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过去10年,通过多种育种途径相结合的做法,本校的水稻育种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育成了早、晚籼新品系和杂交稻新组合共153个。其中,8个通过了广西区级水稻品种区域试验,4个品种、组合通过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得了奖励。然而,大多数育成品系、组合的丰产性、稳定性、抗病性及稻米品质还有待改进和提高。今后,应充分发挥杂交育种途径在选育新品种中的重要作用,多种育种途径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在选育新品种、杂交稻新组合过程中,应拓宽选系的亲缘关系;加强选系的抗病性鉴定;提高选系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育成品种、杂交稻组合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6.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加速器氩离子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研究用加速器氩离子辐照晚籼香占,期望改良其不利农艺性状。试验结果表明,以氩离子100Gy辐照,均能诱发变异。从100Gy辐照的M2和M3代中,获得3个综合性状较好的突变株系,经M5代品比及对主要性状的测定,小区产量比原种增加14。34%~121.51%,变量分析达极显著水平。株高降低25%~39%,生育期缩短8~25天,有效穗数明显增加,抗病性亦有所提高。另外,从150Gy辐照的后代中,也获得2个明显早熟和矮化的突变体。初步证实重离子辐照在水稻育种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水稻辐射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21世纪以来,浙江省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水稻穗型、株高、叶形、叶色、花器等性状突变体种质资源的概况,开展相关突变性状的分子定位、克隆、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些研究对于水稻新品种培育的促进作用。对浙江省通过直接或间接利用辐射选育而成的245个水稻新品种的分析发现,其中89.9%的品种源自辐农709和浙辐802;甬优系列籼粳杂交水稻不育系的81.8%源自辐农709。浙江省辐射育种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揭示,继续深入开展水稻辐射诱变创制突变体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利于丰富水稻种质资源,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8.
19.
浙江省水稻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浙江省水稻诱变育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育成推广原丰早、浙辐802等突变品种37个,为省内外粮食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征集、鉴定、保存突变体1840余份;辐照设施有了很大改善,经提高诱变育种效果为目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取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