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看:看油品外观一般来说不同种类的油品都具有不同的颜色外观.在识别时,要求盛油容器的颜色和大小一样,否则对观察判断的结果有很大影响.一般而言,颜色浅的,多是轻质馏分和深度精加工制品;颜色深的,多是残油渣、精制程度不高的油品,或是重质馏分的油品.  相似文献   

2.
<正>植物油与油料蛋白联产生产工艺技术技术与产品特点通过对油料(大豆、芝麻、花生、葵花籽、红花籽)进行系列加工,提取营养丰富的食用油,还可以生产供食品作为原料的植物油料蛋白产品。油料精选,脱壳(皮),低温物理压榨,毛油物理精制,生产营养食用油;饼粕经过亚临界萃取,乙醇脱糖处理,物理改性生产蛋白食品达到65%以上的植物蛋白粉。  相似文献   

3.
油沙豆(又名油沙草)原产非洲东北部,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油料多用型作物.含油率高达38.7%,油质优于花生油及芝麻油,味道醇香,颜色透明,久放不易变质,对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病等病症有独特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油沙豆原产于非洲东北部,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油料多用型作物,又名油沙草.油沙豆含油率高达38.7%,油质优于花生油及芝麻油,味道醇香,颜色透明,久放不易变质,对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病等病症有独特的功效,油饼是优质饲料,秸草可作粗饲料,饲喂大牲畜.  相似文献   

5.
燕麦油的提取及精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燕麦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石油醚浸提法提取燕麦麸皮中的燕麦油,以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通过脱胶、脱酸和脱色对燕麦粗油进行精制。[结果]3个因素对燕麦油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脱胶燕麦油得率约为91%,脱酸燕麦油得率约为80%,脱色后精制燕麦油得率约为64%。燕麦油在精制前后酸价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下降,碘价和皂化值基本不变,密度、比重、黏度和折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利用石油醚从燕麦麸皮中提取燕麦油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2 h。  相似文献   

6.
花椒又名秦椒、凤椒,是重要的香料和油料树种.其种子含油率25%~30%、出油率20%~25%,油具辛香味,除供食用外,还可作为工业用油;叶和果皮含芳香油,经提取精制后可作香精原料,也是主要食用调料,并可入药,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物资.花椒在我国分布较广,东北及内蒙古、山东、甘肃等地均有栽培.现将花椒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油用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是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作物。笔者结合近年来与油用牡丹种植大户共同探索,对油用牡丹生产实践调查分析,请专家论证,基本掌握了油用牡丹育苗技术,现就油用牡丹育苗技术总结如下。1油用牡丹选种和苗圃地的选择油用牡丹主要是以采收种子、榨取油料为目的,因此在因此要选择高产、稳产的品种。购买油用牡丹籽时要选择籽粒较饱满、颜色黑亮得当年成熟种子,净度达95%以上。如凤丹和  相似文献   

8.
油料牡丹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型的木本油料作物,适应性广、出油率高、油质优,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α-亚麻酸,并且其根可入药,花既具有观赏性,亦可制作花茶,也具有较高药用价值。本文综述了油料牡丹的经济价值、籽油制备工艺、品种、种苗繁殖和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油料牡丹生产和研究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牡丹产业发展前景,以为油料牡丹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溶剂浸出法取油是应用油脂能溶解在某些有机溶剂中的原理,使用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如轻汽油),经过与油料的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的油脂被溶解出来的一种取油方法。被溶解出的油脂和所用的溶剂组成一种混合物,利用油脂和溶剂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进行蒸发,蒸出溶剂而得到油脂,然后再将蒸出的溶剂蒸汽冷凝回收循环使用。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浸出法取油具有以下优点: 1.出油率高用传统的压榨或水代法取油时,饼中残油率往往在4%以上,有的高达9%。如采用浸出法,可利用溶剂对油脂的溶解作用,将油脂最大限度地抽取出来,饼中残油率一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油茶籽仁、花生仁、大豆、葵花籽仁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油茶籽、花生、大豆、葵花籽4种油料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80%,属优质食用植物油。油茶籽仁、花生仁及葵花籽仁的粗脂肪含量均高于30%,属高含油油料,宜采用预榨-浸出法制油工艺。大豆的粗脂肪含量为16.02%,属低含油油料,适合采用直接浸出法制油工艺。4种油料中,油茶籽仁的蛋白质含量相对最低,适合采用冷榨制油工艺。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今后国家将进一步扩大油料良种推广补贴规模和作物范围。继续补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高油大豆。  相似文献   

12.
汽车运输油料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是短途运输油料的主要工具。为了确保运输安全,预防火灾,加强油库或加油站安全消防,提出了汽车运输油料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着重强调运油车辆和驾驶人员的消防要求、装卸及运输油料中的防静电措施和油罐车向地下油罐卸油时的安全要求等。  相似文献   

13.
分子蒸馏精制肉桂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精制肉桂油的高效提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刮膜式分子蒸馏技术精制肉桂油,研究温度、真空度、进料速度、刮膜转速对肉桂精油得率和纯度的影响,采用GC-MS对分离物中肉桂醛含量进行分析,确定分子蒸馏精制肉桂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4个因素对试验的影响顺序为:真空度〉温度〉进料速度〉刮膜转速,理论最优组合为:蒸馏温度63℃,真空度50 Pa,进料速度1.0ml/min,刮膜转速320~340 r/min。根据综合评分结果和验证试验结果,确定分子蒸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63℃,真空度50Pa,进料速度2.0 ml/min,刮膜转速270~290 r/min。在该条件下,肉桂精油的得率为92.14%,肉桂醛纯度为63.39%。所制肉桂油颜色由黄中带黑色转为淡黄色,色泽清亮,无可见悬浮物,香味纯净。[结论]确定了分子蒸馏精制肉桂油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吃油有讲究     
<正>1.油烧七分热就好,不要热到冒烟才烹调食物。2.不同的烹调方式使用不同的油:凉拌或熟食拌油可利用发烟点低但富含单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如橄榄油、麻油、花生油、山茶籽油等);一般的煎炒仍可用已提高发烟点的精制黄豆油或玉米油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的新型油料作物油莎豆"中油莎1号",日前通过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组织的品种认定。这是我国育成的首个高油高产油莎豆品种。油莎豆原产非洲,为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享有"生命之果"的美誉。油料所油料逆境生物学团队历经10年,通过辐射诱变、提纯复壮及南繁  相似文献   

16.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on)属唇形科,是一种油料和药材兼用作物,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紫苏种子可榨油食用。苏子油黄绿发亮,色味具佳。抿测定,苏子油含棕榈酸5.97%、硬脂酸2.17%、油酸19.53%、亚油酸12~18%,不含芥酸。紫苏的种子、茎、叶均可入药。据《本草纲目》记述:“籽主治咳逆、下气、温中补体。生食,止渴润肺、止嗽。叶调气、润心肺、长肌肤、益颜色、消宿食、止上气咳嗽、去狐臭、治虫咬”。对肝炎病患者也  相似文献   

17.
1、食用油不宜放置灶旁  不少家庭出于烹调方便考虑,总喜欢将食用油放置在灶的一旁。殊不知,这种做法十分有害。食用油在高温条件下易变质,放置时间长了,食用油还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食用油变质后,不仅营养成分失去,而且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若变质严重的食用油,吃了还会中毒。  2、识别变质植物油  识别植物油是否变质的方法主要是:看颜色、嗅气味。植物油颜色一般都是清亮透明的,嗅起来有股植物果实的香气。如果油的颜色混浊不清,嗅起来有异味,如“哈喇”气味,或油的颜色虽清亮,但有一股刺人眼鼻的辛辣气味都不…  相似文献   

18.
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强较低,在夏季卸轻质油料时,极易产生“气阻”现象,使卸油作业无法进行。用传统方法如:向油罐车喷水降温,冷油掺和,加压等来解决,不仅费时、费力,需增加设备,而且经常达不到预期效果。在接收铁路油罐车油料作业中,经  相似文献   

19.
使用和保养好机用油桶,对于保证柴油、汽油、机油等油料的纯洁,减少油料损耗,延长油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油桶的使用和保养要点如下: 一、油桶在装油前,要先检查桶内是否干净。检查时可将桶口对准阳  相似文献   

20.
油葵是油用向日葵的简称,其作为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中国的四大油料之一,其中含有百分之六十六的亚酸油,被称作二十一世纪的健康营养油。新疆作为国家创建的国家级油料特优区,油葵作为比较适宜的特色油料,在新疆的种植历史比较悠久,新疆吉木乃县乌拉斯特镇自然条件比较优厚,油葵品质比较上乘,帮助农民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对油葵栽培技术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