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绵阳31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品系绵阳91-310为母本,引进材料川值89-07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于1997年育成97-392,因株高、抗性分离,从中选择优良单株,经夏播加代选择和繁殖,育成392-27优良品系。该品系于2001和2002两年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丰产性好,抗病性突出,商品性好,于2002年9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绵阳31,在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2.
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绵阳24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绵阳24号是绵阳市农科所以自创的育种新材料绵阳01821为母本,引进材料83选13028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彩系谱法进行选择,1989年决选出优良品系,经产量、抗性、适应性鉴定和品质分析后,表现优异。1995年经四川省审定命名推广,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成为国家级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3.
强筋小麦品种豫麦70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豫麦70(内乡188)系河南省内乡县农科所以绵阳84-27与内乡82C6杂交的F1为母本,豫麦17(内乡182)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绵阳 30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采用复合杂交育成的具有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特色的最新优良品种 ,其组合为绵阳0 182 1/ 83选 130 2 8/绵阳 0 5 5 2 0 - 14(原代号为绵阳 96 - 12 )。2 0 0 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丰产性突出 ,综合农艺性状优良  1998、1999两年参加四川省雅安地区区试 ,平均单产 3790 .5kg/hm2 ,比对照绵阳 2 6、川麦 2 8增产 11.2 %;1999年参加全国长江上游组区试 ,2 0个试点平均单产 42 15kg/hm2 ,比对照绵阳 2 6增产7.5 %,2 0 0 0年继续区试 ,2 0个试点平均单产 5 5 18.5kg/hm2 ,比对照绵…  相似文献   

5.
1、品种来源:绵阳89-30系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于1985年用绵阳15号作母本.8201-作父本进行杂交。1996年8月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产量表现;经陕西安康地区2年共13点农区试平均公顷产4258·skg/hm2,比对照绵阳19号平均增产5.81%,大田一般公顷产4200~4500kg左右.高产田块在每公顷6000kg以上。3、特征特性:幼苗半在立.芽鞘无色.叶色浓绿.株型较紧凑,株高90cm左右、茎杆粗壮.穗层整齐。每穗粒数42-45粒,长芒、白亮、白拉,千粒重43g左右。该品种属春性偏早熟种。分案力强,上林成穗率中等。在陕西安康种植…  相似文献   

6.
孙世贤 《种子科技》2003,21(3):179-183
1小麦1.1绵阳30号(原名绵阳96-12)1.1.1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01。1.1.2选育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1.3特征特性:弱春性,成熟期比对照绵阳20号晚2d。分蘖力强,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白粒。株高85cm左右,千粒重45g左右。经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品质分析,容重760g/L,蛋白质含量11.6%,湿面筋含量20.1%,沉降值13.1mL,吸水率60.8%,面团稳定时间1.4min。1.1.4产量表现:1999、2000年参加国家小麦品种区试长江上游冬麦组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24.5kg,平均比对照增产9.1%。1.1.5栽培技术要点:10月25—30日播…  相似文献   

7.
李邦发 《中国种业》2009,(9):62-62,64
西科麦6号是西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研究所以抗病、白皮、大粒大穗的绵阳95—325号为母本,以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的具有6V抗小麦条锈病基因的生态远缘材料92R-135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经多年多地培育成功的集优质、丰产、抗病、抗倒伏于一体的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2008年9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优质硬粒小麦品种硬麦1号是云南省江川县农广校1989年从云南省农科院引进89KD4-21,经多年选育而成,1998年引进云南省保山市种植,2000年12月通过云南省保山地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小麦新品种──乐品2号乐品2号足四川省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于1980年以绵阳11为母本,用77中-288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大面积亩产250~350公斤左右。乐品2号属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87天左右...  相似文献   

10.
《种业导刊》2014,(11):34-34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规定,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经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决定停止推广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24个小麦、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1.
大豆新品种吉林35吉林35是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于1985年以吉林20为母本,辽豆3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选育品系号为8505-1-5-1,参加省区域试验代号为生B89-39。199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  相似文献   

12.
绵阳 33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大穗型高产、优质、白皮大粒、籽粒商品性特佳的优良小麦新品种.于 2003年 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绵阳25号是根据与众不同的育种目标,利用自创的优良基因结合作与当时最优品种(系)进行4次阶梯式杂交的新方法,聚集了11个物种的、地理的与生态的远缘品种之亲缘,经14年培育稳定而成的.1995年通过四川省品审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白皮、大粒、商品性十分突出等优点,因其具有“三高”农业的特点,深受广大种子生产、经营和加工部门的喜爱。  相似文献   

14.
周俊儒 《种子》1998,(5):75-75
1来源1974年以来,采用自创的“E.G.S.C育种法”第三模式,聚物种、地理与生态远缘的12个国内外知名品种(系)之亲缘,经15年杂交培育与选择,1989年稳定成系89-311。1996年四}l省审定定名绵阳28号。1995年冬进入《全国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长江流域冬麦组》区试,代号绵阳311。2主要特征特性弱春佳半直立,分蘖力较强长势旺,株高83~88cm,全生育期185~188d,根系发达,茎秆坚韧。穗长大方正、整齐一致。落黄转色好,易人工脱粒。有效穗270~375万/hm’,穗粒数40~70粒,穗粒重40~459。籽粒浅红色,品质较好,抗性较强。近年纯…  相似文献   

15.
绵阳33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大穗型高产、优质、白皮大粒、子粒商品性特佳的优良小麦新品种.于2003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小麦新品种绵麦37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麦37是国家小麦改良中心绵阳分中心、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以引进材料96EW37(SW2148)为母本,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良中间材料绵阳90—10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选育而成。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川审麦2004002。同年被四川省农业厅确定为重点推广品种,获得四川省作物育种攻关A类后补助,同时被列入四川省小麦良种补贴项目重点推介品种,推广面积已达13.3万hm^2以上。该品种已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040287.0。  相似文献   

17.
莱农8834是莱阳农学院农学系小麦育种组于1983年以石家庄37/F16-17//徐州75057-17为组合杂交选育而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在中下水平的旱地表现耐旱耐瘠和较好的丰产性,1998年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全省旱地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新品种淮麦29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29系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淮麦20/绵阳04254通过有性杂交,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的一个综合性状优良、产量水平突出的小麦新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9010.  相似文献   

19.
郑麦004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丰优室1994年以豫麦13/90M434的F1为母本、石89-6021(冀麦38)为父本,经过连续5年系谱法单株选择选育成功的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并已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20.
《种业导刊》2011,(12):36-43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经2011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议,决定停止推广国家审定的浙733、豫麦2号、四单19号、中棉所29、诱变30、湘油11等343个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品种;现予公示,公示期为一个月(自2011年11月16日至2011年12月15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