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细小病毒(PPV)是导致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等的主要病因之一。对我国不同地区的20个猪场调查,污染率达50~90%。1987年以来,我们在某猪场用猪PPV疫苗免疫初产母猪,效果很好,具体方法是用哈尔滨兽研所提供的猪PPV疫苗给150日龄以上的后备母猪(注苗组59头、对照组27头),在配种前作两次(间隔三周)肌肉注射,剂量为0.5~1ml。注苗后观察7天未发现不良反应,证明疫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周行 《福建畜牧兽医》1994,16(3):38-38,39
漳州市猪钩端螺旋体病调查报告漳州市畜牧兽医站周行363000为了摸清漳州市猪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情况,笔者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如表1所示1960年6月以后,该表1漳州市猪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情况单位:头、%注:后房农场病死猪肝、肾、脾...  相似文献   

3.
<正> 1982年以来,砀山县连续三年都发生因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后引起猪瘟病发生并造成大量死亡的事件。1984年,又有一个行政村发生了上述情况。我们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该村共喂养猪101头。9月23日有97头猪接种疫苗,其中35头在1984年3月春防时注  相似文献   

4.
猪群咬尾症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邦才 《猪业科学》2017,34(3):133-135
猪场猪群发生咬尾症,不仅影响猪的形态、生长性能,尾根伤口能继发感染,引起脊柱化脓、骨髓炎,影响胴体在屠宰场的评级,严重者导致猪只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洞口县开展对猪群咬尾症调查,调查652个规模化猪场,存栏猪39 944头,发生猪群咬尾症猪782头,发生率1.96%,死亡19头,死亡率2.43%,发生率,死亡率较2013年分别降低4.97、2.69个百分点;其中15~30 kg仔猪咬尾症发生数618头,占咬尾恶癖发生总数的79.0%;调查屠宰场收购4 763头猪中,因患咬尾症影响胴体评级的降级猪29头,占0.61%。并同时对猪群咬尾症防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2000年10月6~7日,赤峰市宁城县忙农镇兽医站对西地村开展秋季猪瘟疫苗注射。该村存栏猪164头,免疫注射148头。但注射3天后陆续有26户的59头猪发病,发病率36%,死亡43头,病死率73%,死亡猪15~25公斤不等。对此,养猪户反应强烈,认为是注苗所致,要求给予解决。经市、县两级技术人员综合诊断,确诊为猪副伤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11月至 2 0 0 1年 3月 ,牡丹江市辖区的一些县乡陆续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水肿病。我们对海林、宁安、穆棱3个县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1 流行情况  调查了海林、宁安、穆棱 3个县的 2 1个乡、2 0个养猪大户。共饲养猪 16 0 8头 ,存栏 1145头。根据流行病学、临床检查 ,现场调查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水肿病发生情况较严重。猪传染性胃肠炎 ,主要发生在 2 5~ 30kg的猪中 ,发病 985头 ,发病率 40 %左右 ,呈地方性流行 ,但经治疗和护理 ,基本上没有死亡。猪水肿病 ,主要发生在 2 5~ 30kg的猪 ,发病 730头 ,死亡36 5头 ,死亡…  相似文献   

7.
1调查情况通过对全市11县区的99个规模场、(33个猪场、33个牛场、33个羊场,每个场调查100头、只)33个散养户(11个猪养殖户、11个牛养殖户、11个羊养殖户,每户调查10头、只),共调查3630头猪,3630头牛,3630只羊进行调查,猪耳标脱落508头,占14%:牛耳标脱落267头,占7.36%;羊耳标脱落682只,占18.8%。  相似文献   

8.
广西北海某猪场存栏种猪650头、哺乳仔猪656头、培育猪770头、生长肥育猪2 268头.2010年11月以来,由于天气变化,昼夜温差大,猪群发生拉稀,生长育肥猪、保育猪喘气、咳嗽比以前严重,当月发病275头,其中哺乳仔猪98头、保育猪75头、生长肥育猪100头、种猪2头,比10月增加180头,其中哺乳仔猪53头、培育猪45头、生长肥育猪80头、种猪2头.通过发病情况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并发猪流行性腹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发病猪场饲养有母猪、育肥猪及断奶仔猪,全场猪均进行过猪瘟、猪伪狂犬病、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及口蹄疫的免疫。此次发病的为2月龄的断奶仔猪,其发病前2d注射过猪瘟疫苗,注后2d有46头猪皮肤开始发红,食欲减少或废绝,扎堆,步态不稳,呼吸困难,随后有32头皮肤及可视黏膜苍白,14头皮肤及可视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黄染。  相似文献   

10.
扁桃体及淋巴结的重要机能之一是预防感染。前者经口腔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后者原则上应是无菌。作者就猪的扁桃体、淋巴结带菌情况作了调查。调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调查100头屠宰猪的扁桃体和颚下淋巴结。第二次调查另100头屠宰猪的浅鼠蹊淋巴结和内肠骨  相似文献   

11.
异体蛋白提取方法为:取新鲜鸡蛋3枚,经消毒后,从鸡蛋一头打一小孔,用注射器抽取蛋清10毫升备用。供试猪选择管理、饲喂、方法、饲料调配一样的户养猪6头(一户4头、一户2头),体重均为40千克左右。试验组3头、对照组3头。每头试验猪注10毫升,左右侧颈下腺各注射5毫升,只注射一次。注后每月称重一次,观察结果和各种变化,并详细记录。试验期为1992年6月20日至10月20日。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12.
在调查猪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感染率时,我们对互助猪进行了正常凝集价测定,现将调查方法和结果简述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被检的30头互助猪均系某猪场的舍养猪,其中3月龄12头,4月龄和5月龄各5头,6月龄3头,1.5岁、2.5岁和3.5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门源县2007~2008年度生猪屠宰场的1885头生猪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度生猪屠宰量1020头,猪囊尾蚴感染数2头,感染率0.20%;2008年度生猪屠宰量865头,猪囊尾蚴感染数1头,感染率0.12%;猪囊尾蚴病在该县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2007年4月,某村防疫员在防疫过程中,误用一瓶口服猪肺疫疫苗(50头份,实注48头份)进行肌注,使12户48头猪暴发急性猪肺疫,死亡15头,  相似文献   

15.
最近,爱尔兰一家研究机构以68家养猪场为研究对象,调查总结了其育肥猪、后备母猪、初产母猪和怀孕母猪跛行的患病情况(见图1)。根据跛行的严重程度,将猪群的行走能力来进行病变记分,记为0~5分(数值越大表示跛行的越严重)。在该调查研究中,一共检查了643头18周龄育肥猪、646头22周龄育肥猪、525头后备母猪、518头  相似文献   

16.
1997-2000年,我们采用血清学法,对我省22家种猪场饲养的8255头种猪进行猪伪狂犬病抽样检测。共抽检种猪866头,检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阳性猪268头,阳性率为30.95%;同时进行的病原学,病理解剖学等其他方法的流行猪866头,检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阳性猪268头,阳性率为30.95%,同时进行的病原学,病理解剖学等其他方法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了主一结果,这表明我省种猪群猪伪狂犬病感染率很高,已成为引起猪流产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针对我省实际的猪伪狂犬病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所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以呕吐、腹泻、脱水、消瘦以及 1 0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高为特征。大猪、中猪发病一般呈良性经过。 1 997年以来我们对邓州市猪传染性胃肠炎开展了流行病学、诊断学、解剖学的调查研究 ,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方法 ,收到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1 )发病情况。 1 997年 2月 ,邓州市某养猪场饲养的 568头猪中 ,大猪、中猪 3 2 8头 ,发病率 1 0 0 % ,但未发生死亡现象 ;仔猪2 40头 ,发病 98头 ,发病率 40 83 % ,死亡 1 0头 ,死亡率 4 1 7% ,…  相似文献   

18.
2003年,省站按照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农牧医便函犤2002犦251号《关于开展猪附红细胞体病及猪圆环病毒的调查的函》的要求,对我省的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情况总结如下:经过两个月的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对11个市174个县(市)共抽查696个村,2200个养猪场(存栏47.692万头),8578个养猪户(存栏4.289万头),发病猪15809头(其中养猪场15585头,养猪户224头),死亡1623头,多数发病猪由于无治疗价值而被淘汰。河北省80年代初就有本病的报道,2001年该病在全省范围内大量发生,尤以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等地较为严重,其中以猪的…  相似文献   

19.
吕元聪 《养猪》1990,(2):28-29
1983—1986年,中国人畜弓形体病调查研究协作组用统一的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65个县(市)猪弓形体感染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12754头猪中,阳性3847头,平均阳性率30.16%。表明我国猪群中弓形体感染相当普遍、严重。  相似文献   

20.
2010年5月3日,淮安市楚州区养猪户王某发现其饲养的160头70~80日龄的育肥猪,突然死亡3头,另外有11头发热、呕吐、腹泻,其余猪只食欲下降。王某立即带3头死猪和1头病重猪到淮安生物工程分院动物医院就诊。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