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冬枣采后有、无果梗果实冷藏(1~2℃)期间不同部位呼吸量的变化以及有果梗和无果梗对果实贮藏品质及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冷藏期间有、无果梗的冬枣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呼吸强度呈缓慢增加的趋势;无果梗冬枣的呼吸强度高于有果梗的;无梗冬枣果梗部的呼吸强度极显著(P0.01)高于有果梗的。有果梗冬枣果梗部的呼吸占27%~39%,果皮呼吸占61%~73%;无果梗冬枣果梗部的呼吸约占77%,果皮呼吸约占23%。有、无果梗的果实其果梗部的呼吸比例在贮藏过程中有上升趋势,说明贮藏过程中果皮的透气性降低。与无梗冬枣相比,有梗的冬枣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有效延缓可溶性固型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显著降低果实的腐烂率,保持极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摘是林果种植中的劳动密集型作业,果园中的果实采收环境较为复杂,我国采摘机具的行业研究相对薄弱,采摘机器人等高科技装备在当前果园采摘中的实际应用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发展辅助人工摘果装备具有切实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方法针对球形带梗果实,以苹果为例提出了果梗锁定—枝果分离的采摘方法,并设计完成了相应采摘器。采摘器整体结构为欠驱动布局,以曲柄摇杆机构为原型设计了果梗锁定机构,构造了固定板、浮动板结构的双板枝果分离机构,利用摇杆滑块机构作为手持驱动单元,利用钢丝和绕线丝轮的传动方法将滑块的输出运动首先传递到曲柄摇杆机构,驱动结构和尺寸对称的两套果梗锁定机构对果梗进行锁定,果梗锁定后继续驱动浮动板向下移动与固定板分离完成摘果。结果分析了驱动单元和果梗锁定机构的几何参数,驱动单元的手柄转动5.5°即可使摘果器完成87°的果梗锁定和50 mm的双板分离动作,果梗锁定机构在锁定果梗时处于反向死点位置,保证了锁定的可靠性。应用Adams软件仿真了采摘器的果梗锁定和双板分离动作,验证了采摘器欠驱动结构的设计可行性,并对输出曲线在锁定果梗过程中的振动情况进行了解释;对采摘过程中的驱动力进行了仿真。采摘器样机实验顺利完成了锁定果梗—枝果分离的顺序采摘动作。结论枝果分离的采摘方法和欠驱动双板分离式采摘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操作性,可用于发展人工辅助采摘机具。   相似文献   

3.
针对酥梨果梗计算机视觉检测方法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像素点分析法识别果梗的算法。将酥梨图像进行二值化、滤波、形态学运算等预处理后,用Sobel算子提取酥梨图像边缘,再由一阶矩特征计算图像形心。选定形心为参考原点,建立图像的笛卡尔坐标系;从Y轴负方向开始,逆时针分别按15°和10°形心角对轮廓边缘点进行区域分块;统计分块区域内的像素点特征,并依此特征识别果梗。结果表明,对于无果梗的酥梨,15°和10°均能精确识别出来;有果梗的酥梨,15°较10°的识别率高,且含果梗区域的像素特征较其他区域的有很大突变。总体上果梗识别正确率可达97%,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酥梨果梗识别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苹果果梗和表面缺陷的计算机视觉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苹果果梗与果体的识别方法和果面缺陷的查找方法.根据苹果果梗的特性,提出用分块扫描判断果梗是否存在;分析了苹果的坏损表面与非坏损表面的不同反射特性,以及不同灰度值象素点数的统计特性,找出坏损区域,并从中区分出果梗和果萼.对1 5幅无果梗的图象判断准确率为100%,对90幅果梗完好图象的准确率为88%.试验证明该方法对坏损的检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影响无核白葡萄落粒的相关因子,为无核白葡萄落粒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易落粒的无核白葡萄与耐落粒的红地球葡萄为研究对象,测量无核白和红地球成熟期的果梗拉力与果梗木质素与纤维素含量;对成熟期无核白与红地球的离区、离层与果刷部位进行染色切片观察;测量离区、离层厚度及细胞截面积、离区及离层细胞纵横径;无核白经2,4-D、PCPA及环剥处理后,测量其脱断率与脱断力。【结果】 红地球果梗拉力(6.7±3.2)N,无核白果梗拉力(2.1±0.5)N,红地球葡萄果梗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比无核白高;无核白离区范围较大,红地球离区范围较窄,红地球果刷宽大,离层细胞排列紧密,无核白果刷细小,离层细胞排列疏松,两种葡萄在果蒂离区、离层细胞形态上差异不大,但在离层和离区细胞的厚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无核白与红地球的果梗维管束直接通过离区,在离区细胞中呈现放射状分布,红地球离区中的维管束细胞显著较无核白多而密,较无核白拥有较厚的维管束细胞群;无核白的脱落方式比例有所改变,果梗拉力也大大增加,其中,环剥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结论】 在红地球与无核白的综合比较分析中发现,果梗拉力大的葡萄具有果梗维管束发达,维管束与果肉连接紧密,离区范围小,果梗木质素与纤维素含量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外源钙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的失水问题.[方法]以不喷施为对照(CK),采前1个月连续喷施两次1.5;氨基酸钙和硝酸钙,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切片、果实内在品质(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滴定酸)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外源钙使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果梗木质化增强,减缓了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失水收缩,使红地球葡萄果梗保持鲜绿和饱满状态;外源钙的喷施还减缓了红地球葡萄果实内在品质的变化幅度.[结论]采前1个月连续喷施两次钙提高了贮藏过程中红地球葡萄的商品价值;在氨基酸钙和硝酸钙的处理中,喷施1.5;的硝酸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葡萄采摘机器人在自然环境下采摘点定位困难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水岭果梗图像分割和最小角度约束的采摘点定位方法。第一,将采集的葡萄果实图像变换到YUV颜色模型,对U通道灰度图进行均衡化处理,然后进行双阈值分割和形态学开操作去掉干扰区域,再对二值图像进行填充;第二,以检测到的葡萄果实位置为参考,确定葡萄串果梗感兴趣区域,对该感兴趣区域进行分水岭操作;第三,对果梗二值图像进行角点检测,然后分别对每个果梗检测到的角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将拟合到的直线分别与垂直于地面直线进行角度计算,将夹角角度最小的拟合直线所在的果梗确定为葡萄串所连的果梗;第四,对该果梗检测到的角点数据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聚类中心为最佳采摘点。对采集于晴天顺光、晴天逆光和晴天遮阳这3种条件下各40幅夏黑葡萄图像进行验证,采摘点定位成功率为89.2%,单张葡萄图像的采摘点平均定位时间为0.65 s。说明该方法可以为葡萄采摘机器人提供准确的采摘点坐标信息。  相似文献   

8.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套袋对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果胶含量及与果皮细胞壁成分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套袋果和未套袋果发育过程中果皮细胞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套袋果果皮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可溶性果胶含量高于对照(不套袋果);原果胶含量低于对照;同果实不同部位原果胶含量差别较显著(P<0.05),而可溶性果胶含量差别较小;套袋果果皮角质层厚度比对照薄,同果实果中部位果皮角质层最厚,果梗洼部与果萼洼部差别不大;套袋果果皮表皮细胞较大,果中部位表皮细胞最大,萼洼部大于梗洼部.  相似文献   

9.
<正>5鸭梨我国栽培历史最久的古老优良品种之一,原产河北南部。果实倒卵圆形,梗端一侧有明显的鸭头状突起。平均单果重188克。果皮黄绿色,果面细嫩,果点较小,近果梗处有锈斑。果梗长5.6厘米,无梗  相似文献   

10.
葡萄不同组织部位白藜芦醇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不同品种葡萄的种籽、果皮、果梗、叶片、叶柄中的白藜芦醇,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间白藜芦醇含量差异较大,供试葡萄品种中以‘黑比诺’白藜芦醇含量相对较高;不同组织部位白藜芦醇含量差异也较大,其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果梗、叶片>果皮>种籽>叶柄.在所有测试品种中‘贵人香’果梗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达6 299.52×10-2μg.g-1.  相似文献   

11.
高攀  钱宇珊  王佩玲  吕新 《新疆农业科学》2018,55(12):2288-2295
【目的】解决棉田复杂背景下棉花叶部病害快速识别问题,为提出一种快速提取棉花植株和分割棉花叶片的方法。【方法】通过棉花植株的RGB颜色特征将植株与土壤进行分离,结合形态学处理技术和彩色分割方法,将植株的茎秆去除,保留棉花叶片部分;分别使用广度搜索分割算法、分水岭分割算法和轮廓搜索分割算法,对棉花叶片图像进行分割提取。【结果】基于广度搜索的分割算法将叶片轮廓搜索出来与原图融合分离出叶片,该算法对于图像结构简单的情况分割效果较好,通过对应的drawContours函数将每个轮廓画出,再与原图定位,将叶片的完整信息也轮廓结合,实现叶片的分离。【结论】基于距离变换的分水岭分割算法存在过分割问题,基于广度搜索分割算法与边缘检测结合对于叶片结构清楚图像分割效果显著,与轮廓搜索算法相比,后者的适用性更广,提取的轮廓层次结构也清楚,分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类别烟梗的吸湿性能。[方法]实验室模拟烟梗预处理工艺过程,对不同地区、部位、年份、尺寸的烟梗进行吸湿性能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将吸湿性能相近的烟梗组合进行生产验证。[结果]不同地区烟梗吸湿性能存在差异,根据洗梗前后含水率增量分布情况,可将24个不同地区划分为3个组,形成不同的烟梗配方。中上部烟梗的吸湿性能相对接近,下部烟梗吸湿性能强于中上部。烟梗贮存年限越长,含水率增量越大。不同直径烟梗吸湿性能差异显著,粗梗的含水率增量明显低于细梗。生产验证结果表明,原配方烟梗的含水率标准偏差达到0.68%,出丝率为87.03%,新配方含水率标准偏差0.27%,出丝率为88.49%,烟梗的水分均匀性得到提高,过程工艺损耗减少。[结论]该研究可为烟梗的分组加工和配方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超重处理对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超重处理对茎瘤芥种子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方法]以0、2 000、3 000和4 000 r/min的超重力分别处理茎瘤芥种子1.5、3.0和4.5 h后,进行培养,观察其出苗时间、出苗率、性状表现,并测定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超重处理后,茎瘤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随处理条件变化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超重处理后,苗期茎瘤芥植株变矮,根系变短且发达,叶长变短,鲜重和干重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茎粗则不同程度增加。超重处理后,茎瘤芥幼苗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超重处理可以影响茎瘤芥幼苗的生长,处理时间以及重力加速度是影响其生长的重要因素,适当的超重处理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同时,超重处理可增强茎瘤芥幼苗的抗倒伏能力、抗有害物的能力和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结论]该研究可为超重技术在茎瘤芥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研究了不同剂量的30%咪草烟·广灭灵乳油防除春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并检验其不同剂量下对大豆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土壤处理适宜施用量为1.65~2.70 L·hm-2,在此剂量下对大豆安全,而茎叶处理适宜施用量为1.35~1.65 L·hm-2,在此剂量下对大豆安全.此药剂在茎叶处理使用时除...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我国典型区域烤烟不同部位烤烟烟叶氢氰酸和焦油释放量的差异,采集了我国典型植烟区域的60个烤烟样品,运用数理统计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区域、部位和基因型间的氢氰酸和焦油释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烤烟烟叶焦油和氢氰酸释放量在部位间存在显著差异,且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部位特征;区域、基因型对氢氰酸释放量影响不显著,但是焦油释放量在区域间差异显著,其中以黄淮烟区焦油释放量最高,区域、部位和基因型三因素的相互作用对焦油和氢氰酸释放量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工业企业在原料选择、叶组配方或库存优化等方面兼顾产地和品种因素,可着重考虑原料部位特征。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青菜头产销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菜头为重庆市季节性特色优势蔬菜,主要上市期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近3年产量年均增幅达3.15%,包含鲜销和加工2个部分,以加工为重,2012年全市定植面积约89333 hm2,产量253万t,其中加工青菜头面积约65333 hm2,产量177万t,均占到总量的2/3以上。青菜头在“一圈”的生产面积最大,占全市青菜头总面积的61%,渝东南占36%,渝东北占3%。观农贸批发市场全年青菜头的交易量为9418.54 t,日均交易量为25.8 t,交易月份为11月至次年4月,全年外地与本地青菜头交易量比例为5.6:1。主城区66家超市全年青菜头销售量为777.19 t,占蔬菜销售总量的1%,占芥菜类蔬菜的53.49%,其中外地与本地青菜头销售量比例为7.5:1。  相似文献   

17.
梗丝在卷烟减害降焦及提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烟梗的膨胀方式、制丝工艺、外观形态及微生物和酶处理工艺在卷烟提质和减害降焦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改进加工工艺,降低卷烟有害成分释放量,提升梗丝在卷烟中的使用量,进而降低卷烟危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木薯秆磷酸液化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液化物树脂性能,为木薯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苯酚为液化剂、磷酸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液固比、催化剂添加量、液化温度、液化时间等因素对木薯秆液化反应的影响,并测定木薯秆液化物树脂的胶合性能.[结果]木薯秆磷酸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5∶1,催化剂添加量13%,液化温度165℃,液化时间1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木薯秆液化率为90.54%.以木薯秆液化物树脂压制3层胶合板,其平均胶合强度为0.7392 MPa,符合国家标准GB/T 9846-2004对Ⅰ类胶合板的要求(≥0.7000MPa).[结论]以木薯秆磷酸液化产物合成树脂制备酚醛树脂胶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9.
肉苁蓉肉质茎中苯乙醇苷类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514-4515
[目的]为有效开发利用药材资源肉苁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沙漠肉苁蓉肉质茎中主要活性成分苯乙醇苷类,通过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苯乙醇苷类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得率的主要因素是提取时间,各因素影响顺序为提取时间〉粉碎度〉乙醇用量〉乙醇浓度。苯乙醇苷类的最佳提取工艺为20倍体积的质量分数95%乙醇回流提取肉苁蓉粉末1 h。[结论]该提取方法提取沙漠肉苁蓉中的苯乙醇苷类得率高,稳定性好,工艺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20.
胡雅杰  闫业庆  张旭昇  魏国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93-11894,12258
[目的]探讨黄土高原玉米茎流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热平衡茎流计实时监测会宁县玉米样株茎流日变化,数据处理采用Excel软件。[结果]玉米茎流日变化过程显著,白天茎流速率大且波动较大,晚上茎流速率小而平稳;午间出现茎流的小幅减小,这与叶片气孔开度改变为维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有关。通过相关分析得出,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太阳辐射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为节水灌溉和玉米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