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日本战前食用河鲀鱼的人很少,近海自行生产的河鲀鱼已能满足需要。近年来,河鲀鱼已逐渐向一般群众普及,消费量剧增。因日本近海捕获量逐年减少,就一方面扩大到黄海、东海捕捞,一方面组织进口来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医药科技的进步.河鲀鱼的经济价值正在不断提高.昔日被人们认为“天生有毒、食之致命”而随意丢弃的河鲀鱼,而今却是身价百倍.据报道去冬今春在上海崇明县市场上,每公斤鲜活河鱼鲀售价达140—160元,在江苏常州等地市场上每公斤竟高达200元.而浙江奉化市.每公斤冷冻河鲀肉,外销价折合人民币80—90元.从河鲀中提取的河鲀毒素,每克重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  相似文献   

3.
概要介绍了日本在河鲀食用安全管理方面的有关法规及管理方法,旨在为今后我国有关部门或相关行业在制订河鲀安全食用管理法规及条例时提供一些借鉴,以加快我国河鲀食用的解禁进程.  相似文献   

4.
1河鲀毒素所在部分和季节上的变化 河鲀毒素所在部位为鱼体内脏.其包括:生殖腺、肝脏、肠胃等部位,其含毒量的大小,又因不同养殖环境及季节上变化而有差别,按长江河鲀和人工养殖河鲀的实例证明,各器官毒性比较如下:卵巢>脾脏>肝脏>血筋>眼睛>鳃耙>皮>精巢>肌肉.养殖河鲍(2龄以上)其器官毒性比较与野生河鲀一致,但含毒素量较低.  相似文献   

5.
养殖河鲀毒素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河鲀毒素及河鲀的逐步认识和利用,养殖河鲀毒素控制技术研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简要总结我们9年来在这方面所开展的一些工作以及日本等国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 河鲀体形似“豚”,常在河口捕到而得名。北方渔民称之谓“艇鲅”,南方则称“龟鱼”或“腊头”。河鲀多数栖息于近海浅水区,少数进入江河产卵或定居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我公司1957-1968年拖网渔场统计资料写成。目的是想通过多年拖网生产实践的资料分析说明河鲀鱼的渔场和渔期及其历史变迁。为开发河鲀鱼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振  周德庆 《渔业现代化》2006,(5):38-40,44
河鲀鱼泛指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的各属鱼类。因体形与豚相似,常在河口捕获,故江浙一带俗称其“河豚”。河鲀鱼在世界各地分布较广,品种较多,约有200余种,其中在我国就有40余种,大部分属东方鲀属,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东海、南海以及近海江河中,是江海洄游习性的底栖鱼类。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由于近几年河鲀鱼病害发生的复杂性,给河鲀鱼养殖带来相当的危害。原本在养殖业中具有相当水准和经验的养殖业者,也为目前所遭遇河鲀鱼复杂病害的侵扰而无奈。本文以2004年在三瓶湾海域所发生的河鲀鱼养殖病害的诊断为例,做如下叙述。  相似文献   

10.
张洁  张雪 《河北渔业》2007,(7):43-44
唐海县河纯鱼养殖已有十多年的养殖历史,是我县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之一,所养规格达600g河纯鱼商品鱼以冰鲜的方式主要经海运出口日、韩,河纯鱼出口已成为继对虾以后我县大宗出口水产品之一。1999年在中国国家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2004年,河纯鱼被认证为无公害水产品。全县年平均孵化河纯仔鱼200万尾,混养面积达到1333hm^2,年产量在1000t左右。  相似文献   

11.
渔业生态经济和渔业技术经济是当今世界渔业经济研究的新动向与新趋势,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渔业生态经济平衡和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是农业部圈定十大重点渔业科技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具有药源广、成本低、疗效好、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作为“绿色渔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水生动物病虫害防治中。作者于2003年在河鲀鱼越冬生产中利用中草药进行疾病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 日本西海岸延绳钓河鲀渔业发展于1955年。1965年后,在东海和黄海开辟了新渔场。这里介绍日本在东、黄海的两种主要河鲀鱼:红鳍东方鲀和假  相似文献   

14.
连疆 《齐鲁渔业》2005,22(6):19-20
文登可利用的浅海面积约150km^2,滩涂面积约100km^2,已开发利用的浅海和滩涂面积约128km^2,其中滩涂93km^2。除用于鱼虾蟹贝养殖、盐业生产外,还用于与海上经济有关的渔货码头、船舶修造等。  相似文献   

15.
顾新根 《海洋渔业》1984,6(6):286-288
<正> 贝类是一种营养丰富味美可口的食品,历来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家庭佐餐佳肴,但有时在某些海区的某个季节,某些原先可安全食用的贝类会骤然变得有毒,人或动物若食用这种贝类就会发生中毒现象,严重时则可致人于死命。这种现象一般称之谓赤潮性(外因性)贝毒。赤潮性贝毒现象历史上很早就有发生,据 Halstead(1965)报道,在1689~1962年间,世界上有记载的赤潮性贝毒中毒者有900多人,200多人死亡。1972年9月和1976年6、9月袭  相似文献   

16.
广西沿海位于北部湾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北海市至围洲海面,海水温度年平均20℃,最高31℃,最低15℃;盐度为27.4—33%。30米等深线内捕虾作业区达二万平方公里,近海营养物质丰富.磷酸盐在100毫克/升左右,溶解氧为6-8毫克/升,底层有机生物质达60-100克/平方米,污染不严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海洋环境不断遭受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袭击,使海洋生态逐步发生变化,尤其对沿海沿岸水域的影响更为严重。从而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正常繁殖和生长,使有的鱼类离开了原有繁殖场而转移它乡,使该区形不成渔汛,降低了产量;有的鱼类因污染严重而死亡;有的鱼类发生畸形变化;有的鱼类便失去了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公司广大渔业工人积极响应领导上关于“海洋渔业生产必须逐步向外海发展”的号召,发扬战天斗海、大干苦干的革命精神捕捞马面鲀,开发利用海洋鱼类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二年来我公司拖网渔轮在东海生产马面鲀的有关情况扼要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um)隶属软体动物门、单壳纲(腹足纲)、腹足目、锥螺科。其肉味道鲜美,是广西沿海群众喜爱捕食的海产贝类,同时也是鱼、虾、蟹类良好的天然饵料。随着鱼、虾、蟹类养殖生产的迅速发展,对饵料的需要量与日俱增。如何开发利用棒锥螺这一饵料资源,在当前发展海水养殖生产上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宜渔湖泊、水库580万亩,大中型水面资源十分丰富,水面多数水质优良,饵料生物丰富。但这些水面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资源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何充分利用水域天然饵料资源,改善水质,增加鱼产量,提高大中水面的经济效益呢?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