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常发于夏、秋炎热多雨季节,以3~6月龄的架子猪发病最多. 病猪、带菌猪及被污染的鱼粉是主要的传染源.经消化道、皮肤创伤而传染给易感猪.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由于猪肉价格保持高位,有许多新养殖户尝试在这一块分一杯羹,但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传染病的风险,防疫也以猪瘟、口蹄疫为主,忽视了猪丹毒可能带来的损失。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性,亚急性和慢性型三种,其中急性败血性发病急、死亡率高。仔猪及成年猪都可发生猪丹毒,但以3~6月龄的架子猪最为多见。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夏季潮湿闷热时多发。多年来一直把猪丹毒与猪肺疫、猪瘟并列为猪的三大传染病,可见  相似文献   

3.
猪丹毒是猪的烈性传染病之一.Koch于1878年首先从实验小白鼠体内发现猪丹毒杆菌.Paste-ur于1882年从猪体也分离到此菌,并制备菌苗防制本病.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对本病的病菌特性、血清型分类、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免疫以及防制等都有许多研究报告.现就国内外研究猪丹毒的流行病学、菌落的形态与变异、菌的超微结构、血清型的分类、诊断、治疗和免疫等成就加以简述.一、猪丹毒的流行病学研究1.Kobe,K.(1943)以不能使健康猪发病的猪丹毒菌株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混合感染猪,结果使猪发生显著的症状.Kita,J.等(1966)发现.在气温30℃下,猪的吞噬指数下降,嗜酸性白细胞减少,对猪丹毒杆菌易感性增加.Chylinski,G.  相似文献   

4.
结合肥东县牌坊乡某养猪场饲养的75头3月龄猪架子猪发生死亡的病例,根据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通过细菌分离,发现细长并稍弯曲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诊断为猪丹毒,采取发病猪注射青霉素、健康猪注射猪丹毒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一般呈季节性流行,高温高湿季节比较适合猪丹毒杆菌繁殖,猪群发病率升高。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群都容易发生本病,发病后通常表现精神不振、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皮肤红斑、关节肿胀等症状,对猪群造成程度不同的危害。一、流行病学1.病原。引起猪丹毒病的病原主要是猪丹毒杆菌,它属于革兰阳性菌,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猪圆环病毒与猪丹毒、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提供一个科学的诊治方案,本试验以南阳市某猪场发病猪群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症状、组织病变、细菌学诊断、药敏试验及PCR诊断,确诊其为猪圆环病毒、猪丹毒和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病例。采用加强饲养管理、环境卫生消毒、药物综合治疗和圆环病毒疫苗免疫接种相结合的方法对发病猪群进行防控。结果表明,该方案对发病猪群病情的控制及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可为今后此类混合性感染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该病在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是严重威胁养猪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染病。1.流行特点。猪丹毒多发于夏、秋高温季节,冬、春季只是散发,易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有时也发生暴发性流行。该病主要感染猪,牛、马、羊、禽类也偶尔感染发病,主要发生在2~6月龄的架子猪。33%~50%健康猪的  相似文献   

8.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猪的全身出现油脂样渗出、形成皮痂并脱落,甚至导致脱水和死亡等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4周龄仔猪,以1~2周龄仔猪多发。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细菌培养、镜检,诊断为葡萄球菌感染而引起的猪渗出性皮炎。采取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治疗、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予以控制。连续气候高温高湿的应激、圈舍卫生状况差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因此维持有效药物的高血浓度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性传染病。急性病例呈败血症变化;亚急性病皮肤出现线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病例发生心膜炎和关节炎。病原:猪丹毒杆菌。流行病学:本病多发生于3~12月龄的猪只,哺乳仔猪和老年母猪很少发病,以4~6月龄的架子猪发病最多,其它畜禽很少  相似文献   

10.
猪瘟:又名猪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猪丹毒:是由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架子猪,以炎热多雨的季节发病较多,主要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仔猪  相似文献   

11.
猪流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多发于初冬或早春,往往因天气骤变、圈舍阴冷潮湿、冷风侵袭、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猪体瘦弱、抵抗力下降而发病.一般幼猪发病较多,大猪较少,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2.
猪水肿病是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该病急、致死性强,断奶前后的仔猪多发,常见于断奶后1~2周,最小的发病猪见于3日龄,大者3~5月龄。多见于春季的4~5月。疾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精饲料等有关。1症状健壮和生长快的仔猪先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减食或拒食,眼睑、结膜、脸部皮下出现灰白色凉粉样水肿,而  相似文献   

13.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颇大。为了控制该病的发生及流行,现就猪丹毒的防治作一简介。 1、流行病学 猪丹毒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常发生在夏秋高温多雨季节,冬春寒冷较少发病,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含有大量的猪丹毒杆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土壤等。在土壤中的猪丹毒杆菌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中西药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附红细胞体病,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该病无明显季节性,多发生存6~10月、猪一般多呈隐性感染,在应激、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恶劣、长途运输、预防接种等情况下,均可使隐性感染的猪突然发病。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特征 猪丹毒常发生在夏秋炎热多雨季节,为急性热性传染病,由胞内菌猪丹毒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1~7天.初期多为急性型突然爆发、急性经过和高死亡率,病猪在尚未发现临床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或体温突然增高至42~43℃,食欲减退或完全停食,不久在耳后、颈部、胸、腹侧等部位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红斑,逐渐变为暗紫色,按压褪色.病重猪呼吸困难,3天左右死亡.不死者转为疹块型或慢性型.  相似文献   

16.
猪丹毒病由猪丹毒杆菌感染引起,呈全球流行,病原血清型较多,不同猪感染后潜伏期差异较大;本病主要发生于饲养管理水平差的猪场,根据病猪发病缓急程度不同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疾病初期表现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之后皮肤出现红色斑疹,发病越急死亡率越高;实验室诊断本病时主要采用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法进行确诊;预...  相似文献   

17.
1.流行病学猪丹毒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常发生在夏秋炎热多雨季节,冬春寒冷较少发病.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泻物排出大量的猪丹毒杆菌,污染周围环境,落在土壤中的猪丹毒杆菌在温度和湿度适宜条件下,不但可以生存,而且还能繁殖,继发传播.其次是皮肤创伤感染,蚊蝇等吸吮病猪血液也会机械性传播.带菌的健康猪当抵抗力减弱时,细菌毒力增强也常引发内源性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8.
正一、流行特点1.猪丹毒发病季节以夏季为主,其他季节偶有发生。80%的病例出现在高温闷热的夏季,这与热应激引起猪的抗病能力下降有关。2.发病猪以中大猪为主,尤其是100公斤以上的大肥猪易发。大肥猪膘肥体壮,散热能力差,热应激对其机体功能的影响比中小猪大。3.流行区域以平原地区为主,山区较少发生,这是因为平原地区的热辐射一般比山区强。4.临床表现以急性、高热性、败血型为主,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比  相似文献   

19.
猪丹毒的病原为猪丹毒杆菌。其感染后可导致猪体温升高,败血症及皮肤出现疹块等症状,严重的病猪会在发病后表现出急速死亡。本文通过对猪丹毒病细致的分析,总结出防控方面的技术措施,给养殖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的传染病,近几年来未见发生,今年猪丹毒开始有所抬头,而且发病较快,死亡率提高;猪肺疫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呼吸高度困难。两者混合感染致使猪只病情加重,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且用药也很复杂。笔者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进行分析诊断,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措施。1流行病学调查一猪场饲养260头育肥猪,母猪30头。今年夏季7天内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