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蜜蜂的行为(十)李紫贤(五)“蜂王质”说质疑蜂王质理论,是养蜂界流行的解释蜂群行为现象的理论,现行书刊都将这一理论视为基础知识加以引用。蜂王质说主要论点如下:(1)蜂王能不停地分泌一种物质,叫蜂王质,它是一种极易消失的物质。它的功能是:A.能使工蜂感...  相似文献   

2.
蜜蜂的行为(十二)李紫贤D.蜂王质不能抑制分蜂情绪的产生,不能抑制工蜂建造王台蜂王质能抑制工蜂卵巢管发育的推理,凑巧遇到了有分蜂情绪的蜂群中也有部分工蜂卵巢管发育的现象,于是顺乎自然地提出了蜂王质能抑制分蜂情绪,能抑制工蜂建造王台的推理。具体可以这样...  相似文献   

3.
蜂王变黑病及其防治方法福建省治安县职业中学张九龙蜂王变黑病是一种少见的蜜蜂死王病。《中国养蜂》1993年第5期曾经刊载新疆巴州发生此病的情形及治疗方法的报道。去年夏初,我地也曾发生过此病。一、蜂王变黑病的症状发病蜂群的蜂王产卵锐减,三天左右的时间便停...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需要在冬季贮备大量的蜂王?这是由于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每年5月之前,养蜂者就亟需大量的蜂王,但因气候的限制养王场在此时无法生产出蜂王的缘故。所以养蜂生产上迫切需要一种可贮存蜂王安全越冬长达6个月的技术。此项技术的成功,一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蜜粉源植物,但近年来蜜源植物面积逐年减少,给养蜂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样就要求养蜂者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不能墨守成规。下面简要谈谈我地养蜂高产稳产的几项改进措施。一、选育优良蜂王是获得高产的条件多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要想夺高产蜂王是关键,为此,先后从饶河等地引进东北黑蜂、高加索蜂王。三年来先后用纯种蜂王做母本,配制了黑×本地、高×黑、黑×高等杂交一代。利用蜜蜂的杂种优势,为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种蜂王的质量是一个种蜂场的生命线 ,而蜂王的质量除受父母群的基因型决定外 ,也受到育王条件和管理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一个育种场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种蜂王 ,要把握育王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以使不利因素对种蜂王质量产生最小的影响。一、哺育群群势对后代种蜂王质量的影响一只蜂王个体的大小是其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躯大体重的蜂王 ,其产卵力比躯小体轻的蜂王强得多。发育正常的蜂王 ,它们的头部重量几乎是一样的 ,区别在于它们的腹部重量 ,这是蜂王腹部内卵巢的卵小管数量不同而引起的。因而 ,刚出台的处女王的重量与其产卵力的…  相似文献   

7.
蜜蜂信息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蜜蜂信息素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黄文诚我们虽然习惯上把蜂群中唯一的一只能生殖的雌性蜂称为蜂王,但是它并不具有发号施令,统治整个蜂群的“皇权”。例如,蜂王并不指挥工蜂去饲喂幼虫,或去采集饲料。蜂群如要在整个群体实现有条不紊地协调一致的活动,必须有一套较完...  相似文献   

8.
蜂王浆是5~15日龄的哺育工蜂的咽下腺(subpharyngeal gland)和上颚腺(mandibular gland)分泌的、用以饲喂蜂王和3日龄以内工蜂、雄蜂幼虫的浆状物质。人们利用蜂群的哺育蜂过剩时就会筑造自然王台培养蜂王的习性,人为地给予较多的人工台基,移入12~24小时的幼虫,待蜂王幼虫消耗较少、剩余王浆量最多的时侯,取出蜂王幼虫,收集台基内的王浆。由于工蜂和蜂王幼虫遗传上的一致性以及蜂群能够接受人工台基,这为大量生产蜂王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黄坚 《蜜蜂杂志》1999,(6):15-16
(接上期)2不断优选、培育蜂王,使蜂王素质不断提高从实践情况看,引进高产种王后,产量会有明显地提高,但不能满足于已有的高产。因为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静止不变的,而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发展的。可以把低产转化为高产,高产也可变成低产。但关键是在于掌握转化的...  相似文献   

10.
马平信 《蜜蜂杂志》2010,30(5):20-20
<正>在养蜂管理过程中,淘汰老蜂王、培育新蜂王、诱入新蜂王是一项很麻烦而必不可少的管理方法。很多蜂场为了简单方便地培育新蜂王、更换老蜂王,把诱入新蜂王几项工作融合一起,蜜蜂继箱群一次性安放王台换王。就单纯养蜂而言,继箱群一次性安放王  相似文献   

11.
一、春夏双王繁殖春季蜜源多,采取在一个蜂箱内,同时让两个蜂王进行繁殖,就能夺取春季蜂蜜高产。这里介绍有两种方法:一是双群夹箱饲养,就是将两个弱群蜂或中等群蜂,合养在一个蜂箱内,中间用闸板隔开,分别从巢门出入。这样,可以互相倚暖,加速繁殖。二是双王剪螫繁殖,就是将两个蜂王的螫剪掉,剪时注意不要剪得太多,以免使蜂王受伤;然后,放入同一蜂箱内繁殖。刚放进时,这两个蜂王可能发生厮斗.但因螫已剪掉,不可能发生致死蜂王的情况。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两个蜂王的厮斗就会停止,便可在同一个蜂箱内产卵。育成青年蜂。  相似文献   

12.
在一定的条件下,蜂王是决定一群蜜蜂强、弱,一项或多项蜂产品高产的“核心”。因此,养蜂人应对蜂王建立“档案”,以便在实际生产中观察各个蜂王后代的特长。经过多次筛选,将少数某项或多项蜂产品高产的蜂王留作“种王”。特别是既没有从外地购买种王,也没有从其他蜂场引种的蜂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黄成泰 《蜜蜂杂志》2002,(11):16-16
近年来,侏儒蜂王问题在我地发生日益严重,有时整个育王框育出的都是侏儒蜂王,对养蜂影响很大。现将本人多年来对其观察所得与大家一起探讨,希望对大家解决问题有所帮助。 造成侏儒蜂王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是在王台封盖后蜂王幼虫吃浆不足或不愿吃浆所致。若用塑料台基育王,在王台封盖后,将王台对着阳光一……  相似文献   

14.
蜜蜂性比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蜜蜂性比是指蜂群中雌性蜜蜂与雄性蜜蜂的比例。按亲属选择理论和性比原理预测 ,工蜂则可能对雌性性别更多地投资 ,这样蜂王和工蜂在决定性比问题上存在矛盾。本试验通过RAPD技术测定蜂王交配次数 ,并利用亲属选择和性比理论 ,研究了蜂群中的性比冲突问题。研究结果支持了工蜂调控蜜蜂性比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浙江莫允功先生曾在《蜜蜂杂志》1994年第5期提出过“中蜂不攻王”的原理。我通过很多次的实践发现,我地的中蜂群在失王情况下,除大流蜜期可随意介绍中蜂王外,其他时间经常会发生工蜂围王,甚至围王致死的情况。我在多次给失王群介绍蜂王的实践中,得出了一种比较可靠的介绍蜂王的方法,在失王群失王1天以上,工蜂尚未出现大面积产卵时进行,过程如下:1捉王从要提取蜂王的巢箱中提出巢脾寻找蜂王。当发现蜂王时,用拇指粗长5cm以上的空心铁纱圈轻快、准确地罩住蜂王,注意绝对不能弄伤蜂王;蜂王受到突然袭击后会往纱圈上部窜,这时可快速将纱圈的敞…  相似文献   

16.
蜜蜂信息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蜜蜂信息素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黄文诚(续上期)(二)蜂王背板腺信息素背板腺位于蜂王腹部4-6节背板内(图1-6),年轻蜂王的背板腺发育很好,工蜂没有背板腺。背板腺信息素的主要机能是使工蜂能够识别它的信号,对幼龄工蜂具有根强的吸引力,同时它也具有抑制工...  相似文献   

17.
蜜蜂的行为(六)李紫贤第三节蜂王与工蜂的联系一群蜂有上万只工蜂,而蜂王只有一只。当蜂王因故丧失时,工蜂能很快觉察,那么工蜂是怎样觉察的呢?也就是说工蜂与蜂王之间是通过什么机制联系着的?人们已与蜜蜂打了几千年的交道,直到今天,人们面对这个似乎是常识以下...  相似文献   

18.
1 换王1 1 直接换王在大流蜜期 ,工蜂积极投入采集工作 ,不会有其他外来蜂前来行窃时 ,可在上午 10 :0 0至下午 5 :0 0把要换掉的老劣蜂王拿出 ,随时换入新蜂王。具体做法是 ,把储备群的蜂王连脾带蜂提到要换入的蜂群里 ,如果带 2张脾 ,可把要换入的蜂王夹在两脾之间的蜂路里 ,以防直接接触他群工蜂 ,避免万一受到的围杀。大流蜜期 ,也可以把要换掉的蜂王直接捉出 ,把要换入的蜂王轻轻捏住翅膀 ,再轻慢地放在原王产卵区域内。千万不要使放入蜂王受惊 ,并使之没有觉察到换了环境。因产卵区原王的气味还没有消失 ,工蜂又忙于工作 ,警惕性放…  相似文献   

19.
K.  Harano  Y.  Obara  吴小波 《养蜂科技》2006,(5):41-42
在西方蜜蜂无王群中,当两只新的处女蜂王同时出房时会为了争夺繁殖地位而相互刺杀。而每次蜂王培育时通常有很多王台被培育。前人研究发现最先出房的蜂王比后来出房的蜂王胜率要高。但是,出房的蜂王能通过破坏未出房的王台来避免蜂王间的相互刺杀,减少被杀以及受伤的风险。因此蜂王就会尽可能的破坏未出房的王台。假如蜂王不加选择地破坏王台,就可能在它破坏其中一些王台时就会有成熟老王台中的蜂王出房。最好的方法就选择性地先破坏急于出房的王台。在这篇文章中就研究了处女蜂王是否会选择性的破坏成熟老王台。材料与方法从有王群中组织4…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刺槐蜜结束之后 ,我场就有十几群蜂发生了分蜂热 (双王群 ,下 10、上 6 ) ,当时仅剩十几张雄蜂脾 ,灵机一动便将这些群各加了 1张雄蜂脾 ,2天之后怠工现象消失 ,再提脾一看蜂王都在雄蜂脾上产卵 ,原腹部已变小的蜂王 ,见有大眼的空脾又恢复了产卵 ,4~ 5天后这些脾中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