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院前急救特点,为探索合理的院前急救模式、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3 438例院前急救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外科急症共占99.16%,其中创伤占首位为76.00%;急救多发生在下午和上半夜;男性患者数量是女性的2.79倍。结论猝死和创伤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发病及死亡病例均以青年人为主。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第四季度天然橡胶价格开始上涨,2006年5月皱片胶乳价格已上涨至400卢比/公斤。2002年烟片胶最高价格约为40卢比/公斤,2006年2月则上涨至200卢比/公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及其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中晚期妊娠合并急性重症哮喘住院患者12例。对该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使用p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无效时。及时全身应用茶碱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症状缓解良好.12例中显效5例(41.7%).好转7例(58.3%)。随访至分娩.新生儿和母亲均正常。结论:中晚期妊娠合并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病人及时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以尽快控制发作.并能保障母要的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东省湛江市2004-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发病及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收集该市2004-2013年麻疹发病共3 552例,发病率为0.06~15.34/10万,2006、2008年曾出现2次麻疹流行高峰,发病率分别为10.72/10万、15.34/10万,2008~2010年采取麻疹查漏补种、强化免疫等控制措施,2011年报告发病率降至0.06/10万,但2013年再次出现流行高峰,报告发病率达13.22/10万。总体仍呈以小年龄组人群发病为主,<15岁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8.18%,以0岁组发病率最高。结论麻疹常规免疫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偏低,是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提高适龄儿童麻疹接种率,落实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控制医院内感染,适时开展含麻疹成分疫苗补充免疫工作,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据菲律宾联合椰子协会(UCAP)消息,由于受2006年最后一季度强台风的破坏性影响,2007年菲律宾椰干产量为221.5万吨,比2006年同期的245.2万吨,减少了9.7%,这是自2002年来的最低值,2002年椰干产量为230.8万吨。  相似文献   

6.
为了做好儿童少年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我们从 1987~ 1997年采用定期体检和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对信阳市城乡的儿童少年进行了常见传染病的十年动态追踪研究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信阳市城乡观察点片的 7~ 15岁在校学生。1 2 方法 传染病的诊断为现场体检和辅助检查相结合。病例数的统计包含以学校病假记录为线索 ,追踪其有医院诊断证明的病例数。常见传染病的检查每隔 2~ 3年进行一次。乙肝疫苗接种每 5年一次 ,甲肝疫苗自 1994年起每 2年接种 1次 ,结素试验每 3年 1次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接种 7岁前未接种者 ,7岁时…  相似文献   

7.
草甘膦除草剂是我国发展最快、产量最高、出口量最大的农药热门品种。有关资讯显示:近几年来产量回升、产品登记呈热。据江苏省农药协会对主要农药企业统计,草甘膦年产量2003年回落4.3%,2004年至2006年产量一路升高。同比增长率2004年为9.5%、2005年为25.6%,2006年为15%,2006年年度产量与2002年、2003年比较分别占52%和59%。据对农药产品登记动态统计至去年(登记号至2020号),  相似文献   

8.
2006年11月,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一水貂养殖场出现了以口渴,食欲废绝,发生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霉菌中毒并继发附红细胞体病。现将本次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伴随这段时间高温多雨,气候变化异常,小儿肺炎患者占据了医院看病患儿的大数。长春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郑广力主任医师说,70%的患儿均为小儿肺炎患者,而住院率竟高达60%。由此可见,此病正肆虐的威胁着儿童,需要引起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0.
2002年至2005年6月,在取得中国林蛙兰州亚种人工繁殖试验成功后,康乐县娘子沟中国林蛙试验养殖场向本场2200亩林地放养变态幼蛙100万只,据2005年10月下旬入水越冬前粗略统计,生产出1年生幼蛙25万只,逃跑、死亡75万只,2006年建造防逃围栏后,逃亡率降低到10.20﹪,取得人工繁殖、越冬、放养的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月,河南周口地区某獭兔场发生了一起以腹泻和急性死亡为症状的病例,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獭兔溶血性链球菌与魏氏梭菌的混合感染,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和自家苗相结合控制了病情,现将该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畜禽种业》2008,4(6):76-76
据埃及卫生部3月1日证实,埃及一名25岁女性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埃及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由此上升至45个,其中有19人死亡。 埃及卫生部发言人阿卜杜-拉赫曼说:这名女性来自开罗以南85公里处的法尤姆省,因出现高烧症状被送进当地一所医院,后转往开罗接受救治。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近年来在本地较为流行的一种动物疫病。据报道:该病与PRRS病结伴流行。1997年至1998年在华北地区爆发,1999年至2000年传至整个华东、华南地区;2001~2002年在西南(主要是四川)地区爆发,2006年开始席卷全国的"高热病”中,猪附红细胞体病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忠县2001年秋在个别猪场发生,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养猪业近几年经历了几个大的波动,可以说是有喜有忧。2000~2002年期间,生猪价格徘徊在较低价位,到2003年“非典”过后的下半年才开始回升,同年8月份进入盈利区,2004年生猪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盈利状态一直持续到2005年9月,此后开始由南向北迅速下跌,2006年5月跌至“低谷”后开始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15.
锡林浩特市阿尔善镇,自2002年开始春季禁牧以来,由于饲养管理不善,经常因过食精料而造成绵羊致病。自2002年、2003年临床统计病例共为120例。此病发病突然,死亡率高,在所见病例中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的为110例、治愈10例,治愈率占发病率约8.3%。通过临床症状及剖检分析,初步认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多发外伤的评估和死亡原因,探讨多发外伤死亡病例的救治难点和重点。方法:对83例多发伤死亡病例的年龄及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对多发伤的死亡与生理指标的关系,死亡与发病时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83例死亡病例中男58例,女25例,年龄14~81岁。致伤原因车祸伤52例,坠落伤11例,挤压伤7例,击打8例,摔跌5例,受伤至接诊时间为20min至48h。所有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休克和意识障碍。入院时间到死亡最短不足30min,最长11d,伤后1d内死亡的58例,颅脑损伤40例。结论:多发伤死亡患者死亡与患者年龄、致伤原因、生理指标、救治的早期干预相关。多发外伤严重性的评估及加强死亡的预测,对避免死亡及提高医务人员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有重要作用。创伤严重,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是救治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依据1990-2006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结果,分析了17年来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对照种和区试中居前三位的品种(系)在产量、成产三因素方面的变化趋势,并主要依据所有参试品种(系)的平均值,分1990-1998、1999-2006两个阶段来分析育种目标的演变。结果表明,在1990-2006年17年中.成产三因素的变化趋势是:在争取提高产量的基础上,穗数比较稳定,穗粒数逐渐增加且趋于稳定,千粒重略微增加;两个阶段育成的品种(系)表现为:产量变化从每公顷4482kg增加到5192kg.每公顷穗数稳定在520万左右,穗粒数由28.4粒增加到31.1粒,千粒重稳定在39g左右。依此提出今后旱地小麦的育种目标为:产量达到每公顷6000kg,穗数稳定在520万-540万/hm^2,穗粒数达35粒左右,千粒重40g左右,同时应注重旱地优质小麦新品种(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乙脑的预防     
2006年7月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发病2314人,死亡78人,其中以学龄前儿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1.48%和24.11%。据报道,山西省运城市9县(区)自7月13日发生首例乙脑后,至8月15日16时,已报告病例66例,其中死亡18人。笔者现将乙脑的预防方法介绍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顺德区2006年至2008年年输血不良反应事件的统计与分析,以建立顺德区输血不良反应事件的分析与管理系统,实行有效的监测、收集和分析输血反应信息,了解输血反应发生的频率和范围。方法:制定3种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表格,收集输血不良反应的各种数据在输血不良反应的事件的分析与管理系统中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有效的监测、收集和分析输血反应信息,解决了各医院输血反应的报告数据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问题,提高顺德区各级输血机构对输血不良反应的信息反馈能力,保障数据的准确性。结论:通过建立顺德区输血不良反应事件的分析与管理系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于长青,男,1969年9月出生,黑龙江省肇州县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94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并留校任教。1999年至200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6年至2009年在吉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从事博士后硏究工作。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