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大学的解释,大学本身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学生的责任引发出大学要完成的任务,指出大学在德育教育方面要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
大学精神中凝聚着大学的理想与宗旨,是大学时理念也即大学的指导思想的延展、深化和具体化。高校德育中的大学精神教育,可通过“两课”教学、校园化建设等途径具体实施,从而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能在新时代的大学精神指引和激励下达到新的更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三生教育"以受教育者认识生命、掌握生存技能、获得生活体验为目的,它不仅强调理论教育,还强调实践;它不仅重视教育结果,还需要重视教育过程。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执行者、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学生工作的服务者,所以,真正落实"三生教育",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加以渗透,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大学文化以其闪耀的理性光芒扎根于社会文化内核,是大学全面汲取历史文化精髓,融合时代发展特色不断充实并形成的切合自身使命和职责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集成.大学精神不仅为大学持续发展注入内在精神动力和坚强生命底蕴,更以强烈融合性和渗透性内化成大学生行为的共同理念.我国大学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传承与创新大学文化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平台,切实提升大学生德育工作成效,使大学生成为“中国梦”的勇敢担纲者.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的生态、生产、生活的优化对于乡村景观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三生元素”的概念及其景观价值的基础上,探析“三生元素”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兰溪耕头畈村景观设计为例,提出“三生元素”由现实向景观的转化过程及基本方法,通过具象优化、抽象具化、业态活化3种基本方法,打造极具特色的地域乡村景观。  相似文献   

6.
佛山市“三生”用地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佛山市为例,利用1990、2000和2016年3期遥感解译数据,建立了基于主导功能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借助基尼系数、ESDA、景观格局指数、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揭示了经济快速发展地区“三生”用地的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16年,佛山市“三生”用地发生变化面积为1 426.5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56%,生活用地持续增加,生产用地显著减少,生态用地保持稳定;2)佛山市生产用地的镇域分布最为均匀,生活用地、生态用地分布差异较大;1990—2016年,生产用地增加、生活用地减少、生态用地增加与减少的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212 1、0.144 0、0.401 5和0.260 3,空间分布正相关性显著,呈现出相邻镇街的集中分布,而生产用地减少、生活用地增加的镇域集聚效果不明显;3)1990—2016年,佛山市“三生”用地景观分离度指数、香农多样性和香农均匀度指数分别由3.384 9、0.860 3和0.783 1增至8.259 5、1.083 4和0.986 1,景观异质性增强,空间结构趋于复杂;4)坡度、高程和土壤条件对佛山市生产、生活用地的演变和分布限制性作用较强,对生态用地影响较弱;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居民生活、人口和交通运输是导致佛山市“三生”用地演变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构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评价体系,测算2014、2019年山东省乡村"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关系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以期为脱贫攻坚胜利后山东省乡村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耦合协调度略有上升,表现为轻度失调、基本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4种类型,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未来应以生态建设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治与农村“三生”空间重构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村庄数量多,布局分散,用地规模大,乡村空间重构的情况一直存在,但是在近年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剧的背景下,重构强度才达到显著的程度。土地整治作为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途径,与农村"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存在耦合关系。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农村"三生"空间重构的演化机制,对土地整治模式进行了新的划分,提出了能综合反映两者耦合关系的指标体系。提出农村"三生"空间重构与土地整治耦合关系的研究思路框架,并以系统曲线拟合分析和系统耦合关联分析为例进行了说明,为两者耦合关系的研究方法、空间重构后评价等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乡村拥有绿色生态的鲜明底色,是落实低碳发展的重要场所,而科学全面测算碳系统收支情况是实现乡村低碳减排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三生”空间功能评价的角度出发,首先,对生活—生产—生态功能进行价值评估。然后,对“三生”空间功能进行分类,构建乡村“三生”空间碳系统测算框架。最后,测算湛江市东纯村2021年“三生”空间的碳排放(汇)量并厘清其产生分异原由,以期为乡村“三生”低碳小尺度空间测算方法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三生空间”用地类型划分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土地用地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20年长株潭都市圈“三生空间”用地的转型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长株潭都市圈“三生空间”用地中生态用地为主要用地类型,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数量动态变化幅度大;从“三生空间”用地转型结构来看,以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的相互转化为主导,同时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大量转为工矿生产用地和城镇生活用地;长株潭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逐渐减缓的下降趋势,其中2005—2010年恶化程度最突出,研究期内低质量区和较低质量区不断扩张;影响生态环境改变的主导因素是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的相互转换以及城镇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的对外扩展侵占了大量的林地生态用地。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对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提出了更要求,德育是育人的重要部分。本就知识经济时代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挑战,以及德育工作如何改革与转变,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为本”的观念认为,大学德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生存、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而确定的,德育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更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在参与各种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过程;在德育评价中,学生不仅是评价中的对象,也应是这一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耿广汉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191-19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该本文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德育学分制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打开新思路.高职院校要准确把握"三全育人"实践工作中工作氛围不浓、积极性不高、渠道不畅、考评缺位等四大难点,探索基于企业微信社交平台打通德育学分制在"三全育人"实践中的应用渠道,开发"三全育人"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德育学分学生教师双向考核评价机制,并做好相关保障工作,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德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中的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校德育重视“规范伦理”,忽视“德性伦理”;重视显性德育课程,忽视隐性德育课程;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忽视德育的“内化”与“外化”。究其原因在于忽视对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高校德育应该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学中利用生命科学史可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及坚强的意志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2003年始,通过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科技培训、致富项目对我省十弱县进行科技帮扶.3年来,以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为基地,"零距离"接触农民,搭建了农业技术推广平台;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集成展示农业新成果,构建了农业新技术示范高地;以科技项目为依托,集聚农业生产要素,扶壮了一批县域经济主导产业龙头,取得农业标准化水平、农民科技素质、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四个"提高的显著成效.开创了全国院县共建的先河,提高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速度,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科技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清真雅正是清代朝廷推行的衡文准则,包括在理、法、辞、气等方面有所要求。为了引导生徒作文步入正轨以及促进健康文风的形成,清代一些书院将清真雅正纳入八股文教育的范畴,清真雅正在书院学规、课艺甄选、课艺评点等内容中有着重要体现。为了便于生徒理解清真雅正,施教者要求研习明清时期八股文名家善本,用范文来指导习作。清代一些书院在进行清真雅正教育时,重视将为文上的开导与为人上的训迪结合起来,从而为国家培养品学兼优的科举人才,实现文学教育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19.
课艺评点为清代一些书院的文学教育手段,清代钟山书院与经古精舍的课艺评点都很重视文学创作的承嗣与求新、重视因材施教以及重视对生徒习作的褒扬,前者偏重于内容分析,尤其是道德教化渗,透而后者偏重于艺术评价与考据评判,前者对内发性文学创作有所关注,而后者对地位卑微的词作积极肯定。这些评点对于提高生徒的文学创作水准、拓宽生徒的文学创作视阈以及增强生徒的文学创作自信心等方面大有裨益。不过,由于二者过于重视表彰成就而忽视揭示缺点,因而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徒更好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