数越少、蔬菜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比越高的农户越愿意施用生物农药。根据上述结论,从政府规制、生物农药宣传以及农户培训3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提高安全农产品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8.
谈影子价格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影子价格理论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影子价格的概念及含义。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如何运用影子价格理论指导企业经营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会宁县为例,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贫困农户产生的影响.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贫困农户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转让利益,尽管农村公共产品极大的影响了贫困农户的生产和生活,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特性,不仅导致在贫困地区供给的短缺,而且在短期内的收益效果非常有限,并带有明显的时滞性.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研究以及对贫困农户生产和生活的正负面影响分析,提出从四个方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是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公平供给;二是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提高供给效率;三是建立良好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四是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采用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明晰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增收效益的约束条件,本研究利用浙闽赣3省568户农户抽样调查数据,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采用能显著增加农业收入,原因在于增加了农户农业劳动时间,尤其是对低禀赋农户的作用更明显。通过反事实估计发现,复合经营技术的增收效应在不同技术采用状态的农户家庭中均存在。对于已采用技术的农户,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的增收效应仅在高禀赋农户中产生。对于未采用技术的农户,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的增收效应在所有农户中均存在。本研究为理解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促进技术扩散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劳动生产率视角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劳动生产率视角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行路径,在测算和分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进行跨国比较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农业劳动生产率视角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结果表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包括单位农产品收益、土地生产率和人均土地规模,其中,扩大人均土地规模是农业供给侧改革所不可回避的有效路径,需要通过纵向的专业分工和横向的规模经营"迂回"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2实证分析了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对留守人员农业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成员外出务工会负向影响留守人员的农业劳动供给,随着外出务工率的提升,留守人员的农业劳动参与率和劳动供给时间均会随之下降。2)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后,留守老人和留守女性的农业劳动供给也会相应减少。3)如果不考虑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差,则会低估外出务工对留守人员农业劳动供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杨强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10):2588-2596
[目的]分析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及农业供给结构的作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十四五"规划提供决策支持.[方法]基于2000—2017年我国26个省份(不包含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西藏)的面板数据,将农业供给结构改革分为农业生产要素供给结构、农业人力资本供给结构、农业科技供给结构、农业制度供给结构及政府管理供给结构5个方面,构建面板模型对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进行分析.[结果]从生产要素来看,耕地面积、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和乡村劳动力的供给系数为正值且显著(P<0.01,下同),需要通过人力资本、农业制度和政府管理来进一步提升供给效率.从供给结构来看,人力资本供给的系数为负值且显著,农村人力资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出现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与农村空心化、有效劳动力减少的情况.农业科技供给系数为负值且部分显著,农业科技在西部地区比较欠缺,农业科技在供给侧中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农业制度供给系数为正值且显著,农业制度降低了农业市场交易的成本,资源和要素能自由流动,从而释放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活力,而这些又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制度供给,促使农民收入增加.从空间上来看,政府管理供给和农业制度供给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在中部、西部地区还需要改进.[建议]应进一步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多形式、多地点、多方面地开展劳动力再培训,推进农民职业化发展;加强农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扩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中的科技部分;在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完善不同区域实施不同农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就农业补贴政策对兼业农户家庭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兼业家庭非农行业净收益高于农业净收益,因此诱导兼业家庭把农业生产补贴和劳动力投入到非农行业,以获得更高的家庭净收益,从而损害了农业补贴政策激励农户发展农业的积极性.提出可通过土地流转把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为以公司为单位,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提高农业净收益,促进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The article analyzes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demand for industrial products for the 1970–1984 period within the EEC. Furthermore, it discusses adjustments in the product supplying process with emphasis on concentration and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Finally, it proposes some hypotheses in terms of orientation of techniques and productive agricultural systems.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疆当前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短缺、劳动力引进难度加大、企业用工需求难以满足的现象,结合新疆"大农业"的产业结构、半封闭的劳动力市场等区域特征,分析人口抚养比、老龄化程度的现状,以及未来劳动力供求的变化趋势,探讨新疆劳动力转向有限供给的深层原因。结果表明,与全国及西部地区比较,从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和就业—产业结构协调度等方面,新疆劳动力供给总量已难以满足未来跨越式发展的需求,从而较全国其它地区将更早迎来刘易斯拐点,进入劳动力有限供给时代。但是,导致新疆现阶段劳动力供给有限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劳动力总量的不足,而是劳动参与率较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劳动力净流入数量不断减少也是短期内出现劳动力有限供给的原因之一。因此,提出了提高劳动参与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政策,创新劳动力配置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生产力构成的诸多因素中 ,农业劳动力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农业劳动力的劳动效果水平决定着农业和农村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水平。 2 0 0 2年云南省农业劳动力 (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 ,下同 )16 96万人 ,劳均农业总产值 4 348元 ,与 1985年劳均总产值 6 85元相比 ,17年间增加 36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老龄化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针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致使农业劳动力供给质量下降等问题,以2009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为依据,分析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并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严重的老龄化现象,6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18.42%;与年轻劳动力相比,老龄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明显较低,老龄农户不仅主要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值低于非老龄农户,而且耕种面积以及其他各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也均低于非老龄户,这说明农业老龄化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涉农供应链重构提供了契机。它能够营造涉农供应链的高度稳定,并促进其柔性机制塑造,显著改善一体化过程,支持其基本战略及其高度集成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农业信息需求现状、供给现状分析出发 ,初步探讨了建立农业信息经纪人制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