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宿经济是把农村优势资源与乡村闲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共享形式实现城市居民在农村沉浸式体验,感受农村慢生活的新休闲方式。本文介绍了农宿经济的市场与社会价值,分析了其发展形态,提出了农宿经济的营销改进措施,以其为其他地区发展农宿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宿经济是新时期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改善、乡风和谐而发展出现的服务经济新业态。本文介绍了农宿经济的发展背景,并提出了农宿经济服务营销改进措施,各地民宿应以互联网促进传播,发挥当地特色增加服务价值链,提升附加值与情感体验,增进城市居民在农村居住的交互黏性,以促进农宿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宿经济是新时期在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改善,乡风和谐而发展而出现的服务经济新业态,各地民宿应以互联网促进传播,发挥当地特色增加服务价值链,提升附加值与情感体验,增进城市居民在农村居住的交互粘性,促进农宿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探讨了山东省菏泽市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结构性过剩等问题以及农业经营转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菏泽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多功能性运作模式。农业不仅有生产功能、经济功能,还有社会文化功能、教育功能以及历史传承功能,包括养生、休闲娱乐、体验、服务等功能。特色农园、专业农场、亲子农园、体验农园、家庭农场等农场发展模式必将成为农村发展的新动能,符合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思路。那些善于经营小型农场的智慧者是推动农村建设的重要新活力,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循序渐进,打造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模式,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增长点,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新动能,同时为农业实现多功能、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方跃  金佳丽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8):1658-1663
农业农村的发展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落后,已成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短板。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大课题。深入乡村,调研典型,总结模式,对于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安基山青创农场依托乌岩春茶园和滑翔伞基地,整合周边乡镇,形成生态农业+休闲体育+文化旅游产业链。乌岩春茶园与滑翔伞基地耦合共生发展,成功实现产业双赢,农户收入上升,且辐射带动周边76个村庄的经济发展,实现了资源融合、产业共生、农民变富、乡村变美。安基山模式的研究和总结对拓展农村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新思路,对促进农村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资源融合产业共生助力实现乡村脱贫振兴的安基山模式,成了农村经济增长的新思路,助力当地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为浙江省甚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时期,农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农村也成为了现阶段提高我国经济水平的重要战地,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能够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共中央明确指出了在新常态下,应当以稳定经济发展、巩固经济建设为目标,不断改善经济结构,通过拉动内需来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国  相似文献   

7.
共享经济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把闲置资源整合、配置,有效联结供需双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共享经济在城市已给人们带来便利和效益,如何让共享经济也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便利和效益呢?要通过对河南部分农村实地访谈和抽样调查,摸清共享经济在农村发展状态、发现其发展困境、查找出其制约因素、提出农村共享经济发展路径,从而让农村资源动起来、活起来,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时期,农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农村也成为了现阶段提高我国经济水平的重要战地,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能够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从分析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发展的特征角度出发,分析了农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并联系实际,以政策角度为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农业的阶段升级、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实力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它是以向民众提供休闲体验为目的,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为目标,不仅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旅游业注入了新活力,满足了人们回归大自然、回归乡村的需求。文章以即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为例,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休闲农业的比较优势和下步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发展"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一体两翼,在农村经济领域需要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技术保障。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离不开协同与创新,需要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管理的协同发展,需要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树立综合科学发展观,为优秀人才服务扎根基层创造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正>农村经济管理,是社会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的基础环节,它具有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地域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结合江苏省东海县张湾乡农村经济服务站的相关资料,着重对如何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策略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把握农村发展条件,实现新农村多样性、科学性开发的目的。农村经济开发与建设,始终是我党新时期工作开展中的重中之重,它与地域资源优化、农村产业开发等方面具有密切联系。研究发现,明晰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是  相似文献   

12.
北京社会大课堂活动方兴未艾,教育农园作为社会大课堂重要资源单位,在体验经济下,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基于社会大课堂标准,通过深入挖掘北京农业农村资源,设计融入农耕、寓教于乐的体验项目和体验产品,不仅能够丰富农业的发展业态,拓展农业的教育功能,同时也深化了教育部门的课程改革,弥补了学生实践活动的缺失,拓宽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而实现了农业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立足新发展阶段,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特征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内在机理,分析实现路径,为新发展阶段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农村社会治理、提升农民获得感的研究提供了发力点。最后,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应加强农业资源要素的外部输入、内部整合和双向交换,不断改造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使农村劳动力资源大量流失,很多农村土地遭到闲置,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高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超越时空和地域的发展局限,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精准扶贫,拓展农村精准扶贫新路径推动农村经济的平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沼气建设是陕南山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它与诸多农村产业、项目、领域相关联,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效益最大化。为此,发展沼气是未来农村产业的一场革命,将推动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和大库区的结合体,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业资源极具开发潜力。近年来,重庆市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满足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等一系列新要求,必然要依靠农业科技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休闲农业是一种集自然、农业、观光休闲三位一体的综合型农业,具有寓自然、农业生产于休闲旅游.供游客体验农村田园乐趣,集农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的特点.很适合于沙朗乡的自身实际。沙朗乡应抓住机遇,分析把握自身优势,研究落实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思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农村工业,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农村经济资源,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尽快实现农村小康社会所赋予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农村特有的自然属性决定农村精准扶贫的供给模式和发展方向。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民作为农村精准扶贫的服务对象,不仅在农村社会发展中扮演建设者的角色,也为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农村出现资源和公共服务的"空洞化"现象,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贫困人口数量也远超城市。通过分析农村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发现,农村精准扶贫作为新常态下振兴农村事业的重要推动力,不仅要以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为目标,更要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