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乙氧氟草醚和吡氟氯禾灵在紫叶小檗苗圃中除草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吡氟氯禾灵和乙氧氟草醚在紫叶小檗苗圃中的除草效果,于2009年进行除草试验。结果表明:24%乙氧氟草醚乳油可以在紫叶小檗苗圃地播前10 d使用,1 200 mL/hm2的剂量可以有效地杀灭杂草,对紫叶小檗出苗没有影响。在使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1 200 mL/hm2进行土壤处理的基础上,使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1 200 mL/hm2+10.8%吡氟氯禾灵乳油1 500 mL/hm2在出苗后35 d进行茎叶喷雾,可以对紫叶小檗苗圃中的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防除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
梁平  赵金盘  尹红 《现代园艺》2013,(11):55-55
<正>花灌木修剪质量的好坏是绿地养护管理的重要工作,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景观。春季开花的花灌木(包括冬末开花),其花芽分化是属于隔年分化型,要求在花谢后2周左右进行修剪,绿地中大部分花灌木都属于此类。如:牡丹、丁香、梅花、桃、海棠类、紫荆、红叶李、迎春、黄馨、腊梅、樱花类、紫叶小檗、结香、火棘、杜  相似文献   

3.
紫叶小檗绿枝扦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溶液处理紫叶小檗绿枝插穗,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紫叶小檗插穗在1500mg/L的吲哚乙酸溶液中浸沾5s钟进行扦插,其生根情况最好,生根率为97%,每个插穗平均生根数为13.4条,平均根长3.2cm,这些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因此,可在紫叶小檗的苗木繁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采取盆栽控水法,研究多效唑对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绿篱植物抗旱性影响,以期为节水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3种绿篱植物应用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可不同程度的增强抗旱性。单就抗旱性而言,大叶黄杨的适宜浓度范围为1.33~9.33 g/L,最佳浓度为6.67 g/L;金叶女贞和紫叶小檗适宜浓度均为1.33~4.00 g/L,最佳浓度为2.67 g/L。  相似文献   

5.
金叶女贞在生长季节叶色呈鲜丽的金黄色,可与红叶的紫叶小檗、红花檵木,绿叶的小龙柏、黄杨等组成灌木模纹色块,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有极佳的观赏效果。本文阐述了金叶女贞的修剪、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以期为金叶女贞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内的6种园林植物紫叶稠李(Padus virginiana)、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紫叶矮樱(Prunus×cistena)、蓝叶忍冬(Lonicera korolkowii)、红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和紫枝玫瑰(Rosa rugosa"Zi Zhi")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基质和不同生根剂浓度对植物扦插生根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种植物最适宜的扦插基质均为商品育苗基质,各处理之间的成活率、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等指标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生根剂处理下各指标的差异也均达到显著水平,紫叶稠李、紫叶矮樱和紫枝玫瑰最适宜的生根剂浓度为100mg/kg,贴梗海棠、蓝叶忍冬和红叶小檗最适宜的生根剂浓度为200mg/kg。  相似文献   

7.
以冰川红叶小檗和紫叶小檗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于12月和3月测定其7个处理温度(4℃、-10℃、-20℃、-30℃、-35℃、-40℃、-50℃)下的相对电导率、电阻抗参数值以及3个处理温度(-10℃、-20℃、-40℃)下的萌芽率,并对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及恢复生长法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低温处理下的冰川红叶小檗当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均低于紫叶小檗;12月份冰川红叶小檗当年生枝条用相对电导率,胞外电阻率(r e)及低频电阻率(r 1)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4.84℃、-31.46℃和-29.47℃,紫叶小檗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8.37℃、-27.12℃和-26.07℃。3月份冰川红叶小檗当年生枝条用相对电导率,胞外电阻率(r e)及低频电阻率(r1)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1.94℃、-29.94℃和-27.98℃,紫叶小檗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6.84℃、-26.08℃和-25.43℃,证明冰川红叶小檗的半致死温度均低于紫叶小檗的半致死温度;12月份不同低温处理下的当年生枝条冰川红叶小檗的萌芽率为85.79%、74.33%和14.77%,紫叶小檗的萌芽率为75.74%、57.65%和8.06%;3月份不同低温处理下的当年生枝条冰川红叶小檗的萌芽率为88.80%、77.77%和16.16%,紫叶小檗的萌芽率为78.92%、68.37%和12.38%。由此表明,冰川红叶小檗的萌芽率均高于紫叶小檗,冰川红叶小檗的抗寒性高于紫叶小檗。  相似文献   

8.
靳莉  周继玲 《现代园艺》2012,(24):62-63
金叶女贞属木犀科女贞属的半常绿或落叶小灌木,金叶女贞在生长季节叶色呈鲜丽的金黄色,尤其在春秋两季色泽更加璀璨亮丽,可与红叶的紫叶小檗、红花继木、绿叶的龙柏、黄杨等组成灌木状色块,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具极佳的观赏效果,也可修剪成球形。由于其叶色为金黄色,所以大量应用在园林绿化中,主要用来组成图案和建造绿篱。  相似文献   

9.
正品种特征:密冠卫矛是卫矛科卫矛属落叶小灌木,其株型紧凑,叶片呈半革质,分枝多,树形丰满,树冠顶端平整。长势较慢,长势整齐,耐寒、耐旱,耐粗放管理,对土壤要求不严,沙质土、壤土、轻粘土均可正常生长,对水肥要求不严,喜光,在荫蔽处多生长不良,较耐修剪。繁殖一般采用扦插法。其叶片在10月份变为鲜红色,比紫叶李、紫叶矮樱、紫叶小檗、紫叶稠李等紫色叶树种的颜色更为艳丽。园林应用:密冠卫矛适合作彩色树篱,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压片法预处理环节的多次比较试验后认为,对0.5cm长的紫叶小檗茎尖预处理3.5~4.0h、固定4.0h,解离20min后,可以得到细胞染色体处于分裂中期的切片,并首次拍摄得到紫叶小檗染色体照片。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高校普遍实行扩招、合并,现在,许多大学都面临着改建、扩建、新建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发展、原理、原则、规划方法及其与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适合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和社会发展,体现高层次文化特色的大学校园绿化理论,可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借鉴,从而为大学师生创造出更加优美而实用的绿化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以薄皮甜瓜品种蜜宝为供试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次数增瓜灵对甜瓜雌花分化、坐瓜节位、增产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增瓜灵后,甜瓜植株节间长度明显变短,侧蔓数量减少,每667m2减少整枝用工8个,雌花在子蔓连续发生,果实发育期缩短了3d。喷施1次和喷施2次增瓜灵处理的甜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1.4%和19.2%,增收3553.61元·(667m2)-1和4772.80元·(667m2)-1。因此,合理使用增瓜灵,能有效抑制植株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满足增产增收和简约化栽培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3.
植物遮荫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植物为了适应遮荫的环境,改变自身的生理生化特性,如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蒸腾特性、气孔导度、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膜脂过氧化物酶、膜保护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花色素苷含量等,从而保证植物体自身能在遮荫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光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现从遮荫对植物生长环境、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影响介绍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施用天然有机肥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有机肥系远用优质的鸡粪、烟末等为主要原料,经充分的酵和无害化处理后,制成营养全面,高效无污染的天然有机肥产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碱化土壤改良的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缺乏全面评价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脱硫废弃物成分测定、土壤质量评价以及农作物安全性评价3个方面对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评价脱硫废弃物应用于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体系,以期为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评价的定量化和改良工程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豆薯各生长时期进行50%的遮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遮光,不能形成块根和种子产量;幼苗期遮光苗素质下降;开花结荚期遮光,不能形成荚果;鼓粒期遮光,种子减产75.98%。因此,无论是豆薯块根或是种子生产均应选择光照充裕的适宜地区种植,特别是在山区应尽量选择山阳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百合病毒病媒介昆虫种类的调查与鉴定,研究其种群与百合病毒病病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桃蚜(Myzus persicae)是传播百合病毒病的主要种类;百合病毒病田间发病率与百株蚜量呈正相关(P〈0.01,r=0.8729),说明百合种植地蚜虫数量较多,则病毒病严重;而蚜虫数量少,则病毒病发生较轻。因此控制迁入百合地的蚜虫数量是防治百合病毒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圆黄梨的最佳授粉品种为砀山酥梨,其次为金花梨。第2、3序位花所结果实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对露地进行太阳能土壤消毒处理,10 cm深土壤温度最高可达53.6℃,比对照露地最高地温42.2℃高11.4℃,平均温度比露地高8.5℃.消毒处理21 d后,50℃以上的温度累计时间为66 h,达到杀灭多数土壤病菌所需的温度、时间,并具有明显的防草效果.  相似文献   

20.
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菌根植物抗盐碱方面研究成果,从植物生理的角度总结和论述了在盐胁迫下菌根提高寄主抗盐碱性的机理,阐述了菌根在提高寄主抗性的同时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为用生物方法改良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