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板栗正反交后代坚果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板栗坚果单粒重、坚果宽、厚、高和刺苞重性状在‘燕山早丰’与‘官厅10号’正反交后代中的遗传倾向.【方法】以板栗品种‘燕山早丰’与‘官厅10号’及其正反交后代为试材,测量坚果单粒重等相关性状,同时利用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方法,研究其遗传倾向.【结果】坚果单粒重、坚果宽、厚、高、刺苞重正交变异系数分别为13.99%、5.12%、6.28%、5.77%和17.29%.反交变异系数分别为13.60%、6.40%、8.16%、4.44%和18.95%;正交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56、0.67、0.60、0.70和0.63.反交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57、0.69、0.63、0.55和0.62.在正交中,坚果单粒重、坚果宽、厚、高、刺苞重的超高亲率分别为4.55%、4.84%、6.35%、7.94%和0%;反交超高亲率分别为6.12%、14.29%、8.16%、3.06%和5.75%.【结论】‘燕山早丰’与‘官厅10号’杂交组合中,坚果单粒重、坚果宽、厚、高和刺苞重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这些性状的遗传规律会受到正反交的影响,杂交后代因非加性效应的解体,出现变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金太阳’与‘串枝红’及其正反交后代为材料,研究了杏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果实发育期呈趋中变异,平均遗传传递力为94.88%,当以短果实发育期的亲本做母本时更易将短果实发育期的性状遗传给后代;果实单果质量呈普遍变小的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84.13%;正反交后代果实的可食率也呈现趋小的遗传倾向;正、反交后代果实的果形指数变大的遗传趋势明显,超高亲率分别为49.12%和48.15%;果实硬度呈趋中变异,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06.8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明显的趋中变异,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04.67%;果实核形指数呈趋中的遗传倾向;果核厚度呈趋小的遗传倾向,平均遗传传递力为95.67%。  相似文献   

3.
越橘正反交后代部分性状的遗传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越橘品种蓝丰都克及其正反交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叶片和果实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越橘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叶形指数和叶面积呈变小的趋势,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7.92%和13.86%,平均遗传传递力分别为92.57%和61.15%;叶面积正交偏大遗传,遗传传递力为103.41%,超高亲率为30.77%;反交未出现超高亲植株。杂交后代果形指数有变大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03.68%,平均超高亲率为27.65%;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正反交遗传倾向不同,正交偏大遗传,反交偏小遗传。杂交后代叶片和果实性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4.
以籼稻品种南京11号,一枝腊,南京6号和粳稻品种A65,矮杆黄,“盐变”为材料,配成5个杂交组合,每一组合均获得亲本P1,P2,分离世代F2和与亲本回交所得的B1,B2回交世代,分别测定其株高,穗长以及各节间长度,并对矮杆基因控制的节产是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矮杆基因降低株高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穗下第1节间和第2节间长度的缩短。一枝腊的矮杆主基因伴有明显缩短穗长的作用,可能属“一因多效”。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科学》2017,(7):76-79
以西府海棠、S19、天红2号、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以及其上嫁接的天红2号为材料,研究枝条节间长度的遗传倾向以及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对天红2号节间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枝梢节间长度符合正态分布,苹果枝条节间长度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的节间长度对其上天红2号的节间长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栽培措施对小麦节间长度促进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节间长度既受品种遗传特性所制约,又与生理生态条件有密切关系。播期,氮肥用量,施肥时间及运筹方式等栽培措施对节间长度的影响较小,早春气温高低及降雨多寡的影响相嵍越洗螅戆谓谄谝院笞贩识曰拷诩渖斐っ挥忻飨缘拇俳вΑT斐尚÷蟮狗闹饕虿皇腔拷诩涞墓稚斐ぃ墙诩渌刂什涣肌:侠碓顺锓仕魉疤宸⒄梗纳铺锛渫ǚ缤腹馓跫翘岣呖沟鼓芰Φ闹鞴ツ勘辍  相似文献   

7.
以梨12个组合299株结果杂种后代为试材,对各组合亲本及后代的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果心大小等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梨果实大小遗传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基因效应为积加效应,非加性效应值占的相对比重很大,杂种后代表现出广泛的连续性偏小分布,平均组合传递力为69.21%,平均变异系数为33.82%;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为数量性状,平均组合传递力为93.06%,平均变异系数为11.39%,主要由基因间的加性效应控制,非加性效应控制较小;果心大小为数量性状,杂种后代果心大小与亲本果心大小密切相关,具有连续变异的特点,总体呈偏大的趋势,平均组合传递力为101.65%,平均变异系数为15.62%。  相似文献   

8.
节间长度与中粳西光的抗倒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中粳西光的节间长度,探讨中粳西光的抗倒性,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板栗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和杂交后代的遗传差异,提高板栗良种繁育效率。  方法  以‘燕山早丰’ × ‘燕晶’为亲本杂交产生259个F1个体为试验材料,对2016年和2017年板栗坚果性状、栗蓬性状、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13个性状进行测量,并进行遗传倾向研究。  结果  坚果相关性状的研究表明:2016年和2017年的单粒质量、坚果厚、坚果高和坚果宽等性状呈正态分布趋势,且后代平均值均大于亲中值,说明存在加性效应。连续两年正反交后代单粒重性状变异系数在18.50% ~ 20.19%,后代广泛分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可能选育出单粒重较大的板栗品种。坚果宽、坚果厚和坚果高等性状变异系数均小于20%,遗传传递力在98.54% ~ 106.55%之间,说明坚果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小。通过栗蓬相关性状的研究表明:连续两年正反交后代栗蓬总重性状平均值高于亲中值,正反交变异系数均大于20%,遗传传递力在112.00% ~ 117.44%之间,能够稳定遗传,受环境影响较小。连续两年正反交后代栗蓬宽性状的超高亲率分别达到37.50%和23.96%,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12.50%和113.93%。2016年刺束长短正反交后代和2017年正交后代平均值小于亲中值,遗传传递力为90.25%、90.83%和93.66%,2016年超低亲率分别为27.08%和18.90%,刺束长短性状趋于变短。通过果实品质相关的研究表明:连续两年正反交后代淀粉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范围为7.82% ~ 17.66%,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传递力在101.11% ~ 108.22%之间,2016年正反交后代超高亲率分别为34.38%和30.09%,均高于2017年,趋于支链淀粉含量增多。相比于2017年,2016年正反交后代可溶性糖含量遗传传递力较低,分别为64.10%和59.94%,说明遗传不稳定,受环境影响大。  结论  通过对坚果相关性状和果实品质性状遗传倾向和分离特点的研究得出,坚果相关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果实品质性状遗传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该研究为今后板栗杂交育种后代的筛选和目标性状的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越橘亲本对其杂交后代果实糖酸性状遗传的影响,为科学选配亲本提供依据。【方法】以高糖高酸的南高丛越橘品种‘Sapphire’和中糖低酸的北高丛品种‘Berkeley’为亲本配置正反交组合,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亲本及其杂交后代果实中糖和酸的组分及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越橘果实中的果糖和葡萄糖是主要的可溶性糖组分,柠檬酸和酒石酸是主要的有机酸组分,各糖酸组分及总糖和总酸含量在正反交组合中均表现出广泛的分离,其中糖组分及总糖的变异系数大于15%,酸组分及总酸的变异系数大于30%,酸的变异幅度大于糖的变异幅度,说明酸含量的选择潜力大;杂交后代糖和酸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呈衰退变异,正反交后代果糖、葡萄糖及总糖含量平均值倾向低糖亲本,而柠檬酸、酒石酸及总酸含量平均值倾向父本;糖含量在杂交后代中呈正态分布,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酸含量在杂种后代中呈偏向低酸的偏态分布,可能有主效基因存在。杂交后代糖酸性状的广义遗传力(H2)存在明显差异,果糖、葡萄糖、总糖、柠檬酸和总酸的H2较高,为0.66-0.86,其中以果糖最高,正反交组合分别为0.84和0.86,表明这些性状的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遗传潜能大,而酒石酸的H2最低,正反交组合分别为0.22和0.30,表明酒石酸的遗传效应小,易受环境影响。【结论】越橘杂交后代果实糖酸组分及总糖总酸含量广泛分离,后代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糖呈正态分布,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潜能大,含量趋近于低糖亲本,具有一定的母性遗传倾向;而酸呈偏态分布,含量趋向于父本,明显受父本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京白梨的香味成分,为今后利用多种方法开启京白梨次生代谢产物途径,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北京市房山、大兴和昌平3个区不同土壤和环境条件的京白梨后熟果实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果实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离,分别得到31、32和36种挥发性物质,3个地区总计得到挥发性物质54种,其中主要的香味物质有10种,分别为乙酸己酯、α-法尼烯、丁酸己酯、丁酸甲酯、乙酸丁酯、1-己醇、乙醇、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和(E)-丁酸-2-己烯酯。京白梨果实香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是由京白梨的遗传物质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鸭梨自交不亲和性与花柱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自交不亲和梨品种鸭梨及其亲和变异品种金坠梨为材料,测定了鸭梨和金坠梨自花授粉、鸭梨异花授粉后花柱激素含量的变化,以期阐明内源激素与自交不亲和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坠梨大气球期花柱中促进生长的激素IAA、GA3、ZR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鸭梨,而ABA含量极显著低于鸭梨。2个品种自花授粉后72 h内,花柱内IAA、ZR含量呈下降趋势;在授粉后24 h时内GA3含量下降,随后上升;金坠梨花柱ABA含量授粉后24h内上升,然后下降;鸭梨花柱ABA含量变化在自花授粉24 h内处于下降趋势,然后上升;鸭梨异花授粉的花柱内激素变化与自花授粉的不同,授粉24 h后花柱内IAA、GA3、ZR含量与金坠梨自花授粉的相近。  相似文献   

13.
鸭梨果肉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研究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鸭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果肉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纯化。以鸭梨果肉为试材,采用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定氧化产物的方法,就pH值、温度、热稳定性、抑制剂、不同成熟期及果肉不同部位等因素对PPO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酶粗提液经30%硫酸铵沉淀去杂和80%饱和度硫酸铵析出、Sephadex G200柱层析及HiPrepTM16/10 QXL离子柱层析等步骤进行了纯化,经SDS-PAGE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鸭梨果肉中的PPO最适pH值为6.4;最适温度为25℃;20~25℃时热稳定性较高;不同成熟期的活性不同;34 mmol/L的NaCl为较好的抑制剂;果肉近果心处活性最高,中部活性最低。经纯化,获得均一的PPO,分子量约43 kD。为鸭梨果肉PPO的性质研究以及控制梨果PPO酶促褐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鸭梨肌动蛋白2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其他植物肌动蛋白2基因(Actin2)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性引物,从鸭梨叶片中克隆到1个编码肌动蛋白的基因,命名为PbACT2。PbACT2基因cDNA全长为1 180bp,开放阅读框1 134bp,编码377个氨基酸。氨基酸比对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其他陆生植物肌动蛋白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研究证明,PbACT2在鸭梨不同器官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基本一致,说明该基因的表达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疏果剂PD3对‘鸭梨’疏果效应和疏果后的落果动态,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盛花后5d和10d对鸭梨喷布2000~3000mg/L PD3疏果剂,其疏果效应达到了生产上人工疏果要求;幼果脱落集中。能提早2周结束落果,可提高鸭梨平均果重及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短波紫外线对鸭梨采后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5 kJ/m2的短波紫外线(UV-C)辐照鸭梨,研究其对鸭梨采后品质及防御性酶的影响。实验显示:5kJ/m2的UV-C处理能够显著抑制果实病斑的扩展,至接种后第7天,病斑直径与对照相比减小了17%。贮藏过程中,UV-C处理有效延缓了鸭梨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SSC)的下降,在处理后第14天辐照果的硬度为5.55,比对照高出9%,而可溶性固形物在贮藏后第7、14、28和42天分别较对照高6%、12%、5%和11%;同时UV-C处理诱导了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UV-C处理为有效的鸭梨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鸭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果实中获得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基因POD的cDNA全长,命名为PbPOD,并将该基因在GenBank上登录,登录号为JQ325052。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1 487 bp,包含72 bp的5'非翻译区、404 bp的3'非翻译区和长度为1 011 bp且编码336个氨基酸的编码区(CDS)。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POD家族保守存在的所有功能活性位点,且与甜瓜、拟南芥、烟草等植物POD相似性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鸭梨果实为试材,于0℃低温冷藏6个月后,采用1.0mmol/LASA处理,与对照(CK)同时转入20℃,并对鸭梨果实货架期的硬度、TSS、失重率、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可滴定酸和腐烂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SA处理可延缓鸭梨果实的硬度下降,减轻果实的失重,抑制果实的腐烂和乙烯释放速率,维持鸭梨果实较好的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延长其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19.
研究寒地水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遗传特性,以中秆弯曲穗型品种和半矮秆直立穗型品系杂交,分析F2代穗型分化和相关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穗型的杂交后代其数量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鸭梨中克隆GAPDH基因家族,筛选合适的鸭梨内参基因。【方法】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鸭梨GAPDH基因家族,用半定量PCR方法分析4个鸭梨GAPDH基因在鸭梨幼叶、花蕾、盛花期花瓣、幼果期果肉和成熟期果心,以及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和褐变期果心的表达特征。【结果】从鸭梨中成功克隆出了4个GAPDH基因,分别命名为PbGAPDHaPbGAPDHbPbGAPDHc1和PbGAPDHc2。其中PbGAPDHaPbGAPDHb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倍增进化来的,主要在鸭梨的幼叶中表达,其蛋白定位在质体;而PbGAPDHc1和PbGAPDHc2是一个基因的2种拷贝形式,在鸭梨的花、幼叶、果实等组织中表达量基本一致,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心中表达量也相近,其蛋白定位在细胞质。【结论】PbGAPDHc1和PbGAPDHc2适合作为鸭梨的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