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4)C-氰戊菊酯(速灭菊酯,速灭杀丁)在土壤表层和玉米叶片中的消失、迁移和降解.结果表明,与其它的一些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相似,氰戊菊酯在旱地土壤中不发生明显的迁移,处理后25天迁移至土表2cm以下的放射性只占原始处理量的8%,氰戊菊酯在土壤中的残留性较强,在玉米植株中则消失较快,在玉米植株中,氰戊菊酯基本上停留在处理部位,而从其它部分检测到的残留极少,植株对土壤中的残留物摄取量甚微,在试验土壤中,检出了除亲体氰戊菊酯以外的几种降解产物,籍此提出了氰戊菊酯在旱地土壤中可能存在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2.
氰戊菊酯在土壤和玉米植株中的归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摸拟试验的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对γ-BHC的异构化和对BHC的降解作用,以及土壤动物(蚯蚓)和植物(玉米)对BHC的吸收、累积及其在体内分布,从而揭示BHC在土壤生态系中的变化和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4.
四环素耐药基因在猪粪便、堆肥和土壤中的归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简写为ARGs)是一种新兴的环境污染物[1],在我国禽畜养殖业中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禽畜粪便中ARGs广泛存在,但其在环境中归趋的研究还较少。四环素是我国禽畜养殖业中广泛使用的抗生素,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猪粪便中四环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TRGs)的分布以及迁移变化。通过普通PCR定性检测,发现在养猪场各样品中均检测出TRGs。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猪粪堆肥中tet(A)和tet(C)基因的含量相比于土壤中的tet(A)和tet(C)的含量均高0~1个数量级,而比新鲜猪粪中的分别低0~3和1~4个数量级。据此推测TRGs在新鲜猪粪、堆肥和土壤中总体呈逐级降低的趋势,堆肥处理有利于TRGs含量的消减。  相似文献   

5.
通过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单嘧磺隆在土壤中的淋溶、吸附和残留分析。结果表明:单嘧磺隆在不同土壤中的淋溶与与吸附土壤特性有关。在土壤pH值为6.1~7.9、有机质含量相差小于1.0的条件下,粘粒含量对单嘧磺隆淋溶的最大浓度深度贡献率为98.70%,对单嘧磺隆的吸附系数贡献率为99.81%;单嘧磺隆在黑土中的残留量随着残留天数的增加而下降,在黑土中的半衰期为12.1d。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呋喃丹及代谢产物3-酮基呋喃丹、3-羟基呋喃丹在花生(仁、蔓、果壳)及花生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并对其使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预测和评价双氟磺草胺对水资源及土壤环境的潜在风险提供依据,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双氟磺草胺在不同土壤(黑土、红壤和水稻土)环境中的降解、吸附、淋溶以及在土壤表面的挥发性和光解性等归趋特征。结果表明:双氟磺草胺在吉林黑土、云南红壤与贵州水稻土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2.8d、15.0d和12.6d,属于易降解农药;双氟磺草胺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Kd值(吸附常数)分别为1.83、1.14和0.537,3种土壤中均难吸附。经土壤薄层层析试验,当溶剂展开18cm时,双氟磺草胺在吉林黑土、云南红壤与贵州水稻土中主要分布在12~18cm、9~18cm和9~18cm土层中,其Rf值(比移值)均为0.917,极易移动。双氟磺草胺在土壤表面光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Ct=4.355 8e-0.002 t,光解半衰期为346.5h,属于难光解农药。在(25±2)℃,气体流速为500mL/min的条件下,双氟磺草胺在土壤表面的挥发速率小于0.04%,属于难挥发农药。双氟磺草胺在土壤中难挥发、难光解、难吸附、易移动,但其在土壤中降解较快,对土壤环境的风险性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模拟稻田养殖系统,研究溴氰菊酯在生态系统中的代谢及分布。[方法]采用HPLC测定水体、土壤、水稻根、河蟹肝胰腺及血浆等不同样品中溴氰菊酯的残留量及在环境中的分布和消除规律。[结果]试验结束时,溴氰菊酯在水体中残留量低于检测限;底泥中残留量高达1 500.48μg/kg,消除半衰期长约104 d。[结论]溴氰菊酯肝胰腺组织中的残留量大于血浆组织中的残留量,易在河蟹肝胰腺内积累,其残留量具有组织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1980~1983年,笔者应用铜山农药厂加工的3%呋喃丹颗粒剂,作两种施药方法,一是在搁田前先施药(湿润毒土,下同),后走耧,再搁田,使药剂与土壤混合;二是在润田后先保持田间湿润(脚印塘有水),后施药,再落干,使药入土.水稻收获后采用GLC检验方法测定稻谷中呋喃丹及其代谢物残留量,分析其与施药后天数(即从施药时起到稻谷进入-4℃仓库贮存的天数)、品种组合和用药量的关系(表1).  相似文献   

10.
《山东农业科学》2019,(10):71-77
雨水生物滞留系统(bioretention system,BRS)因其具有径流削峰与污染控制双重功能已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优选措施,但要阻隔雨水径流中氮素进入水体而诱发富营养化的发生,必须实现该雨水处理设施对氮的持续稳定去除。BRS对氮素的去除可通过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固持的临时途径,也可通过微生物作用转化为气态氮的永久途径实现。去除途径取决于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等多介质对进水氮素的作用强度,但目前对BRS在除氮本质过程上尚不清晰。以风车草为功能植物,考察氮素在植物、土壤和水中的迁移量,确定功能植物的贡献大小,并基于物料守恒原理探明进水氮素在多介质中的归趋比例和迁移特性。结果表明,植物对BRS除氮的贡献较为显著,进水氮素首先在种植土壤层(0~20 cm)发生累积效应,其中,NH~+_4-N主要通过植物吸收作用去除,并最终输送至植物茎部进行累积,而累积在土壤中的氮素在水流运移作用下迁移并在不同氧环境下发生硝化、反硝化作用而表现出NO~-_3-N的先升后降趋势。进水氮素的归趋主要以气态氮的排放为主,植物吸收和土壤吸附固持为辅。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长江流域典型农药面源时空分布,本研究基于逸度理论,构建了适合大尺度、多区域、长时期的农药面源多介质环境归趋模型,量化了1991—2020年长江流域克百威农药在水、土、气、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的累积水平、赋存浓度及传输通量。结果表明:长江流域的克百威总残留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010年达到峰值(1 647 t);水体和土壤为克百威的主要赋存介质,其范围分别为0.278~135 ng·L-1和0.052 2~16.7 ng·g-1;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为热点区域,尤其是赣江流域;每年施用的农药约5.40%会残留在环境中,主要去除方式为降解,其次是输移到近海(2017年约109 t·a-1)。研究表明,农药面源在大时空尺度的累积和传输作用不容忽视,模型改进使得面源模拟结果更加合理,为长江流域农药面源的科学管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蔬菜和土壤中呋喃丹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试验原理、操作步骤、方法准确度的衡量等方面介绍了蔬菜和土 壤中呋喃丹残留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慎用呋喃丹     
呋喃丹属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纯品为白色结晶,无臭味。原药为淡褐色,有效成分含量90%~95%。  呋喃丹属高毒性农药,具有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是广谱性杀虫、杀线虫剂。呋喃丹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并输送到植物各器官,能杀死刺吸式、咀嚼式口器的各种害虫以及地下的钻蛀性害虫和线虫。呋喃丹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0~60天,施入土壤中残效期较长。  呋喃丹有多种剂型(3%、5%、10%颗粒剂,40%胶悬剂,35%种子处理剂),但除种子处理剂外,其余均应拌细土或细沙在耕地、开沟、挖穴时均匀撒施,施后盖土,严禁将呋喃丹加水喷施。  呋喃丹可在棉花、…  相似文献   

14.
<正> 棉田土层隐施呋喃丹防治棉蚜等害虫,在我省已广泛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不同性质的土壤对药效颇有影响.笔者于1980年以3%的呋哺丹颗粒剂和不同类型的土壤为材料,采用盆栽棉花、罩笼、接蚜、系统调查等方法,通过拌种和两次土层施药,对影响呋喃丹防治棉蚜药效的土壤因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呋喃丹这种高效广谱杀虫剂,人们对它在水田土壤中通过渗漏所引起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十分关注。我们以水稻土中的海涂土和青紫泥为供试土壤,在稳定流的条件下研究其渗漏特性,然后用微机模拟这种渗漏行为,希望能为评价和预测呋喃丹带来的污染问题提供一种研究方法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归是重要的常用中药材,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本草纲目》中写道:“当归,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可见明朝时当归已广泛栽种。在我国,当归生产于西北和西南地区,根据产地不同,可分西归(甘肃产),秦归(陕西产),云归(云南产)和川归(四川产)。其中甘肃产量最大,质地最佳,栽培历史也最久,可达1500年以上,而甘肃的当归又数岷县当归(岷归)上乘,产量也最大,我国目前生产的当归90%产于甘肃,而岷县当归年产进1000万公斤,占全国当归产量的70%,内销量占全国的六成以上,外销量达到八成。药材的品质与优良种植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岷县优良当归种植地区的土壤理化指标来分析其对于当归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呋喃丹及其代谢产物3-羟基呋喃丹在甜菜中残留研究李凤云,王意春,张惠兰,许淑艳,陈海清(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呋喃丹是美国FMC公司生产的高效杀虫、杀螨、杀线虫剂,近年来在我国水稻、棉花、甘蔗等作物上用量较大。受农业部药检所委托,我们于1991~1992...  相似文献   

19.
20.
<正> 笔者从有关方面及生产上了解到,在农业生产中因菜农、瓜农在蔬菜、瓜果上使用呋喃丹招致食用者中毒事故时有发生,这一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呋喃丹是一内吸性极强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药效持久达40天以上,对人畜毒性很大。国家农牧渔业部、卫生部颁发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明确规定:呋喃丹颗粒剂不能用于蔬菜、茶叶、果树、中药材。部分菜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