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人处于天地之间,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和自然界具有息息相通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是受天地之间变化规律支配的,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唐代医学家王冰称:“不顺四时之和,数犯八风之害,与道相失,则天真之气,未期久远而致灭亡,故养生者心谨奉天时也。”这里的“谨奉天时”,  相似文献   

2.
刘明 《陕西林业》2009,(5):26-26
“天人合一”是我国西周时期先哲们对“天”和“人”的关系所持有的一种观点。而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名词的是宋代的鸿儒张载。这一体现中国传统哲学最高生态智慧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人是因男女阴阳结合,生成于天地之间且依附于其间生存,因之必与天地有统一性,人的各类活动也必定要服从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其二,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即人类的思维发展源于自然又得益于自然。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对于自然界的各种周期性变化“人亦应之”。夏季的暴晒已经让我们的肌肤多少受到伤害,面对秋季的干燥、多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走进这期的绿色生活提示,让我们从头到脚,由内而外的调养自己,做个真正的“秋水伊人”吧!  相似文献   

4.
雪花漫思     
一片一片,洁白如絮,在天地之间随风曼舞.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的树,千姿百态:有亭亭玉立者,有张牙舞爪者;有挺拔伟岸者,有屈曲弯折者……世界上的人,千差万别:有坚强的勇士,有怯弱的懦夫;有谦谦君子.有势利小人…、··每一棵树,就像是一个人,每一种造型,就像是一种人生。我们常惊叹树的生命力之旺盛,只要有一粒种子,不管是沃土平)11,还是断壁悬崖,落在哪儿就在哪儿发芽生根,只要有一息生存的机会,它都直立于天地之间,迎风雨,沈阳光,春来生机勃发,夏季浓荫蔽日,秋至黄叶如蝶,冬日精骨做霜。树给大地被上绿装,给人们带来希望0我们也常叹惜人生的岁月跋路,悠然几十年…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界,人类与动物之间是和谐相处的,不要说人与家畜、家禽,即使是凶猛残暴的野生食肉动物,如果不是人类主动向其进攻,它们一般也不会贸然  相似文献   

7.
与鸟齐飞     
时至今日,不少人还信奉"宁吃飞禽一口,不吃走兽半斤"的古谚,致使大量的飞鸟成为餐桌上的食物.可是另一方面,飞蝗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满天飞舞,天牛在大江南北肆意横行.保护鸟类就是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谁来保护这些蓝天上的精灵,使他们自由的翱翔于天地之间,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森林公安的肩上.  相似文献   

8.
<正>在自然界,人类与动物之间是和谐相处的,不要说人与家畜、家禽,即使是凶猛残暴的野生食肉动物,如果不是人类主动向其进攻,它们一般也不会贸然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作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生态文明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明确人类社会必须在尊重生态的基础上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孙进华 《中国林业》2010,(10):43-43
<正>人在自然世界之中,自然世界在人之中,这表明人与自然界在本质方面是一体的,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我们必然也必须要面对的,只有人与自然和谐,才能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政府的职能需要重新定位,除政治责任、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外,生态责任应被视为重要责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人类善待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自然界作为人类的共同生存环境,任何局部的人为变化都有可能影响整体的变化,任何局部生态的失衡,都有可能引来整个生物圈的失衡。新的生态文明观要求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道德关系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而是扩展到自然领域。道德不仅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而且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繁忙的都市生活经常让人产生无名的烦躁,感到无聊和窒息。当我们亲近山水,融入自然界时,心情仿佛回到了快乐的世界,心态轻松了,烦恼也暂时丢掉了。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的,我们的快乐也自在山水之间!  相似文献   

13.
绿色断想     
一 经过利斧太多的叩问 经过锯条太多的呻吟 经过飞沙太多的肆虐 经过洪暴太多的荡涤 经过久旱太多的无奈 经过酷暑太多的长叹 人类应重读绿色 人类应善待绿色 二 绿色是一部书 记载着天地和人类的历史 绿色是一根标尺 丈量着人与自然的距离 绿色是一种境界 涵盖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绿色是一付圣药 包治着自然界的多种病症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自然界的规律,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使得很多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以西双版纳地区的人类与大象的冲突与矛盾为例分析了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5.
三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地球是现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存在的星球,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来,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社会生产和自然科学高度发达的当代,自然界的变化更为迅速。人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动物,与其他生物的最大区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出生来到这个世界起,就注定要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生存,并努力的活出自己的天地.但如此众多的人生活在这有限的空间内,就需要共同的行为准则来约束人的行为,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而这种共同的行为准则就是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17.
三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地球是现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存在的星球。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来,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社会生产和自然科学高度发达的当代,自然界的变化更为迅速。人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动物,能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来支配和改变大自然。人类要生存,就必须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人类活动范围与强度的不断增加,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问题,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等5大危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在开展自然保护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各个物种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  相似文献   

19.
人类活动每时每刻都在同自然界打交道,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质与能量。但自然界是按照一定规律运动和发展的。认识自然规律,最重要的是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所谓生态平衡,就是自然界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着的各种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相对平衡。当人们为了生产,采取改善自然条件或生活环境措施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损害甚至破坏着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之后,定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特别是对森林这个“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一旦破坏以后,就会造成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0.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科学,是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有机结合上,围绕生态经济的基本问题,来揭示生态经济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求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的途径。那么,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如何把生态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实践呢?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经济的基本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人的两重性及其关系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是自然界的产物,从人类产生的第一天开始,人类就与自然界发生着受一切自然规律制约和限制的物质变换关系,这种物质变换关系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同时,人又有别于自然界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