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乙氧氟草醚的应用前景与使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乙氧氟草醚为美国罗门哈斯公司(现陶氏公司)1975年开发成功的二苯醚类除草剂,其制剂为24%乙氧氟草醚EC,商品名称果尔。先后在美国、巴西、墨西哥等国取得登记,并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登记,登记作物为水稻,此后又扩大到森林苗圃、甘蔗、大蒜、花生、棉花。目前,该产品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获得登记。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仪,建立了水中乙羧氟草醚残留量的分析检测方法,并在室内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缓冲溶液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乙羧氟草醚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条件下的降解均符合典型的一级动力学规律。在同一温度下,其水解速率常数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在同一pH值条件下,温度升高,降解速率加快。在25℃时,乙羧氟草醚在pH值分别为9、7、5的缓冲溶液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85.6 min、144.4 h和12.2 d;在50℃时,其在相应缓冲溶液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3.3 min、13.4 h和10.7 d。研究表明乙羧氟草醚为易水解农药。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膜棉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 ,棉田杂草的发生期相应提前 ,加之长期使用氟乐灵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棉田草相发生变化 ,禾本科杂草种类和数量下降 ,阔叶草密度增加 ,上升为优势杂草 ,严重影响地膜棉花正常生长。为寻求适宜的除草剂品种与配方 ,2 0 0 0年我们进行了乙氧氟草醚土壤封闭防除地膜棉田杂草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 1 ) 50 %乙草胺EC(大丰农药厂产 ) ;( 2 )2 0 %乙氧氟草醚EC (响水农药厂产 ) ;( 3)48%氟乐灵EC(以色列科尔公司产 ,国内加工 )。1 2 防除对象试验棉田…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气-质联用(GC—MS)法对乙氧氟草醚原药及其原药中的杂质进行分析鉴定,了解乙氧氟草醚原药中的杂质情况和质量状况,并结合合成路线,分析产生杂质原因,用以指导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8.
9.
10.
12.
建立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GC-MS/MS)检测留兰香、桂皮、薄荷和月桂叶中乙氧氟草醚、唑草酮、乙螨唑残留的分析方法。4种香辛料用超纯水饱和,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及氯化钠盐析,氨基/石墨化碳黑 (NH2-Carb) 固相萃取柱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结果表明:乙氧氟草醚在0.002 5~2 mg/L范围内,唑草酮和乙螨唑在0.01~2 mg/L范围内,3种农药的进样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乙氧氟草醚在0.025、0.5和2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在4种香辛料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6%~1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在2.4%~9.6%之间;唑草酮在0.2、0.5和2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87%~114%之间,RSD在2.4%~11%之间;乙螨唑在0.5、2和5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86%~116%之间,RSD在3.2%~11%之间。乙氧氟草醚、唑草酮和乙螨唑在4种香辛料中的定量限 (LOQ) 分别为0.025、0.2和0.5 mg/kg。 相似文献
13.
14.
15.
柑橘木虱偏好产卵于柑橘嫩梢新芽上,在统一抹芽放梢后及时施药防治木虱,成为防控柑橘黄龙病的重要措施。近年通过杀梢剂处理杀灭新发嫩梢代替人工抹梢受到果农的关注和使用,并已成为防治黄龙病的重要技术手段。本研究以纽荷尔脐橙为供试树种,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乙氧氟草醚药液,探究其杀梢效果及对柑橘木虱栖息分布的影响,并建立了嫩梢萎蔫的分级标准和木虱栖息分布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乙氧氟草醚对脐橙树苗和定植树有相似的杀梢效果,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即有一定的杀梢作用,40~55 mg/L时杀梢效果最佳,速效性优异,对柑橘叶片和成熟期果实无药害。采用40和55 mg/L的乙氧氟草醚药液对树苗喷雾,3 d后,嫩梢长度抑制率分别为86.1%和124.7%,嫩梢直径抑制率分别为83.8%和94.8%;7 d后,校正杀梢率分别为93.7%和84.1%,木虱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8%和21.4%,木虱栖息抑制率分别为81.0%和84.4%。采用40、55 mg/L的乙氧氟草醚药液对定植树喷雾,3 d后嫩梢长度抑制率分别为85.9%和118.8%,嫩梢直径抑制率分别为83.9%和104.1%;7 d后校正杀梢率分别为96.6%和82.4%。嫩梢萎蔫可使嫩梢上的木虱虫卵和若虫死亡,对成虫死亡率影响小,但栖息环境发生迁移。因此,乙氧氟草醚施用于脐橙可快速杀梢,减少木虱的食物来源,有效控制木虱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同时测定二甲戊灵和乙氧氟草醚在生姜、茎秆和土壤中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研究了两种农药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在土壤和生姜中的最终残留。样品前处理采用QuEChERS法,经乙腈提取,姜块和茎秆提取液分别用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黑(GCB)净化,土壤提取液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扫描,外标峰面积法定量。结果表明:当添加水平为0.01~0.5 mg/kg时,二甲戊灵在生姜、茎秆和土壤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1%~100%、90%~98%和86%~100%,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2%~3.7%、2.7%~4.2%和3.2%~5.1%;乙氧氟草醚在生姜、茎秆和土壤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0%~95%、86%~91%和85%~95%,RSD分别为2.4%~4.4%、3.9%~5.5%和2.3%~4.9%;样品中二甲戊灵和乙氧氟草醚的定量限(LOQ)均为0.01 mg/kg。二甲戊灵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在12.5~20.5 d之间,乙氧氟草醚在18.8~25.6 d之间。采用33%二甲戊灵乳油和24%乙氧氟草醚乳油混剂分别按推荐剂量(有效成分693 g/hm2和72 g/hm2)和高剂量(有效成分1 039 g/hm2和108 g/hm2)于种植后施药1次,在生姜收获期的姜块中均未检出二甲戊灵和乙氧氟草醚残留。研究结果可为二甲戊灵和乙氧氟草醚在生姜上的合理使用及其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