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具有独特区位资源优势的梅县,近年来果蔬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但由于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市场化程度较低,梅县农产品配送体系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目前,自营配送、批发市场体系组织配送和"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物流组织配送等三种模式的形成不仅受经济运行环境的影响,还受销售组织化程度的制约.从现实情况看,梅县很难形成一种完全通用的果蔬类农产品配送模式,必然要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综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超对接”中越库配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过高以及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中损失率过高等问题,提出了服务于"农超对接"的越库配送模式,并论述了越库配送模式在"农超对接"中的应用,为"农超对接"中的越库配送模式提供了流程设计、功能设计、技术设计以及效益分析。在"农超对接"中,配送企业以越库配送模式完成鲜活农产品的配送,不仅符合鲜活农产品及时配送的要求,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更节约了成本提高了配送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按组织化程度高低把我国鲜活水产品流通组织模式分成了产运销一体化型、市场交易型和联盟合作型3种类型,并分别对各种模式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影响鲜活水产品流通组织模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国外将轨道交通用于货运的观点,分析了国内大城市鲜活农产品配送模式面临的问题,并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特征,从理论角度出发,得出利用城市轨道交通配送鲜活农产品的配送模式可有效解决现有相关问题的结论.设计研究了利用城市轨道交通配送鲜活农产品这一配送模式的流程、配送线路规划原则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问题,为现有城市鲜活农产品配送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杨刚  许益亮  潘茜茜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908-2909,2969
近年来,浙江省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受鲜活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合作社博弈能力不足、冷链储运能力不足、流通领域税费高等因素制约,直供直销推进缓慢。应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通过利益驱动让各利益相关方进行理性选择,自主决策,以实现直供直销多渠道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完善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对促进生产,稳定市场起着重要作用.日本肉类批发市场具备成熟的市场交易模式和交易规则,是日本国内重要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之一.本文研究了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肉类市场运营管理模式和日本相关政策体系,尝试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范式,通过互联网交易农产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江西农产品市场交易现状,分析了江西"互联网+农产品市场交易"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制度、农产品交易信息公开机制、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交易信用机制和人才发展战略机制等促进江西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鲜活农产品直配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河北省鲜活农产品农户分散经营、组织水平不高,鲜活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低,配送环节复杂、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即:建立以生产基地为主体,第三方物流为辅的鲜活农产品直配模式。  相似文献   

9.
1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扩大基地规模,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农业的"四高一低",即农业商品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面临的交易成本高,是制约农民收入增  相似文献   

10.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探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鲜活农产品流通问题(以北京市为例)进行探究,从物流环节、配送模式以及品质安全等多角度分析北京蔬菜流通现状,挖掘"最后一公里"问题症结所在,指出目前北京市鲜活农产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其流通环节,同时这也是鲜活农产品增值和利润源获取的主要环节。并针对性提出建立鲜活农产品信息化平台等解决对策,以优化流通模式,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创新和选择的依据在于农产品交易的性质,对农产品交易性质的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也就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决定农产品交易性质的维度既有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这样一般交易所具有的维度,也有产品易损性、质量控制难易程度、市场远近等农产品交易的特有维度。交易刚性是一个区分农产品交易性质的有用的综合指标,它使得农产品交易与农业组织制度的匹配分析更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陈德  向东梅  石声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39-10141,10143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在市场交易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难以保障自身的合理收益.该研究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市场等多个市场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比垄断情况下和完全竞争市场中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服务商的经济决策,论述了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服务商的垄断地位对农民经济利益产生的影响,阐明了农民在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交易时所处的弱势地位及其遭受的经济侵害.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到了保护农民利益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一是对生产资料提供者进行管制;二是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三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建立和完善对农民的生产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日本农协和批发市场在日本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之间的关系,剖析其形成原因,为探索和构建我国公平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对日本农协和批发市场在日本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征归纳总结,整理分析日本各官方机构的相关统计数据,并结合对日本农协和批发市场的实际调研情况,剖析两者之间在制度及在面对流通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关系.[结果]在日本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农协指导生产并维护农民利益,批发市场的存在则保证了农产品交易的高效与公平,它们之间相互制衡,共同维持着日本农产品流通体系公正高效运行.农协合并后单位农协出货量大规模化导致农产品流通量向大规模批发市场集中,使大型化后的农协市场对话权明显加强;而农协市场对话力的加强和销售战略的改变是批发市场经营低迷的重要原因.[建议]我国应积极提升农村合作社的规模和实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的完善,同时应不断顺应环境变化对政策体系做出相应调整,以达到权利合理分配、保护流通中各主体利益的目的,保证流通体系高效平稳地运转.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流转实质上是一种分工演进的过程,它不仅受到交易效率的制约,而且受到社会组织试验效率的制约,而自由价格和自由企业制度的市场机制是保证社会组织试验效率的基本制度。社会组织试验对我国农地流转的启示是:农地流转制度和政策本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农户职能分工与农业经济组织演进,实现交易效率的提升和农民收益的增加。而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地流转制度要着眼于流转主体划分及其效率激励,长期来说,促成一个自由的市场体制才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完善吴忠市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一头连着农民增收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市民消费的“菜篮子”,保持鲜活农产品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和商贸流通业、稳定市场运行、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吴忠市乃至整个宁夏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吴忠市鲜活农产品流通情况调研实际,梳理、分析了吴忠市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给出了破解对策,力图对加强吴忠市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韩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为研究对象,对韩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中产地市场、批发市场、以及消费市场三个流通阶段的流通主体构成,交易模式,流通机制等基本状况进行分析,进而以韩国农产品流通体系渠道的经验为借鉴,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出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作为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立足于推动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和市场消费的主导产品。论述了"三品"各自的发展模式、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为"十二五"时期"三品"产业发展提供主要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刘辉  王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66-11267
农户经营组织在联结生产与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值,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化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从我国农户经营组织的内涵入手,针对农户经营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伟 《广东农业科学》2018,45(8):157-164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模式之一,其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按照构成实体、内部流通程序、外界条件等创建农超对接流通体系结构模型,再以该模型为基础,通过系统内部框架、应用成效、外部条件等层面,创建具备三级共24个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农超对接流通体系展开验证分析,明确影响农超对接农产品流通体系绩效的主要因素,总结农产品流通系统优化与完善意见,从而进一步健全农超对接农产品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