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柽柳两种不同外植体生根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柽柳幼嫩枝条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出丛生芽,再把柽柳丛生芽和嫩枝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NAA的MS培养基上,使外植体分化生根。结果表明:添加0.05mg/L,NAA的MS培养基适宜丛生芽生根;添加0.01mg/LNAA的MS培养基适宜柽柳嫩枝生根。两种试管苗长势不同,其中由柽柳嫩枝产生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野生玫瑰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玫瑰当年生去叶带芽嫩茎为试验材料进行组培繁殖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玫瑰的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 BA3.0 mg.L-1 NAA0.3 mg.L-1,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 BA3.0 mg.L-1 NAA0.1 mg.L-1,增殖率达4.95倍;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 NAA0.1 mg.L-1,生根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3.
思茅松丛生芽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思茅松成熟合子胚培育的无菌苗的带子叶顶芽为外植体,建立了思茅松组培的丛生芽诱导、伸长和生根的植株再生体系。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1/2MS+2.0~3.0 mg.L-16-BA+0.05~0.1 mg.L-1NAA,其诱导率为93.3%;丛生芽伸长诱导培养基为1/2 MS+0.05 mg.L-1NAA;丛生芽小芽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为1/2MS+2.0 mg.L-1IBA,其生根率为46.67%。  相似文献   

4.
以28年生窿缘桉优株萌芽条的嫩茎为外植体,对窿缘桉进行了组培试验。结果表明,MS+6-BA 0.5mg.L-1对外植体始芽诱导效果较好,诱导率为72%,且丛生芽生长健壮,无玻璃化现象;在改良MS+6-BA1.5 mg.L-1+IBA 0.5 mg.L-1上继代培养,芽增殖系数3.9;单芽在改良生根培养基1/2MS+IAA 1.5 mg.L-1+NAA 1.0 mg.L-1中的生根率最好,达86%。  相似文献   

5.
《福建林业科技》2015,(4):128-132
以多年生香樟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的诱导和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无菌茎段接种至MS+6-BA 0.5 mg·L-1+IBA 0.07 mg·L-1的诱导培养基中,腋芽明显萌动并伸长展叶,且萌发率为100%;在MS+6-BA 0.5 mg·L-1+NAA0.05 mg·L-1可形成大量丛生芽,平均有效芽数可达5.2个;在1/2 MS+IBA 0.05 mg·L-1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 d后,丛生芽全部生根,移栽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最适于羊踯躅腋芽丛生芽诱导和生根的培养基,以其新生嫩茎段为外植体,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了快繁实验。结果表明:最适于羊踯躅嫩茎段腋芽丛生芽的诱导培养基为1/2 DR+2ip4.40 mg.L-1+NAA 0.01 mg.L-1+GA32.50 mg.L-1,其诱导率为99.8%;生根培养基为1/4 DR+ZT 0.06 mg.L-1+NAA0.02mg.L-1,其生根率达99.0%。快繁实验结果还表明,每段茎节增殖数平均达5倍以上,培养周期为28 d。在此基础上,文中建立了羊踯躅腋芽丛生和高效植株再生体系,该体系可应用于羊踯躅的工厂化育苗之中。  相似文献   

7.
霍山石斛组培丛生芽诱导增殖及生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霍山石斛无根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丛生芽诱导增殖和生根技术.丛生芽诱导增殖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筛选出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 0.2 mg/LKT 0.2 mg/L NAA 0.3 mg/L 6-BA.4个因子对霍山石斛丛生芽诱导的影响顺序依次为:KT>基本培养基>6-BA>NAA,其中,KT对霍山石斛丛生芽的诱导效果极为显著.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及香蕉泥进行生根诱导,其生根效果排序为:香蕉泥>IBA>NAA,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是MS基本培养基添加20%香蕉泥,生根率可达94.3%.  相似文献   

8.
芳樟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芳樟工业原料林良种茎尖的离体培养和繁殖 ,探讨芳樟茎尖诱导、分化、不定芽生长分化、生根的适宜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 :适宜芳樟茎尖诱导培养基为MS +6 -BAa~ 2amg .L-1+NAAbmg .L-1,诱导率达 70 %以上 ,适宜分化丛生芽的理想培养基为改良MS +6 -BAa′~ 2a′mg .L-1+NAA0~ 2bmg .L-1+GA0~cmg .L-1芽年增殖系数达4 5 12 以上 ,有效芽苗率达 80 %以上 ,适合生根培养基为 1/2改良MS +NAAb′mg .L-1+IBA0~b′mg .L-1或 1/2改良MS +IBAb′mg .L-1+NAA0~b′mg .L-1,或R +IBAc2 mg .L-1+NAAc1 mg .L-1生根率达 98%以上。移栽土壤基质以黄心土加沙(10∶1)理想 ,移栽成活率可达 85 %以上  相似文献   

9.
巨尾桉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尾桉优良无性系无菌苗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诱导产生丛生芽,探讨不同浓度无机盐对诱导产生的丛生芽黄化率的影响,并开展丛生芽壮苗和生根培养.结果表明:诱导产生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ZT 0.5 mg·L-1+NAA 0.2 mg·L-1;降低丛生芽黄化率的最佳无机盐离子浓度是在MS大量元素的基础上增加Ca2+和Mg2+浓度、Fe2+和Mn2+浓度;壮苗后生根最佳培养基为:改良1/2 MS+IBA 1.0mg·L-1+NAA 1.5 mg·L-1.从而建立了高效巨尾桉组培再生系统,为桉树良种选育和遗传转化等研究提供材料和基础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丽格海棠的离体快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丽格海棠叶片诱导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 6 BA0 50mg/L NAA1 00mg/L;适宜丛生芽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MS 6 BA0 25mg/L NAA1 00mg/L;适宜丽格海棠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其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矮牵牛组培苗生根的条件进行筛选。试验表明1/2MS+BA 0.1 mg.L-1+IBA 0.8 mg.L-1+NAA 3.0 mg.L-1,蔗糖30 g.L-1的培养基对矮牵牛组培苗生根最有利。  相似文献   

12.
利用柽柳的嫩芽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使用0.1%HgCl2溶液最佳,消毒时间为3 min.外植体培养最适pH为5.8.最佳分化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01 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05 mg/L NAA.  相似文献   

13.
相思(Acacia Mill.)类树种(俗称相思树)属含羞草科(Mimosaceae)金合欢属(Acacia Mill.),在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和江西等地均有栽培。相思树植株高大挺拔,根系发达具根瘤,具有耐干旱贫瘠及抗风的特性,是水土保持及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同时,相思树还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其生  相似文献   

14.
试验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KT和NAA,按正交试验表L9(34)形成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分析了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柽柳离体快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MS培养基+6-BA1.0 mg·L-1+NAA0.01 mg·L-1+KT0 mg·L-1配方对不定芽增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广藿香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藿香的幼叶、茎段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不同浓度的2,4-D、NAA、6-BA、KT、TDZ及其组合的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结果表明:单独使用5种激素在一定范围内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最佳组合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2,4-D 0.1 mg.L-1。进一步研究发现,茎段和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的生长曲线都呈“S”型,且生长周期均为18 d。  相似文献   

16.
南方红豆杉组织培养育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南方红豆杉(Taxes chinensisvar.mairei Cheng et L.K.Fu)的幼叶、幼嫩茎段、花蕾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育苗试验,结果表明:①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容易程度为幼嫩茎段>幼叶>花蕾;②诱导南方红豆杉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MS+6-BA 0.5 mg.L-1+2,4-D 1.0 mg.L-1;③BA、ZT和KT均能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其中以0.1 mg.L-1ZT效果最佳,诱导率达58%;④生根培养阶段,以附加NAA1.0 mg.L-1+0.1%活性碳的1/2 MS培养基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6%;⑤试管苗移栽在河沙+泥炭的基质上,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7.
选用红丝线当年生枝条为外植体,开展红丝线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红丝线组织培养过程中,基本培养基以MS较佳;初代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1,诱导率80%;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 0.05 mg·L-1,增殖系数达5.9;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 IBA 0.1 mg·L-1+ NAA 0.3mg·L-1,生根率100%;移栽存活率高达98.6%.  相似文献   

18.
小油桐外植体分化及植株再生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发现在MS培养基中添加6-BA 3 mg.L-1+IBA 0.5 mg.L-1的激素对小油桐苗质及外植体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15 d苗龄的小油桐幼苗外植体有较高的分化率。正交实验研究最佳分化激素浓度,发现6-BA+IBA组合对小油桐外植体芽苗诱导效果明显优于6-BA+NAA组合。子叶再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 mg.L-1+IBA 0.5 mg.L-1,最高诱导率为82.9%;下胚轴再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 mg.L-1+IBA 0.2 mg.L-1诱导率为23.8%。在子叶和下胚轴再生培养基中添加1 mg.L-1的AgNO3能促进小油桐植株再生,并抑制褐化产生。小油桐再生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WPM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