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8年保亭橡胶减产的主要原因有:冬眷温度较高造成落叶不全,留下白粉病、炭疽病病源;橡胶第1蓬叶抽发偏早,受2月低温影响,第1蓬叶生长期明显偏长,橡胶开割期偏晚,橡胶“两病”发病严重;橡胶割胶前期日照偏少、降水日数多,严重影响割胶和排胶。  相似文献   

2.
对3个品种(GT1、RRIM600、PR107)的橡胶实生苗进行N、P、K营养调控(N、P、K养分胁迫→恢复正常施肥→再胁迫)处理,并分析橡胶实生苗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橡胶实生苗在N、P、K养分调控下出现的缺素症状与橡胶成龄树相似;(2)橡胶实生苗的株高、茎粗,叶蓬距、叶面积等随着N、P、K营养调控而出现生长受阻→恢复生长→再次受阻等规律性变化;(3)橡胶实生苗的叶蓬距、叶面积对N、P、K营养调控的响应较为敏感,可作为主要观测指标;(4)开展橡胶树实生苗N、P、K营养调控研究,应在胁迫处理后新生第3蓬叶时,观测其生物学性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橡胶树不同叶位叶绿素空间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橡胶树9个优树无性系45株树为材料,测定了叶片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依据不同叶位分类统计,分析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在橡胶树不同无性系、同枝的不同叶蓬、同叶蓬的不同复叶、同叶片不同部位间差异都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而同一复叶的3片小叶间基本无差异;这4个指标在所有无性系和分株间都表现出相同的分布特点:同枝的叶蓬2叶蓬3叶蓬4,同叶蓬的上部中部下部,同叶片的叶尖叶中叶基。同时,4个指标两两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建议在橡胶树种质资源鉴定工作中,进行淘汰选择时可以用SPAD值代表叶绿素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生理测定时特别注意采样部位。  相似文献   

4.
高产高效是割胶技术的永恒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割胶生产技术在橡胶生产中的作用 橡胶树通过割胶来获取经济产量.橡胶树投产后,可割胶30~40年,割胶的劳动投入占整个橡胶生产劳动总投入的70%以上,因此,割胶生产是橡胶生产的中心环节;割胶又是一个需要较高技术的手工作业,割胶技术和割胶制度的好坏,不仅影响当前的产量,还会影响整个生产周期的产量,因此,割胶技术也是橡胶生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施肥数量:苗期(1~2龄)每年每株胶苗施有机肥10~15公斤,橡胶专用肥0.2~0.4公斤,专用肥要采用少量多施的方式,橡胶树每抽一蓬叶施一次,年施5~6次,每次0.05公斤。幼树期(3~7龄)每年每株施有机肥15~20公斤,橡胶专用肥0.3~0.5公斤,年施3~5次,每次0.1公斤。割胶树每年每株施有机肥20~30公斤,橡胶专用肥0.5~1公斤,年施2~3  相似文献   

6.
<正>施肥数量:苗期(1~2龄)每年每株胶苗施有机肥10~15公斤,橡胶专用肥0.2~0.4公斤,专用肥要采用少量多施的方式,橡胶树每抽一蓬叶施一次,年施5~6次,每次0.05公斤。幼树期(3~7龄)每年每株施有机肥15~20公斤,橡胶专用肥0.3~0.5公斤,年施3~5次,每次0.1公斤。割胶树每年每株施有机肥20~30公斤,橡胶专用肥0.5~1公斤,年施2~3  相似文献   

7.
橡胶树防雨帽割胶技术是我国橡胶种植区广泛应用的一种割胶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材料的防雨帽也广泛的应用在割胶生产中,防雨帽割胶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在割胶过程中外界因素对割胶面造成的损害,即使是在小到中雨阶段也可以正常进行割胶,从而降低了经济损失,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为此,文章对橡胶树防雨帽割胶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便橡胶种植区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橡胶树大筒苗适宜的出圃叶篷数和出圃定植时的保留叶篷数,为橡胶树育苗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小苗芽接苗为胚苗,通过悬空控根培养的方式培育6~8蓬叶的橡胶树大筒苗,按不同的叶蓬数[6蓬叶(Y6)、 7蓬叶(Y7)、 8蓬叶(Y8)]和定植保留叶篷数[1蓬叶(P1)、 2蓬叶(P2)、 3蓬叶(P3)、4蓬叶(P4)]分批次进行出圃定植,比较分析大筒苗的生长势、出圃定植表现和植后0.5年的茎粗生长情况,再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大筒苗的株高、叶篷数和总叶片数的排序均为Y6Y7>Y8,且处理间差异显著。各出圃叶篷数的大筒苗抽芽率为93.34%~94.25%,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出圃率高低顺序为Y6>Y7>Y8,定植成活率为Y7>Y6>Y8;出圃时各保留叶篷数的出圃占比高低顺序依次为P3> P4> P2> P1,定植成活率为P4> P3> P1> P2,且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出圃茎粗大小顺序均为Y6相似文献   

9.
勐腊农场地处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境内,是我国种植天然橡胶较为理想的地区,但仍然经常受到冬季寒流和干旱的影响,每年常规橡胶定植时间都推迟到6月至7月间。这个时候植下的橡胶树如果管理较差,到冬季来临时无法达到3蓬叶以上的过冬标准,又遇上较冷年份,将使橡胶树受寒害死亡或者生长受抑制而成为弱苗。因此如何使橡胶树速生快长,安全度过当年的寒害期是云南橡胶定植成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水肥滴灌对橡胶树籽苗芽接袋育苗生长的影响,为橡胶树节水、节肥育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橡胶树籽苗芽接袋育苗进行不同培养基质、肥料类型、滴灌量和滴灌频次处理,测定各处理下的接穗生长量、根冠比、主根长度、主根粗度、根系体积和叶片养分含量等指标,筛选适合橡胶树籽苗芽接袋育苗生长的最佳水肥滴灌处理组合.[结果]以表土为培养基质进行橡胶树籽苗芽接袋育苗、每10 d滴灌复合肥100 mL的处理,其接穗株高、茎粗、叶蓬数及存活率分别为30.87 cm、3.47 mm、2.15蓬和100%;冠根比、主根长度、主根粗度及根系体积分别为31.10%、30.52 cm、6.48 mm和4.00 mL;叶片氮、磷、钾、钙和镁含量分别为4.60%、0.24%、1.82%、0.47%和0.18%;籽苗芽接袋育苗长势较好,但其叶片钙和镁含量较低.以椰糠为基质的处理总体上较有利于根系生长,但其地上部长势差于混合基质.[结论]以表土为培养基质、含适量钙和镁的复合肥液较有利于橡胶树籽苗芽接袋育苗生长,可在培育橡胶籽苗芽接袋育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泡桐属植物自然分布及栽培范围广阔,是园林绿化、农桐间作等的优良树种之一。同时,泡桐木材材质优良,常应用于制造业,是重要的特用经济树种之一。目前,泡桐的繁殖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泡桐雄性不育,有性繁殖需要经过天然杂交才能结实,但这样的种子往往不能保持优良的性状。插根法繁殖,则受到种根不足的限制。为了打破泡桐繁殖中的局限性,加快泡桐的优良品种的应用和推广,我们对泡桐进行了劈根嫁接育苗方法的尝试,研究发现劈根嫁接泡桐成活率高,操作简便,易出苗。同时,对泡桐的生态习性、园林绿化应用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泡桐无性繁殖育苗技术及园林绿化应用研究,不仅可以提升泡桐繁殖速率,还可保持泡桐树种的优良性状,对泡桐属种质资源的推广和园林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澳洲坚果芽砧的嫁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澳洲坚果嫁接育苗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砧木不同苗龄、接穗不同留叶量、接穗不同成熟度嫁接试验研究了澳洲坚果芽砧嫁接的技术.结果表明:芽砧用未出土或出土未展叶的芽苗,接穗用半木质化绿枝,保留1片完整叶嫁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用该技术可提高澳洲坚果育苗嫁接成活率及缩短育苗时间,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3.
四倍体刺槐快速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忠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15-2316
[目的]明确四倍体刺槐的最佳嫁接时间。[方法]用刺槐当年生根插苗为砧木,用四倍体刺槐当年生夏初嫩枝为接穗,在5月10日~8月10日进行嫁接试验。[结果]嫁接时间对嫁接成活率有明显影响。6月20日嫁接成活率最高,达93.6%,7月10日嫁接成活率为85.2%,7月30日以后嫁接成活率明显降低。嫁接时间对苗木的当年生长量影响很大。随着嫁接时间的推移,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5月10日嫁接的苗木当年平均苗高2.90 m,平均地径2.12 cm,超过国标Ⅰ级苗标准。6月1日嫁接的苗木当年生长量有所下降,仍达国标Ⅱ级苗标准。[结论]5月底至6月中旬是四倍体刺槐嫩枝嫁接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4.
橡胶健康树与5级死皮树5种内源激素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橡胶健康树与5级死皮树5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ZR)、细胞分裂素(iPAs)的特征。[方法]选择不同地方[海南省儋州市五队(无性系)与十一队(有性系)],对相对橡胶健康树与5级死皮树内源激素IAA、ABA、GA3i、PAs、ZR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健康树与死皮树胶乳内同一激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存在一种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是,在有性系样树中,激素含量的变化幅度是ZR>IAA>GA3>ABA>iPAs;在无性系样树中,激素含量变化幅度是ZR>GA3>ABA>iPAs>IAA。有性系橡胶植株胶乳内某些植物激素已经随死皮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但无性系植株则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该研究对如何解决橡胶树死皮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橡胶树抗寒育种的进展情况,结合当前对橡胶树结构,发育、水分、生物膜结构、呼吸作用、物质代谢与抗寒性的关系研究,慨括了寒害胁迫对橡胶树的伤害及橡胶树抗寒性的生物学机理.通过橡胶树多项生理生化指标,可以综合有效地评价橡胶树的抗寒性.要解决橡胶树的寒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要通过分离多种植物的多种抗寒基因,深入研究植物的抗寒分子机理,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寒品种.  相似文献   

16.
伽师甜瓜嫁接栽培的防病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籽南瓜为砧木,伽师甜瓜为接穗,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和育苗方法,研究了嫁接对伽师甜瓜幼苗和植株生物学特性及枯萎病抗性、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嫁接方法都有较强的亲和性,在无土育苗条件下,嫁接苗成活率均在77.7%以上,显著高于有土育苗的成活率(68.1%)。各嫁接伽师瓜幼苗根系比自根苗根系发达,嫁接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自根苗,尤其是伽师瓜嫁接苗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地上干样质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嫁接苗田间防效达到95.4%以上,无土育苗嫁接效果比有土育苗好,嫁接伽师甜瓜比自根伽师甜瓜增产75.9%~112.3%,增产效果主要表现在后期产量上。  相似文献   

17.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是唇形花科迷迭香属植物,是一种多年生常绿亚灌木,为观赏及芳香油植物,该植物已成为全球普遍重视的资源植物之一。迷迭香种子发育不良,种子萌发力极低,故通常采用无性繁殖法育苗,在生产中为了降低成本,节约资金,现阶段主要采用扦插法繁殖进行苗木生产。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迷迭香精油及抗氧化剂的研究报道及论文很多,但对迷迭香育苗技术报道却较少。开展该课题研究,对迷迭香的育苗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试验记载、观察、田间管理,为迷迭香种植提高育苗成效,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国天然抗氧化剂的生产保障优质充足原料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研究在玉溪对迷迭香进行扦插试验。迷迭香分别扦插在基质为菜园土的苗床上、用纸杯装菜园土扦插、在泥炭土:珍珠岩为2:1的基质上扦插,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表明,春季扦插成活率高,成活时间短,扦插苗生长健壮,在菜园土上扦插成本低,用纸杯装土扦插,成活率95% ̄99%,且苗生长健壮。在泥炭土:珍珠岩为2:1的基质上扦插结果,嫩梢作插穗在插后8d开始生根,25d全部生根,生根率99.5%。以上各种扦插方法培养的扦插苗移栽成活率均在95%以上,没有明显区别,可见3种方法扦插育苗都具有成活率高的特点,但采取什么方法,以成本和已有的生产材料及技术而定。  相似文献   

18.
薏苡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干旱是影响薏苡生产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素,鉴定薏苡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确定抗旱指标,筛选抗旱种质,促进薏苡产业发展。【方法】以50份薏苡种质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反复干旱2个处理,在旱棚内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干旱对幼苗存活率、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长、根粗、根鲜重和根干重的影响;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综合抗旱系数(CDC值)、加权抗旱系数(WDC)、相关分析、频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结果】干旱胁迫对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幼苗干旱存活率与茎粗、叶宽和根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长、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不显著的正相关。频次分析表明,各指标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根干重、根鲜重、叶宽、根粗、根长、幼苗干旱存活率、地上部干重、茎粗、地上部鲜重、叶长和株高。主成分分析表明,6个主成分可代表薏苡抗旱性91.40%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基于D值、CDC值和WDC值的供试薏苡种质抗旱性排序相近。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指标DC值与D值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根干重、叶宽、根鲜重、茎粗、根粗、幼苗干旱存活率、根长、株高、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叶长,这与各指标DC值与WDC值的密切程度基本吻合。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薏苡种质划分为5个抗旱级别,其中Ⅰ级3份、Ⅱ级17份、Ⅲ级9份、Ⅳ级20份、Ⅴ级1份。除叶长、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外,其余指标的隶属函数值、CDC值、D值和WDC值均随抗旱级别的升高而增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D值密切相关的指标有幼苗干旱存活率、株高、叶宽、根长和根鲜重。【结论】苗期抗旱性强的薏苡种质yy18-1、yy14-3和yy13-1,可作为薏苡抗旱育种、抗旱机理及干旱调控缓解机制研究材料。幼苗存活率、株高、叶宽、根长和根鲜重可作为评价薏苡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的指标性状。  相似文献   

19.
在胶工正常割胶时间,通过逐株观测橡胶树排胶动态的方法,调查了云南 3个植胶区不同割龄段和不同品系橡胶树死皮病的发生现状及田间分布。结果表明:0~10割龄段的发病率、发病指数和 7~9级株比例分别为 15.99%,11.94,7.72%,均较 11~20割龄段 (分别为 56.19%,45.65%,37.26%)和 21~25割龄段 (分别为 54.19%,46.39,36.59%)的低;RRIM600品系的平均发病率和平均发病指数较 GT1品系的略高;在 0~10割龄段中,橡胶树死皮树大部分呈单株分布,而且,死皮树连续分布的条带较短,呈连续分布的橡胶树死皮树最高仅达 8株 (橄榄坝橡胶分公司,GT1品系),11~20割龄段,呈连续分布的橡胶树死皮树的比例较高,死皮树分布的条带最高长达 28株,21~25割龄的橡胶树死皮树大部分呈连续分布,死皮树分布的条带最高长达 20株 (东风橡胶分公司,RRIM6000)。  相似文献   

20.
苦瓜与丝瓜嫁接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苦瓜苗作接穗,丝瓜苗为砧木进行嫁接,嫁接后苦瓜产量达78796.5kg/hm2,比对照增产38.38%,且前后期产量保持基本平衡,从而获得较高产量。嫁接苦瓜的外观在前期比对照无明显差异,至中后期较对照有更佳的商品外观,对根结线虫病抗性亦比对照强,使嫁接苦瓜保持强劲的生长势态,后期不致过早衰老,瓜大叶茂,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