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参有文字记载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就记载有象形文字“参”。甲骨文产生于我国殷商时代(公元前16世纪),据考证,该时期我国各族群或部落的“图腾”上也出现了象形文字“参”,后来《神农本草经》对人参药用价值做了详细的记载。《本草纲目》中李时珍  相似文献   

2.
论野山参和移山参的性状特征、变异与鉴别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索野山参和移山参的分类标准和鉴别性状。 方法:对植物来源、生长环境、生长年限、采收加工方法与药材性状特征的关系作原产地调查,收集样品并对比分析。 结果:野山参和移山参的药材性状是复杂多样的,但存在着规律性。植物的遗传因素(种子来源)、生长环境(小气候、土壤类型、土壤水分、坡向坡度和伴生植物等)、生长年限和采收加工的方法以及加工是否及时等都是影响药材性状的重要因素。除了伪品,野山参和移山参实际上都有许多自然的变异。另外,使用特殊的栽培方法获得到某些“山参趴货”、形态类似,种类复杂,应注意鉴别。 结论:a.野山参的形态变异复杂,以往文献对野山参的性状描述存在错漏,需要补充更正。b.移山参的概念应当澄清。它是指把野山参移栽于野生环境下,自然生长了许多年的野生山参。若把野山参移到栽培环境下,或把园参种子播种到野外,或把园参移栽到野外,都不是移山参。c.山参类药材种类很多,但依其来源和性状特征可以分类鉴别。  相似文献   

3.
山参的分类与鉴别至今仍主要凭借老药工的感官经验,这种经验倘若不经过反复实践,是难以掌握的。因为感官接纳的信息量是巨大的,相比之下,表达信息的术语却是很有限的。所以,实践中要多对比、多总结,且要深入研究,整理并甄别经验。在认真继承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文仅就各类山参的根茎形态变异与鉴别谈一谈。 人参的根茎部分,习称“芦头”或“芦”,根茎的先端生有芽胞,每年由芽胞生出地上茎,每年的地上茎枯萎后,留在根茎上一个残茎痕,称为“芦碗”。 野山参的芦是一段复杂多变的整体,“芦长碗密”是野山参的显著特征,而且典型野山参的“芦”常常可分为2段或3段,自下而上常常依次称为“圆芦”(又称“雁脖芦”)、“堆花芦”和“马牙芦”3部分。 紧接着主根的那段芦,习称为圆芦,又因宛如大雁的脖子又习称“雁脖芦”。“雁脖芦”这个术语常见于资料,但对其解释却常见不同。《中药大辞典》谓:野山参……根茎细长,一般长3—9厘米,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芦碗密集,下部无芦碗而较光滑,俗称“圆芦”。显然《中药大辞典》是把圆芦和雁脖芦说成是2个不同的部分。新近出版的《中国药材学》(上册)也有相似的记述:根茎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而下部靠近主根的一段则光滑(俗称圆芦)。有的资料把野山参的整个芦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郁金、莪术类中药材进行形态组织学研究,建立鉴别特征。方法 药材性状鉴定、常规生药制片技术观察组织构造特征并拍摄相片。结果莪术、郁金类中药材性状特征和组织结构基本一致,存在细微的差别。结论为郁金、莪术类药材的生药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二、近年来茶树分类的研究进展随着收集材料的不断丰富,植物学界对山茶植物的理解亦在逐步深化。如在1925年,梅尔却(Melchior)综合前人的见解,把山茶属分为5个组。对于茶的学名和分类学地位问题,大多数学者都认为Camellia与Thea两属应该合并。合并后的属名照理应该是Thea,因林奈发表这两个届时,是Thea先于Camellia。可是那时还没有提到属名的优先律,况且又涉及到其他山茶的归属问题。在1935年的荷兰国际植物学会上又订了规定:“凡是两个属合并时,皆以第一次采用合并名为有效。”同时,还认为林奈的两卷《植物种志》虽属同年不同月份发表,而仍当视作同期发表。因此,则认为1822年司维特所定的茶之属名Camellia为有效,而O.孔茨(Kuntze)在1881年提出茶树学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相似文献   

7.
三、对茶树分类的初步认识山茶属是山茶科中最大的属,种数超过200个种,90%以上起源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和华南。建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植物资源调查,经过较全面系统的整理,大大改变了山茶属的分类系统和加深对该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的理解。与此同时,有关茶树的分类亦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尚未完全解决,并有较大的分歧。对于如何搞好茶树的分类,个人的初步看法如下: 1.对茶树的植物学概念应有一个新的认识。茶叶是世界性的普遍饮料,久经栽培,品种繁多。通常认为茶树为一个种和若干变种,国外曾有人提出有2—4个种,但对于茶树种或变种的植物学概念都比较模  相似文献   

8.
1996年5月26日~6月28日,笔者利用铗线法对吉林省集安市楼子沟参场的啮齿动物的生态分布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结果:一般阴坡的种类和数量都多于阳坡,而且捕获率按北、东、西、南依次递减;坡度在6~15°的地形面上捕获率最大,种类最多;>15°的坡上,随坡度增加,捕获率降低,种类减少。  相似文献   

9.
用同一产地的鲜人参加工成活性人参、生晒参和红参采用日立835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美国产MarkⅡ型800系列等离子直读光谱仪与日本产岛津Z8000型偏振塞曼原小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了氨基酸、无机元素成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样品来源及处理方法 1、样品来源:吉林省松江河林业局集经处人参栽培场栽培的六年生园参,由关东  相似文献   

10.
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和可恢复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3a的分期播种试验表明,聚合光(温)敏核不育系S和核质互作不育系A的不育基因转育而成的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对光温反应迟钝,在长日高温、适温、低温和短日适温、低温下其育性都稳定不育;SA花粉败育类型表现为长日下以典败为主,短日下典染共存,且随着日长的变短和温度的降低,染败花粉有增加的趋势。可恢复性试验表明,不同的恢复系对SA的恢复能力强弱不同,SA的可恢复性一般介于亲本S和A的可恢复性之间。  相似文献   

11.
遵照1990年6月15日李鹏总理在河南新乡中国农科院灌溉研究所下达的有关开展棉花大面积高产研究示范的指示,确保根据该指示组成的“黄淮地区棉花高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任务的完成,中国农科院  相似文献   

12.
在小麦育种实践中,冬性小麦、半冬性小麦与春性小麦三种生态型之间进行远缘杂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育种途径。一般认为冬小麦品种具有不同程度的耐寒、多穗、抗干热风、抗斑枯病和根腐病以及落黄好、品质优等一系列优良性状;春小麦品种则不同程度地具有抗条锈病、矮秆、大穗、生育期短等优良性状。利用冬性小麦与春性小麦进行杂交,可以扩大亲本的选择范围,充分利用种质资源;杂交后代分离幅度大,变异范围广而且杂交可育性也很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化学分析已经弄清了茶叶的许多成分,如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等,其中有些成分与茶的滋味密切相关。有人曾经用分析数据对茶叶品质定级,但没有成功。分析各类化合物方法不同,而且一般都很费时。  相似文献   

14.
高山能产好茶,是长期生产实践累积的经验和感性概念。“高山”与“好茶”有何因果关系,迄今仍是众说纷纭、未获完善的科学阐明。作者试图从茶树物质代谢与高山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去探索“好茶”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我所在“六五”、“七五”的基础上,“八五”继续承担全国高产、优质、抗病油菜新品种选育攻关任务,预期选育出1~2个立夏边成熟、双低、产量与中油821相当或增产、适合湖南生态条件推广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通过5年攻关,育成了双低、早熟、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系91-1,提供了89-9和89-3016两个双低新品系参加省优质油菜区试和全国优  相似文献   

16.
用同一产地的鲜人参加工成活性人参、生晒参和红参,采用高效液相法进行对比分析,人参皂甙含量高低依次为鲜人参、活性人参、生晒参、红参。潘性人参皂甙含量接近鲜人参,特别是丙二单酰基皂甙在加工过程中未发生或较少发生水解作用,仍以原皂甙形式存在,这是活性人参最大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通过 CS——930型薄层扫描仪测定了中国、高丽和日本大力参,结果表明以中国大力参质量最好,人参总皂甙为2.607%,八种单体皂甙总计2.484%,其次是高丽大力参,人参总皂甙为2.405%,八种单体皂甙总计为2.262%,最次是日本大力参,人参总皂甙1.662%,八种单体皂甙总和为1.578%。  相似文献   

18.
1996年5月26日~6月28日,笔者利用铗线法对吉林省集安市楼子沟参场的啮齿动物的生态分布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结果:不同海拔高度影响啮齿动物在种类和数量上的生态分布;微地形对啮齿动物的生态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从比较生理学角度 ,研究了有关防御酶系与甜菜抗(耐)丛根病特性的关系 ,由试验结果看出 ,SOD、LOX和MAD与抗病性有关 ,特别是抗丛根病品种在病地上的SOD活性较无病地上的有相对较大的增加 ,而感病品种较正常的SOD活性相对降低 ,表明抗病品种有较强的清除活性氧的能力 ,故可作为抗丛根病选育种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