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湿地对皂河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进水COD、BOD<,5>、氨氮、总磷(TP)分别为334~488 mg/L、92~201 mg/L、37.02~49.97 mg/L、4.55~5.47 mg/L情况下,人工湿地出水COD为40~50 mg/L、BOD<,5>为15~20 mg/L、氨氮为20~25 mg/L、TP在1mg/L以下,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二级排放标准.植物生长状况、温度变化及进水污染物符合等因素对湿地处理效率有较大影响,总体上来讲,植物生长状况越好、进水污染物符合越低处理效果越好.对于北方来讲,冬夏温差大,夏季人工湿地处理效率明显好于冬季.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物的削减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四川省成都市降雨径流的水质和水量特征,采用新型折流式人工湿地对其进行降雨径流净化研究。对人工湿地不同运行阶段模拟降雨径流的净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CODCr、BOD5、SS、TN、TP、NH_4~+-N在湿地系统中的沿程变化,探讨人工湿地削减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效应。结果表明:各污染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削减效应大小依次为SSCODCrBOD5NH_4~+-NTNTP,其中对SS的削减效应显著高于对其他污染物的削减效应(P0.05),对TP的削减效应最弱(P0.05);人工湿地对CODCr、BOD5、SS、TN、TP、NH_4~+-N的削减效应在1—7月呈逐渐增加趋势,局部有所波动,9月达到最大值,9月以后削减效应趋于平稳;除了TN外,折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出水各污染物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质量标准,其中TN达Ⅳ类标准。降雨径流各污染物主要在人工湿地的第1格被去除,其中,CODCr、BOD5、SS、TN、NH_4~+-N均有一半以上的削减效应发生在第1格,随着人工湿地沿程进水浓度的增加,其削减效应逐渐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各降雨径流各污染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TP与各污染物指标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本研究表明,折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净化效果显著,并且该湿地系统具有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可用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和雨水利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城市降雨径流的水质和水量特征,我们连续3年采用新型折流式人工湿地对其进行了降雨径流净化研究。对人工湿地不同运行阶段模拟降雨径流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COD_(Cr),BOD_5,SS,TN,TP,NH_4~+-N在湿地系统中的沿程变化,探讨人工湿地削减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效应。结果表明:各污染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削减效应大小依次为:SSCOD_(Cr)BOD_5NH_4~+-NTNTP,其中对SS的削减效应显著高于其他污染物的削减效应(P0.05),对TP的削减效应最弱(P0.05);人工湿地对COD_(Cr),BOD_5,SS,TN,TP,NH_4~+-N的削减效应在1~7月呈逐渐增加趋势,局部有所波动,9月达到最大值,9月以后削减效应趋于平稳;除了TN外,折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出水各污染物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质量标准,其中TN达Ⅳ类标准。降雨径流各污染物主要在人工湿地的第1格被去除,其中,COD_(Cr),BOD_5,SS,TN,NH_4~+-N均有一半以上的削减效应发生在第1格,随着人工湿地沿程进水浓度的增加,其削减效应逐渐下降。因此,折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净化效果显著,并且该湿地系统具有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可用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和雨水利用。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晨  李海翔  黄晓武  洪念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209-2210,2212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因具有投资与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简便、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生态景观改善效果明显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关注。论述了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及转化机理,为我国人工湿地治理污染物的研究以及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村污水污染物浓度低、水量小的特点决定了选择何种工艺处理尤其重要。普通的人工湿地在占地和稍高浓度的污水处理上略显不足,采用厌氧-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时,既兼顾到污水浓度的增加,又减少占地面积。以我国南部某乡村为例,探讨了该工艺流程并对其工艺设计、植物选择和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6.
人工湿地净化废水中污染物的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水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重,绝大多数江河湖海的污染负荷日益增加,许多水体的自净能力逐渐在丧失.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投资与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简便、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生态景观改善效果明显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的关注.主要从人工湿地的组成及其功能论述了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污染物的降解机理及去除途径,为我国人工湿地治理污染...  相似文献   

7.
董聿森  王涛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3):106-109
近自然人工湿地常被视为一种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系统,但其本质仍应是一个与区域生态系统高度融合、协调的湿地生态系统.从人工湿地水文条件、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植被群落选择方式和与区域生态系统相容性方面对近自然人工湿地污水深度处理系统构建模式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人工湿地的构建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介绍水生植物系统处理污染物的机理及污染物的去除机制,并阐述系统中植物种类选择与搭配,对水生植物发挥其污染物处理功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水生植物系统处理污染物的机理及污染物的去除机制,并阐述系统中植物种类选择与搭配,对水生植物发挥其污染物处理功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城市景观河道污染现象普遍,景观河水通常具有水量大,浓度低,碳/氮(磷)比不合理等特点,常规的市政污水处理工艺难于适用。本文采用分层生物滤池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景观河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污染景观河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分层生物滤池水力负荷为2.40m~3/m~2/d,人工湿地水力负荷为0.25m~3/m~2/d条件下,进水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指数)CODCr浓度分别为0.70~1.46、0.73~1.82、0.087~0.126和15.50~20.10mg/L,组合工艺出水各指标平均浓度分别为0.52、0.77、0.039和13.4mg/L,对应的去除率为53.67%、42.05%、56.10%和30.19%,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Ⅲ、Ⅲ、Ⅱ和Ⅱ类标准。人工湿地采用碎石/沸石复合填料,且种植芦苇时,处理效果最佳。种植植物可提升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约11%。  相似文献   

11.
王梅农  刘旭  王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34-19037,19059
论证了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意义和必要性;回溯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政策变迁过程;分析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只增不减,城市建设中浪费耕地的现象较严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一部分耕地退耕,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的难度较大;"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的现象十分普遍;耕地的开发和复垦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威胁;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过程中没能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并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今后的发展走向提出了一些建议:要"先补后占",保证耕地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鼓励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其生产能力;对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潜力挖掘,尽量少占耕地;多方合作,加大异地占补平衡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低污染水类型多样,水体性质复杂,主要包括低污染河水、污水厂尾水、城镇地表径流、农田径流排水(含农村分散性生活污水)4类,具有量大面广、可生化性差、部分水碳氮比(C/N)低等特点。人工湿地是净化低污染水的有效手段,不同类型湿地对低污染水的污染物净化效果不同。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净化低污染水中氮的效果,并总结了人工湿地处理低污染水的微生物机制,分析了不同因素(pH、溶解氧、温度、C/N、植物、基质)对人工湿地低污染水水质净化的影响及优化方法,以期为人工湿地净化低污染水的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室构建的黄壤土土地处理系统模型,结合试验数据研究了黄壤土土地处理系统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50cm高的黄壤层可以实现对氮、磷等污染物的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了10年,在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数量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政策和经济背景下耕地占补平衡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此文论述了当前中国耕地占补充平衡中粮食安全与耕地质量建设、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督察制度建立、中国功能区划工作完成和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等新宏观形势,分析总结了耕地占补平衡出现了四点特征:(1)耕地实行先补后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新增耕地逐渐由开发为主向土地整理转化;(3)平衡管理由"数量"向"数量质量"平衡,由"区域平衡"向"项目平衡"转化;(4)耕地后备库"批、供、用、补"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我国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对我国耕地总量平衡政策的缺陷分析,提出耕地的异地占补平衡是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措施之一。我国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运行机制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通过耕地保有指标的分配,形成土地市场中对其有效的供给与需求,建立耕地保有指标的有偿转让市场;在政府的指导价格下下,根据供需特征,形成市场价格;并通过政府、公众监督和评估机制的建立,确保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初步研究了旋风喷雾湿式除尘器中不风量,不同液气比下的除尘器效率、阻力及脱水情况,并对部分构件的作用进行了试验。得到最佳设计参数,为除尘器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高效、生态、环保的水体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将电化学处理与生态工程技术进行优势互补,提出微电场人工湿地高效水体重金属修复系统。通过构建模拟试验人工湿地装置,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电压条件下,水葱和灯芯草人工湿地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寻找微电场人工湿地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湿地植物优势种和最佳电压与水力停留时间。结果表明,水葱人工湿地对水中重金属的处理效果比灯芯草人工湿地高20%以上。当水力停留时间为5 d、电压为2 V左右时,Cd、Zn和Cu 3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在水葱人工湿地中分别达到了74.0%、75.8%和95.6%,去除效果最好。两种植物对3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有所差异,水葱根部对3种重金属富集系数按从大到小依次是Cu(288.24)Zn(143.78)Cd(127.75),而灯芯草根部对3种重金属富集系数则是Cu(299.84)Cd(166.34)Zn(159.61)。统计分析表明,电压和水力停留时间都对微电场人工湿地去除水中重金属存在影响,但电压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复合人工湿地对新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合人工湿地对新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建设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研究其对接收新农村生活污水及雨污的池塘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在春、夏、秋三季,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废水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去除效果稳定。在整个运行期内,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CODCr、TP、TN、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4.71%、64.81%、40.21%、54.26%以上,且出水平均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二级湿地单元出水水质明显优于一级湿地单元,但第一级的处理效果高于第二级。[结论]该研究可为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保护地设施内热湿状态计算的特点,建立了温室和塑料大棚的能量平衡和质量平衡方程组,着重研究了方程组中各分量的计算方法和表达式。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可以定量描述外部气候条件,保护地的透明覆盖、供热通风系统与室内热湿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实验监测湿地系统中ρ(TN),ρ(NH4+-N),ρ(TP),ρ(CODCr)和ρ(BOD5)的沿程变化情况,并应用PCR-DGGE技术对湿地5种运行工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艺组合的污染物浓度均沿程下降,但去除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DGGE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工艺组合细菌多样性指数(H)、丰度(S)和均匀度(EH)均有所不同.其中两级潜流细菌多样性指数沿程有所增加,其余工艺细菌多样性指数沿程都略有下降;单一的潜流或表流运行工艺的微生物丰度要远小于组合工艺的微生物丰度.对不同工艺组合细菌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级潜流沿程细菌群落相似度下降,潜流+表流组合工艺沿程细菌群落相似度上升,两级表流沿程细菌群落相似度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