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近年来的大力推广和实地调研,本文归纳总结了玉米常见畸形穗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全面防治玉米畸形穗的发生提供参考,为实现玉米增产增收、助推脱贫攻坚工程、促进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研究了土壤温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温度的增加,病株率有增加趋势。玉米丝黑穗病的最适发病温度为22℃,其病株率最高,为92.86%,其平均病株发病雌穗数也最高,为4.6个,其畸形病穗占病穗比率最高,为84.09%,其中包叶状病穗占病穗比率较高,为58.69%;低温有利于畸形穗的形成,10℃处理畸形穗比率占100%。  相似文献   

3.
玉米穗腐病为玉米生产中常发病害之一,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提高极为不利。结合当地玉米生产的实践,主要总结了玉米穗腐病发生危害的特点、发生规律、发生的原因等,最后从农业防治、药剂防治2个方面提出具体的防治技术对策,为当地玉米穗腐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玉米穗腐病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发生原因,并从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玉米穗腐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河南省玉米穗粒腐病发生的类型、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阐述了玉米穗粒腐病抗性研究进展,以期深入掌握玉米穗粒腐病发生的规律,为培育出高产高抗穗粒腐病的玉米新品种并应用于生产提供参考,减少玉米穗粒腐病给人畜带来的危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玉米一株多穗现象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玉米种植出现的一株多穗现象,系统的分析了多穗发生的原因并给出具体的防治对策,为今后防治玉米一株多穗现象发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畸形穗类型多,产生原因复杂,本文通过类型分析、原因剖析后,提出了预防技术措施。1.玉米畸形的类型1.1秃尖穗表现为在玉米穗前部没有或者极少有籽粒,一般发生在玉米穗前部3-5cm处。在大田生产中较为普遍。1.2缺粒穗表现为玉米穗全部或者大部分部位籽粒稀疏。在大田生产中,个别年景较多。1.3籽粒未灌浆穗表现为玉米穗上籽粒很小或者只有表皮。多在受灾年份发生。  相似文献   

8.
根据玉米穗期发育特点.介绍了该时期玉米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追施穗肥、穗期灌溉、中耕培土、病虫草防治、化学调控技术等内容,以期为广大玉米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米茎腐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几年玉米茎腐病发生呈加重趋势的现状,笔者对玉米茎腐病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叙述了玉米穗腐病的病原、发生规律、致病、抗病机理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内容和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关于玉米穗、茎腐病病原学及其发生规律的主要学术观点,找出防治措施,为茎腐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苗期、穗期、花粒期等3个时期总结了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为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带来重大隐患,严重影响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和种植积极性.本研究从玉米的播种期、苗期及穗期3个阶段介绍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为广大玉米种植者在病虫害防治上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玉米空秆畸形穗会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调查北票实际生产情况,分析玉米空秆畸形穗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玉米丝黑穗病基本现状、侵染时间、发病症状以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为了解丝黑穗发病机制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近几年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的几种病害(玉米顶腐病、玉米斑病、穗腐病、玉米青枯病)的发病规律、诊断方法和防治方法,以期为提高当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玉米雌穗分化中出现的半截穗、多穗、空秆等异常现象,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玉米雌穗异常现象形成原因,提出了选择优良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合理密植、采取人工措施、调整玉米播期和防治病虫害六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夏季,山东德州、聊城、济宁、菏泽等地区夏播玉米由于7、8月份高温干旱叠加,部分出现了玉米雌穗发育异常现象,对后期产量形成影响较大,具体症状表现及防治措施探讨如下。1田间症状表现1.1雌穗苞叶畸形主要表现为果穗苞叶短小,苞叶占果穗长度的1/5~4/5不等,苞叶不能包裹果穗。1.2籽粒不正常一是秃尖。从穗尖向下3~5 cm  相似文献   

17.
据调查玉米穗部秃尖已经成为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甘肃陇东地区的气候特点,结合生产实践以及调查的结果,对甘肃省陇东地区玉米生产中穗部出现秃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提出其防治措施,为甘肃省陇东地区玉米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减轻玉米穗虫危害,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提高玉米籽粒品质,筛选效果较好的玉米穗虫的绿色防控措施,依托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通过设置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性诱捕器、喷施生物食诱剂和化学药剂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处理,开展防治玉米穗虫的性信息素、生物食诱剂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0 mL/亩防效最好,保穗效果和杀虫效果均优于其他处理,玉米生长中后期建议在玉米授粉后3~5 d选用高效低毒杀虫剂防治玉米穗虫;根据虫害预测资料并结合天气预报推广生物食诱防治技术适时开展生物防治;同时改进性信息素成虫诱捕技术,根据需要将多种靶标昆虫信息素合成使用,降低使用成本,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9.
根据制种玉米生长发育规律、物候期特点和主要病害发生的特点,按照种子贮藏期、苗期、穗期、成粒期病害的管理规律,明确各时期的防治目的和防治对象,集成保健栽培、种子包衣、化学防治等配套综合防治技术,制定制种玉米病害综合防治历,为制种企业、专业合作社防治制种玉米病害,减轻病害对玉米种子的危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怡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909-13910
近年来,在玉米的生育时期,黄淮流域气候异常,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了玉米苞叶包不住果穗、香蕉穗、弯曲穗、空秆、花粒、秃尖等果穗发育异常现象,在此,根据2013年黄淮地区玉米生育期的气候特点,从玉米的田间表现研究了结实异常及畸形穗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