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盛世紫花苜蓿自繁种与引进种进行对比栽培,结果表明,在亚热带海拔1 590 m的四川凉山安宁河坝区盛世紫花苜蓿春季可正常开花、结荚、产种,种子成熟期植株高度在62.0 cm以上;总分枝数、单株分枝数自繁种比引进种高;单株总花序数及结荚花序数和三、四级总花序数及结荚花序数自繁种分别为165.19、92.04、98.63、55.37个,引进种相应为64.22、31.89、35.59、17.04个,差异显著(P<0.05);每个花序结荚数、每个荚结子粒数及饱满子粒数自繁种分别为12.39个、5.40粒、2.33粒,引进种13.22个、5.41粒、2.48粒,差异不显著(P>0.05);单株产种量自繁种1.35 g,小区产种量11.35 g/m2,折合每公顷产种量113.55 kg,引进种相应为1.35 g,10.45 g/m2,折合每公顷104.55 kg,差异不显著(P>0.05);千粒重自繁种2.58 g,引进种2.54 g。  相似文献   

2.
经盛世苜蓿自繁种与引进种的冬季越冬性生长测定,83d平均日生长量分别为0.474cm和0.40cm,自繁种高18.50%,差异显著(P〈0.05);小区产草量品种间分别为2.42kg/m^2、2.05kg/m^2,自繁种高18.05%,差异显著(P〈0.05);自繁种性状整齐度也好,表明自繁种有良好的越冬性和适应性;单株重与植株性状的相关通径分析,通径系数较大的有dyx5(1.2150)、dyx1(1.1257)、dyx3(1.0101)、dyx6(0.8413)、dyx2(0.6986),多元决定系数达到0.7754,表明影响株重生物量的主要性状是分枝数、分枝节数、叶重比、茎粗;综合看出西昌南亚热带区适合种植非秋眠级苜蓿品种,并为选育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12月下旬刈割后萌发再生进入产种期的盛世紫花苜蓿的灌水处理观察测定,得出从刈割到开花产种生育期为141d;灌水组每667m^2产种量15.41kg,千粒重2.2107g,比不灌水组分别提高115.83%、10.26%;灌水组每667m^2干物质产量为275.69kg,比不灌水组提高61.38%,灌水对植株性状生长发育更有利,表明每周灌水1次(0.07t/m^2)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昌地区半年干旱,无任何管理条件下的三叶草地的产种量测定.得出白三叶春季每667m^2产种24.264~27.288kg.平均千粒重为0.453~0.581g,成熟种子比率为84.16%~97.24%。对花序产种量有关性状的通径分析得出影响产种量的性状是结实花序重.花序种子数:分枝性状测定得出二级分枝花序花梗长.花序小花数比一级分枝长、多。综合测定结果表明可在西昌南亚热带区春季建立白三叶草的种子生产区.  相似文献   

5.
经盛世苜蓿自繁种与引进种的冬季越冬性生长测定,83d平均日生长量分别为0.474cm和0.40cm,自繁种高18.50%,差异显著(P<0.05);小区产草量品种间分别为2.42kg/m2、2.05kg/m2,自繁种高18.05%,差异显著(P<0.05);自繁种性状整齐度也好,表明自繁种有良好的越冬性和适应性;单株重与植株性状的相关通径分析,通径系数较大的有dyx5(1.2150)、dyx1(1.1257)、dyx3(1.0101)、dyx6(0.8413)、dyx2(0.6986),多元决定系数达到0.7754,表明影响株重生物量的主要性状是分枝数、分枝节数、叶重比、茎粗;综合看出西昌南亚热带区适合种植非秋眠级苜蓿品种,并为选育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择西昌生态区白三叶海法(hai fa)的自然演替地的随机抽样测定,得出每667m2产种量26.030 kg,千粒重0.58 g,成熟种子比率为91.87%,对分枝产种量有关性状的相关分析得出:影响分枝产种量的性状是分枝结实花序、分枝总长度、花序小花数和分枝叶片数;综合测定表明经风土驯化自然演替后的白三叶海法适宜在西昌地区种植,并是建立白三叶种子生产的可选区域和品种.  相似文献   

7.
穴播条件下株行距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甘肃省酒泉市研究了穴播条件下不同株、行距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种第一年(2004年)行距和株距对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随着行距从60cm递增至100cm,种子产量也随之从1240kg/hm^2下降到982kg/hm^2,而各株距处理的种子产量则从15cm的1426kg/hm^2依次递减至60cm的807kg/hm^2;行距60cm和株距15cm组合的产量最高,为1833kg/hm^2,100cm行距和株距60cm组合的产量最低,为753kg/hm^2。株行距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枝条密度,但结荚花序数/枝条和荚果数/结荚花序却显著提高。品种间种子产量的差异不显著。品种间的结荚花序数/枝条、种子重量、正常种苗率、发芽势和硬实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赵梦雨  王斌  王腾飞  兰剑 《草业科学》2023,(11):2871-2878
为探讨宁夏半干旱区紫花苜蓿(Medicaco sativa)种子田高效生产的最佳播种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种量(S1:1.2 kg·hm-2,S2:1.8 kg·hm-2,S3:2.4 kg·hm-2,S4:3.0 kg·hm-2,S5:3.6 kg·hm-2)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性能和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紫花苜蓿株高、一级分枝数、每生殖枝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每花序结荚数、单位面积生殖枝条、每荚种子数、千粒重、实际种子产量和表现种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每生殖枝花序数、每花序结荚数、每荚种子数及千粒重均在S4播量下达到最高,分别为177.09、23.35、12.56、6.16和1.88 g;株高和每花序小花数在S2播量下达到最大,分别为87.81 cm和1...  相似文献   

9.
不同处理方式对黔引普那菊苣生育期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处理方式对黔引普那菊苣生育期及种子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莲座期喷施多效唑,可延长黔引普那菊苣营养生长期,其花期相对一致,单株有效分枝数、有效花序数较高;单株产量、每公顷产量分别达14.1g和564.2 kg/hm2.单株有效分枝数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有效分枝数多,其有效花序数也多,种子产量也较高;反之,种子产量则低.各处理对其序粒数、千粒重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刈割时期及高度对紫花苜蓿生育期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酒泉研究了刈割时间、刈割高度对紫花苜蓿生育期、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对紫花苜蓿生育期有着显著的调控作用,分枝期刈割后苜蓿在花期持续了9d,而在结荚期和成熟期持续了41d,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生长节律。现蕾期刈割后开花期持续了15d,而结荚期和成熟期则持续了33d,表现出先慢后快的生长节律。不同刈割高度显著推迟了苜蓿进入花期及收获期时间,但没有改变生长节律。分枝期和现蕾期刈割均显著增加了枝条数/m^2及荚果数/花序,分枝期25cm留茬高度的刈割处理收获了最高种子产量(1118.08kg/hm^2),比对照增加了112.03kg/hm^2;现蕾期不同高度刈割均显著降低了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产种、产草量高的白三叶草地植株性状的相关通径分析,得出影响产种、产草量的共同性状是花重,其产种量与花重的决定系数为0.3078,花重与分枝重的决定系数为0.2470,因此,选留花重,又是小花数多的花序,花梗长、重植株是表型选择种子高产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经试验测定西昌生态区非秋眠苜蓿的鲜草产量可达113790.15kg/hm^2,产种量可达438.75kg/hm^2,相应性状小花结荚率达24.76%,花序结荚率达92.87%,成熟种子比率达72.53%,结合苜蓿需要的开花结实环境条件与凉山相应种植生态区的比较分析,揭示出西昌山地亚热带暖温区,冬春至初夏温暖干燥季节,是适应苜蓿结实产种的季节,表明在南方选择山地亚热带暖温区,是非秋眠苜蓿适宜的繁种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表明,硅对紫花苜蓿的分枝数在现蕾期是增加的,特别在盛花期差异显著(P〈0.05),0.100g/kg的硅处理增加效果最为明显;施硅对紫花苜蓿初花期、盛花期的花序数差异是极显著的(P〈0.01),0.100g/kg的硅处理花序数和结荚数最多,分别为10.9个/株和16.0个/株;高硅水平会减小苜蓿中部叶的叶夹角,施硅对紫花苜蓿在分枝期的叶面积影响不大,但0.100g/kg的施硅处理对盛花期的叶面积有增加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黑亮、红壳、白亮三种类型苏丹草进行了穗形态、营养器官的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穗轴长度、二级分枝数、茎节数差异性极显著;穗轴节数、一级分枝数差异性显著;三级分枝数、分蘖数及根冠比极不显著;单株可育小穗数目黑壳类型最多(16475.6粒/穗),白壳最少(5457.7粒/穗),红亮居中(9267.9粒/穗);黑壳类型小穗颖片为黑色,长5-7mm,宽28-3mm;红亮小穗颖片为红色,长5-6.smm,宽2.5-3mm;白亮小穗为淡黄色,长55.6Cm,宽2.52.smm。  相似文献   

15.
通过12月下旬刈割后萌发再生进入产种期的盛世紫花苜蓿的灌水处理观察测定,得出从刈割到开花产种生育期为141d;灌水组每667m2产种量15.41kg,千粒重2.2107g,比不灌水组分别提高115.83%、10.26%;灌水组每667m2干物质产量为275.69kg,比不灌水组提高61.38%,灌水对植株性状生长发育更有利,表明每周灌水1次(0.07t/m2)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凉山光叶紫花苕生物性状与影响草、种生产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凉山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多生态观测分析,低山河谷区、二半山区秋季播种可完成全部生育过程,高寒山区越冬率低,随海拔增高植株性状表型值出现明显差异;经性状相关程度通径分析得出,影响产草的主要性状是叶质量和分枝长度,影响产种的主要性状是单株质量、结荚数、分枝长度;单株产种量及种子质量低山河谷区优于二半山区,原种生产区宜建在凉山低山河谷区。研究得出8月底前播种为适宜期,生产草适宜用种量60~105 kg/hm2,生产种子适宜用种量为22.5~37.5 kg/hm2,生产种子应采用冬前刈割1次后留种,生产草在冬前刈割1次,开春后刈割1~2次。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配置为3种浓度梯度于初花期对苜蓿种子田进行叶面喷施.测定不同处理下的种子产量、株高、千粒重、花序数,生殖枝、豆荚数/花序、籽粒数/豆荚等产量构成因素及发芽势、发芽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氯化胆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苜蓿种子田的结荚花序数,生殖枝、荚果数/花序。进而增加了紫花苜蓿种子田产量。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苜蓿切叶蜂雄蜂在网室内对大豆不育系授粉的效果。结果表明,尽管雄蜂的传粉效率显著低于雌蜂,但雄蜂在网室内的传粉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释放雄蜂网室内大豆不育系JLCMS8A和JLCMS17A的平均单株结荚数和粒数分别为10.3个、16.6粒和37.8个、84.3粒,分别是释放雌蜂后结荚率和结实率的35.0%、34.9%和77.5%、70.2%。过去数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不育系在网室内没有传粉昆虫时,结荚率和结实率均低于3%,表明苜蓿切叶蜂雄蜂在网室内是大豆不育系有效的传粉昆虫。  相似文献   

19.
闽北22个紫花苜蓿品系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2至2004年引进22个紫花苜蓿品系在闽北低海拔区内进行筛选试验,通过对物候期、产量、越夏率、茎叶比、营养成分、根瘤和病虫害进行观测。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播后5~14d出苗,52-59d分枝,150~155d现蕾,175~182d初花,花期长,不结荚;全年鲜干草产量分别为3243-4793g/m^2和562-1205g/m^2;越夏率为57.9%~75.0%;茎叶比为0.74~1.09;初花期粗蛋白含量为28.0%~33.4%,根瘤少,但受斜纹夜蛾虫害较突出。各品系在物候期、产量、越夏率、病虫害危害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部分品系茎叶比差异显著,其中“苜蓿王”茎叶比为0.741,干物质粗蛋白含量为33.4%。  相似文献   

20.
磷肥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牧一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研究不同磷肥水平(P2 O5施用量分别为0(P0),75(P1),150(P2),225(P3),300(P4),400(P5) kg· hm 2)对其相关器官干物质累积、磷肥吸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在现蕾期、开花期和结荚期分取茎、叶及花荚进行常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磷水平下苜蓿茎、叶、花荚干物质累积量均表现为P2>P3>P1>P4>P5>P0;磷素吸收量在花期P2处理下最大,茎、叶及花荚中磷素吸收量分别为23.94,11.88,8.36 mg·株-1;当施磷肥量为150 kg.hm-2时,单株有效分枝数43个,单株有效花序数123个,单株荚果数为403个,千粒重为1.41g时,种子产量达到最大为464.01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