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控制桑蚕微粒子病发生,降低毒率一直以来都是蚕种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蚕种场的存亡,也关系到某一地区蚕业生产的安全和发展,因此,各蚕种场都下足了功夫,千方百计降低微料子病发生率,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微粒子感染与发生的环节多、路径长、面积广,结果还是经常不尽人意,毒率居高的现象时有发生,给蚕种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微粒子病发生,降低毒率意义非常大。  相似文献   

2.
袁胜选  章孟贤 《蚕桑通报》2012,43(2):54-55,57
我场为1952年建立的专业种场,一直以来是浙江省内规模较大的原蚕饲育区种场。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规模逐年下降。2011年根据全场的销售形势和原蚕区生产基地的实际情况,对全年的蚕种生产布局进行了调整,在往年春、晚秋进行蚕种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了夏、早中秋的蚕种生产,全年四期饲养原蚕制种。场全年...  相似文献   

3.
在蚕种生产中,微粒子(N.b)病预知检查越来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通过消毒前、后的N.b检查,能够有的放矢,能够知道消毒的效果如何.蚕期的预知检查,能够及时淘汰带毒饲育区(批),降低生产风险.因此,做好预知检查是蚕种生产中重要的防微措施之一.下面谈谈宿迁蚕种场N.b检查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原蚕区种场的特点。分析了该场微粒子病发生蔓延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原蚕区控制微粒子病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陆再妮 《北方蚕业》2003,24(2):53-53
蚕微粒子病在传染性蚕病中与良种繁育的关系最为密切,是蚕病中少有的检疫病种之一,是当前蚕种生产防治的主要对象.根据微粒子病发生、发展规律,防治关键在于杜绝胚种传染.近年来,由于我场严格贯彻蚕种选育管理条例和防微规范,严防食下传染,从而控制了一代杂交种生产中微粒子病的感染,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6.
本阐述了环江县防治微粒子病的成绩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1 常规检查发生误差的原因20世纪20年代,中国柞蚕业开始引进法国巴斯德博士创立的单蛾产卵显微镜检查微粒子病技术。直到今天,这项技术还是控制柞蚕微粒子病的关键措施。然而,近80年的研究实验表明,单纯依靠一次性的显微镜检查淘汰,对微粒子病的控制往往不够稳定。在  相似文献   

8.
何安蓉  王琦 《蚕学通讯》2004,24(4):38-40
家蚕微粒子病是经蚕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的一种毁灭性蚕病,严重威胁着蚕种场的生存和蚕桑事业的发展.目前,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可以从三个方向努力.首先是预防.主要是防止微粒子病对家蚕的感染.常以补正检查、预知检查、母蛾检查、环境及桑叶消毒等技术措施为有效手段,并已取得了系统有用的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家蚕繁育的全过程.第二为治疗.即主要是对家蚕添食抗微药品,如防微灵、克微宝等,以此来控制家蚕微粒子在蚕体的增殖.第三为育种防治.即用生物工程技术将抗微粒子病基因导入经济性状好的蚕品种内,培养出在感染微粒子病毒的任何浓度下绝对不会发生家蚕微粒子病的蚕种,不过该研究还只是一种设想.  相似文献   

9.
10.
蚕病的产生及传播主要取决于病原体,一种疾病流行除了要有病原体外,还要有一定的条件,即蚕儿群体的抗病能力、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病原体密度、活力等等。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体是微粒子原虫,它的传播在南方几乎不受气候条件影响,依靠两条传播途径传播,即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蚕种市场的逐步规范化和对蚕种质量要求的高标准化 ,蚕种生产竞争也愈加激烈。我省已有十多个蚕种场因蚕种微孢子检出率超标等原因相继退出蚕种生产市场 ,面对蚕种场激烈的生存竞争 ,针对如何降低蚕种微粒子病毒率 ,笔者从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角度谈一谈关于蚕种场如何防治微粒子病的经验。1 严格消毒。防治微粒子病 ,首先要抓好生产区、非生产区大环境全面、彻底的消毒 ,不留死角 ,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特别是非水泥场地、蚕沙坑周围、下水道以及相关的交通要道更要彻底消毒 ,从建湖县蚕种场和盐城农业学校对这些地方的抽检中…  相似文献   

12.
盐官蚕种场位于杭嘉湖的海宁市盐官镇,滨临钱塘江畔,是个以场带户(原种)的专业蚕种场,办场29年来,有9年发生微粒子病。其中二次较为严重,第一次是1973年~1974年,第二次是1985年~1986年,二次共损失蚕种25000余盒。1987年~1989年3年镜检无病,但1990年重新发现原虫,春期2圈、秋期5圈镜检发现微粒子,虽未淘汰蚕种,  相似文献   

13.
原蚕饲育区微粒子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原蚕饲育区(包括国营原蚕区种场、村办场、场带队,下同),为我省发展蚕种生产、满足农村不断增长的蚕种需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仅1990年春期我省原蚕饲育区就生产了蚕种273万盒,占全省生产量的73.6%。可见原蚕饲育区,为克服国家财政困难、缓解我省蚕种供需矛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是蚕种生产的重要环节。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在长期的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治实践中形成了五消八选微粒子病防治技术体系,生产过程全面消毒,生产环节选优除劣,有效提升了蚕种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我区桑蚕种生产防治微粒子病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焕生 《广西蚕业》1997,34(1):31-33
近年来,微粒子病对我区的蚕种生产威胁很大,1993年各蚕种场生产普通种795780张,超毒淘汰蚕种47803张,淘汰率6%。1994年生产蚕种603037张,超毒淘汰133990张,淘汰率22.21%。1995年生产蚕种922342张,超毒淘汰127510张,淘汰率13.82%。1996年生产蚕种572204张,超毒淘汰31872张,淘汰率5.57%。由于受微粒子病严重危害,不少蚕种场在经济上蒙受巨大的损失。虽然几年来备蚕种场在防微工作上,都做了大量工作,从全区来说,病毒逐步下降,但是在1996年秋各场生产蚕种190589张,超毒淘汰26047张.淘汰率达13.76%,病毒又有所回升,且有蔓延趋势,出现制种批或段超毒的蚕种场较多。  相似文献   

16.
谈1995年春期五都原蚕区发生微粒子病的原因鲍天才,童忠飞(江西省广丰县蚕丝开发公司,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一九九五年春期,广丰县五都原蚕区饲养蚁量1300克,品种:湘晖·芙蓉(正反交),制得一代杂交种14.1万张(毛种数),经省蚕种供应站检验,其中...  相似文献   

17.
18.
张福林 《四川蚕业》2005,33(4):21-23
家蚕微粒子病是威胁蚕种生产最严重的传染性蚕病,从1996年至2004年,乐山市蚕种母蛾和成品微粒子病检疫检出不合格蚕种累计达75800余张,直接经济损失1516000余元。总结这些年的经验和教训,凡是桑叶全程消毒工作做得扎实的蚕种场,母蛾和成品微粒子病检疫的情况就非常好,  相似文献   

19.
20.
作者在工作中摸索的一套原蚕区种茧制种防微技术,经过多年实践检验,取得一定的成效,为探索防微新方法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