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铁观音茶以独特香味成为乌龙茶的极品,市场畅销,经济效益高,许多茶区把发展铁观音茶作为富民国策.因此,近10年来,发展迅猛,但也带来几个技术问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薛秋和 《中国茶叶》1995,17(4):39-40
铁观音是闽南乌龙茶的极品,具有香气浓郁、滋味醇厚,“音韵”独特的品质特点,在同类茶中享有“茶王”之誉.铁观音茶树品种属灌木、中叶型,具叶厚、梗大特点,叶齿疏而不规则,叶缘呈波浪形.根据铁观音茶树所具有的生物学特性,要想制出高品质的铁观音茶,必须依据其鲜叶原料的特点,在初制中掌握好做青技术(包括晒青、摇青)甚为重要,笔者就此问题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3.
铁观音茶的发现、栽植、培育大约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至清末民初形成独特的铁观音茶文化,并且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人物。本文从茶习俗、茶术语等几个方面分析铁观音茶文化如何翻译,并为如何更好介绍茶文化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铁观音是闽南乌龙茶的当家品种,品质优异,在诞生后的几百年里一直独领风骚、长盛不衰。在今天的乌龙茶市场,品质好的铁观音一直保持着高价位的畅销优势,如何保证铁观音的优质生产,经过这几年从开发新茶园到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我觉得要生产高品质的铁观音关键要抓好四个控制环节。  相似文献   

5.
《茶世界》2019,(4)
正"谁能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懂茶人"。铁观音好喝难做,若能具有"观音韵",那更是茶叶中的上品。只有制茶师运用高超的制茶技术,加以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偶得。在"机制时代",手工茶坚守者甚少,"观音韵"已经难寻,然而在这条路上,仍然不乏有孜孜不倦的身影。人生如茶,茶如人生。魏月德走过的茶路,每一步印证着他与铁观音的不解之缘,从默默无闻到一代大师,他的人生也如铁观音般充满了苦、涩、甘、甜、醇、润、香、韵。  相似文献   

6.
《福建茶叶》2012,(5):56-58
峥嵘岁月六十年,雪雨风霜不畏难;凤山一路凯歌奏,昂首阔步永向前。迎来六十华诞的安溪铁观音集团,正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绿色健康的茶叶,让全世界的新朋老友喝得起茶,喝上好茶;喝得放心,喝出健康。安溪奇茗冠天下,凤山独秀香飘远。在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站在新的起点上,以追赶"立顿"、打造百年品牌为目标,为"凤山"为主打品牌,以"浓露香永"系列产品为龙头,将充满和谐理念的东方茶文化向国内外激情播撒。"让每一个太阳照耀的地方,都能喝到‘凤山’牌铁观音茶。"这是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林文侨和集团全体员工伟大的梦想,也是他们有力的行动。  相似文献   

7.
安溪铁观音具有独特风味,其陈茶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已经得到了科学证明。但是铁观音贮藏时限、贮藏环境条件、贮藏工艺技术、品质保持及功效形成机理等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从影响铁观音陈茶的贮藏因素分析入手,将铁观音陈茶与其他类型铁观音进行对比,分析铁观音陈茶的贮藏要求与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福建茶叶》2014,(2):59-60
正61年来不断专注于制作好茶,工艺上精益求精,坚持传统正味,安溪铁观音集团不懈摸索、改进,锻造"浓露香永"经典版NT3000A、NT3000C,以改良浓香工艺精制而成,传统经典中融入时尚,滋味醇厚、香气高远持久、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为消费者带去了全方位的好茶享受。精选原产地茶叶源自高海拔茶园很多人有误解,认为浓香型铁观音是把卖不掉的清香型铁观音和剩余的原料再焙一下火,其实并不是所有原材料都能采用焙火工艺。"凤山"浓香型铁观音,特别是"浓露香永"在选择原材料方面极其讲  相似文献   

9.
林锻炼 《福建茶叶》2014,36(6):37-38
在闽南、台湾等地,早就有贮存和饮用陈茶的传统.近年来,饮用陈香型铁观音的群体不断扩大,一些乌龙茶龙头企业也有生产陈香型铁观音.因此,尽快研究和制定陈香型铁观音标准,扩大产业链,对促进乌龙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雪健 《福建茶叶》2007,(B02):14-15
铁观音是闽南乌龙茶的当家品种,品质优异,在诞生后的几百年里一直独领风骚、长盛不衰。当今在茶叶市场,品质好的铁观音一直保持着高价位的畅销优势。如何保证铁观音的优质生产?经过这几年从开发新茶园到加工生产全过程的实践,有所体会。我认为要生产出高品质的铁观音关键要抓好以下四个环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铁观音主要产于福建安溪,素有"七泡有余香"之美誉,独具兰花香观音韵而闻名于世。也受到了广大茶爱好者的喜好。铁观音不同的制作工艺会产生不同的口味,常见的为正味、消清、拖酸等,本文主要针对铁观音的不同制作工艺及其提点做简要分析和感官审评。  相似文献   

12.
茶清,品乃高,清在人品,品会茶清。"当你感到生活平淡无味时,沏一壶好茶,茶香浮动,茶味透齿,融发无限温馨回忆,让结茧的心灵软化,再度体会生活中的真意与乐趣",这就是陈家星对茶的境界。安溪历史上第一个非安溪人在人民大会堂正厅里夺得茶王称号且很有佛缘的性情中人,因为爱茶,所以执着。以茶品味人生,以"清品"作为品牌,进而体现了铁观音茶叶的醇厚质地。在阐述中,陈家星所展现出来的对铁观音的认识与见解且是十分的独到。  相似文献   

13.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种类多样,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香味受到众多茶客的青睐,而铁观音是正乌龙茶中的主要代表,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关于铁观音的审评主要是通过感观对其品质进行鉴定.本文从个人角度对铁观音的审评方法及步骤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茶叶审评人员及铁观音爱好者提供品评经验,以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官发松 《福建茶叶》2009,32(1):32-32
近年来,铁观音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倍受消费者的青睐。高档优质茶供不应求,效益显著。消费群体逐步壮大,消费市场由南向北拓展推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茶农的生产热情,铁观音面积猛增。受“新丛”铁观音品质比较优异的影响,栽培管理上的问题突显出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1 观音赐茶皇帝赐名铁观音茶美名也美 ,耐人寻味 ,不知其出典 ,怎能谈其梗概 ?她“降世”自何来 ,其来历既扑朔迷离而又神奇美丽 ,不仅和观音菩萨托梦所得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且与嗜茶的乾隆皇帝赐名牵上了关系。聪明的安溪人逆向思维 ,让妙趣横生的故事和美妙传奇的“两说”并存留芳于世 ,给安溪六大名茶之首的铁观音抹上了一层瑰丽神奇的色彩 ,让人似乎有一种神的灵觉、真的遐逸 ,让人魂萦梦绕 ,心往神驰 ,也道出铁观音之名贵非凡。2 铁观音茶香韵亦美有人说 :“天下香茗数不清 ,安溪铁观音头一名”。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称之为“茶中奇…  相似文献   

16.
有机铁观音茶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的乌龙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有机铁观音茶成为人们养生饮食的首选。文章通过对有机铁观音茶种植与管理方法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有机铁观音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保证有机铁观音茶的卫生安全,更好地提高有机铁观音茶种植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铁观音在茶界享有"七泡有余香"的美誉,其具有独特的兰花香,主产地是在我国福建安溪。不同的制作方式生产出的铁观音能产生多种口味,常见的有拖酸、消清以及正味,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本文对安溪铁观音不同制作工艺以及感官进行审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代口语作为产生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语言形式,以其特有的简约特征和本土元素,成为了重要的区域文化组成要件。以"铁观音茶叶"茶语为例,其中所包含的:纯、雅、礼、和,便是茶语的核心内核。在这样的核心内核作用下,处于"铁观音茶叶"产地的地区,以及在习惯于饮用"铁观音茶叶"的人群中,必然也潜移默化的受到上述核心内核的影响,最终通过人际交往在口语表达形态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9.
夏成鹏 《中国茶叶》2005,27(4):45-46
看了<中国茶叶>2005年第一期中苏芳华所著的"普洱茶不属黑茶的评析"一文之后,有几点疑问想与之探讨.普洱茶应不应该单列为普洱茶类?不管从六大基本茶类分类方法还是从广义的普洱茶定义和苏芳华本人参与编写的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的普洱茶定义上讲,普洱茶也不能单列为一个基本茶类.另外从"普洱茶不属黑茶的评析"一文中所定义的普洱茶及其介绍特点和加工工艺上看,完全符合黑茶这一基本茶类.就此本人提出几点拙见与茶界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20.
廖琼满 《福建茶叶》2000,(Z1):16-17
可曾品过铁观音 ?提起安溪铁观音 ,人们不但会立刻想起其“绿叶红镶边 ,七泡有余香”的美称 ,而且其独特的韵味也随即涌上心头 ,让人顿觉口中生津 ,齿颊溢香。安溪铁观音不愧为“茶中之王”。铁观音原产于安溪县西坪镇 ,发现于靖雍正四年 ( 172 5年 )前后。系乌龙茶中之极品 ,被评为全国名茶和世界名茶 ,也被指定为钓鱼台国宾馆专用茶 ,成为我国国茶。铁观音既是茶树品种名 ,也是茶叶商品名。从 1916年以来 ,多次在国内外茶叶评比中获奖 ,被誉为“长寿茶”、“青春健美茶”和“茶类中之香槟酒” ,同时 ,还一直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各界人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