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RT-PCR扩增猪瘟病毒(HCV)石门株部分p23和p14基因,然后采用平端克隆法将扩增的cD-NA克隆到pUC19和SamⅠ位点,用双脱氧终止法牟重组质粒中的插入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将所测定的序列与其他10株HCV相同基因区域用DNASIS计算机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树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毒株为同一个型,该型共包括9个HCV株,以Brescia株为代表,石门(Shimen)株也属该型;而A  相似文献   

2.
猪瘟病毒石门株E2基因的RT-PCR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RT-PCR技术从感染猪血中成功扩增了我国猪瘟病毒强毒石门株E2基因,大小为1184bp,与预期大小一致。经巢式PCR和酶切鉴定证实所扩增的片段为E2基因特异性片段。将扩增的E2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和PCR技术了阳性重组子。  相似文献   

3.
急、慢性猪瘟病毒分离株和疫苗株E2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反转录(RT)及套式PCR(N-PCR)扩增并测定了6株具有不同表症近期甘肃省猪瘟流行野毒及C-株细胞疫苗毒的主要免疫原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比较结果表明,6株流行野毒与C-株疫苗毒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2%-84%,流行野毒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9%-99%之间,并且明显可分为二个组群,病毒株所属组群与其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相关性。流行野毒与C-株毒在中和抗原决定簇上有部分氨基酸存在性质差异,可能影响C-株毒对流行野毒的中和滴度。  相似文献   

4.
猪瘟病毒国内分离株(HL-LY)E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猪肾细胞(pK-15)繁殖猪瘟病毒(CSFV)分离株HL-LY,根据基因库已发表的CSFV E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以CSFV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约1.1kb的片段,即E2基因。将RT-PCR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构建了重组质粒T-E2,经酶切、PCR鉴定和序列测定,表明均已成功获得了CSFV E2基因的重组体T-E2。将该测序结果与国内几个毒株SHIMEN,C,C-V-LZ,GS-LT,GS-LX德育了列同源性比较,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6.59%,96.005,88.495,78.24%,77.82%;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46%,98.39%,93.54%,90.70%,90.44%。表明该毒株与国内标准毒株SHIMEN株和C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5.
狂犬病病毒CTN株糖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克隆分离自我国狂犬病病毒固定毒CTN株糖蛋白基因,分析它的主要功能位点表明它具有319位的糖基化位点和完整的抗原位点,说明其具有用作疫苗株的潜力。并与国内外疫苗株、我国的3株街毒株、CVS株和Mokola毒株进行了同源性分析,表明我国疫苗株和CVS株与我国的街毒株相距最远,而CTN株与我国的3株街毒株相距最近,同属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6.
利用RT-PCR及序列测定对猪瘟病毒石门株不同代次毒株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及同一代次不同年代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毒株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呈现较高的同源性,石门株不同代次毒株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7%-100%,97.3%-100%;同一代次不同年代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8.6%-100%。只有3个代次毒株发生较小的变异,核苷酸及氨基酸呈现1-3个碱基或氨基酸的变异,其他代次的毒株序列完全一致。初步证实了猪瘟病毒分子结构的遗传稳定性,说明猪瘟病毒的变异可能更多的与种群病毒的优势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7.
猪瘟病毒石门株基因组全长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参照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9对引物,通过RT-PCR从感染猪瘟病毒的猪全血中扩增得到了覆盖猪瘟病毒石门株基因组全长的9个cDNA片段,将所得片段分别克隆至pOK12载体和pMD18-T载体,经测序和拼接后,获得了猪瘟病毒石门株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分析表明,猪瘟病毒石门株基因组全长12297个碱基,含有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1个由389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聚合蛋白,其5’非编码区(5'UTR)和3’非编码区3’(UTR)分别由373和227个碱基组成,与已发表的2个猪瘟病毒石门株的全序列相比,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4%和99,6%,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4%和99.7%,在3’末端第12133位T碱基发生缺失。比较了27个猪瘟病毒全序列的3’UTR,结果提示12133位碱基T缺失区域可能是猪瘟病毒的高变异区。  相似文献   

8.
应用RT-PCR方法对辽宁地区8份猪瘟临床病料进行了E2蛋白部分基因片段扩增,其中有5份病料扩增产物经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大小约为210bp的目的基因片段。经对目的基因片段回收纯化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与国内外发表的18株猪瘟病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表明,所分离的5株猪瘟病毒株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与C1W、C2W等8个毒株的同源性较高,而与国内的疫苗株和强毒株的同源性则较低,基因型差异比较明显,并不归属于同一个基因亚群。本研究通过对E2基因片段扩增以及相应的核苷酸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揭示了本地区猪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背景。  相似文献   

9.
根据已发表的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PCR引物,以伪狂犬病病毒Ea株(pseudorabies virus Ea,PRv Ea)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一大小为511bp的片段。通过酶切和测序证实,该基因为伪狂犬病病毒Ea株的又一糖蛋白基因,即gL基因。Blast软件分析表明,该基因与Kaplan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4%,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将测序结果输入GenBank,获得登录号AF448456。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山东地区猪瘟病毒的变异情况,将6份经RT-PCR方法鉴定为猪瘟病毒(CSFV)阳性的山东地区患病猪的病料接种PK-15细胞,分离得到6株猪瘟病毒.对该6株猪瘟病毒的Erns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进行了RT-PCR扩增、克隆、测序,并经DNA Star软件对测序结果与HCLV疫苗株、Shimei株及Alfort株E...  相似文献   

11.
应用RT-PCR扩增了我国南京、成都、吉林3个兽医生物制品厂提供的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C株)的E2基因保护性抗原编码区,然后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中,用Sanger′s双脱氧法对重组质粒中的插入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将测得的这3个厂生产的C株的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作者实验室测得的国内石门株和国外测得的C株相同区域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不同来源的C株及石门株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核苷酸同源性为93.6%~99.6%,氨基酸同源性为90.6%~98.9%。  相似文献   

12.
猪瘟野毒不同代次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T-PCR及序列测定对5株猪瘟野毒14个不同代次毒株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野毒的不同代次毒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呈现较高的保守性,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无变化,核苷及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与02号野毒相比,其他4株野毒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2.0%-99.5%、84.1%-98.6%。遗传衍化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毒株被分成2个基因组,每个基因组又分成2个基因亚组。03、05和22号毒株位于第一基因组,02、06号毒株位于第二基因组。每一个毒株的不同代次毒株均位于同一基因组、同一基因亚组。证实了猪瘟病毒分子结构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部分地区猪瘟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差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 RT-PCR方法 ,从我国 1 0个省、市、自治区收集的 2 3个猪瘟病毒 ( CSFV)流行毒株中 ,扩增了CSFV E2基因中主要抗原位点编码区。对各扩增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 ,通过计算机分析构建了系统发生树 ,并确定了它们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 ,2 3个流行毒株中的 1 8株属基因 群 ,占 78.2 6%;另外 5个流行株与传统石门强毒、兔化弱毒株属基因 群 ,占 2 1 .74 %。两群间测序区的核酸同源性只有 78.90 %。此外 ,根据序列差异程度 ,将基因 群流行株分为 3个亚群 ,各基因群 CSFV在地域分布上未发现有明显的特征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我国较大范围内流行的 CSFV毒株与传统的石门强毒和疫苗用兔化弱毒在抗原基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以及我国猪瘟病毒流行株在地域分布上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了整合有猪瘟病毒反义基因的PK-15细胞克隆对猪瘟病毒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5个不同的反义基因片段对猪瘟病毒的抑制效率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A片段的抑制效率最高(94%~98%),B片段次之(58%~76%),C片段再次(64%以下),D片段和E片段未见明显的抑制效应。抑制效率的差异可能与反义基因片段的位置、长短以及反义RNA表达质粒载体有关。  相似文献   

15.
猪瘟流行毒E2基因部分编码序列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CT-PCR方法获得16个猪瘟流行毒株、5株弱毒疫苗株和外来的4株猪瘟E2基因部分编码序列的扩增片断,并对其进行测序,获得659bp含E2基因N段A、B、C、D四区域的编码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对其中616bp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并与Genebank中的Alfort、Brescia、HCLV、Shimen等毒株进行比较.结果20株病毒所测序列均为猪瘟E2基因序列,所有毒株碱基替换随机分布于整个序列.部分毒株出现碱基缺失现象。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近期流行的毒株不仅与50年代流行的Shimen株、现用的疫苗株距离较远,而且流行毒株呈不同亚群方向演变。本研究所测的20株流行株E2基因N端6个与C端的2个半胱氨酸(Cys)均未发生变异.但其他位点的核甘酸变异与缺失.引起各区的抗原表位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16.
对12批猪瘟活疫苗中的猪瘟兔化弱毒病毒,以RT-PCR获得了E2基因的主要编码区的大约250bp大小的节片,在DNAstar上对这些节片的211pb进行了测序,观察到这些节片的编码序列高度同源性,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有98.1%-100%相同,其中9批完全一致,结果表明猪瘟兔毒疫苗株的分子结构极其稳定。  相似文献   

17.
隐孢子虫不同基因型P23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克隆隐孢子虫不同基因型子孢子表面抗原P23基因,比较其序列差异,提取上海地区分离的隐孢子虫鼠基因型(Cryptosporidiummouse genotype)、隐孢子虫兔基因型(Cryptosporidiumrabbit geno-type)、隐孢子虫猪基因型Ⅱ(Cryptosporidiumpig genotypeⅡ)总RNA,经RT-PCR扩增P23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上下载的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从隐孢子虫3个基因型中均扩增出了P23基因。与微小隐孢子虫P23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隐孢子虫鼠基因型、兔基因型、猪基因型ⅡP23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7.6%、97.3%、97.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3%、97.3%和96.4%。获得了隐孢子虫鼠基因型、兔基因型、猪基因型Ⅱ子孢子表面抗原P23基因。  相似文献   

18.
猪瘟病毒流行株与疫苗株主要抗原编码基因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国7个省市1200多份可疑猪瘟病料中分离出9个猪瘟病毒(HCV)野毒株,编号分别为HCV-01-09。将9株野毒分别通过PK15细胞分别通过PK15细胞传6代,测其毒价,并提纯做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毒价范围在10^2-10^7TCID50,电镜观察均可清晰地见到直径为25-70nm,略呈圆形的病毒颗粒,具有较完整的囊膜和纤突结构。从9株野毒中选取5株经猪瘟阴性猪各传3-4代,测其毒力、病原性、致死性,结果表明:各毒株在传代中其上述生物学特性上有变化和差别。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分别对这5株野毒做免疫保护相关性试验,结果证明:攻毒后的疫苗接种猪100%保护,而攻毒对照猪100%死亡,且对照猪在攻毒1周后便出现猪瘟野毒感染,而免疫猪在整个观察期均未见到野毒感染。用不同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表明猪瘟兔化弱毒不通过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将猪瘟野毒株、石门系强毒株、兔化弱毒株及1982年分离的郑州野毒等毒株进行主要抗原编码基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猪瘟病毒可分2个基因组6个基因亚组,HCV-02、03、06、07等4个野毒株与国内的C株、石门强毒株、国外的C株、日本GPE株、ALD株、意大利Brescia株均属同一基困组,而HCV-08株及郑州株等2个野毒与法国的Alfor株同属另一个基因组。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敏感、特异的评价猪瘟兔化弱毒(HCLV)疫苗中病毒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参照中国猪瘟石门株兔化弱毒全长序列,在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基因组5'非编码区设计1对标准品引物、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探针,建立检测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病毒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检测的敏感度达1.20×105拷贝/mL;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乙型脑炎、仔猪副伤寒和猪伪狂犬病4种活疫苗基因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变异系数为0.29%~0.39%,批间变异系数为0.32%~0.61%.应用此方法对6个不同厂家生产的7种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中病毒含量进行了检测,发现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中病毒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建立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能特异地检测疫苗病毒含量,可用于初步评价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抗原含量.  相似文献   

20.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p3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 (BmNPVsu)p35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 :BmNPVsup35编码序列为 897nt,编码 2 98aa。同源性分析表明 :BmNPVsup35与BmNPVT3、AcNPV、SlNPV在核苷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 99.5%、95.1 %、89.3% ,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 98.7%、89.4 %、76.4 % ,显示了杆状病毒p35基因在进化上的保守性。BmNPVT3中位的N14 6、S2 0 2 、E2 0 4 、K2 4 4 ,在BmNPVsu中分别被G、N、Q、N取代 ,BmNPVT3中S2 2 2 ,在BmNPVsuP35中发生了缺失。推测BmNPVsuP35蛋白的功能及抑制细胞凋亡的能力与BmNPVT3P35蛋白的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