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林业科技》2003,30(1):60-62
1999年春,用从日本引进的4个砂梨品种作接穗,对一片5年生劣质低产梨园实施高接换种。通过近4年对引进梨品种的物候、生物习性、经济性状、抗性等多项指标和因子地观察、调查,较系统地研究了梨引进品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以丰水梨品种适应性较强,其次为湘南和新世纪,而金二十世纪适应性较差。在5年生大砧上实施高接换种,第二年就开始结果,结果株率达30%以上,且有一定的经济产量,每666.7m^2达150-200kg,第3、4年结果株率达100%,每666.7m^2达500-800kg,具备良好的丰产性能。根据观察和调查结果,对今后梨树生产和劣质低产梨林改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嫁接换种、施肥措施对油茶低产林进行改造。试验表明,低产油茶嫁接换种后,头3年平均鲜果产量可达1692.3kg/hm2·a,比对照增产81.40%~132.8%,而且产量稳定,逐年上升;施用尿素、猪栏肥、钙镁磷肥的3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98.80%、65.70%和55.47%。试验认为,嫁接换种、增加施肥投入及松土除草等技术措施是提高油茶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法,对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的不同改造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的不同改造模式之间的产量差异极显著,以嫁接换冠+间伐为最佳,板栗园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4.
高接换种坚现有劣质低产杏树进行丰产改良的有效途径,本项研究通过对不同高接技术和接后配套措施的接口愈合程度,家接成活率,新枝生长量,树冠恢复状况,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杏树高接换种采用改良皮下接法,同时做好接穗蜡封和接口处理是提高杏树高接中成活率最佳配套技术,成活率、新枝生长量比对照提高8.9%和65.6%,接后第4a经济效益是高楼前的9.6倍。  相似文献   

5.
刘川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177-179
景东县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核桃的生长,据统计全县约有60万~70万株3 300hm2的野生铁核桃。但目前存在着环境不适低产园、衰老低产劣质园、管理粗放低产园、劣种劣质低产园均要改造。提出了多头高接换种的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6.
高接换种是对现有劣质低产杏树进行丰产改良的有效途径,本项研究通过对不同高接技术和接后配套措施的接口愈合程度,嫁接成活率,新枝生长量,树冠恢复状况,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杏树高接换种采用改良皮下接法,同时做好接穗蜡封和接口处理是提高杏树高接换种成活率最佳配套技术,成活率、新枝生长量比对照提高89%和656%,接后第4a经济效益是高接前的96倍。  相似文献   

7.
基于核桃高接换优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苍溪县近年来开展的核桃高接换优试验进行了观察、分析、总结,提出了适合该县的核桃插皮舌接法高接换优实操技术。从砧木的择选、嫁接时间、接穗采集与贮存、嫁接方法、接后管理等多个层面详细阐释了插皮舌接高接换优技术,为该县低产劣质核桃园的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板栗低产林改造和品种改良中,一般采用高接换优。我们开展了大砧低接换种试验,使树体矮化,便于早期管理。  相似文献   

9.
嫁接换种改造油茶低产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造成油茶低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品种类型混杂、良莠不齐是主要原因之一。据1977年油茶良种普查统计,70%的产量来自30%的植株,而70%的植株,只有30%的产量,可见低产劣株所占比例相当大。为此,我们于1983年在油茶无性系鉴定的基础上,选出14个具有一定遗传增益的优良无性系,在丽水市南山林区进行了嫁接换种试验和无性系区域试验,试图通过嫁接换种,改变油茶低产面貌,提高油茶单产;筛选出适合于丽水地区的油茶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舒城县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实际情况,对长势较旺盛,但劣种、劣质株占主导地位的油茶纯林进行嫁接改造。实践证明:采用拉皮切接法实施油茶林换冠,并结合调整密度,去劣留优,辅以适当的营林措施,其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同时具有嫁接成活后长势旺盛、除萌工作量少等优点。因此,油茶拉皮切接法高枝换冠技术具有较高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