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60)~Coγ射线辐射育成龙辐二牛心大白菜新品种鹿英杰,李光池(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哈尔滨市150069)自70年代初期开始,本所就开展了大白菜辐射育种研究工作,已先后育成了一批优良的自交系和9号、龙白1号两个常规品种,龙辐二牛心是在此?..  相似文献   

2.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2):129-131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京秋新56号的选育;大白菜新品种豫新55的选育;晚熟大白菜新品种金冠的选育;杂交红菜薹新品种华红5号;夏秋甘蓝新品种西园10号的选育  相似文献   

3.
龙白 3号大白菜为矮桩牛心型一代杂种。亲本P 2 0自交不亲和系由通化×胶二叶 60 Coγ辐射诱变群体中选出 ,亲本 2 36自交弱亲和系以龙白 1号大白菜为试材经连续自交育成。龙白 3号高抗病毒病 ,兼抗霜霉病 ,品质优良 ,净菜率高 ,产量为 4 2 2 3.5~ 5 2 0 0 .8kg·(6 6 7m2 ) -1,较对照品种增产 2 0 %左右。  相似文献   

4.
龙白 3号大白菜为矮桩牛心型一代杂种。亲本P 2 0自交不亲和系由通化×胶二叶 60 Coγ辐射诱变群体中选出 ,亲本 2 36自交弱亲和系以龙白 1号大白菜为试材经连续自交育成。龙白 3号高抗病毒病 ,兼抗霜霉病 ,品质优良 ,净菜率高 ,产量为 4 2 2 3.5~ 5 2 0 0 .8kg·(6 6 7m2 ) -1,较对照品种增产 2 0 %左右。  相似文献   

5.
“辐育一号”大姜是山东省莱芜市农科所培育出的生姜新品种。它取材于莱芜大姜,是利用常规诱变育种(经C060放射源辐射处理诱导其变异)和生物技术(组培快繁)相结合的方法,从辐射处理的莱芜大姜种植田中选出目标单株进行种植复选,经过5年的连续筛选试验,成功选育出的优良性状稳定的生姜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龙辐二牛心白菜是新农二牛心白菜经辐射诱变育成的矮桩牛心型结球白菜,是核农学技术应用于遗传育种领域的一项高科技产品,它具有优质、抗病、稳产、早熟、耐贮的特点,营养成分化验指标高于二牛心,对三大病害的发病指数比二牛心减轻13—60%,平均公顷产量为66042公斤,比二牛心增产18.8%以上。  相似文献   

7.
李玲 《中国果菜》2006,(3):11-12
“辐育一号”大姜是莱芜市农科所近年来成功培育出的生姜新品种.它取材于莱芜大姜,是利用常规诱变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Co60放射源辐射处理,诱导其变异,再用组培快繁技术,加速其繁育.从辐射处理的莱芜大姜种植田中选出目标单株进行种植复选,经过5年的连续筛选试验,成功选育出的性状优良而稳定的生姜新品种,取名为“辐育一号”大姜.  相似文献   

8.
哈白二号大白菜新品种选育董秀文,于恩大(哈尔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大白菜是我国原产的重要蔬菜,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仍然是秋冬供应的主要蔬菜之一,哈尔滨市每年市场需求秋白菜近24万吨,由于上市量大,供应期集中,受运力、财力限制,难以年年从外地调入,必须立足于...  相似文献   

9.
辽白4号大白菜的性状及栽培技术沈向群(辽宁省种子管理站沈阳市110036)孙剑,王鑫,徐艳辉(辽宁省农科院园艺所)辽宁省农科院园艺所以玉青大白菜为试材,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出与原品种差异显著的大白菜新品种──辽白4号,1989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  相似文献   

10.
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培育的大白菜新品种豫新1号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据品种选育人张晓伟研究员介绍,豫新1号大白菜是在广泛利用国内大白菜遗传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的中晚熟杂交一代品种,属矮桩叠抱类型,叶片大、软叶率高。该品种具有优质、抗病、丰产等突出特点,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育种目标,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目前,该品种已在河南大面积种植,还推广到山西、河北、山东等地。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新品种选育是“八五”至“九五”期间,针对云南各地大白菜生产上存在的以常规栽培为主、主要使用外引品种、不同季节均使用单一品种及病害突出等问题,由昆明市科技局立项的重点科技项目。课题组旨在利用外引材料和当地的优良地方品种,选育出常规栽培、延后栽培和早熟栽培的大白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蔬菜》2008,(3):45
天津科润农业科技公司通过实施“天津青麻叶大白菜育种技术体系构建及专用型新品种选育”科研项目,使天津大白菜育种从单一满足秋季种植拓展到四季生产、周年供应。据悉,该科研项目创建了天津青麻叶大白菜育种新方法,将常规育种方法8年到10年的育种周期缩短为3年到4年,加快了品种选育速度,降低了成本。目前已育成耐热新品种“津夏3号”、“春绿1号”、“津秋65”及中晚熟青麻叶新品种“津秋1号”、“津秋78”。这些新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生产负担,有益于农业环境保护和安全食品生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目前这些优良新品种白菜已在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全国20多个省市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13.
龙白一号是用抗病、高产、品质较好、耐贮藏的五号大白菜为材料,在1972年经采用人工引变育种手段,系统选育而成。1984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批准推广的新品种,原名为  相似文献   

14.
金冠1号彩色大白菜新品种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科学系白菜育种室选育,并于2004年12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蔬菜专业组鉴定登记。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生产中,许多农民对大白菜的播种期都有疑问,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头脑也越来越灵活,以往一成不变的播种期也被"抢早"或"延后"的经济需求所打破.提前或延后播种对大白菜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究竟有何影响,笔者就龙协白三号大白菜品种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6.
《蔬菜》2005,(1):53-53
为改变我国传统大白菜颜色单一的状况,增加菜农收入,满足人们对新、奇、特蔬菜的需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鲁刚研究员经过3年多时间,成功培育出“金冠1号”和“金冠2号”两个彩色大白菜新品种,并于2004年12月14日正式通过陕西省品种鉴定和新品种登记。新选育的两个白菜新品种在在外观上与其它白菜品种别无两样,但剥开外叶后,内球为金黄色和橙黄色,  相似文献   

17.
航天育种(Spaceflight Breeding)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将农作物种子或其它材料搭载到距地球20~40km的高空,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超洁净等太空诱变因子的作用下,使其发生遗传性状变异,利用有益变异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它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利用能产生2n配子的普通二倍体大白菜与四倍体大白菜"杂交和"高稔性四倍体与人工诱变四倍体"杂交等育种方法,创新四倍体大白菜资源,选育出了集抗逆  相似文献   

19.
李家慎教授     
李家慎,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原福建农业大学),长期从事蔬菜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曾任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六届理事会理事,福建省蔬菜科技协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福建省食用菌协会多届副理事长,福建省西甜瓜协会会长,福建省品牌蔬菜审评小组组长等。早期从事草菇栽培的研究,首次采用组织接种,培养纯草菇菌种成功,出菇期缩短一半,高产稳产,为草菇产业化栽培奠定了基础,并发现草菇的一个生活周期为21天,经过辐射诱变,选出一个白色草菇菌株。参与农业部与轻工部有关单位组织的全国罐藏番茄品种选育攻关项目,选育出适合整粒装罐的番茄新品种“龙溪74号…  相似文献   

20.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北京小杂60号的选育陈广,徐家炳,张凤兰,孙继志,余阳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100081)北京小杂60号是北京市农林料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一个抗病、早熟、综合性状优良的一代杂种。该品种还具有不易裂球,耐运输,适于短期贮存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