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菌净对黑木耳菌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木耳抑菌剂———“杂菌净”能刺激黑木耳菌丝生长 ,有效抑制黑木耳生产中的杂菌污染 ,用量仅为 0 2‰ (干料比 ) ,灭菌时间从 8h缩短到 4h ,菌丝培养期污染率降低 7 8% ,出耳期杂菌污染率极低。出耳期提前 ,产耳质量提高 ,产量提高达 2 8 9%。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菌丝培养温度对菌丝生长生理的影响及出耳期耳片的高温抗性,提高黑木耳出耳抗性和产品品质,实验设计5组不同发菌温度,对黑木耳菌丝培养温度、菌丝生理与出耳期耳片耐高温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5℃、20℃发菌菌丝生长速度较对照组(25℃)慢,但菌丝粗壮,培养期感染杂菌少,酶活性高。低温培养的菌丝出耳期抗杂菌污染能力强,耳片不易流耳。低温发菌有利于提高黑木耳出耳耐高温性。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代料栽培由于极易污染杂菌,因而生产发展不快。近两年来,盐城市有不少菇农和菌种场试种黑木耳,多数因杂菌污染而失败。我们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在袋栽黑木耳防杂菌污染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1987年6月8~20日,共生产1120袋(17×33厘米聚丙烯袋),其中青霉和水霉污染的仅32袋,没有出现链孢霉污染。菌丝50~55天发到袋底,成品率97%。其中污染杂菌的29袋重新灭菌接种,发菌正常,实际只报废3袋。现将防污技术要点简介如下:发菌栽培期避开高温梅雨季节我地区袋栽黑木耳一般都安排在7月中旬,此时正值梅雨高温期,空气湿度常达90%左右,气温有时达32~34℃,杂菌污染率高,一旦发生链孢霉污染,很可能导致绝收(?)椐我们试验(?)秋耳袋栽可提早到5  相似文献   

4.
杨志荣  张伟 《食用菌》1991,13(1):16-17
我国目前黑木耳代料栽培面积较大,但使用的黑木耳品种缺乏抗杂菌性,在栽培中常因杂菌污染而导致减产或绝收.因此,培育产量高、质量好、抗杂菌污染能力强的黑木耳新品种,具有现实意义.1987年6月,我们从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引进了黑木耳6号菌种,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和一系列的生产选育,培育出一株抗杂菌能力较强、产量比较高、质量比较好的黑木耳新品种,定名为"冀诱一号",在多点试种受到栽培者的好评.现将培育经过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玉连 《食用菌》2016,(5):51-52
正黑木耳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黑木耳的市场越来越大。袋栽黑木耳可以利用农林副产品为原料,环境条件便于控制,生产成本较低,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益高,深受广大菇民的欢迎。但袋栽黑木耳过程中由于菌丝生长娇弱,而杂菌竞争力强,易遭受杂菌的污染,特别是绿霉菌的污染,给菇农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笔者根据黑木耳的生长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6.
塑料袋地栽黑木优质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在我州推广以来 ,深受广大耳农的欢迎。近几年来数量大增 ,经济效益显著。但也有个别栽培户不注重管理 ,忽视技术环节 ,杂菌感染严重 ,出现烂耳、流耳、栽培袋菌丝死亡等现象 ,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结合具体生产实践 ,笔者就其优质高产的经验加以归纳如下 :1 适时安排出耳期 黑木耳子实体生长温度在10~ 2 5℃之间 ,属中低温型。温度超过 30℃ ,子实体易自溶腐烂 ,温度低于 10℃ ,子实体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所以子实体生长期应选择气温在 10~ 2 5℃内。根据我州的气候条件 ,一年可安排春、秋两茬生产。春茬应在 6月末结…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黑木耳袋栽中大量发生杂菌侵染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为此,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以往栽培黑木耳杂菌污染的最大特点是:刚接种好的袋子处于高温(25~28℃)状态,加之发菌期间种块萌发较慢(一般需6—8天),因而在袋内料面最易被侵染。  相似文献   

8.
广荣菌厂 《食用菌》2004,26(2):36-36
本人在生产黑木耳菌种的过程中,按常规套盖法套袋。生产黑木耳菌种,发现污染率较高,且污染集中在上部原种基料面生产杂菌。事后经分析认为:由于套环盖内环与外盖挟在中间袋膜存在空隙,虽然空隙较小,但由于袋包从蒸锅搬出  相似文献   

9.
黑木耳代料栽培与段木栽培相比,具有原料丰富、节省木材、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快的优势,但在黑木耳代料栽培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单产低、生物转化率低、杂菌污染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栽培者没有掌握栽培技术的要点,生产管理不当。现将黑木耳代料栽培中的几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黑木耳菌丝生长期竞争性杂菌病害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传统形态学方法和ITS序列分析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拟青霉属真菌(Paecilomyces formosus),尚未见其他有关该菌危害黑木耳生产的报道。菌种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0℃~35℃,最适温度35℃;在培养基pH 6~9条件下,菌丝均生长良好,偏酸性条件下菌丝生长略优于碱性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适宜的栽培季节黑木耳耐低温而不耐高温,产耳期应尽量避开高温高湿的季节,以减少杂菌、害虫为害。一般选择春、秋两季进行接种栽培。春季宜早些,以2一3月为好,秋季宜迟些,以10一11月上旬为宜。特别秋季气候干燥、凉爽、杂菌少,而且培养菌丝体阶段不需加温,产耳期又不受高温高湿影响就更有利。如能采用适当的增温和降温措施,周年都可栽培生产。 二、选用优良菌种选用适合稻草栽培和当地气候条件的菌种,是黑木耳高产、优质的关键。在生产中要选择适应性强,种性纯,菌丝生长健壮,耳芽产生集中,子实体生长快,抗病力强,而且能耐高温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2.
黑木耳代料栽培中的杂菌污染,是影响其产、质量的严重问题,试验中常出现前期(指头批耳)减产,后期无收的现象。代料栽培黑木耳,杂菌污染之所以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基质疏松,营养丰富;菌块  相似文献   

13.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优质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在我州推广以来,深受广大耳农的欢迎。近几年来数量大增,经济效益显著。但也有个别栽培户不注重管理,忽视技术环节,杂菌感染严重,出现烂耳、流耳、栽培袋菌丝死亡等现象,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结合具体生产实践,笔者就其优质高产的经验加以归纳如下: 1 适时安排出耳期黑木耳子实体生长温度在10~25℃之间,属中低温型。温度超过30℃,子实体易自溶腐烂,温度低于10℃,子实体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所以子实体生长期应选择气温在10~25℃内。根据我州的气候条件,一年可安排春、秋两茬生产。春茬应在6月末结束,秋茬则在9月末采完。要合理安排时间,栽培袋尽量不要越冬,越冬一方面增加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杂菌污染相对严重,增加了管理难度。 2 合理选择培养料、栽培袋黑木耳为木腐菌,各种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均可用于栽培黑木耳。我州林木资源丰富,利用硬杂木木屑为主料,其配方:硬杂木(阔叶)木屑86.5%,麦麸或米糠10%,豆饼粉2%,生石灰0.5%,石膏粉1%。由于降低了麦麸含量、提高了培养料的pH值,从而抑制了霉菌生长。林区的不成材枝桠、树头、旧木耳段经粉碎均可用于栽培。栽培袋应选用17cm×33cm的聚丙烯折角塑料袋,其抗拉力强,不易破损。高度可适当加长,但大袋易发烧,小袋产量低。  相似文献   

14.
初步研究了春季全光5个地摆栽培时间对黑木耳出耳、产品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黑木耳最适栽培时间为4月末~5月中旬;表现为耳芽发生快,耳片生长整齐,出耳质量好,产量高的特点。地摆时间过早(4月16日)或过晚(5月26日)均影响黑木耳耳芽发生和耳片生长,尤其是过晚地摆,遇高温黑木耳耳芽发生困难,出耳期易感染杂菌,影响黑木耳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适宜的栽培时间是全日光栽培方式下提高黑木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龙泉市从2002年开始发展代料黑木耳生产,至2009年,黑木耳年生产量已超过1亿袋,已成为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黑木耳生产每年产生1.5万~2.4万吨干菌渣,如不能及时有效利用,不仅会成为害虫、杂菌的滋生源,严重影响下一季食用菌生产,而且也破坏了环境。利用黑木耳废菌渣生产毛木耳,平均每袋(15厘米×55厘米)成本只需0.7元,产毛木耳125克,每千克价格在20~30元,平均袋产值2.5~3.7元,净产值1.8~3.0元。且毛木耳生产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景宁县袋料黑木耳栽培从2003年开始规模发展,栽培量迅速扩大,由于生产技术及经验不足,在栽培过程中菌筒很容易受杂菌污染而导致烂筒,轻者减产,重者绝收。为了促进袋栽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对烂筒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找出了烂筒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袋栽黑木耳烂筒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人工代料作畦摆袋出耳的操作管理即简称为地栽黑木耳。地栽黑木耳是按野生黑木耳的生活条件进行人工模拟管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在15~25℃温度条件下,湿润、凉爽、大雾、微风,很适合黑木耳生长,展耳后产量质量有保证,又不易被杂菌污染。1997年特殊干旱,特别是黄土高原,地栽黑木耳需要多次喷水加湿与降温,1998年雨水多,提高了地栽黑木耳场地与空气相对湿度,但也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了管理好地栽黑木耳,现就有关方面问题进行总结。1 浅畦利于黑木耳摆袋出耳管理作畦深10~15cm、宽100cm,长根据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黑木耳杂菌污染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据我们1984年10月对陕西某种植区的调查访问,人工种植黑木耳,产量上不去的原因有三:1.流耳;2.死耳;3.耳棒上生长杂菌。据基层技术人员多年观察认为:耳棒上生长杂菌是黑木耳不能高产的主要原因,经我们鉴定,耳棒上杂菌近一二十种,消耗菌棒大量营养,加速木材腐烂,有的种类如环纹炭团,子座互相连成一片,使树皮下的形成层变黑,吸不到水分,黑面成为铁心而不能结耳。还有的种类,如红栓菌由接菌孔长出,也造成不结耳的后果。因此正确鉴定杂  相似文献   

20.
在指导食用菌生产的过程中,发现陕西省汉中市各县(区)黑木耳原种生产成品率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易感染杂菌。主要原因有:①培养料灭菌不彻底。表现为整个培养袋上都长出均匀的杂菌菌落,污染率达90%。②接种过程不规范或菌袋有问题。表现为杂菌在袋口周围或培养袋被刺破的地方形成圆形扩散的菌落,且菌丝稀疏。③菌种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