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文从甘油的氧化、丙二醇的生产、甘油重整、碳酸甘油的合成、甘油与羧酸(甲基酯)的反应、甘油的醚化、甘油缩醛(酮)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以甘油为原料的深加工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希望对甘油的高附加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液体石蜡、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混合致孔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磺化后得到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利用SEM/EDS、BET、IR等手段对其形貌、磺化程度进行表征,并通过酸值为63.0 mg/g(以KOH计)煎炸油的酯化反应考察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磺酸根基团成功接到PS分子链上;在聚合条件为360 r/min、1.0%分散剂、1.0%引发剂、75℃保温4 h、升温至85℃保温6 h时,混合致孔剂的最佳添加量为40.0%液体石蜡、50.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磺化条件为二氯乙烷1.0 m L/g、硫酸5.0 m L/g、70℃磺化1 h后升温至80~85℃磺化3 h时的最佳溶胀时间为1 h、硫酸体积分数98%,得到阳离子交换树脂W2的最大交换容量为5.2 mmol/g;在40.0%甲醇、10.0%W2、70℃搅拌下酯化反应1.5 h,W2的破碎率仅10.0%,FFA转化率达到86.8%,优于市售阳离子交换树脂PC101,且可重复使用5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五元瓜环为催化剂,用三氯化磷与无水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亚磷酸二烷基酯。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在以四氯化碳作为溶剂,醇/三氯化磷摩尔比为3,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20min。在该条件下,合成了亚磷酸二乙酯、亚磷酸二甲酯、亚磷酸二正丙酯、亚磷酸二异丙酯和亚磷酸二正丁酯,收率较好。  相似文献   

4.
简述天然香料的发展状况,介绍了近年来天然香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对未来香料行业的发展前景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和氮氧化物存储催化还原技术NSC是当前主流的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后处理技术。为此,详细阐述了两种技术的反应机理、系统组成和工作过程,提出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了一种实用新型的组合技术可以改善SCR系统在低温工况下转化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甘油二酯因其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其还被作为多功能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甘油二酯合成的主要方法,包括化学法和生物酶法,重点介绍了生物酶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许娟娟 《湖南农机》2007,(7):104-104,111
本文对献血反应的病因及对献血反应者采取对症措施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钢筋锈蚀威胁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钢筋锈蚀前后完好结构和锈蚀后结构2个模型,进行多遇地震的时程分析.结论表明,钢筋锈蚀层对杭震有耗能作用,但结构动力响应中位移变大、剪力变小,较大的钢筋锈蚀率明显降低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杭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微波裂解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矿物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不可再生性及其利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人们越来越重视清洁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生物质热化学裂解已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兴趣,但微波裂解更具优势而备受关注。为梳理生物质微波裂解技术的现状和预测未来发展方向,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同时,着重介绍了微波加热的特点、机理、优势及应用,考察了微波裂解对不同原料的加工效果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综述了微波裂解气态产物和液态产物的特点、优势与应用前景。最后预测了生物质微波裂解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寻求如海藻等高效低耗的生物质原料,开发更经济高效的转化技术和设备,探索有效的生物质催化裂解技术,开发高价值的生物油及其副产品等。  相似文献   

10.
芦荟是药食兼用植物,芦荟多糖是芦荟中重要的活性物质之一.通过查阅国内相关文献,分析、归纳、总结近年来芦荟多糖提取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芦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丹娜  赵扬 《农业机械》2012,(18):87-90
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湿相、微波复合法生产纯胶(SSOS)。在湿式酯化反应中,分别以反应时间(A)、反应温度(B)、反应pH值(C)和淀粉乳浓度(D)单因素进行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总结出影响反应因素从大到小的依次为反应pH值、淀粉乳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总结出最优生产条件为:反应时间12h、反应温度35℃、反应pH值8.5和淀粉乳质量分数为35。用该工艺进行中试试验进行验证,所生产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为0.0211。用微波进行复合处理,确定加热时间为3.5min,加热功率应该在400W,所生产的纯胶(SSOS)取代度为0.0223,取代度提高了0.0021。  相似文献   

12.
新联集团自 1992年在河北组建第一个分厂开始,打破了原来的地域界限,进行集团化扩张, OEM生产经营模式正式拉开了序幕。在以后的几年中,收割机市场连年持续火爆,公司先后在河南、北京、山东、天津等地组建了 10多个分厂,主导产品新疆- 2联合收割机产销量从 1996年 3000台飚升到 1999年的 12000台,联合收割机的产销量占到全国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市场份额的 70%以上,成为全国收割机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在小的时候,沟通协调很容易。随着企业不断扩大,组织机构越来越复杂,管理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内部的沟通与协调上,用于外部…  相似文献   

13.
以油茶籽仁与精炼油茶籽油为原料,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取浓香油茶籽油,就美拉德反应生产浓香油茶籽油的方法和原理进行了探讨,并就影响美拉德反应生产浓香油茶籽油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确定浓香油茶籽油制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料油比1∶20、加酶量1%、酶解时间3h、pH值为8.0、加热温度120℃和加热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综合评分可达到5.53。  相似文献   

14.
甲烷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研究其低温下的催化活化对其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重点针对甲烷催化燃烧技术,归纳了近年来此技术在非贵金属催化剂研究方面的进展,重点阐述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发展的影响,并且探讨了甲烷催化燃烧技术相关催化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蒋波  张晓东  孙立  许敏 《农业机械学报》2010,41(Z1):149-153
从非均相酸和碱催化转酯化反应的角度,综述了微波促进生物柴油制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微波辅助下非均相催化过程具有反应速率快、节能、环境友好、产物分离简便的优点。非均相催化剂以固体酸或者固体碱催化剂为主,反应在10~30min内完成,转化率与传统加热方式相当或者更高,所采用的固体催化剂具有可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16.
结构甘三酯的众多特殊生理功能使其在未来静脉肠外营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脂肪乳及结构甘三酯的定义和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从酸解、酯-酯交换、酯化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酶法合成结构甘三酯工艺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对酶在结构酯的合成与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重力坝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力坝的抗震特性是大坝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对某重力坝中孔坝段进行三维有限元静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子空间迭代法对大坝进行模态分析,分析其自振特性,获取自振频率、自振周期及结构振型;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动力计算,分析大坝的地震动力响应及其规律;最后按照"强度最不利应力叠加原则"将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反应进行组合,分析了坝体的综合反应。  相似文献   

18.
通过添加Vc和外加磁场处理,研究莲藕多酚氧化酶(PPO)反应动力学的变化规律.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莲藕PPO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所描述的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Km为0.775 mol/L,Vmax为11.150 U/min.Vc对PPO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反应动力学参数Km为0.081 mol/L,Vmax为3.243 U/min,呈现反竞争性抑制,表现为褐变出现滞后,随Vc浓度的增大滞后时间逐渐增长,且呈现S型趋势,并建立了相应的反应方程.不同磁场强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变化,PPO活性呈现波动性.3.17 A/m磁场强度下处理4 h的酶液其反应动力学曲线表现为S型,并建立了相应的反应方程.  相似文献   

19.
在对小麦作物进行施肥的时候,在选择施肥方法的时候,在考虑到产量反应的同时,还要基于农学效率而进行科学施肥。本论文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小麦推荐施肥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反应谱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显式表达了RCC重力坝的功能函数,解决了在动力分析中弹性抗拉和抗压的功能函数不能显示表达的困难,再运用JC法求解可靠度指标.以铅厂水电站RCC重力坝为例,计算了其结构可靠度指标.结果表明,整个坝体的抗压强度可靠度指标均比较高,均满足规范要求.坝踵、上游坝坡转折处、坝基面、坝趾部位的抗拉可靠度指标较小,甚至小于1,表明这些地方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允许抗拉强度,甚至被破坏.这从动力特性分析的结果中能够得到印证.可见,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可靠度指标效率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