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关于农业植物新品种命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了当前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中品种命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中植物新品种的命名原则和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五年的经验对农业植物新品种的命名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EF 植物生长促进剂是从桉树叶中提取的生物治性物质(以下简称 EF)。据报道,EF对蔬菜、果树等作物的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作用。为了探索 EF 在茶树上的应用效益,我们在连云港市宿城林专队进行了小区试验,现将1984年的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EF 由广东省雷州林业局提供,棕色粉剂,有味无毒,有效成分含量为13.25%。2.供试品种为云台山群体种,单行条播、行矩1.5米,面积1.71亩,肥培水平一般,长势均匀。 相似文献
7.
茶叶是我国最主要的饮料,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很大,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茶叶单产不高,质量下降,致使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低下。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措施很多,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就是其中之一。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加速茶树繁殖、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从而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将就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与技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香草提取物及植物精油对茶树抗逆生理的影响,开发环境友好型增强茶树抗逆能力的技术,本研究用香草(迷迭香、紫苏、猫薄荷新鲜组织)乙醇提取物、植物精油(冬青油、二氢茉莉酸酯)分别配成0.1%水溶液作为外源处理剂,于12月初对茶树进行喷雾处理(每个处理剂用液量7500 L/hm2,连续2次)。结果,经处理后的茶树叶片氨基酸含量相对提高27.8%~55.6%,多酚相对提高3.93%~24.2%,除薄荷提取物处理外,茶树叶片二醛相对含量降低9.2%~32.8%;酶活性分析指出,经处理后茶树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升高1.89~4.35倍,脂氧合酶活性升高1.41~2.58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1.98~15.7倍,但只有迷迭香和紫苏提取物处理苯丙解氨酶(PAL)活性升高,其余处理PAL活性呈下降趋势;检测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基因CsOPB3表达情况指出,二氢茉莉酸酯、迷迭香、紫苏提取物处理后茶树叶片CsOPB3表达上调明显,而在薄荷提取物、冬青油处理后茶树叶片CsOPB3表达下调。经植物精油或香草提取物处理后的茶树鲜叶,其水提取物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提高了1.3~2.9倍。本研究表明初冬茶园喷...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植物种类,其命名和书写方式不尽相同,如拟南芥、玉米、豌豆、衣藻等植物,它们的命名和书写规则均由各自的学术组织机构制定命名规则。迄今为止,对植物基因的命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则。拟南芥是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最著名的模式植物,拟南芥基因组计划的北美和多国指导委员会(North American and Multinational Steering Committees)负责制定了现行的拟南芥基因命名规则,有关命名规则可在Arabidopsis Genetics/Meinke lab:http://murant.1se.okstate.edu网址上获取。因此,拟南芥植物基因的命名和书写规则是值得借鉴的,新近克隆和鉴定的一些水稻功能基因的命名和书写方法均符合拟南芥植物基因的命名和书写规则。 相似文献
10.
11.
12.
优秀的盆景作品,不但要求景物匠心别具,盆钵、几架幽雅别致,搭配得当,而且命名必须富有诗情画意,发人遐想,以扩大对盆景意境的想象。好的命名恰如画龙点睛。闻其名就能吸引着人们,观后又能把人们带入景物之中,达到景中寓诗,诗中有景,景外有景的效果。盆景的命名常采用的形式有: 一、某些盆景艺术家喜爱用古代诗人名句来为盆景命名。如用唐代杰出的诗人和画家王维的著名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给表现冰天雪地北国风光的盆景命名。用古代诗词给盆景命名,必须深刻领会诗词的意境,使景诗贴切。二、亦有人用名胜古迹地名给盆景命名。如“漓江晓趣”意境深远,游览过漓江的人会忆起漓江两岸, 相似文献
13.
在东非茶叶杂志上刊登地门波,克尔柯和肯尼亚的一些无性系和实生群体茶树产量,特别是在最近三年气候条件十分顺利的条件下,能看出茶叶产量性状。下述产量纪录是多年来从十月到九月的产量(产量为干茶公斤/公项)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上的植物,从低等到高等,虽种类繁多,但每种植物都有自己发生演化的悠久历史和发源地。茶(Camellia Sinensis O、Ktze),这个被子植物已广泛地被人类作为重要的饮料作物栽培,从亚州到非州,从欧州到南美,几乎遍布全球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但它的祖先发源地问题在世界上却争论了一个多世纪。近年来我国及日本学者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许多考察资料和许多重要的论述。作者从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物学诸方面也对茶树发源地问题进行一些探讨,由于作者孤陋寡闻,偏见和错误是难免的,但愿提出一些粗浅见识。 相似文献
15.
16.
我们用苯基丙氨酸解氨酶(PAL)cDAN作为一种探针进行了RFLP分析,以便评价韩国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t.sinensis)的遗传多样性;我们分析了从6个古寺庙和一个茶场收集的297株。来自6个寺庙的植株中的DNA断片模型是可变的,并且与日本茶树的模型不同。日本茶树的眦位点包含有3个复合断片等位基因,但韩国茶树的PAL位点至少包含有10个断片等位基因;韩国茶树表现出比日本茶树更强的遗传多样性。从这个茶场收集的全部12个样本的RFLP模型相同于日本茶的模型,因为这个茶场在历史上曾经引进过日本茶种子。韩国茶树划分成了2个不同的遗传组群, 相似文献
17.
茶树为多年生植物,无机肥料大量的使用是其栽培特点。本试中,我们研究了长期使用磷肥对土壤和植物体中发生的影响。1933年在全苏茶树和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化学部进行了试验。种茶场是在1929年建立的。土壤为带有灰化特征的红壤。茶树的营养面积为一平方 相似文献
18.
19.
为茶园间作种植模式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盆栽试验探讨茶树/大豆间作种植下茶树土壤营养成分、微生物种群组成以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茶树相比,茶树/大豆间作可以提高茶叶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咖啡碱含量,降低了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有效改善了茶叶品质。间作茶树土壤的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高于单作茶树,改善了土壤生态质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茶叶的营养品质与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以及放线菌的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说明茶园间作豆科植物对于茶园土壤环境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效改善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20.
茶树种质资源的流失和保存王镇恒,董德贤(安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后代的遗传基因。茶树种质是改良茶树品种的物质基础,广泛调查、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茶树种质资源,充分发挥种质的潜力;对培育新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