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阜康林区新疆落叶松种源试验苗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1992—1993年连续两年在阜康林场天池苗圃对新疆落叶松12个种源苗期试验研究,分析探讨了新疆落叶松的遗传变异规律、生长特性和适应性差异。初步认为在阜康林区或相似生态环境以发展奇台、和丰、阿尔泰等林场的新疆落叶松种源较为合适,为新疆制定种子调拨区划、提供最佳种源及今后新疆落叶松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天山林区哈密,阜康、巩留三个代表试点对兴安、长白、华北、日本、波氏、太白和新疆7种落叶松的不同种源进行两次年度重复对比试验表明,各试点参试树种和种源生长量及适应性差异显著,遗传性状地理变异多呈随机模式。综合分析表明,天山东部可选用华北落叶松涿鹿、围场种源,天山中部宜选用兴安落叶松丰林,乌伊岭种源,天山西部宜选用华北落叶松宁武、宽城种源和长白、日本落叶松优良种源。新疆落叶松适应性最强,变异丰富,应积极选育良种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哈密林区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哈密林场开展新疆落叶松两次年度重复地理种源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生长性状达显著差异水平;种源间主要代表性状随经纬度呈现不连续变异;奇台、和丰和布尔津种源是哈密林区最佳种源。其中奇台种源7年生高生长量超过对照57.7%;依据种源生长性状1~7年生秩次相关分析和年度重复方差分析。证明该试验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布尔津林区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新疆落叶松(Larix sibirica)全分布区15个种源,在该树种主要生态营林区-布尔津林场,开展2次年度重复的育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种源间当年苗抽梢率、越冬保苗率、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2)种源间各项技术指标随地理因子呈现不连续变异,总的趋势为经度、海拔的影响大于纬度 .综合考虑认为:该营林区选择布尔津、和丰、哈巴河等林场的种源育苗、造林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试验的代表性区试点布尔津、富蕴和哈密的种源子代综合性状的主分量结果为依据,参考气候因子和阻隔基因交流的自然条件,将新疆落叶松区划为2个种源区和4个种源亚区,即阿尔泰山种源区(编号Ⅰ),含西部种源亚区(编号Ⅰ1)和东部种源亚区(编号Ⅰ2);天山种源区(编号Ⅱ),含东部种源亚区(编号Ⅱ1)和中东部种源亚区(编号Ⅱ2)。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3个试点的7a生长白落叶松16个种源生长性状的变量分析,多性状的综合评定,选择出白石山、和龙为吉林地区的最佳种源,其遗传增益达18.45%~34.50%.根据3个试,点长白落叶松种源子代的综合表现,采用PCA分析划分出3个种源区和6个种源亚区.通过对采种点地理坐标和气候因子的PCA分析,划分出的气候类群与种源区划结果基本相同.采用多性状聚类分析,将吉林地区划分出3个造林生态相似区,进一步确定出各生态相似区的优良种源和种源区.采用优良种源造林可获得11.75%~15.40%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为我国三北地区主要速生造林树种.长期以来,在落叶松系统发育过程中,其形态特征、适应能力、生长特性、木材品质和抗逆性诸方面产生了明显差异,形成了许多自然类型.我们通过对新疆巩留试点引种落叶松种和种源选择苗期试验材料,运用IBM-PC微机进行三种相似系数九种不同聚类方法的数学分类定量分析,并结合各树种种源的原产地与引种区的生态环境开展综合比较,以选择出一种适于种源选择的聚类分析方法,以便育种工作者开展类似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满归参试点16种源生长、气候资料的主分量分析(PCA)和模糊聚类(FUZZY)的综合分析,对我国境内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划分成5个种源区。它们是:①大兴安岭中北部种源区(编号为Ⅰ),包括两个亚区:满归亚区(Ⅰ-1)和根河亚区(Ⅰ-2);③大兴安岭南部种源区(编号为Ⅱ),包括两个亚区,阿尔山亚区(Ⅱ-3)和绰尔亚区(Ⅱ-4);③大兴安岭东部种源区(编号为Ⅲ);④小兴安岭北部种源区(编号为Ⅳ),包括桦皮窑亚区(Ⅳ-5)和三站亚区(Ⅳ-6);⑤小兴安岭中南部种源区(编号为Ⅴ)经7年生幼树高生长的显著性测验(SSR测验),选出了满归及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即小兴安岭的三站种源。利用最佳种源育苗造林,其高生长的遗传增益将为当地种源的12.55%。 文章还对兴安落叶松8年生树高生长及其节律的地理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长白落叶松种源区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凉水、帽儿山、草河口和龙江四个代表试点10年生种源试验的资料:树木生长、物候、材性、形态、种子品质、适应性和抗性等性状,采用主分量分析(PCA)的方法,参考了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区划的结果,将长白落叶松天然分布区域划分成四个种源区,即白刀山种源区(编号Ⅰ)、小北湖种源区(编号Ⅱ)、白河种源区(编号Ⅲ)和桓仁种源区(编号Ⅳ)。  相似文献   

10.
帽儿山地区21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在黑龙江省的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21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林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生长性状,抗性与各种源间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及气候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垂直梯度渐变为主,纬向渐变为辅的连续变异是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的基本变异模式,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是影响长白落叶松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用长白落叶松各种源的相关性状作聚类分析并参照地理气象因子在,遗传距离0.370的水平上将长白落叶松分布范围区10个参试种源划为6个种源区:Ⅰ小北湖种源区。Ⅱ白刀山种源区,Ⅲ完达山种源区,Ⅳ白河种源区,Ⅴ大石头种源区,Ⅵ桓仁种源区;用Duncan法对种源间进行多重比较,并用综合指数法进行选择,表明小北湖种源是长白落叶松优良基因资源中心,是该试验点最佳种源,大海林种源也是可选择种源;从长白落叶松的低等效纬度地区向高等效纬度地区调种,可望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1.
新疆落叶松原始林分天然繁衍的动力探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新疆落叶松的生物、生态学特点及其天然更新规律,提出林火是新疆落叶松原始林分存在、繁衍和广泛分布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2.
依据2005年红杉松线小卷蛾在玛可河林区发生危害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该虫害发生危害的特点及发生的原因,并针对红杉小卷蛾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征提出了具体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毛赤杨人工林营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2003年进行了毛赤杨造林试验,对毛赤杨的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毛赤杨育苗、造林技术简单,可以通过人工更新造林的方式,营造毛赤杨生态公益林和工业原料林。植苗造林成活率98%,3年保存率95%;直播造林出苗成活率95%。  相似文献   

14.
基于热扩散原理,利用TDP茎流计连续测定6—9月西伯利亚落叶松的树液流动速率,分析其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西伯利亚落叶松树干液流的最大速率出现在7月,且其南向树干液流值为是其北向液流值的1.08倍;但二者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速率和变化幅度有差异。(2)树干液流的日变化呈"昼高夜低"的多峰型变化规律,12:00—17:00时段的液流处于高水平状态,5:00—8:00夜间液流的为0,夜间补水完成。(3)南向树干液流启动时间较北向的早0.5h,日最大液流速率是北向树干的1.16倍。(4)树干液流速率与气温和太阳辐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相对湿度和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P0.05),各因子的影响力排序为: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10~20cm)土壤温度(0~10cm)风速。  相似文献   

15.
对来自8个省(区)的25个南酸枣种源在浙江余杭和福建邵武进行了造林试验。4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南酸枣的树高、胸径、分叉高和分叉数4个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树高和胸径在2地点均有中等以上广义遗传力;树高、胸径和分叉高3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并且种源与地点间交互效应达极显著水平;邵武点树高、胸径和分叉高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经度则未表现出显著负相关,而分叉数与种源地理经度、纬度间以及与树高、胸径和分叉高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余杭点则只有胸径与经度刚达显著相关,树高、胸径与种源地理纬度以及树高与经度均未达显著负相关。根据树高和胸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上犹、乐昌、贺州3个在2地点幼林期均表现较速生和在邵武点表现突出的容县种源,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初步将种源划分为2个大区:亚热带中南部速生种源区和亚热带中北部生长相对较慢种源区。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鄂西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窗及林下植物多样性,运用4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了林窗干扰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窗内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种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非林窗,Pielou指数亦高于非林窗,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大小级林窗的物种多样性表现出中林窗(50~100m2)>小林窗(< 50m2)> 大林窗(>100m2);林窗内物种多样性高于非林窗,但林窗中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优势种不明显,处于种群间竞争与共存阶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草本植物的多样性高于木本植物,林窗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草本层而引起的。在森林经营实践中,要重视草本植物在林窗形成初期对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拓展作用,并通过模拟林窗干扰实行群团状择并在林窗中补植阔叶树种,提高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