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冬前壮苗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本文从制约小麦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出发,提出了以深耕、播前播后二次镇压、春草秋除、足墒越冬等为主的培育冬前壮苗的关键技术措施,以期为小麦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夺取小麦高产靠培育冬前壮苗,壮苗的形成靠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因此,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就成了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根据小麦冬前壮苗指标及群体动态指标,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必须做到以下四点。1.播期适宜这是形成小麦壮苗最重要的因素。根据小麦的生物学特性和气候条件,小麦的最  相似文献   

3.
做好小麦冬前管理和培育壮苗对促进小麦生长和提高产量十分重要。经过多年小麦种植实践证明,只有培育壮苗越冬才能确保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小麦高产稳产。从冬前苗情诊断方法、冬前壮苗判断标准以及冬前壮苗培育技术3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提高冬季小麦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为切实抓好冬前麦田管理,科学应对不利因素影响,促进小麦正常生长,培育冬前壮苗,保苗安全越冬,奠定夏粮丰产基础,小麦冬前管理非常关键。小麦播种应足墒下种,土壤墒情不足时播前应造墒,或播后及时浇齐苗水。采用小麦精播机播种,严格掌握播种行进速度和播种深度,播深3厘米至5厘米,做到播量精确,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稻  相似文献   

5.
杜建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99-99,102
加强小麦冬前管理,注重培育越冬壮苗,是小麦奠定丰产的基础。阐述了小麦冬前壮苗标准及冬前苗情诊断方法,总结了小麦冬前看苗管理要点及培育壮苗关键措施,以期为小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麦冬前看苗管理与壮苗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小麦冬前管理,注重培育壮苗,可为小麦丰产奠定基础。总结小麦冬前看苗管理要点及培育壮苗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整好待播,特别是整地质量差,土壤不塌实的麦田,进行播前镇压(用打地滚),对保证小麦一播全苗、培育冬前壮苗具有良好的作用。我们同沙集乡农技站共同试验观察,未镇压播种的小麦  相似文献   

8.
小麦冬前管理与培育壮苗,不仅有利于群体合理发展,个体稳健生长,而且是单株穗多,穗大,粒多,粒饱的基础。小麦的冬前管理,主要是促根增蘖育壮苗,协调生长与养分积累之间的矛盾,确保幼苗安全越冬。加强小麦冬前管理,注重培育壮苗,可为小麦丰产奠定基础。本文总结小麦冬前看苗管理要点及培育壮苗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立冬"已过,已播冬小麦由北往南正处于分蘖和出苗阶段,是加强小麦冬前管理、培育壮苗、确保安全越冬的关键时期。根据当前小麦苗情和墒情,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分区域研究提出冬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 1 小麦适期早播,是一项抗灾夺高产的栽培技术,是一个不花本钱、不需投资的措施,适期早播比常规栽培增产15%左右。 2 小麦适期早播,就是在适宜麦子播种的季节、时间、温度范围内,适当提早播,培育麦子带蘖壮苗越冬,是夺取麦子高产、高效的有效增产措施。 3 小麦适期早播,可以及时出苗,以满足小麦冬前形成壮苗所需的积温,而又不致引起冬季拔节为原则。这样能充分利用秋末的温光资源,使麦苗在冬前有足够的时  相似文献   

11.
选用3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半冬性小麦品种,在河南省21个试验点(北纬32°~36°)种植,研究了冬前积温(播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冬前壮苗叶龄指标的确定。结果表明:①冬前积温与产量存在二次回归关系,半冬性小麦品种的冬前积温在720℃时产量最高,表明此冬前积温下的播期是生产上的适宜播期。②半冬性小麦冬前长1片叶子所需要的积温随冬前积温增加(播期提早)而增加,河南冬前积温在450~860℃范围,长1片叶子所需要的积温在62~83℃范围内变化。③根据适宜冬前积温与出1片叶子所需积温推算,河南省冬前壮苗应处于七叶一心期,这种冬前壮苗既能充分利用冬前积温获得高产,又能保证半冬性小麦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2.
华西秋雨造成中牟县小麦播期整体上推迟7~10 d,小麦苗龄较常年偏小,不利于培育冬前壮苗。本文分析了华西秋雨对中牟县小麦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江苏省仪征市丘陵山区小麦播后镇压对培育冬前壮苗、增强麦苗抗倒能力、提高小麦产量的实际效果,于2018—2019年开展了小麦播后镇压与非镇压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播后镇压的植株生长健壮、穗大、千粒重高、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其中,小麦播后镇压处理比非镇压处理可增产14.2%,每667 m~2纯收益增加72.88元。  相似文献   

14.
南阳盆地一般在9月中旬完成腾茬,正常年份9月底整地待播小麦。而按照该区大面积种植的弱春性或春性小麦品种要等到10月20日以后才能播种,这中间有20—30d的休闲期,若改用弱冬性的小麦品种就可以早播种10d左右,这既利于培育小麦冬前壮苗,促进冬前分蘖发生,又可弥补该区小麦成穗数相对偏少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小麦冬前壮苗的增产机理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小麦试验、生产示范和气象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小麦冬前壮苗的形态生理指标,从小麦分蘖特性、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等方面,叙述了冬前壮苗在小麦产量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增产的生物学机理,冬前壮苗个体健壮,群体适宜,分蘖成穗率高,养分和干物质积累快,有效穗多,籽粒产量高,对培育冬前壮苗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夺取小麦高产靠培育冬前壮苗,壮苗的形成靠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因此,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就成了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根据小麦冬前壮苗指标及群体动态指标,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多年小麦试验、生产示范和气象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小麦冬前壮苗的形态生理指标,从小麦分蘖特性、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等方面,叙述了冬前壮苗在小麦产量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增产的生物学机理.冬前壮苗个体健壮,群体适宜,分蘖成穗率高,养分和干物质积累快,有效穗多,籽粒产量高,对培育冬前壮苗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小麦用速效化肥作种肥,有显著增产效果。一般可增产10%左右,尤其是旱薄地、底肥不足或晚播麦田,增产幅度更大。小麦施用种肥是充分发挥肥效,经济用肥的好方法,是培育冬前壮苗的有效措施。可作小麦种肥的主要化肥有: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河北省冬小麦已进入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对冀中南和黑龙港麦区小麦生产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加强冀中南麦区和黑龙港麦区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技术,建议如下:1冀中南麦区小麦生长情况及春季管理关键技术1.1苗情及墒情分析。本区去年小麦播期适宜,播后至越冬前光温充足、有利于冬前壮苗培育,一、二类麦田占主体。但去年11月气温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20.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一、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冬前苗小、苗弱。小麦从播种至主茎上形成5叶1心的壮苗约需0℃以上积温550℃以上,习惯上把从播种至越冬前的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10月中上旬播种的小麦,多数年份只有一片叶出土,也称为"一根针";10月中下旬播种的小麦冬前一般不能出苗,称为"土里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