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4年以来,承接了全国小麦育种攻关中的小麦抗赤霉病性鉴定任务,对来自全国10个麦区12648份小麦育种材料抗赤霉病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至今仍未发现免疫的小麦材料。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的供鉴小麦抗性较强,全国R级小麦材料均分布在这些赤霉病频繁流行的麦区;西南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及北部春麦区的供区的供鉴小麦抗性较弱;北部冬我、青藏春冬麦区、西北春麦区及新疆冬春麦区的供鉴  相似文献   

2.
比较不同品种小麦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2等小麦赤霉病发生较轻,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58、皖麦32、宁麦16、扬麦12等小麦产量较高。建议在小麦赤霉病重发区,推广种植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2。  相似文献   

3.
4.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生抗 2号”(原名“宁 94316 2”)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育成。1 选育经过  1991年配置杂交组合“Alondra”/“繁 6 0 0 96” ,获得杂种F0 种子 ,当年秋播获F1植株。 1992年对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 ,获得一批单倍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小麦新品种在湖北地区的抗性情况。[方法]在自然诱发条件下系统调查12份参试小麦新品种对条锈病和赤霉病的田间抗性。[结果]条锈病抗性鉴定显示:12份小麦新品种中有7份材料病情指数在25以上,属于高感品种,其余5份材料病情指数低于25,属于中抗或慢锈品种,其中"秋乐1302"具有较强抗性。赤霉病抗性鉴定显示:12份参试新品种中有3个品种为中感品种,剩余9个品种均为感病品种。12份参试品种中无同时抗条锈病和赤霉病较好的抗性品种。[结论]12份参试小麦新品种的病害调查和抗性分析为适宜湖北麦区的小麦品种选引和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普通小麦八个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的双列杂交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8个对赤霉病不同抗性的普通小麦双列杂交的试验结果,分析了病小穗数的配合力、遗传力、性状相关及扩展速度等。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主要是由基因加性效应所决定的,非加性效应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抗赤霉病性的遗传力较低,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病小穗数与有效小穗数和小穗密度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呈正相关,与株高、穗长、无效小穗数和穗粒数呈微弱负相关,对赤霉病抗性与上述性状在遗传上似无明显的关系。高感品种福龙选的潜育期最长(9.2天),高抗品种望水白的最短(5.3天),其余的差异不大(6.2~6.9天)。高抗品种的赤霉病扩展速度较慢,高感品种的较快。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发现,抗赤霉病小麦品种望水白和苏麦3号的组织粗提液对赤霉病病原菌分生孢子的发芽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而感病品种宁麦6号则没有这种作用。等电聚焦电泳分析表明,这种不同的作用与两种蛋白质有关,其等电点约在pH7.3和pH7.47附近。组织粗提液经赤霉病菌分生孢子吸附后,感病品种宁麦6号的这两条蛋白带消失,而抗病品种望水白和苏麦3号中的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15~2017年度黄淮南片的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与丰产性、品质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年际间产量差异大,抗赤霉品种(系)逐年增多,但该地区高感赤霉品种(系)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在选育新品种(系)时,应选择对赤霉病具有较强抗性同时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品种(系)作为优异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用病原粗毒素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生物学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植物病原菌产生的毒素进行植物抗病性鉴定已在不少作物病害(如玉米大斑病~[1],水稻胡麻叶斑病~[2],甘蔗眼点病~[3]等)上有过成功的报道。由于小麦赤霉病病原(主要是禾谷镰刀菌)毒素的分离、提纯及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已得到初步阐明~[4],因而就提出了利用毒素进行抗赤霉病性鉴定的可能性。利用小麦黄化芽鞘生物测定法已证明不同抗性的品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本项目组的主要任务是筛选与小麦赤霉病抗性连锁标记,建立小麦抗赤霉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提高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效果,培育优质、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五年来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1.
小麦品种抗赤霉病与抗(耐)赤霉菌毒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赤霉菌毒素对不同小麦品种的胚根、胚芽的生长抑制率和胚根细胞膜的损伤度为指标,研究了小麦品种抗赤霉颊与抗赤霉菌毒素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抗(耐)毒素能力强,感病品种抗(耐)毒素能力强,中抗、中感品种的抗(耐)毒素能力居中,表现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和抗(耐)毒素能力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这一结果在小麦品种的抗赤霉病性鉴定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主要表现在抗病害扩展,而不是抗病菌侵入。抗病品种的特点是病害自侵染点向邻近小穗扩展速度慢,穗轴受害轻或不受害,病小穗数少;在感病品种上,病害扩展速度快,可导致全穗枯萎。不同抗性品种对真菌毒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抗病品种耐毒力强,细胞膜损伤程度轻,胞内电解质外漏量少;这种电解质外漏量间的差异,可采用电导仪测定组织侵出液的电导率而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13.
小麦抗赤霉病性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75、1976、1979和1984年小麦品种资源进行了抗赤霉病性与产量性状的简单相关分析,并对1984、1985年小麦中抗—抗赤霉病品种(系)进行了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和环境相关分析。小麦抗赤霉病性与株高、每穗粒数、穗中部最大小穗粒数表现正相关;与穗长关系不密切;与每穗小穗数和单株有效穗数没有相关;与小穗密度及千粒重的相关性较复杂,表现为正相关或负相关。小麦抗赤霉病新品种(系)的丰产性状已有改进,植株高度明显降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小麦品种根细胞透性与抗赤霉病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霉病菌粗毒素能使小麦根细胞透性增加,其增加程度与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强弱有关。抗性强的增加程度小。因此,根细胞透性可作为小麦品种抗赤霉病的一个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5.
苯丙氨酸解氨酶和绿原酸与小麦抗赤霉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对小麦赤霉病不同抗性的苏麦三号(R)、扬麦四号(MR)和南农824(S)三个品种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比活力(u·hr~(-1)·mg~(-1)protein),在拔节期的顶叶中分别测得6.26,12.28和25.12;在孕穗期的麦穗中分别测得140.1,143.3和167.7。滴注接种后8天,苏麦三号、扬麦四号和南农824的病穗中 PAL 比活力与健康穗中的比值分别为0.53,0.67和1.34。用 HPLC 法测定麦穗中绿原酸含量(μg·g~(-1)dry WT),在接种4、8和12天后的苏麦三号穗中分别为32.4,52.4和27.7;扬麦四号穗中分别为60.0,68.0和94.4;南农824穗中分别为123.8,142.2和158.9。绿原酸含量在苏麦三号接种穗中均最低,在南农824接种穗中均最高。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在0.05%、0.1%和0.2%的绿原酸溶液中萌发数比对照分别增加214%,614%和970%。上述结果表明,小麦麦穗接种后的 PAL 比活力变化以及绿原酸含量与其抗赤霉病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从3万多份小麦材料的抗赤霉病性鉴定及主要抗赤霉病品种的系谱分析中发现,我国改良小麦品种的抗赤性最初起源于中度感病品种。其中,最主要的是一些中度感病的意大利品种和我国地方品种。70年代以来,抗赤性来源几乎局限于意大利品种Mentana、Funo和我国地方品种台湾小麦等几个基因型,以致80年代我国抗赤育种没有取得新的突破。因些,很有必要广泛开拓和利用新抗源。抗赤性的选择应当在低世代和人工诱发病害流行的条件下进行,把抗赤性分为O、HR、R、MR、LR、S和HS更合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60085等13个小麦抗赤霉病新品系的选育经过、鉴定结果及其利用价值。这些新品系于1981年经全国小麦赤霉病研究协作组联合鉴定,在3万多份品种资源材料中抗病性表现突出。尤其是60085、60006和50002三个品系, 已作为重要的抗源材料保存。作者认为,利用现有抗源进行杂交育种,转移和累加抗病性,是培育抗赤霉病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为了选育抗病性强而稳定的新品种,育种过程必须强调抗病性鉴定和多代连续选择。  相似文献   

18.
小麦地方品种望水白抗赤霉病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常规分析法研究了抗病品种望水白与感病品种中国春正反交F_1代赤霉病病小穗率的差异,用联合尺度测验分析了该组合的P_1、P_2、F_1、F_2、B_1和B_2世代抗赤霉病性的遗传模式及基因效应,估算了抗赤霉病性的基因数目。并用单体分析对望水白的抗扩展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全部抗性鉴定的材料采用田间剪颖滴菌接种,鉴定其抗赤霉病性,单体分析的F_2代还用了离体水培单花注射接种法。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抗赤霉病性是受细胞核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有5-6对基因控制望水自的抗扩展性,分别定位在4A、5A、7A、7B和4D5条染色体上。2D染色体上的基因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望水白与苏麦3号属于不同的赤霉病抗源。  相似文献   

19.
七个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指标的双列杂交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小麦穗部赤霉病扩展至穗轴的速度作为赤霉病抗扩展性的主要指标,以穗轴发病为界,将麦穗赤霉病扩展过程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计算前期日扩展率和后期日扩展率。前后两期日扩展率无相关,任何一个过程的抗性减弱都使病级加重。不同品种的病害扩展进程存在差异而可分别利用。各发病阶段的抗性也都表现出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符合加性一一显性模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