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模拟降雨条件下作物植株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为系统测定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谷子(Setaria italica)和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不同生长阶段的穿透雨、茎秆流和冠层截留,研究采用室内模拟降雨法测定了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叶面积指数作物冠下穿透雨和茎秆流,采用喷雾法测定了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冠层截留。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探讨了3者与作物叶面积指数和降雨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0和80 mm/h降雨强度下降雨30 min,玉米、大豆、谷子和冬小麦冠下穿透雨率分别平均为65.15%、85.52%、80.05%和72.18%;在40和80 mm/h降雨强度下降雨10~20 min,4种茎秆流率分别平均为34.59%、13.58%、19.42%和26.34%;在0.3 mm/min喷雾强度下,作物冠层截留量相对较小,冠层截留率分别为0.26%、0.90%、0.53%和1.48%。随作物生长,穿透雨量逐渐降低,茎秆流量和冠层截留量逐渐增加。降雨强度与穿透雨量和茎秆流量呈正相关关系,但是2者占总降雨量的比例与降雨强度关系不显著(p>0.05)。随着作物生长,穿透雨冠下空间分布由均匀逐渐趋向于不均匀,具有趋于向行中汇集的趋势。该研究揭示了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作物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特征,可为农田水分有效利用和坡耕地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吸氮效果明显的北方设施菜地夏季填闲作物,在北京郊区设施菜地,以甜玉米、高丹草、红叶苋菜、空心菜和小麦等5种不同作物为处理设置试验小区,开展田间监测、土壤和植株样品采集及检测,进行试验数据和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种作物中,甜玉米生物量大、吸氮量大且速率快,阻控硝酸盐向深层土壤淋溶能力强。本试验条件下,甜玉米生物量和吸氮量分别达到92335kg·hm^-2和330kg·hm^-2;种植甜玉米后,0-120cm土层的硝酸含量减少近140kg·hm^-2,均显著大于同等种植条件下的其他4种作物(P〈0.05)。就减少土壤硝态氮淋失的效果而言,甜玉米是北方设施菜地夏季填闲作物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芹菜产量、品质及硝态氮在土壤中累积和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高氮素肥力水平下,与高量施肥的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大幅减少肥料施用的不同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模式均能保证芹菜产量稳定,显著提高芹菜经济效益,平均增收22306元/hm2,其中(3/4)化肥N+(1/4)猪粪N模式...  相似文献   

4.
地下排水是优化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策略,但会加速NO3-N损失进入下游水体。因此,需要一个既维持作物产量又降低地下排水量和NO3-N输出的策略。设置控制排水、浅排水、传统排水和不排水4种处理,通过测定地下排水量、水位深度、作物产量和NO3-N输出,评估排水管理的影响。研究期间,控制排水管理和浅排水管理下的排水量较传统排水管理分别下降37%和46%,年均NO3-N损失分别降低36%和20%。控制排水小区玉米产量低于传统排水小区,然而和浅排水小区没有差异。排水区的大豆产量无显著差异。不排水小区玉米产量显著低于传统排水处理区和浅排水处理区,而大豆产量最低。排水管理可降低地下排水量并减少下游NO3-N损失,进而维持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5.
施氮量对白萝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通过6个施氮水平的田间小区试验,结合土层原位渗滤装置,研究了施用氮肥对白萝卜(Raphanus sativus L.)产量和硝酸盐含量及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白萝卜产量比不施氮处理仅增加6.04%~10.92%,当尿素氮施用量大于N 100 kg/hm2时,增产幅度开始下降。不同施氮处理白萝卜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土壤基础肥力较高的情况下,增施氮肥不能明显提高白萝卜的产量;单施有机肥白萝卜体内硝酸盐含量为 196.86 mg/kg,比不施氮处理降低 5.08%。在此基础上加施尿素后,硝酸盐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0—100c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与氮肥施用量显著正相关(r=0.993, r0.01=0.917);白萝卜生长期间收集到的土壤淋溶液中硝态氮浓度较高,平均为32.88 mg/L,硝态氮的淋失量为 4.42~6.14 kg/hm2,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卡罗拉多州南部圣·路易斯山谷的实验资料,证明了硝酸根离子淋溶及其经济分析软件能够分析不同作物品种的氮利用情况。这种软件的1.2版本,改进了一系列的地方参数,能够模拟出相同深度土层的不同作物、不同品种、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土壤类型的氮活动情况。这种对地方参数的改进以及模拟精度的提高能够直接反映出最好的管理模式对残留在土壤中的 NO3-- N含量、细质地土壤剖面中的 NO3-- N含量以及低秆谷物与蔬菜轮作制度的影响。新版本的模拟显示出:NO3--N的有效淋溶过程可以反映土壤的质地状况,而且管理模式的好坏与 NO3-- N淋溶程度有着内在的联系。这就是有利于保护与改善水质的重要的硝酸根离子淋溶及其经济分析软件。  相似文献   

7.
过去10a的各种研究表明,在克罗拉多州中南部SLV的某些区域,地下水的NO3--N的质量浓度都超过饮用水标准(10mg/L)。利用NLEAP模型模拟莴苣—冬季覆盖作物—马铃薯轮作对水质的保护效果。冬季覆盖作物提高了该轮作系统中的氮利用率η(N)。莴苣—早种冬季覆盖作物—马铃薯轮作可吸收利用每45kg有效氮中的31kg,而莴苣—晚种冬季覆盖作物—马铃薯只能吸收21kg,莴苣—马铃薯仅吸收19kg。早种的冬季覆盖作物将NO3--N固定于覆盖作物的生物体内和根区中,提高了η(N),减少了马铃薯生育期的氮淋溶。新版本NLEAP12可作为技术转接工具来预测冬季覆盖作物对土壤中氮动态和水质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土壤剖面NO-3-N、NH+4-N、有机质和全氮分布的测定,论述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氮素淋溶的影响,对当地农业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在200 cm内土壤NO-3-N最大值都出现在200 cm处,其中日光温室最大为20.36 mg/kg.土壤NH+4-N在200 cm内是较均匀的分布在10~25 mg/kg.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剖面土壤NH+4-N、有机质和全氮分布没有影响.随着深度的变化对土壤NH+4-N分布也没有影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土壤剖面的分布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60 cm以下有机质保持在1.07~5.95 g/kg,全氮保持在0.12~0.35 g/kg.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土壤氮素淋溶的主要成分是NO-3-N,土壤NO-3-N淋溶程度与降雨、灌溉、施肥量呈正比,在坡地的淋溶较少.  相似文献   

9.
不同耐盐性作物对盐胁迫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对盐胁迫具不同抗性水平反应的作物大麦和菠菜,在不同盐分离子种类Na2CO3和NaCl3、个盐分水平(2.0,3.5,5.0g kg-1)条件下的生长、生理指标变化,揭示其对盐胁迫的不同适应机理。结果表明,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大麦的株高、有效分蘖数、产量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菠菜生长受到的抑制状况更加明显。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大麦叶片丙二醛(MDA)的含量逐渐增加,Na2CO3处理的叶片中MDA含量最高。与大麦相比,菠菜在盐胁迫下,更多的Na 通过根部向地上部运输,使叶中积累了更多的Na 。大麦有较强的阻止盐分离子向叶片运输、维持叶片正常功能的能力。Na2CO3更易对植株叶片产生伤害。  相似文献   

10.
残茬覆盖可提高土壤质量,防止土壤侵蚀,免耕及化学除草可提高残茬盖度。美国学者S.D.Merrill等人在免耕条件下,调查10种作物连续种植2 a,研究不同作物轮作对残茬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小麦茬上播种10种作物的残茬盖度为62%~97%,其它作物茬上播种10种作物的残茬盖度为35%~86%,向日葵、豌豆及旱豆的残茬盖度35%~48%。利用修订的通用土壤流失模型(RUSLE)预测水蚀,修订的风蚀模型(RWEQ)预测风蚀,然后计算土壤侵蚀速率(SLE)。向日葵连作残茬盖度为35%时,水蚀速率为0.29,风蚀速率为0.21。对侵蚀较严重的土壤,采用免耕技术,当茬覆盖低时,当年播种残茬盖度较高的谷类作物可减少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11.
该文研究猪粪在酸雨条件下释放污染物的规律,分析释放物的环境危害性。试验配置pH值为3.60、4.80和5.60的淋溶液,模拟广东省内的酸雨降水环境,对新鲜猪粪进行24d的淋浴,然后对各组淋出液和猪粪残留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得出不同pH值淋溶下污染物重金属铜、锌、砷和氨氮、总磷、CODGr等时间-浓度曲线。结果表明,新鲜猪粪在酸性淋溶下,其渗滤液的pH有所降低,在24d淋溶过程中渗滤液重金属(Zn、Cu、As)的浓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以pH4.8时滤出重金属的速度较pH3.6、5.6快;COD、氨氮早期溶出较快,以后逐步减缓。新鲜猪粪经酸性淋溶后,渗滤液中铜、砷以及COD、总磷、氨氮含量均显著增加。因此对即使临时堆放亦需采取措施,以防止因雨水等导致的渗滤液污染。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黑土区是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基地,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较大。因此,掌握吉林省黑土区降雨与农田氮磷淋溶的关系,对区域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吉林省4个面源污染监测点,于2016-2019年春玉米季对降雨情况、淋溶量、淋溶液氮磷浓度及淋溶强度等进行了动态监测,系统分析了吉林省黑土区自然降雨与农田氮磷淋溶的关系。结果表明:1)吉林省黑土区降雨年际间和监测点间差异较大,年际间波动在424~554mm,春玉米全生育期平均降雨量为475mm;不同监测点降雨量大小依次为通化(593~785 mm)公主岭(512~699 mm)梨树(305~434 mm)农安(197~342 mm)。2)淋溶量和降雨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降雨强度每增加10 mm·(24h)-1,淋溶量增加1.81mm。全生育期(4-10月)降雨量与淋溶次数、淋溶概率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00mm,淋溶次数约增加3次,淋溶概率上升6%。当全生育期降雨量超过74mm时,淋溶概率增加,可能引起淋溶;而当全生育期降雨量达到217mm时,淋溶次数增加,可以发生淋溶。产生淋溶的降雨等级一般以中雨(10~24.9 mm)和大雨(25~49.9 mm)为主。3)淋溶量和淋溶液总氮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磷浓度无明显相关关系。4)总氮淋溶强度与降雨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降雨强度每增加10 mm·(24h)-1,总氮淋溶强度增加0.73kg·hm~(-2),而总磷淋溶强度与降雨强度无明显相关性。由此可见,吉林省黑土区农田在春玉米雨养条件下以氮素淋溶为主,且与降雨密切相关,应因地制宜采取农艺措施在源头上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为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猪粪在酸雨条件下释放污染物的规律,分析释放物的环境危害性。试验配置pH值为3.60、4.80和5.60的淋溶液,模拟广东省内的酸雨降水环境,对新鲜猪粪进行24d的淋浴,然后对各组淋出液和猪粪残留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得出不同pH值淋溶下污染物重金属铜、锌、砷和氨氮、总磷、COD_(cr)等时间一浓度曲线。结果表明,新鲜猪粪在酸性淋溶下,其渗滤液的pH值有所降低,在24d淋溶过程中渗滤液重金属(Zn、Cu、As)的浓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以pH4.8时滤出重金属的速度较pH 3.6、5.6快;COD、氨氮早期溶出较快,以后逐步减缓。新鲜猪粪经酸性淋溶后,渗滤液中铜、砷以及COD、总磷、氨氮含量均显著增加。因此对即使临时堆放亦需采取措施,以防止因雨水等导致的渗滤液污染。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然降雨条件下南方丘陵山地典型区域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玉米与不同作物间套作对旱地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素养分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与其他作物间套作较玉米单作能更有效减少旱地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素养分的损失。相对于玉米单作而言,玉米/大豆间作效果最佳,其控制TN流失浓度和流失负荷分别可达64.13%,74.4%;TDN流失浓度及流失负荷方面则分别减少58.12%,70.82%;NO-3-N分别减少63.36%,69.78%;NH+4-N分别减少65.65%,83.86%;而玉米/红薯套作整体效果其次,但减少PN流失负荷达75.16%。  相似文献   

15.
不同作物对重金属复合污染物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利用田间小区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玉米,水稻,大豆,小麦不同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及重金属在作物体内迁移,积累分配规律。研究表明,作物种类不同,对重金属吸收,积累的特性也不尽一致,水稻根系吸收重金属 担较多,占整个作物体吸收量的58%-99%;  相似文献   

16.
北方旱作条件下玉米施用氮肥对氮吸收和淋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研究了北方自然降雨情况下,玉米生育期间的氮素淋溶。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量对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和移动有影响,氮肥施用量超过300kg hm-2时,0~4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明显增加,50cm的土层硝态氮的累积达到高峰;50cm以下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逐渐降低,100cm土层施肥处理的硝态氮累积量明显高于对照;从经济效益方面分析,氮肥最佳施肥量为200kg hm-2,过量施肥并不能获得高的经济效益;从环境方面分析,氮肥用量超过150kg hm-2就会发生氮素淋溶。  相似文献   

17.
氮磷肥减施对露地蔬菜农田氮磷淋溶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量氮磷肥施用导致菜田氮磷淋溶严重,对水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威胁。本研究在河南蔬菜种植区选取典型露地菜田,采用田间渗漏池法,研究洋葱、甘蓝菜田氮磷肥减施后氮磷淋溶及蔬菜产量变化。试验设置常规施肥(NP),常规氮磷肥减量20%(JNP1),常规氮磷肥减量40%(JNP2)。结果表明:通过氮磷肥减施,JNP1和JNP2处理淋溶液总氮、可溶性总氮、硝态氮浓度比常规平均降低12.9%、18.2%和20.5%。JNP1处理总氮、可溶性总氮和硝态氮淋溶量分别比常规处理降低5.3%、11.9%和10.3%。JNP2处理总氮、可溶性总氮和硝态氮淋溶量比常规处理分别显著降低33.6%、36.2%和32.6%(P <0.05)。所有处理硝态氮平均淋溶量占总氮淋溶量60.1%,占可溶性总氮淋溶量的79.0%。两个蔬菜季氮积累量236.0~256.1 kg hm-2,磷积累量25.3~29.9 kg hm-2。氮磷肥减施后,蔬菜的产量略有降低,不同处理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模拟酸雨条件下海泡石对污染红壤镉、铅淋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填充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不同pH值模拟酸雨和海泡石添加量对重金属污染红壤Cd、Pb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Cd在酸雨pH值较低时累积淋溶量较大,Pb的累积淋溶量随酸雨pH值的降低逐渐增加,pH值为3.5处理的Pb总累积淋溶量显著高于其他pH值处理(高出54.9%).与对照相比,模拟酸雨pH值为3.5时,添加5 g/kg和10 g/kg海泡石处理Cd的总累积淋溶量明显增加(分别增加24.6%和26.3%),而Pb的总累积淋溶量分别显著降低34.7%和25.7%;酸雨pH值为4.5时,添加5 g/kg和10g/kg海泡石处理降低了Cd的累积淋溶量(分别降低13.0%和1.4%),而Pb的淋溶量随海泡石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10 g/kg海泡石处理的Pb总累积淋溶量显著下降17.6%;pH值为5.5和6.5时,海泡石处理Cd累积淋溶量均有所下降,而对Pb的淋溶无显著降低效果.酸雨酸性强度的增大增加了Cd、Pb的淋溶风险,且Pb比Cd敏感.添加海泡石可有效减少酸雨对土壤中Pb的淋溶,但其对Cd淋溶的影响受酸雨酸性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同作物管理技术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年田间试验,以杂交粳稻甬优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作物管理技术对稻株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超高产集成技术产量提高21.2%,在分蘖期和抽穗期总氮量低于高产管理,但在成熟期总氮量与高产管理相近;在成熟期叶片、茎鞘中氮滞留量及其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减少;穗部吸氮量提高,其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增加。因此,水稻超高产集成技术能促进水稻叶片和茎鞘中的贮藏性氮向穗部转运,在总氮吸收量变化不大情况下,氮素的吸收利用率、氮素的农学利用率、氮素的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等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降水条件下黄土坡地氮素淋溶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坡地氮素淋溶是导致坡地土壤质量退化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深入理解坡地氮素淋溶特征,采用了人工模拟降雨和天然降雨观测方法,对黄土坡地氮素淋溶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坡底到坡顶土壤NO3--N含量呈不断衰减的波浪形状变化,坡底有明显NO3--N累积,其累积含量占全坡面37%~52%;坡地土壤NO3--N淋溶是二维迁移,即随着入渗水既向土体深层迁移,又向坡底迁移;降雨量分别与NO3--N淋溶深度和淋失量均呈正相关,大约每4 mm降雨量可使NO3--N下渗1 cm。本研究为建立坡地养分运移模拟模型提供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