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廓玉 《中国林业》2001,(12):33-33
梅花是百花中的珍品。它顶寒傲雪,坚韧顽强,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性格。我国人民酷爱梅花,自古以来就以梅花比作高洁的化身,咏诗作画,寄情抒怀,将梅花与松、竹誉为“岁寒三友”,把梅、兰、竹、菊合称为“四君子”。那么,怎样才能让梅花开得更美呢?  相似文献   

2.
我国首个梅花切花生产基地有望在重庆建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悉,由重庆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所申报的“梅花切花生产技术中试与示范”项目已正式获得了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按照项目合同书的计划任务,将在重庆建成一个300亩的梅花切花生产基地。此举标志着我国首个梅花切花生产基地有望在重庆建成,从而填补我国多年来一直没有梅花切花生产基地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弘扬梅文化,发展肇庆旅游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花 (Prunusmume)属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 ,种类很多。花期冬春 ,以白色、淡红色居多 ,味清香。在中国已有三千二百年的栽培和应用历史。梅花以感人的神韵 ,独特的风姿 ,清丽的花色 ,幽雅的香气 ,自古深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用梅、爱梅、赏梅、咏梅、画梅已成传统。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又将梅、兰、竹、菊比拟为“四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梅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精神目标 ,它以丰富深厚的内涵 ,构成独特的文化形式 ,且为中华民族所特有。梅花精神深入人心 ,国人的文化生活、风情习俗等都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7年…  相似文献   

4.
提高梅花观赏品位 塑造南京景观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是南京市市花 ,亦为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大力开发和利用梅花资源 ,不断提高梅花的观赏品位 ,已成为梅花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认为应用梅花美化市容 ,塑造南京景观特点 ;要加强地栽梅树的综合管理 ,提高梅花的观赏品位 ;要发展梅盆景 ,盆栽生产 ,满足市场需求 ;要发展梅插花生产 ,用“市花”来装饰厅堂居室 ;要用早、中、晚不同品种合理配植延长梅花干花观赏期 ,使其更好地发挥市花的标志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梅花是我国特有的名花,有“天下尤物”之美誉,尊之为花魁。人们自古爱梅、赏梅、吟梅、艺梅,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选育并繁殖出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梅花品种。其露地栽植范围北以黄河,南以珠江为界。梅花耐寒,为使梅花栽植区域向北推移,早在明代就有人开始引种,但仅是在室内作盆景。  相似文献   

6.
梅是蔷薇科杏属植物,其花于冬末春初先叶开放。梅花五出,又名“五福花”,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梅花花语为“坚强、忠贞、高雅”,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相似文献   

7.
张廓玉 《中国林业》2001,(24):33-33
梅花是百花中的珍品。它顶寒傲雪,坚韧顽强,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性格。我国人民酷爱梅花,自古以来就以梅花比作高洁的化身,咏诗作画,寄情抒怀,将梅花与松、竹誉为“岁寒三友”,把梅、兰、竹、菊合称为“四君子”。那么,怎样才能让梅花开得更美呢?1.及时修剪整形。梅花开花的特点是在当年生的新枝条上形成花芽。要让它多开花,就得及时修剪。方法是:当幼苗长到25—30厘米高时打顶定干,萌芽后留顶端3—5个枝条为主枝,待枝条长到约20厘米时再进行摘心,促使花芽饱满。以后在每年早春开花后进行重剪,剪掉过密枝、病虫枝等。…  相似文献   

8.
梅花     
梅花,学名(PnunusmumeSibeetZucc.),别名:春梅,干枝梅,蔷薇科,李属,原产于中国。梅为我国的著名花木。它枝干苍劲,花形端雅,傲雪而开,气味清香,色彩丰富。我国自古将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梅花大片栽植更富诗情画意,我国不少著名的游览胜地如?..  相似文献   

9.
“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咏山茶花名诗,道出了山茶花“耐寒又耐久”的两大特点。在人们心中,只知道梅花有傲霜斗雪之美,殊不知,山茶花的耐寒性比梅花更胜一筹。山茶花吐蕊于梅花之前,凋零于桃李之后,餐雪饮霜,仍树姿挺秀,繁英满枝,一朵山茶花能开20多天,甚至弥月不落,花期长达4个月之久。山茶花是我国特产的名贵花卉,是10大名花之一,它与梅花、迎春、水仙一起,被誉为“花中四友”,深受人们的喜爱。山茶的叶片浓绿色,厚实而有光泽,常年不凋。其花更美,有红、白、粉红等多种颜色,花型繁多,…  相似文献   

10.
闲说腊梅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惟有腊梅破,凌雪独自开.”此时,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和重庆静观镇的腊梅相继绽放.金黄剔透的腊梅,吸引着无数游人冒着严寒前往观看.腊梅似梅花,与梅花花期接近,如果同地种植这对“姐妹花”,一些游人往往会混淆,错将腊梅当作梅花.  相似文献   

11.
笔者家住市区,连续多年在自家庭院栽植梅花3盆,每逢“元旦”、“春节”和“五一”节各有2盆开放,花多而鲜艳,受到亲朋好友的赞赏。我的决窍如下:梅花花芽分化完成以后,为控制其花期,将盆栽梅花放在室外,  相似文献   

12.
梅花(Prunus mume)和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都带一个梅字(简称“二梅”),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难以区分,其实两者有相似,也有许多的不同. 梅花和蜡梅的共同点: 1、都是我国传统珍贵名花,是我国原产,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管理科研工作也归一起,如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  相似文献   

13.
名人梅趣     
北宋诗人林和靖一生未娶,在杭州西湖孤山下隐居二十余年,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说。他酷爱梅花的冷香滋味、缟素襟怀。每年梅花即将开放之时,他便不再外出,从早到晚,盘桓在梅树之间,或在梅下品茶,或在花间饮酒,细察梅花的品性,揣摩梅花的风骨,终于写下了“疏影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历每月都有一种代表性的花开放 ,民间称为“十二姐妹花”,即梅、杏、桃、蔷薇、榴、荷、凤仙、桂、菊、芙蓉、水仙、腊梅。正月梅花凌寒开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梅花》诗曰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唐代黄蘖禅师有“不是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的佳句。北宋诗人林逋的《梅花》诗写得最为动人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二月杏花满枝头 “暖气潜催次第春 ,梅花已谢杏花新”(唐·罗隐《杏花》) ;宋伐叶绍翁的“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梅花的故乡,梅花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植物造景材料之一,营造梅花专类园对发展弘扬我国传统的梅文化非常重要,但是,由于气候等原因的限制,我国北方城市梅花专类园数量较少,且景观单调,该文以我国北方城市气候特点为出发点,从选址、梅花品种选择搭配、梅花景观营造等方面,分析了在我国北方城市营造梅花专类园的要点,希望能更好的传播和推广我国博大精深的梅文化。  相似文献   

16.
梅花神、韵、姿、香、色俱佳,历来与广大人民生活、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有诸多联系。中国人很早就有用梅、爱梅、赏梅、吟梅、艺梅的习惯,对梅花有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元代杨维桢《吟梅》诗中的“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成为传世名句,表达了梅花“凌寒独自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不畏强暴、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和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信未来的崇高品质。梅花所体现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梅花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常具枝刺,喜温暖稍湿气候,喜阳光充足,耐干旱瘠薄,但需排水良好。对温…  相似文献   

17.
“剪雪裁冰”语出梁实秋先生赞“四君子”的首句,“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梁先生确实是一个喜梅爱梅的“花痴”,从小就临摹《芥子园画谱》,画了不少心仪的梅花,画梅伴随了梁先生的一生。著名作家、编辑家、画家赵清阁女士和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荣誉教授马逢华先生都曾得到过梁先生的“梅花”大作。  相似文献   

18.
花是美的文明象征。华夏农历每月有一种代表性的花开放,民间称谓“十二姐妹花”,即梅、杏、桃、蔷薇、榴、荷、凤仙、桂、菊、芙蓉、水仙、腊梅。正月梅花凌寒开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梅花》诗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唐代黄蘖禅师有“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佳句。北宋诗人林逋的《梅花》诗写得最为动人:“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二月杏花满枝来“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唐·罗隐《杏花》)宋代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注,一…  相似文献   

19.
蜡梅属蜡梅科、蜡梅属植物。因其与梅花同时开放,其香又似,花色为黄,故有“黄梅”之称;花瓣质地似蜡,在江南各地于腊月开花,故又曰“腊梅”。蜡梅耐寒而开,清香而不妖艳,高雅而不媚俗,是我国传统的冬季名花。  相似文献   

20.
诗中的梅香     
林清玄在《梅香》中写道:“一个人的品质其实与梅花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梅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细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我一直认为,倘若以花喻人,梅花是最好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