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1 工程概况石南水库位于宁化县石壁镇石南溪上游 ,距石壁镇 7km。195 9年建成并投入运行 ,总库容 2 8万m3 ,属小 (二 )型水库 ,灌溉面积 67hm2 ,涉及下游 1万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大坝为均质土坝 ,坝高 14 .0m ,最大坝高 15 .4m ,坝顶长 60m ,坝顶宽3m。迎水坡坡比 1∶2 ,背水坡坡比自下而上分别为 1∶1、1∶1.2和 1∶1.6,坝脚设置排水贴坡体。输水洞为浆砌石箱涵 ,断面 0 .4m× 0 .4m ,最大输水流量0 .4m3 /s。放水设备为卧管式放水孔。溢洪道为渠道式 ,宽5 .5 0m ,长 10 0m ,坡降 2 %。最大泄水流量为 8m3 /s ,无衬砌 ,地基为强风化粉…  相似文献   

2.
1 柳州地区基本情况柳州地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 ,全区面积 2 .681 1万 km2 ,其中山地 1 .2 3 3 4万 km2 ,丘陵 0 .7443万 km2 ;地区辖 9县 1市 ,共 1 3 8个乡 (镇 ) ,总人口 40 0 .9万人。地区境内大小河流遍布 ,水能资源丰富 ,除西江干流红水河、黔江及一级支流柳江河外 ,其余小河流共计 2 90多条 ,多年平均径流深 975 mm,年径流量 2 61 .4亿 m3。2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规划的内容概要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 ,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通过发展小水电、沼气等解决农民燃料和农村能源问题的精神指示下 ,为把小水电建设作为巩固退耕还林 ,…  相似文献   

3.
1 前言山河发电供水工程 ,是湖南第一家投产的发电与城市生活供水为一体的 ,并兼有防洪、灌溉等功能的工程。该工程静态投资 1.5亿元 ,动态投资 1.8亿元 ,工程建设期为 4年 ,于 1996年底动工 ,1999年 10月 9日下闸蓄水 ,2 0 0 0年 8月投产。工程项目分水库枢纽、发电、供水系统三大部分。水库库容 2 382万 m3 ,年产水量是 890 0万 m3 。发电厂装机 3× 2 5 0 0 k W,设计年发电量 310 0万k W· h。设计年供水能力 6 10 0万 m3 ,日供水量 2 2万m3 ,工程分两期 ,已完成的第一期工程年供水能力 4 5 5 0万 m3 ,日供水量 13万 m3 。防洪保护面积…  相似文献   

4.
(1) 世界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库总库容 393亿 m3 ,防洪库容 2 2 1.5亿 m3。(2 ) 世界最大的电站。三峡水电站总装机 182 0万k W,年发电量 84 6 .8亿 k W· h。(3) 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坝轴线全长 2 30 9.4 7m,双线 5级船闸 +升船机 ,无论单项、总体都是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4 ) 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主体建筑土石方挖填量约 1.34亿 m3 ,混凝土浇筑量 2 794万m3 ,钢筋 4 6 .30万 t,金属结构 2 5 .6 5万 t。(5 ) 世界施工强度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2 0 0 0年混凝土浇筑量为 …  相似文献   

5.
劈裂灌浆技术在北河水库主坝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工程概况北河水库位于广东省阳春市松柏镇 ,建于 1965~ 1973年。该水库集雨面积 5 8.3km2 ,5 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 93 .3 1m ,相应库容 0 .5 4亿m3 ;千年一遇校核洪水位 94.3 7m ,相应库容0 .5 8亿m3 ;死水位 69.5m ,相应库容 417万m3 。该水库主坝为均质土坝 ,坝顶高程 94.2m ,防浪墙高程 95 .65m ,坝顶长180m、宽 5m ,最大坝高 44 .2m ,正常蓄水位 92 .6m ,坝内坡坡度 1∶2 .3~ 1∶3 .0 ,坝外坡坡度 1∶2 .2~ 1∶3 .0 ,坝脚设有棱柱体反滤排水设施。因当时条件限制 ,施工机械及工艺落后 ,施工质量较差 ,土坝各段衔接处理较差 ,碾压不…  相似文献   

6.
江淮分水岭地区的节水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 ,属江淮丘陵地区 ,全市地表水资源不足 ,地下水资源量少 ,较为贫乏 ,是全省缺水地区之一。境内江淮分水岭两侧是全市主要缺水地区 ,覆盖于合肥市的肥东、长丰、肥西三县的 45个乡镇 ,土地面积 33.69万hm2 ,耕地面积 2 1.439万hm2 ,人口 12 1.8万人。以农业为主 ,农业中种植业所占比重为 70 % ,作物播种主要有水稻、玉米、棉花、油菜等。其中水田 14 .970万hm2 ,旱地 6.469万hm2 。合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 964mm ,单位面积年产水量 2 5 .9万m3,仅为全省平均水平 47.2万m3的 5 4.9% ,人均占有量仅有 473m3,仅为全省占有量 …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水情变化特征与引黄灌溉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凯 《灌溉排水学报》2003,22(1):45-47,66
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黄河下游年径流量逐渐减少 ,年最大流量亦在减少 ,1 990~ 1 995年本区引黄水量达到 1 0 7.8亿 m3 ,实灌面积达到 2 2 2 .3万 hm2 。1 995~ 1 999年全区用水量为 1 3 0 .5亿 m3 ,其中 ,流域内占3 1 .7% ,流域外占 68.3 %。本区河南段以引黄渠系自流灌溉为主 ,井灌为辅 ;山东段则是渠系自流、河网调蓄提灌和机井提灌相结合的综合引黄模式。本区作物灌溉定额 ,小麦为 2 66~ 3 3 5 mm,玉米为 1 1 5~ 1 3 9mm,大豆为 1 75~ 2 0 3 mm,棉花为 1 96~ 2 49mm,水稻为 699~ 75 4mm。引黄灌溉的发展潜力为 1 1 5 .8亿 m3 ,冬春占3 3 .4% ,夏秋占 66.6%。通过发展工程节水 (将综合节水率提高 7.6% )、实施适水种植 (将小麦播种面积下调1 0 .1 % ) ,则可节水 1 4.8%。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岳西县自2 0 0 1年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以来,分2期共投入资金5 70万元,解决了全县2 8个乡镇4 .33万人的饮水困难。地处安徽省西南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是一个集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为一体的纯山区县。根据2 0 0 0年调查,全县有8万多人存在饮水困难。为解决这一影响农村脱贫致富及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这项工程纳入每年的重点工程来抓。经过3年的努力,共兴建引水工程337处,提水工程72处,完成工程量2 7.38万m3,其中钢筋混凝土及混凝土0 .82万m3,砌石方3.2万m3,土方2 3.36万m3。安徽省岳西县4万余人告别饮水困难@刘纯银$…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上杭县城区第二水源工程铁东水库位于旧县乡铁东村,坝址位于旧县河支流岩下溪中游,距上杭城区约18k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2.4km^2,主河道长5.2km,平均坡降7.73%,流域平均年降雨量为1710.4min,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0.374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180万m^3,正常蓄水位307.2m,正常蓄水位时水面面积12.2万m^2,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209万m^3,死水位为275.5m,相应死库容9.9万甜,水库调节库容199.1万m^3,库容系数16.9%,为年调节水库,净供水规模1.5万m^3/d。  相似文献   

10.
1 电站概况清风岩水电站位于安徽省安庆市 ,大别山南麓的大沙河支流上 ,为跨流域开发的引水式电站。装机容量为 2× 2 0 0 0 k W,最高水头 1 0 9m,最低水头 87m,设计水头 95 .5 m,设计流量 2 .5 4m3/ s。水轮发电机组选用南宁发电设备总厂生产的 HLD-46-WJ-67水轮机及其配套的 SFW2 0 0 0 -6/ 1 43 0发电机 ,YDT-60 0电液调速器 (水轮机设计制造均按 GB75 5 -81 ,JB62 6-80标准进行 )。水轮发电机组由安徽省水利建筑安装公司 (国家二级企业 )机电安装公司安装 ,1 996年 9月上旬安装结束 ,9月下旬交付投产。2 问题的产生1 996年 1 1…  相似文献   

11.
利用长岭县50眼监测井1980-2005年的地下水位监测数据、降水量、蒸发量和人工开采量资料,采用Kriging方法对地下水位进行空间插值,得出地下水流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在充分考虑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的情况下,利用因子关联分析和因子贡献度分析方法,对地下水流场时空变化特征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05年地下水位呈现出整体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地下水位先降低后增加,2000年为转折点。地下水经历基本均衡期、负均衡期和水位回升期,地下水流场在西北部和东南部均出现异变现象。2实际补给量、人工开采量和地下水位具有较好的关联性,二者对地下水位的贡献度呈相反规律。20世纪80年代,实际补给量和人工开采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相当;90年代,人工开采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较大。3气象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是研究区地下水流场异变的重要因素,而人工开采是主导因素。4合理的地下水资源开采对于地下水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6 000~7 000万m~3开采量对于研究区是合理的。该研究对于认知区域地下水演化和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油桃节水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夏州降水量稀少,水资源匮乏,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行节水灌溉,在该地区进行了日光温室油桃节水灌溉试验研究,研究了滴灌与沟灌技术在生育期内对土壤含水率、作物的生育动态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比沟灌平均节水1251 m3/hm2,"92-1"品种在滴灌条件下比沟灌每株增产5.9 kg,每公顷增产29475 kg,日光温室反季节油桃栽培应选择滴灌节水技术。为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应采用滴灌最优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为查明河南省新乡市浅层地下水的污染机理,通过现场调查并对地下水、地表水进行采样,测定其氢、氧稳定同位素及水化学成分,对水样的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太行山区是剥蚀丘陵岗地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中部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受共产主义渠水的影响,二者同位素值较接近;受黄河灌溉回归水的影响,南部冲积平原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值较接近黄河水,是大气降水和黄河水的混合水体。而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除与地表污水侧渗、污染物通过包气带直接下渗有关,还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导致盐分和污染物的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我国面积和总产均为第一的粮食作物。辽宁约有275万hm2旱作农田。大力推广玉米节水灌溉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有利于农业高效利用水资源,确保粮食稳产、高产。介绍该技术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和技术要点,分析实施该技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通辽市科尔沁区为研究区,利用累积距平、M-K突变检验和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对降水量变化与地下水埋深变化进行突变检验,定量评估研究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多年来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对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滞后期为3 a;研究区地下水埋深与降水量突变点为1998年,前期1980—1998年为基准期,后期1999—2016年为影响期;研究区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埋深变化影响的贡献度为24.5%,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埋深变化影响的贡献度为75.5%,人类活动是造成地下水埋深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揭示区域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异规律及开采适宜性,对于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山东省德州市为研究区,借助GIS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在分析该区近10a(2005-2014年)地下水埋深基本特征、年际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上,以地下水临界深度、漏斗区、超采区为评价指标,研究地下水开采的适宜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埋深普遍较浅,10a的平均埋深为4.6m,但各县区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在10a间,地下水埋深变化波动较大,7个县区的CV大于10%,达到中等变异程度;2研究区10a间地下水埋深下降趋势明显,除庆云县、禹城市、齐河县和武城县外,其他区域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3研究区2005、2009和2013年的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格局相似,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非漏斗区(埋深≤6m)面积逐渐增大,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埋深6m)的范围不断缩小;4研究区的可大量开采区主要位于庆元县、禹城市、齐河县等县区,总面积为2 290km~2,适宜开采区主要位于中部、东北部和西部,总面积为3 790km~2,限采区在各县区均有分布,总面积为4 289km~2。  相似文献   

17.
水污染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水污染业已成为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我国北方天然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汛期降水是我国季风气候区地表及地下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源,随着洁净的降水加入,势必影响地表及地下水水质。以沈阳市辽河支流为例,以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物元可拓法综合分析评价汛前及汛后地表与地下水质,在此基础上分析汛期降水对地表及地下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汛期降水对地表水质具有普遍的改善作用,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其改善程度有限;影响地下水质的因素较多,汛期来水既可改善地下水质,也可使污染地表水入渗到地下而恶化地下水质,其决定因素在于地下水的各补给水源的水量及水质。  相似文献   

18.
扬水灌区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的地下水盐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内陆干旱区的扬水灌区灌溉排水属外引内排方式,灌区内的水盐运移主要受控于灌溉水入渗,属于典型的入渗-蒸发型水盐运移。对扬水灌区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15 a监测资料的分析表明,监测区的地下水运移具有径流滞缓、水盐积累的特点。灌溉水入渗带和溶质迁移带的地下水矿化度受入渗溶滤影响呈振荡变化型,汇水聚盐带的盐沼化面积由1993年的25.83 km2增加为2008年的30.88 km2,地下水矿化度和土壤含盐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地下水矿化度最高达172.15 g/L,水化学类型为Cl-—SO42-—(K++Na+)—Ca2+型。  相似文献   

19.
宁夏银北灌区井渠结合灌溉三维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实现银北灌区水资源联合调度 ,减少引黄水量 ,充分利用地下水的目标 ,对选定典型区的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进行模拟 ,对井渠结合灌溉模式和运作方式进行了计算。通过三维的数值模拟计算发现 ,在规划渠系利用条件下 ,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在来水保证率低的春灌或冬灌期实施井灌 ,以控制地下水位 ,减少土壤返盐 ,也可以对部分农田采用集中井灌的方式 ,以提高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20.
变化环境下灌区地下水动态演变趋势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区,从地下水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出发,运用了线性趋势回归检验、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及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3种统计水文学方法,分析了近30 a(1981—2010年)灌区变化环境因素——降水量、蒸发量、地表水灌溉量及地下水开采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灌区降水量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平均年降水量倾斜率为-2.900 mm/a,而蒸发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年蒸发量倾斜率为3.270 mm/a,降水量和蒸发量两者具有互逆变化特征;灌区地表水灌溉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而地下水开采量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基于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灌区地下水位动态的时程演变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995—2005年,灌区西北部地区地下水位有明显下降趋势,10年间下降约7~8 m,中部乃至东南部也有小幅度的下降,下降不足1 m;2005年以后,灌区内仅在渭河北岸的武功、兴平南部及咸阳中南部有小幅度下降趋势.通过灰关联分析方法,识别了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得知各影响因子的关联度都较大,均在0.5以上,且塬上灌区与塬下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驱动因素分别为地表水灌溉和地下水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