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锡端 《茶报》2000,(1):8-9
茶叶生产情况。1999年茶叶生产形势总体比较好,除西南茶区产量下降,华东、华南、中南茶区的茶叶产量都有所增加,特别是名优茶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据此,预计1999年全国茶园面积稳定在110万顷的基础上,茶叶产量可以达到68.04万吨,比上年增加2.3%。  相似文献   

2.
福建茶业五十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茶叶素以品种多、茶类多、品质优而著称于世,历史上曾经几度辉煌。但由于战乱等原因,至解放前夕,只剩下一些破败不堪的茶园和残缺不全的加工作坊,茶业经济奄奄一息。新中国成立,给茶叶带来生机,生产蓬勃发展,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据统计,1998年末,全省茶园面积12.42万hm2,菜叶产量11.89万t,平均单产力.78kg/666.7m2,毛茶产值13.2亿元,分别是1949年的6.72底30.9倍、5.25信和100倍。茶叶科技,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豆栽培技术旧式茶园基本上都是穴播丛栽、稀植,篱笆式、半墙…  相似文献   

3.
浙江茶叶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勍  张哲 《中国茶叶》2006,28(4):22-23
浙江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历来就是产茶大省,龙井茶更是享誉海内外。据业务统计,2005年全省茶园面积248.3万亩,居全国第二位;茶叶产值49.2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名优茶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全省共出口茶叶18.96万吨,创汇2.93亿美元。浙江省现与世界上约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茶叶贸易关系,主要出口珠茶、眉茶、蒸青茶等。浙江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全国其他茶区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天炯  杨心辉 《茶报》2000,(3):22-23
名山有得天独厚宜茶生长的自然条件,种茶历史悠久。但是,从公元前53年后的2000年间,茶叶生产起伏较大,仅就近五十年的发展及今后的前景作一浅述。1949年种茶面积仅有6768亩,茶叶产量仅296.5吨,产值14.83万元。1999年茶园面积达4.35万亩,茶叶产量4500吨,产值6780万元,分别增长6.43倍、15.18倍和456倍。  相似文献   

5.
一、茶园面积、产量较大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县茶叶生产有了很大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茶叶生产得到快速、持续发展。到1990年茶园面积94667公顷,茶叶总产7000吨,茶叶总产分别比1949年与1978年增长166倍和1.6倍,突破5千吨大关;到1996年茶园面积达16666.7公顷,总产12500吨,平均每666m2产50公斤,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茶叶总值由1990年6000万元增加到3.8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四分之一,年税利3000多万元,占财政收入五分之一,成为我县支柱产业。出口创汇和国家税利都有较大幅度上升,茶…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茶叶标准化工作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是我国产茶大省,茶叶品质优良,茶类齐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福建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不断增加,生产加工技术不断进步,管理水平日益提高。2008年,全省茶叶总产量24.52万t,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9.8%,居全国第1位;其中乌龙茶产量12.6万t,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5.7%;茶园面积260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0.5%,居全国第2位;毛茶产值70亿元,居全国第2位;茶叶单产99kg/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2%,居全国第1位;茶叶出口创汇6773万美元,居全国第3位。此外,福建在茶树良种选育与推广、对台茶叶交流与合作、茶叶品牌创建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茶叶生产已成为福建省茶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多元载体。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8.
我省属亚热带气候,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茶叶是我省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导下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的激励下,我省茶业科技和生产都得到快速持续发展。根据年报统计数字,我省2000年未茶园面积为 12. 90万hm2,茶叶产量达12.60万吨,平均单产达75kg,毛茶产值近15亿元.茶叶产量、产值实现了连续10多年的增长。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三(湖北、云南为1、2位);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一;茶叶出口日本、欧美、东南亚等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近8000万美…  相似文献   

9.
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读了“福建茶叶五十年”胡一季、刘宜渠同志文章时,不禁被一组数字吸引住了!数字反映福建茶叶五十年的成就,数字也说明福建茶叶五十年所走过的道路并不平坦,经历了恢复、受挫、上升、发展的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为福建茶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98年末,全省茶园面积12.42万hm2,茶叶产量11.84万t,平均单产72.78k4667.7旷,毛茶产值13.2亿元,分别是1949年的6.72倍、30.9倍、5.25信和100倍O1689年(康熙28年)厦门菜叶直接运往英国,揭开了福建茶叶对外贸易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明市农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就三明茶业近20年的发展概况及在新一轮创业中的几点思考略述于下。1三明茶业的可喜成就1.1茶园面积发展迅速茶园面积从1978年的5432hm2发展到1997年的12186hm2,增长1.24倍。1.2茶叶生产连年增产增收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大大调动茶农的生产积极性,茶叶生产获得增产增收,总产量从1978年的684吨增长到1997年的11211吨,年递增15.96%;总值从1978年的198万元增至1997年的11234万元,年递增23.60%。1.3初步形成多茶类和名优茶开发的生产格局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1.
1 福建茶业的发展现状福建地处东南沿海 ,自然条件优越 ,水热资源适宜茶树生长。改革开放以来 ,福建茶叶生产迅猛 ,已成为全国主产区之一。至 2 0 0 0年 ,全省茶园面积 13万hm2 ,居全国第三位 ;茶叶产量 12 4 2万t、茶业总产值 16亿元 ,居全国第一 ;出口茶叶2 1万t,创汇 70 0 0万美元 ,居全国第二。目前 ,福建茶叶生产形成以下几个特点 :1 1 茶类布局 福建有绿、乌、红、白、花茶等五大类 ,基本上已形成了闽南、闽北的乌龙茶区 ,闽东绿茶区 ,闽西北的多茶类区。在 1999年 12 35万t的茶叶总产量中 ,绿茶产量 7 2 9万t,占5 9 93% …  相似文献   

12.
龙海县双弟农场巩固发展茶叶生产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坚决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茶叶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一九八二年茶园面积达3万亩,产量上500吨,比一九七八年茶园面积增加55%,产量增长48%。可是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茶叶产销疲软,加上物价调整后生产成本提高,全县茶叶生产出现滑坡。一九八九年全县茶园面积仅存16448亩,产量445吨,平均单产32.7公斤,比一九八二年面积减少45%,产量减少10%。而双弟农场多年来茶叶生产形势一直看好。该场现有茶园面积2840亩,其中可采面积2830亩,年产茶175吨,平均单产61.8公斤。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3.
宜兴是江苏省最古老的茶区之一,早在唐代就以生产“阳羡茶”而闻名, 但在解放以前,茶叶已日渐没落,处于奄奄一息状态,直到解放时茶园仅存1万亩,产量不足200吨。解放后,这一古老茶区获得了新生,如今已成为江苏省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笔者最近对这个新兴的老茶区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其发展情况作一介绍,并谈些浅识。一、茶叶的高速发展宜兴市的茶叶,1990年产量已达5255吨,占了全省茶叶总产量的37.6%,比1966年的550多吨增长9.55倍;茶园面积达5.64万亩,比1966年的2万亩增加了1.82倍;茶叶亩产达到93.2kg,超过全省平  相似文献   

14.
1福建茶业的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发展很快,虽然遭受过挫折和徘徊,到1998年,茶园总·面积12.42万hmZ,开来面积10.89万hm2,单产1091.7kg/hm2,总产量达11.89万t,总产值达13.2亿元。1998年菜叶总产量、总产值分别是1978年的5.85倍和12.69倍,单产提高197%。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福建茶叶为国家和地方财政提供2亿多元的税收收入。同时.茶叶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明显提高。外贸出口量达2.3万t,创汇7000多万美元。发展茶叶生产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之一。茶业为国家、集体创造了财…  相似文献   

15.
杨芳 《福建茶叶》1998,(4):41-43
茶叶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改革开放二十年,全省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面积、产量增加,单产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也取得长足的进步。据统计,1997年全省茶园总面积1266万公顷,茶叶总产量10.99万吨,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比1979年分别增长26.9%和82.01%。茶叶单产673公斤/666.7m2,茶叶总产值12.68亿元,茶叶出口量1.7万吨,比1979年分别增长163.9%、1403.1%、183.3%。为了在新形势下茶叶生产能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笔者就我省近二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今后发展我省茶叶提出几…  相似文献   

16.
越南是个农业国家,地处东南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6%。越南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发展茶叶生产。2004年茶叶总产量达到13.8万吨,其中出口10.5万吨。越南现有茶园12.18万公顷,其中10.69万公顷是老茶园,平均单产1288.9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17.
<正>福建自然条件优越,是茶叶生产最适宜区,全省除个别岛屿外几乎县县产茶。2008年,全省共有茶园面积260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0.5%,居全国的第二位;茶叶产量24.52万t,占全国茶叶总产的19.2%,平均亩产99kg,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2%。茶叶产量、平均单产均居全国第一位;毛茶产值超70亿元,营销总额达17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出口茶叶2.5万t,创汇6773万美元,居全国第三位。全省涉茶人员超过300万人,占  相似文献   

18.
福建茶叶生产在第一轮创业中成绩辉煌。到1997年底,全省茶园总面积13.34万公顷,总产量12.58万g屯,总产值12.3亿元,分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时的1.42倍、6.12倍和20.07倍。在全省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茶叶总产在全国摆位从六十年的第七位跃居为现在的第一位。还有茶树良种普及、名优茶开发、机械化采茶等三项也居全国首位。茶叶出口创汇达7000多万美元,居全国第二位。所有这些都为福建的国民经济腾飞,茶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起了重要作用。一、福建茶叶生产在第一轮创业中的光辉成就。(一)积极调整茶园种植结构,促进“…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茶的故乡,而福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福建茶叶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竞争力.2004年,全省茶园面积14.5万公顷,居全国第三位;产量16.44万吨,已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出口量约2.8万吨,创汇1亿美元,居全国第二;现有绿、乌、红、白、花茶5个大类,茶类齐全,基本上已形成了闽南、闽北的乌龙茶区,闽东绿茶区,闽西北的多类茶区.尤其是乌龙茶近年来的对日出口量每年达2万吨左右,约占全省茶叶出口总量的80-85%,占日本茶叶消费总量的14%左右和乌龙茶进口量的90%左右,地位十分特殊.花茶和绿茶主要销往北欧和美洲.  相似文献   

20.
漳州茶叶生产回顾与开发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州市是福建老茶区之一。茶树栽培、采制工艺和茶文化的历史悠久,末代就有茶文记述。宋漳州通判王祎志《清州十咏》中风土记:“麦收正月尽,茶摘上元前,绿笋供春撰,黄蕉入厦筵”。明正德年载述:“漳州府年朝奉贡茶漳片378斤,芽茶500斤”。清嘉靖年记:“漳府奉贡芽茶511斤,叶茶400斤”。民国时期茶叶产销徘徊不前,至1949年全市茶园仅6775亩,产量36.7吨。解放后政府重视,茶叶得到长足发展。1965年茶园32467亩,产量246.5吨;1978年面积12.5万亩,总产2300吨,产值970万元,单产18公斤。改革开放以来,漳州茶叶以稳定面积、主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