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对茜草科植物栀子果实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理化数据对照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为:异槲皮苷(1)、反式-2'(4″-对羟基桂皮酰基)-玉叶金花苷酸(2)、顺式-2'(4″-对羟基桂皮酰基)-玉叶金花苷酸(3)、京尼平苷(4)、西红花酸单乙酯(5)、西红花酸(6)、西红花苷-1(7).经文献检索,化合物1、2、3、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栀子的GAP栽培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C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山栀子、黄栀子等。古代用其染物,现代研究表明栀子中含大量色素,主要为栀子黄色素和栀子蓝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即食用色素。一些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合成色素,而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天然色素,如日本每年需从中国进口20余t的栀子色素,美国、欧洲国家、韩国等也使用栀子色素,有效刺激了我国栀子种植业的迅速发展,使江西、福建、四川、安徽、湖南、湖北等成为主产区。  相似文献   

3.
栀子及其一伪品水栀子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栀子为常用中药。曾发现同科同属的水栀子做正品栀子用。现将二者从来源、性状、理化、显微鉴别的区别点分述如下。1来源1 .1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小果栀子(Gardeniajasmi noidesEllisVar .radicansMakino)的干燥成熟果实。1 .2水  相似文献   

4.
中国沙棘果实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中国沙棘果皮渣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检验,并测定了油脂和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中国沙棘果实含有鞣质,有机酸,酚类,黄酮类、挥发油及油脂,并且油脂和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对大花蕙兰茎尖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原球茎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是MS 6-BA 1.0 mg/L NAA 0.1 mg/L 香蕉汁100 g/L 活性炭0.5 g/L,MS 6-BA 1.5 mg/L NAA 0.5 mg/L 香蕉汁130 g/L 活性炭1.0 g/L,1/2 MS 6-BA 0.1 mg/LAA 0.5 mg/L 香蕉汁150 g/L 活性炭1.5 g/L。  相似文献   

6.
红栀子果实的采收加工与贮藏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红栀子的采收要选择果实成熟的适宜时期,采用蒸汽杀青和沸水浸煮方法使栀子果实迅速脱水,用烘干或晒干方法对果实干制并进行干燥贮藏,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大花秋葵又名美芙蓉、草芙蓉,为锦葵科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5m,植株呈亚灌木状。叶互生,卵状椭圆形浅裂或不裂,基部圆形,先端尾尖,叶缘具粗锯齿,叶被着生星状毛。花形碗状,单  相似文献   

8.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J.Ellis)为茜草科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Rubiaceae)栀子属(Gardenia)常绿灌木,广泛分布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2];作为优质的天然于长江以南各省区[1],它是重要的森林食品及药材色素,其提取物常添加在面条、糖果等食品中[3-4];资源。其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因其果肉含有抗癌作用的藏红花素、藏红花酸、苦红  相似文献   

9.
采用硅胶和Sephalex LH-20凝胶色谱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对南川卫矛茎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组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数据进行了结构鉴定.分离得到了11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3-0-木栓烷-28-羧酸、29-羟基-3-木栓酮、大子五层龙酸、直楔草酸、雷公藤内酯甲、雷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红栀子果实贮藏变质原因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栀子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其果子的含水量达到12%以下,控制好贮藏库的温湿度,消灭贮藏库害虫的发生,做好贮藏场所的通风换气,可有效地防治红栀子果实贮藏变质。  相似文献   

11.
青橄榄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橄榄科橄榄属青橄榄树叶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得8个化合物。经理化及光谱方法鉴定分别为:没食子酸乙酯(Ⅰ)、东莨菪素(Ⅱ)、没食子酸(Ⅲ)、穗花杉双黄酮(Ⅳ)、肌醇(Ⅴ)、槲皮素(Ⅵ)、卢一谷甾醇(Ⅶ)、4,5-去氢诃子裂酸三乙酯(Ⅷ)。其中化合物Ⅷ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Ⅴ、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Ⅳ、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2.
水栀子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栀子茎切段为外植体,进行植株再生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在以MS 6-BA 3 mg/L NAA0.4 mg/L的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效果较好,分化率达100%;增殖培养时,在MS 6-BA 1.0 mg/L IAA0.2mg/L的培养基上效果较好;再生苗在1/2MS IAA(0.1~0.5)mg/L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沉香叶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抗肿瘤活性部位筛选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对沉香属白木香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其中所分得化合物的结构.从该植物中共分得10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洋芹素-7,4'-二甲醚(1)、木犀草素-7,3',4'-三甲醚(2)、木犀草素-7,4'-二甲醚(3)、芫花素(4)、木犀草素(5)、羟基芫花素(6)、2-O-α-L-鼠李糖-4,6,4'-三羟基二苯甲酮(7)、对羟基苯甲酸(8)、β-胡萝卜苷(9)、7α-羟基-β-谷甾醇(10).化合物7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6及8、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到.  相似文献   

14.
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橄榄中多酚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研究了橄榄多酚的定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橄榄多酚提取液在加入Folin-Ciocalteu试剂1.5 mL、10%Na2CO3 6 mL、反应时间2 h、温度30 ℃的条件下进行显色,并于765 nm处测定其吸光值,多酚质量浓度在7~70 mg/L范围内与吸光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根据此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橄榄多酚的定量测定,该方法简单方便、稳定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5.
橄榄多酚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溶剂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对橄榄中的多酚物质进行提取研究,并比较了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以1g橄榄果肉粉为原料,60%~70%丙酮水溶液是提取橄榄多酚的最适溶剂,最佳提取时间1h,温度20~30℃,固液比1∶20(g∶mL);超声波提取的最适功率为80W,最佳提取时间25min;微波提取的最适功率为280W,提取时间5s。3种提取方法的多酚提取得率分别为17.1%、19.3%和20.3%,与溶剂浸提法相比,超声波法和微波法提取时间短、效率高,提取效果明显优于前者,并且三者提取物的UV和HPLC检测图谱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6.
以沉香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芒果苷提取率的影响,并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化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沉香叶中芒果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液固比20,提取温度90℃,回流提取2次,每次1h。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芒果苷得率达3.31%。  相似文献   

17.
杨梅不同部位单宁含量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杨梅的叶、枝和树皮的总酚含量与可溶缩合单宁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详细研究了不同部位中缩合单宁的类型、聚合度及聚合物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树皮的总酚含量最高(43.56%),叶次之(34.69%),枝最低(18.53%);树叶的可溶缩合单宁含量最高(25.67%),皮次之(17.93%),枝最低(8.01%);3组分的缩合单宁都以(表)棓儿茶素-3-O-棓酸酯(EGCG/GCG)为基本结构单元的原翠雀定,且大部分聚合物的结构单元之间存在A型和B型两种连接方式,但其中叶和枝缩合单宁的聚合度要大于树皮。  相似文献   

18.
毛花柱忍冬花蕾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毛花柱忍冬花蕾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绿原酸(Ⅰ)、5-O-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Ⅱ)、5-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Ⅲ)、槲皮素(Ⅳ)、木犀草苷(Ⅴ)、芦丁(Ⅵ)、山奈酚-3-O-芸香糖苷(Ⅶ)、秦皮乙素(Ⅷ)、β-谷甾醇(Ⅸ)和胡萝卜苷(Ⅹ)。其中化合物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化合物Ⅰ、Ⅱ、Ⅲ、Ⅴ、Ⅵ、Ⅷ、Ⅸ、Ⅹ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19.
金雀花提取物正丁醇沉淀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酰化方法对金雀花中正丁醇沉淀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金雀花的地上部分用75%的乙醇提取,乙醇总浸膏用去离子水饱和悬浮,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其中正丁醇萃取物沉淀部分乙酰化衍生后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从正丁醇沉淀部分分离出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三十烷醇、美迪紫檀素及车轴草醇,所有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乙酰化反应使得正丁醇沉淀部分的溶解性增加,极性降低,为其他植物中大极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